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氯乙烯变温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研究

2017-11-13于宏伟吴贤苏苗苗关胜琴孙佳玥王鑫洁刘磊李乐泰侯腾硕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变温四阶聚氯乙烯

于宏伟,吴贤,苏苗苗,关胜琴,孙佳玥,王鑫洁,刘磊,李乐泰,侯腾硕

( 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

聚氯乙烯变温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研究

于宏伟,吴贤,苏苗苗,关胜琴,孙佳玥,王鑫洁,刘磊,李乐泰,侯腾硕

( 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

0 引言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简称 PVC)是氯乙烯单体经加成聚合反应得到的高分子材料[1-2],其分子结构如图 1 所示。PVC是一类重要的特殊纺织材料[3-4],而热稳定性是影响聚 PVC 加工和使用的重要因素。PVC 材料性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但常规的红外光谱技术由于制样的困难,很少用于研究 PVC 的分子结构。采用衰减全反式红外光谱(ATR-FTIR)[5-9]结合变温附件,可以方便研究温度变化对于 PVC 分子结构的影响,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

图1 PVC分子结构式

1 实验

1.1 材料

PVC(山西省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2 仪器与设备

Spectrum 100中红外光谱仪(美国 PE 公司出品);ATR-FTIR 变温附件及控件(英国 Specac 公司出品)。

1.3 方法

每次实验以空气为背景,对于信号进行 8 次扫描累加,测温范围 303 K ~ 393 K。

2 结果与讨论

a PVC 的一维光谱

c PVC 的四阶导数光谱

d PVC 的去卷积光谱

研究发现:在 3000 cm-1~ 600 cm-1的频率范围内,PVC 主要存在着 CH2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H2)、CH 伸缩振动模式(νCH)、CH2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sCH2)、CH2弯曲振动模式(δCH2)、CH 面内弯曲振动模式(βCH)、CH 面外弯曲振动模式(γCH)、CH2面外摇摆振动模式(ωCH2)和 C-Cl 伸缩振动模式(νC-Cl)等八种红外吸收模式。本文分别研究温度变化(303 K ~ 393 K)对于 PVC 的主要红外吸收官能团的影响。

2.1 PVC 的红外光谱研究

2.1.1 PVC 的νC-H的红外光谱研究

a PVC 的 νC-H一维光谱

b PVC 的 νC-H二阶导数光谱

c PVC 的 νC-H四阶导数光谱

3000 cm-1~ 2800 cm-1频率范围内首先开展了 PVC 的一维光谱的研究(图 3a),其中 2970 cm-1频率处的红外吸收峰归属于 PVC 的νasCH2;而 2914 cm-1频率处的红外吸收峰则归属于 PVC 的νCH;PVC 的二阶导数光谱(图 3b)的分辨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其中 2850 cm-1频率处的红外吸收峰归属于 PVC 的νsCH2。而研究了 PVC 的四阶及去卷积光谱(图 3c 和 3d)则得到了同样的红外光谱信息。

2.1.2 PVC 的δCH2的红外光谱研究

a PVC 的 δCH2一维光谱

b PVC 的 δCH2二阶导数光谱

d PVC 的 δCH2 去卷积光谱

在 1450 cm-1~ 1400 cm-1的频率范围内研究了 PVC 的一维光谱(图 4a)。根据文献报道[7],其中 1429 cm-1频率处的红外吸收峰归属于δCH2。而研究了 PVC 的导数光谱(图 4b 和 4c),其中在 1435 cm-1和 1425 cm-1频率附近发现红外吸收峰[10-11],前者归属于非晶态聚氯乙烯的δCH2-amorphous,而后者则归属于晶态 PVC 的δCH2- crystalline。而进一步研究 PVC 的去卷积光谱(图 4d)发现其分辨能力则明显要优于相应的导数光谱,其中δCH2除了在 1435 cm-1和 1425 cm-1频率附近发现红外吸收峰以外,还在 1430 cm-1和 1420 cm-1频率附近发现另外两个红外吸收峰。

2.1.3 PVC 的δCH的红外光谱研究

1340cm-1~ 1240 cm-1频率范围的红外吸收峰,主要归属于 PVC 的δCH。而δCH主要包括:PVC 的 βCH和 γCH。

a PVC 的 δCH一维光谱

b PVC 的 δCH二阶导数光谱

c PVC 的 δCH 四阶导数光谱

d PVC 的 δCH 去卷积光谱

在 1340 cm-1~ 1240 cm-1频率范围内首先开展了 PVC 的一维光谱的研究(图 5a),其中 1330 cm-1频率处的红外吸收峰归属于 PVC 的 βCH,而 1250 cm-1频率处的红外吸收峰归属于 PVC 的 γCH。进一步研究了 PVC 的导数光谱(图 5b 和 5c)和去卷积光谱(图 5d)则得到了同样的红外光谱信息。

2.1.4 PVC 的 ωCH2的红外光谱研究

a PVC 的 ωCH2一维光谱

b PVC 的 ωCH2二阶导数光谱

c PVC 的 ωCH2 四阶导数光谱

1000 cm-1~ 950 cm-1频率范围内首先开展了 PVC 的一维光谱的研究(图 6a),其中 970 cm-1~ 950 cm-1频率范围内较宽的红外吸收峰归属于 PVC 的ωCH2;而 PVC 的二阶导数光谱的分辨能力没有显著的提高(图 6b);进一步研究了 PVC 的四阶导数红外光谱(图 6c),其分辨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其中 968 cm-1频率处的红外吸收峰归属于 ωCH2,而PVC 的去卷积红外光谱(图 6d)则过于复杂,而并不能得到有效的红外光谱信息。

2.1.5 PVC 的νC-Cl的红外光谱研究

a PVC 的 νC-Cl一维光谱

b PVC 的 νC-Cl二阶导数光谱

d PVC 的 νC-Cl 去卷积光谱

在700 cm-1~ 600 cm-1的频率范围内研究了 PVC 的一维光谱(图7a)。根据文献报道[7],637 cm-1频率处的红外吸收峰归属于 PVC 的结晶谱带中的 TTTT 间同结构的链结构,而 695 cm-1频率处的红外吸收峰则归属于 PVC非晶谱带中短程的全同 TGTG 结构。PVC 的二阶导数光谱(图7b)的分辨能力要优于一维光谱,其中位于 604 cm-1频率处的红外吸收峰归属于 PVC 结晶谱带中 TTTT 间同结构的链结构;进一步研究了 PVC 的四阶导数及去卷积光谱(图 7c 和 7d)发现:其分辨能力要进一步优于相应的二阶导数光谱,其中在 615 cm-1频率处发现新的红外吸收峰归属于 PVC 非晶区中的短程的间同 TT 结构。

2.2 PVC 的变温去卷积红外光谱研究

由于 PVC 的去卷积光谱的分辨能力要明显优于相应的导数及一维光谱。因此以 PVC的去卷积光谱数据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开展了温度变化对于 PVC 分子结构的影响(表 1)。

表1 PVC 的去卷积光谱数据(303 K ~ 393 K)

研究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PVC 的主要红外吸收官能团(包括:νasCH2、νCH、νsCH2、δCH2、βCH、γCH、ωCH2和νC-Cl)的红外吸收强度略有增加,但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和峰型没有明显变化,这说明在短时间的加热过程中,PVC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

3 结论

本项研究采用变温 ATR-FTIR 技术,研究了 PVC 的红外光谱。实验发现:PVC 的官能团存在着νasCH2、νCH、νsCH2、δCH2、βCH、γCH、ωCH2和νC-Cl等八种红外吸收模式。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PVC 官能团的红外吸收频率和峰型几乎没有变化,但吸收强度略有增加。本项研究则进一步证明 PVC 在303 K ~ 393 K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1] Li D F, Ding H C, Zhou T.Covalent immobilization of mixed proteases, trypsin and chymotrypsin, onto modified polyvinyl chloride microspheres[J]. J Agric Food Chem, 2013, 61(44): 10447-10453.

[2] Hankett J M,Zhang C, Chen Z. Sum frequency generation and coherent anti-stokes raman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plasma-treated 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ide films[J]. Langmuir, 2012, 28 (10): 4654-4662.

[3] 赵程波,张斌,韩建. 硼酸锌/氢氧化铝对聚氯乙烯纺织结构材料阻燃及稳定性的影响[J]. 纺织学报,2017,38(1): 105-110.

[4] 杜秀军,安建文,王国庆,等. 增强复合 PVC 抽纱台布的研究[J]. 塑料工业,1996(6): 98-100.

[5] 刘亚群,张超灿. 添加剂对 PVC 结晶影响的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研究[J]. 中北大学学报,2006,27 (1): 49-54.

[6] 何其佳,张爱民. 聚氯乙烯微晶结构原位红外光谱的研究[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19(4): 220-223.

[7] 陈弦,肖辉. FTIR 研究 PVC 热塑性弹性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及结晶行为[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2,8 (2): 64-67.

[8] 翁诗甫.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9] 胡皆汉,郑学仿.实用红外光谱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0] 沈德言. 红外光谱法在高分子研究中的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11] 王正熙. 聚合物红外光谱分析和鉴定[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12] Maekawa H, Ballano G, Tonioilo C, et al. Linear and two-dimensional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y of the amide Ⅰ and amide Ⅱ modes in fully extended peptide chains[J]. J Phys Chem B, 2011, 115 (18): 5168-5182.

[13] 段书德,周冉,李杰辉,等. 聚乙烯 C-H 伸缩振动二维红外光谱研究[J]. 塑料科技,2014,42 (12): 45-48.

[14] Maekwa H, Ge N. Comparative study of electrostatic modes for amide Ⅰ and amide Ⅱ modes: linear and two-dimensional infrared spectra[J]. J Phys Chem B, 2010, 114 (3): 1434-1446.

[15] Wang J P. Ab inito-bases all-mode two-dimensional infrared spectroscopy of sugar molecule[J]. J Phys Chem B, 2007, 111 (31): 9193-9196.

TemperatureVariationandAttenuationTotalReflectionInfraredSpectroscopyResearchofPolyvinylChloride

YUHong-wei,WUXian,SUMiao-miao,GUANSheng-qin,SUNJia-yue,WANGXin-jie,LIULei,LILe-tai,HOUTeng-shuo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35)

Objective:The organic molecular structure of polyvinyl chloride (PVC)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 (ATR-FTIR). Methods: The experiment discovered that PVC had eight there were CH2asymmetric stretching vibration (νasCH2), CH stretching vibration (νC-H), CH2symmetrical stretch vibration (νaCH2), CH2scissoring bond vibration (δCH2), CH in-plane bending vibration (βCH), CH out-of-plane bending vibration (γCH), CH2wagging vibration(ωCH2) and C-Cl stretching vibration (νC-Cl)l. Results: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303 K-393 K, the PVC had good thermal stability. Conclusion: The study enlarged the research field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mperature-changing ATR-FTIR technology in thermal denaturation of PVC materials.

Infrared spectroscopy polyvinyl chloride thermal denaturation

2017-04-03

河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12222802),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171501232A)。

于宏伟(1979-),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纺织材料的红外光谱研究。

猜你喜欢

变温四阶聚氯乙烯
◆电线电缆及端子
四阶p-广义Benney-Luke方程的初值问题
利用黄粉虫生物降解聚氯乙烯塑料
氯乙烯生产中变温吸附脱水工艺的使用及改进
复合型阻燃剂对聚氯乙烯的阻燃抑烟作用研究
冻融处理对甘薯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动力学的影响
非共面四频激光陀螺变温零偏周期性波动
Mn掺杂ZnSe量子点变温发光性质研究
带参数的四阶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
谈聚氯乙烯膜的功能特点及其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