APP下载

观音寺院楹联赏析

2017-11-14胡吉祥

对联 2017年2期
关键词:观音菩萨观音寺院

●胡吉祥

观音,梵语本译作观世音,因唐人避李世民之讳,略作观音。玄奘译《心经》时改作『观自在』。《妙法莲华经·普门品》说,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能现三十二化身,救十二种大难。遇难众生只要念他的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他的美名尊『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观音菩萨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到魏晋时期民间开始出现观音信仰。但那个时期的观音造像皆为男身。中国佛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与汉文化融合。经历几个世纪的佛教汉化过程,到盛唐时期观音逐渐完成了由男身向女身的转变。宋元以降,民间观音信仰日益增强,全国各地出现众多的供奉观音的梵刹丛林。宝丰香山寺是汉化观音菩萨得道证果的圣刹,是中国观音第一道场。普陀山是中国最大、最主要的观音供奉地。除了众多的观音寺院外,我国还有一大批以观音命名的地名和建筑,诸如观音山、观音峰、观音洞、观音泉、观音殿、观音堂、观音阁等,为山水世间增添了殊胜的景色。

佛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佛教汉化程度的提高,对联渐渐融入。明代以来,楹联便悬挂于佛寺殿堂内外,其中包括大量观音寺院楹联。

明清时代观音寺院楹联作者有不少朝廷重臣、封疆大吏和省府州县的重要官员。他们往往是受僧人之请而为。左宗棠题鼓山涌泉寺联就是典型例子。清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左宗棠游鼓山涌泉寺,适逢观音殿竣工,应主持僧之请撰书一联:

结来香火因缘,先后廿年,持节重游闽越地;

同是大千世界,海天一览,置身如在普陀山。

联语切时切地,切人切事,音韵铿锵,气势豪迈。基于佛教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加上各级官员的倡导,广大文人学士的参与,使得观音寺院楹联创作活动不断高涨。概括起来,观音寺院楹联反映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称颂寺院庄严神圣,观音妙相端庄

普陀山普济寺联:

五朝恩赐无双地;

四海尊崇第一山。

普济寺亦名前寺,是普陀三大寺之一,初建于北宋元丰三年(一零八零),称宝陀观音寺,后几经兴废。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重修大殿,并赐寺额『普济群灵』,故名。这是普陀山供奉观音大士之主刹,规模宏大,建筑宏伟。『五朝恩赐』指宋神宗、明洪武、嘉靖、万历、清康熙五位皇帝为普济寺赐名或赐匾额。此联充分肯定了普济寺在汉传佛教中的崇高地位。寺院位于『海天佛国』普陀山,又是最大的观音供奉地,尊为海内第一佛教名山。寺内大殿有副楹联:

潮汐撼危崖,澎渤涛声,即是观音示现;

海天开净土,庄严世界,居然正法如来。

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万顷海波之中,山势峻秀,刹寺林立,礁石岩洞日夜吞吐海潮,其声如雷,观音传说甚多。此联将佛教教义与名胜景点的观音传说有机融合起来,喻义十分丰富。

我们再看杭州三天竺寺联:

山名天竺,西方即在眼前,千百里接踵朝山,海内更无香火比;

佛号观音,南摩时闻耳畔,亿万众同声念佛,世间毕竟善人多。

天竺在杭州市灵隐寺南面山中,有上中下三天竺之分。上天竺法喜寺、中天竺法净寺、下天竺法镜寺,分别创建于五代、隋代、东晋年间。此联浓墨渲染寺院庄严神圣,香火旺盛,万方观音信众比肩继踵进山朝拜的盛况。

中国佛教观音造像主要有杨柳观音和千手千眼观音。杨柳观音头戴宝冠,项系璎珞,右手执柳枝(或麈尾),左手托净瓶,一足踏莲花,一足置于须弥座上,面容圆润丰满,仪态端庄,雍容华贵,慈眉善目,神情恬静安详,称为『圣观音』,亦称『正观音』。因此,咏赞观音的楹联中常有『杨柳』、『莲花』、『甘露』『慧眼』、『婆心』、『妙相』、『南海』、『慈航』等意象或词语。例如兰州白塔寺联:

随处现身,芙蓉面上春风拂;

寻声觅苦,杨柳枝头甘露流。

作者长龄(一七五八︱一八三八),清正白旗蒙古人,文华院大学士、军机大臣。

再如台湾新竹狮头山灵霞洞联:

灵气千般,永护民间凭慧眼;

霞光万道,常环洞口现婆心。

新竹狮头山间多天然岩洞,清光绪年间利用岩洞建筑寺院。『狮山佛洞』原为新竹八景之一,有『台湾佛教圣地』之称。灵霞洞供奉观音菩萨。

北京慈善寺观音阁联:

净水涌甘泉,慈云法雨归南海;

莲台托宝相,警鼓梵钟彻北天。

此联系当代楹联名家常江先生撰写。北天,指观音阁所在地域。联语写观音菩萨持净瓶、撒甘露、广布慈云法雨,居莲台、鸣钟鼓、警醒世人,一副『圣观音』的形象跃然眼前。

千手千眼观音,头戴花冠,庄严慈祥,双手合十,掌中均雕一眼,列如团扇,身披莲服, 姿态各异。

且看苏州虎丘千手观音殿联:

水光三昧,月光三昧,为勘破廿四圆僧眼目,当年海国潮音,耳观门门,装几个居士宰官婆子相;

现夫人身,现命妇身,且放下八万母陀手臂,今日虎丘山寺,春风面面,看一般红男绿女大家参。

作者金礼嬴,女,号昭明阁内史,清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上联写千手观音示现普陀山的传说故事。下联写农历二月,善男信女朝拜虎丘千手观音殿之盛况。

再看湖南海会寺联:

现三十二身而说法,遍洒醍醐,瓶里杨枝含净水;

出五百双手以指迷,仰瞻璎珞,空中上的饰品。联语对仗工稳,音韵和谐,富于比手喻观一音此莲乘的联蕊教妙结吐义。相。合慈醍佛云璎醐教。珞,,教用酥义,珠酪生玉上动穿凝地成聚描的的绘颈油,了项佛千美感。

二、劝人向善,弘扬观音慈悲精神

宣扬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帮助众生脱离苦海而登彼岸(西方极乐世界),是观音寺院楹联主要内容。例如,天津大悲院联:

禅门无住始为禅,但十方国土庄严,何处非祇园精舍;

渡世有缘皆可渡,果一念人心回向,此间即慧海慈航。

作者吴镇,甘肃临洮人,清乾隆十五年(一七五零)举人,官至湖南沅州知府,晚年主讲兰山书院。这是运用佛典、劝人从戒、弘扬观音慈悲精神的对联。上联是说禅门一切皆空,但只要心诚,在佛光普照的『十方』境内,何处没有『祇园精舍』呢? 国土庄严,指佛国,泛指寺院。无住,佛家语,即一切皆空。十方,即普天之下。祇园精舍,原在印度,相传为释迦摩尼说法处。下联是说普度众生的观音菩萨对有缘分的众生都能使之出离苦海,只要能转换一念,向善学佛,就立即处于菩萨的慈航之中了。一念,指众生善与恶的一念。慧海慈航,佛家语,慧海即佛之智慧,能使人觉醒;慈航,渡众生出苦海犹如舟航。

再看一副常见的观音寺院楹联:

救百千万劫,具大慈悲,湖山无恙;

现三十二身,说妙功德,物我同春。

作者如山,赫舍里氏,清满洲镶蓝旗人。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进士,官至四川按察使。『劫』是佛教名词,认为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而后又重新开始,这样一灭一生谓之一劫,后人借用来指天灾人祸等厄运。此联有气势又有文采,极言观音菩萨法力无边,慈悲可令湖山无恙,功德圆满物我同春。

正因为观音菩萨佛法无边,有求必应,信众才乐于参拜进香,祈福消灾。泉州宿燕寺大悲殿联就反映了普天下民众的心声:

大慈施甘霖,民物丰,国基永固;

悲愿救苦难,干戈息,世界和平。

作者瑞今法师,祖籍福建晋江,生于一九零五年,初任厦门普陀寺(南普陀)住持,一九四八年南渡菲律宾,曾任菲律宾佛教总会会长,世界僧伽协会副会长。

佛教倡导大悲为首、行善为准、通达无我、寻求解脱等理念。观音寺院中,时常可以看到反映这种理念的楹联。例如河南开封大悲院联: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意;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为波罗蜜多心。

作者绍诚,马佳氏,清满洲镶黄旗人,官至驻西藏帮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佛教坚持的基本行为准则,能戒恶从善,就是对如来佛的真意大彻大悟了。『四大』,佛教名词,古印度有地、水、火、风构成一切物质的『四大』之说。佛教借用『四大』的坚、湿、暖、动性能,认为人身也是由此『四大』构成,并称『四大皆空』。『五蕴』,佛教指构成现实人的五种事物和现象,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波罗蜜多』,梵文译音,意谓『到彼岸』。『无我』是佛教的根本思想之一,人们一旦通达『无我』的道理(即所谓四大皆空、五蕴非有),思想境界就能得到升华,实现品德圆满、人格完善、精神充实、心灵净化,『到达彼岸』,获得真正自由。

安徽九华山观音庵联:

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

观音菩萨明确告诫世人: 要想得到我的眷顾和救助,必须潜心修行,改恶从善。倘能做到这一点,成为善人,自有福报,也用不着求我大发慈悲了。直截了当,言简意深。

三、称赞送子观音功德

汉化观音的重要标志是由男身变为妙龄女郎。在中国人心目中, 女性意味着慈善、俊美、聪慧,这与观音菩萨的德性『大慈大悲』相吻合。有了女菩萨宜于在女信徒中宣传佛法,尤其『送子』功能,是男菩萨不可替代的。佛教为满足信众『求子』的心理需求,在全国许多地方建起了『送子观音殿』, 从而也出现了与此场景相匹配的楹联。例如杭州天竺山送子观音殿联:

天上锡麟儿,此是世尊亲抱送;

山中闻梵呗,原从灵鹫早飞来。

作者查昇,清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九年(一六八八)进士。联语是说,上天赐予你稀罕杰出的儿子,是由世尊亲自抱送的。山中听到了优美的佛教赞歌,是从杭州飞来峰传来的,而飞来峰传说是古印度灵鹫山之小峰,由古印度飞到东土杭州的。世尊,本指释迦摩尼,这里代指观音菩萨。有些『送子观音殿』化用此联时,就直接将『世尊』改作『观音』。不少送子观音殿堂还刻挂下述楹联:

座下莲花频结子;

人间杨柳遍生枝。

圣母大慈悲,最爱人间鸣幼凤;

婆心多接引,常教天上降祥麟。

三代修行,定送你宁馨佳子;

一心归佛,好伴我南海莲台。

等等,感情充沛,生动有趣,体现出观音菩萨对人间夫妻的关爱。正如当代联家刘太品先生为北京慈善寺娘娘庙题联那样:

乐送人间麒麟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当然,观音送子是有条件的。请看杭州送子观音殿联:

我本是一片婆心,抱个孩儿给你;

汝须行十分好事,留些阴骘与他。

作者百龄,清汉军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官至两江总督。此联以观音菩萨的口吻说,我可以送子给你,但你得多行好事,为他多积阴德。阴骘即阴德。父母多做好事,必有善报,近报己身,远报儿孙。这既是送子条件,也是对世人的规劝,真是『一片婆心』啊!

『文章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作为文学作品的楹联亦不例外。今人赵世春题北京红螺寺送子观音殿:

愿人间破旧俗,尊男敬女;

喜天下树新风,重育优生。

大声疾呼破旧立新,提倡男女平等,优生优育, 充分反映当今人们的思想观念,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四、深入哲理思考,阐述人生感悟

佛事映衬人事。有些观音寺院楹联立意新奇,寓理于景,说法于堂,规人劝世,语言浅显幽默,说明深奥佛理,具有警示箴言味道,读来发人深省。例如某观音殿戏台联:

天上曲初传,看他杨柳楼台,无数化身齐起舞;

人间歌未歇,悟到莲花世界,几多春梦待惊回。

作者朱人骥,湖南宁乡人,清秀才。联语紧扣观音殿这一特定环境,把观音菩萨佛法妙理与演戏联系起来, 词章绮丽,耐人寻味。再如兰州五泉山大悲殿联:

眼不宜多,眼多则偏,观那人世间困苦颠连,徒增难过;

手尤要少,手少则专,抱我自家的精神念虑,免得乱抓。

作者刘尔炘,甘肃兰州人,清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进士,翰林院编修。作者参拜千手千眼观音后引发出自己的独特感悟, 从一个新的角度反映出他关心民间疾苦的悲悯情怀和全神贯注、 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有些楹联则反映出某种看破红尘、

清静无为的思想观念。例如贵阳观音洞联:菩提只在人心,任海上瑶岛蓬壶,无非幻境;

觉悟即空彼岸,看此地幽岩峻壑,总是慈云。

作者田兴恕,清湖南凤凰县人,官至贵州提督,同治二年(一八六三)革职。联语别开生面,好一个『菩提只在人心』、『觉悟即空彼岸』,境界陡然升华,大有出离苦海、获得自由、心胸坦荡、自然平和之感。

最后,让我们再看一些寺院的倒坐观音像联:

问大士缘何倒坐;

恨凡夫不肯回头。

上联设问,下联作答。对那些不听规劝,作恶不改之徒,观音菩萨恨其不争气,大失所望,便倒坐而不予理睬。语言明白

如话,理趣隐含其中。也有倒坐观音像联『倒坐为何事? 回头看执迷』,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之,楹联文化和观音文化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音寺院楹联主题鲜明,构思奇巧,意境深远,语言精粹,描绘观音寺院庄严神圣,观音菩萨端庄安详,赞美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的慈悲精神,引发出对宇宙人生富有哲理的思考和感悟,雅俗共赏,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猜你喜欢

观音菩萨观音寺院
唐英恭制甜白釉观音坐像
汉风古韵、观音祈福
观音送子图
分析《西游记》中的观音形象
宽恕
拜佛
东渡日本的德化窑“玛利亚观音像”
莫高窟经变画的依据与艺术表现
悟道
求人不如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