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化瘀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2017-11-13王志美韩小岛

陕西中医 2017年11期
关键词:烯酮异位症标志物

林 静,王志美,徐 洋,韩小岛

山东省青岛市中心医院肿瘤妇科 (青岛 266000)

活血化瘀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林 静,王志美,徐 洋,韩小岛△

山东省青岛市中心医院肿瘤妇科 (青岛 266000)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中TNF-α等疾病相关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随机为单纯组与联合组,单纯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联合组给予自拟活血化瘀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两组疗效并进行对比,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三项疾病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06%,单纯组总有效率为88.24%,联合组疗效评估结果优于单纯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VEGF、 MCP-1均显著降低,与组内比较P<0.05;治疗后联合组三项标志物表达水平皆低于单纯组,组间比较(P<0.05)。单纯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联合组低于单纯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孕三烯酮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并可改善血清中疾病标志物的表达水平。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是指子宫内膜组织于宫腔内包覆内膜或于子宫肌层之外的部位发生异常浸润生长,而形成的包块或节结[1-3]。本院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联合自拟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疗效理想。现将详细情况作如下阐述。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68例EMS患者随机平均纳入单纯组与联合组,每组各34例。单纯组患者年龄19~44岁,平均(26.39±6.07)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4.36±2.15)年;继往相关病史:痛经史29例,性交疼痛3例,不孕11例,盆腔囊肿21例,人工流产史21例,剖宫产史8例,上节育环史7例;临床分期:Ⅱ期18例,Ⅲ期11例,Ⅳ期5例。联合组中患者年龄18~44岁,平均(26.41±6.12)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4.67±2.54)年;继往相关病史:痛经史31例,性交疼痛4例,不孕12例,盆腔囊肿22例,人工流产史19例,剖宫产史7例,上节育环史4例;临床分期:Ⅱ期14例,Ⅲ期13例,Ⅳ期7例。两组患者的上述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为本院首次确诊患者,均在本院接受医学影像学检查,并留存有完整资料。西医诊断标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医诊断标准为《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相关标准[4-5]。临床分期依据美国生育协会(AFS)公布的最新标准分期[6]。

2 治疗方法 单纯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给予孕三烯酮胶囊(国药准字 H19980020),2.5 mg/次,2次/周,于经期第1天起开始用药,连续用药6个月为1疗程。

联合组于单纯组治疗的同时联合自拟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方剂为:赤芍、丹参各15 g,桂枝、当归、牛膝、桃仁、川芎各10 g,延胡索、没药、五灵脂、炮姜各6 g,吴茱萸3 g;痛经显著者加:白芍15 g,气虚体胖者加生黄芪30 g,经量过少者加红花6 g,便秘者加火麻仁15 g,痰湿重者加莱菔子30 g、苏子10 g。以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温服,经期同样用药。

3 观察方法 全部患者均于治疗1疗程后评估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检测全部患者血清中疾病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疗效评估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标准[5]。临床治愈:痛经消失、盆腔肿块消失,相关症状完全消失,不孕患者于治疗后1年内成功妊娠;显效:相关症状大部分消失,盆腔肿块体积减小50%以上,不孕患者成功妊娠;有效:相关症状均可见好转,盆腔肿块缩小50%以下,停药3个月后未见加重、复发;无效:相关症状及体征均未见好转或有加剧。总有效为排除无效后病例总数。

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其中的等级资料采取Wilcoxon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临床疗效 联合组临床治愈16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06%(33/34);单纯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24%(30/34);联合组疗效评估结果优于单纯组(Z=-2.683,P<0.05)。

2 血清标志物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VEGF、 MCP-1均显著降低与组内比较P<0.05;治疗后联合组三项标志物表达水平皆低于单纯组,组间比较P<0.05,见表1。

表1 血清标志物测定比较表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与单纯组同时间比较,*P<0.05

3 不良反应 单纯组治疗期间潮热、点滴出血、脂溢性皮炎、体重显著增加四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10/34),联合组治疗期间轻度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2/34);联合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小于单纯组,P<0.05,χ2=6.476。

讨 论

EMS是妇科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7]。随着近年对于血清生化指标的研究,临床认识到EMS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均可见疾病相关标志物的异常表达[8]。TNF-α是一种血管的活性因子,生物学效应广泛,在EMS患者的血清当中可见过高表达。VEGF主要经由腹腔活化后的巨噬细胞泌出而生成,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一种能力最强、特异度最高的血管生成促进因子。EMS的形成与演进过程中均有VEGF参与并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MCP-1是一种特异性激活并趋化单核细胞的因子,在EMS的形成与演进过程中均可见其参与。常规西医治疗多应用激素类药物,但EMS的治疗周期较长,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副作用较高,患者多无法耐受。

中医学理论认为本病属于“癥瘕、痛经、不孕”等范畴,血瘀肾亏为其发病之机,因此治疗应从补肾、活血、化瘀入手。本院以此理论为依据,以桂枝茯苓丸合少腹逐瘀汤为基础方化裁用药。桂枝茯苓丸具有明确的消癥、化瘀、活血之功。少腹逐瘀汤中的当归、赤芍与川芎具有活血、散瘀、养血、调经的作用,没药化瘀散结,诸药共用能够收化瘀消癥、调经养血之功。原方中干姜过热,患者多无法耐受,我们使用炮姜可收到温中止痛之功并可去干姜之热。针对患者的特异性症状给予化裁用药,使治疗的针对性更强,提高了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联合组以自拟活血化瘀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EMS,以西药弥补了中药起效较慢的弊端,又以中药起到了病治根本,预防停药后复发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西药不良反应的作用。因此联合组临床疗效较单纯组更为理想;患者血清中的TNF-α、VEGF、 MCP-1三项疾病标志物表达水平也低于单纯组,印证了联合用药治疗EMS的确切疗效,这三项标志物的降低也可提示患者的良好预后。通过统计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证明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纯组。

综上所述,活血化瘀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理想疗效,并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TNF-α、VEGF、 MCP-1的表达水平,从而预示着良好预后。

[1] 寇小平,白芳利,卢占斌.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因素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8):1021-1023.

[2] 温彦静,王彦花,王秀平,等.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血清IL-6及TNF-α水平变化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4):1542-1544.

[3] 张 兵.补肾活血化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流变学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7,12(1):76-78,82.

[4] 薛 娟,张媛媛,袁秀红,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与维生素E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血清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31):6155-6157.

[5] 刘书婷.加味血府逐瘀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40例[J].环球中医药,2015,8(3):347-349.

[6] 吴佩蔚.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血清IL-6及TNF-α水平变化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644-1646.

[7] 王 锋,李彩霞.血府逐瘀口服液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J].陕西中医,2014,35(5):561-562.

[8] Gallicchio L,Heizlsouer KJ,Audlin KM,etal.Change in pain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women enrolled in a trial examining the use of Narrow Band Imaging during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suspected endometriosis[J].J Minim Invasive Gynecol,2015,34(12):56-62.

△通讯作者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孕三烯酮/治疗应用 @活血化瘀汤

R711.7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11.028

(收稿:2017-06-22)

猜你喜欢

烯酮异位症标志物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异长叶烯酮合成条件优化及动力学
铀酰-Salophen与环己烯酮的作用模式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