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炎灵I号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2017-11-13邹百仓

陕西中医 2017年11期
关键词:活动期肠炎溃疡性

邹百仓,秦 斌 ,张 莉 ,丁 辉 ,王 燕 ,张 瑜 ,董 蕾

1.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 710004),2.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 710003)

肠炎灵I号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邹百仓1,秦 斌1,张 莉1,丁 辉2,王 燕1,张 瑜1,董 蕾1

1.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 710004),2.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 710003)

目的:观察肠炎灵水煎剂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活动期,中医辨证为湿热瘀阻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组疗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口服美沙拉嗪,治疗组给予肠炎灵I号方保留灌肠治疗; 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灌肠。比较两组主要症状评分、疾病指数及结肠粘膜Baron内镜评分,观察治疗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等炎症相关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 33%,对照组为9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及脓血便症状积分及Baron内镜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腹痛、脓血便积分、疾病指数及 Baron内镜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均降低(P<0.05;P<0.01),治疗组血小板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肠炎灵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降低疾病指数。控制炎症促进结肠黏膜愈合是其作用机制。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多种因素导致结肠粘膜炎症及溃疡性改变。近年来国内报告的病例数显著增加,最近20年UC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不断上升[1]。根据溃疡性结肠炎现代医学的分型分期与中医医学的病因病机特点,结合我们的临床实践及基础研究,自拟灌肠方肠炎灵I号灌肠治疗活动期UC,系统观察了其临床疗效,分析了可能药理机制。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2年5至2016 年10月住院的慢性持续型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共60例,中医辨证为大肠湿热,瘀毒阻滞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 年龄26~62 岁,平均 ( 38. 32 ± 12. 25)岁; 病程0. 5~6年,平均 (6. 26 ± 3. 81)年;病情分级: 重度8例,中度17例,轻度5例。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5~52岁,平均 (37. 51 ± 11. 62)岁;病程0.8~6.6年,平均 (6. 60 ±3. 12)年; 病情分级: 重度6例,中度18例,轻度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国药准字ZH20143164),1.0g/次, 4次/d,口服。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国药准字Z51021834)进行灌肠治疗,30 ml康复新液加70 ml的0.9%氯化钠溶液;治疗组采用肠炎灵I号方灌肠,药物组成:马齿苋30 g,炒黄连、白头翁、五倍子、延胡索、五灵脂各15 g,白及20 g,三七粉7 g,血竭5 g,每剂水煎300 ml, 1次/d,每次保留灌肠100 ml。两组均连续灌肠28~30 d。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症状评分,血、尿、粪常规、生化检查及结肠镜检查。疗程结束后系统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及疾病指数(DAI)进行量化评分。结肠镜检查结肠粘膜变化,按Baron内镜标准进行评分,以症状结合内镜评分评判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疾病指数、粘膜评分及疗效。

4 疗效标准 依据中华医学会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拟定疗效标准[2]。

结 果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完全缓解率63. 33%(20/30),显效率23.33%(7/30),有效率6.67%(2/30),无效率6.67%(2/30),总有效率93. 33%; 对照组完全缓解率56.67%(17/30),显效率26.67%(8/30),有效率6.67% (2/30),无效率10%(3/30),总有效率90%,两组疗效总体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

2 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腹泻及脓血便积分与均明显降低(P<0. 01,P<0. 05) ; 并且治疗后治疗组腹痛、脓血便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 05

3 两组患者疾病指数及内镜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疾病指数(DAI)、肠黏膜内镜评分积分明显降低 (P<0.01) 。治疗后治疗组疾病指数Baron内镜评分低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疾病指数及内镜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 01;与对照组比较▲P<0. 05

3 两组患者血液学检查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较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P<0.05) 。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不良反应 治疗组及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病理特点为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炎症及溃疡,病因不明,现代医学认为遗传易感性、免疫调节紊乱、感染及环境等因素有关[3]。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学 “泄泻、腹泻、便血、肠风、痢疾、休息痢、滞下、脏毒、肠澼、大瘕泄”等。中医学认为病位在大肠。湿热瘀毒及多脏腑功能失调是主要病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证实,中药灌肠治疗UC药物直接作用病变部位,提高了病变局部的药物浓度,减少了口服药的副作用,同时提高疗效。临床研究观察,中西医结合,口服水杨酸制剂,辅助中药灌肠治疗,标本兼治,有着明确的优势[4]。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提示,活动期UC证型多为大肠湿热证、瘀毒证等。肠炎灵I号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中医病机组方选药。诸药合用形成了清热化湿排脓,祛瘀生肌止泻功效。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肠炎灵I号灌肠联合常规口服美沙拉嗪颗粒,显著减轻临床症状,疾病指数降低,结肠粘膜溃疡及炎症改善。我们研究显示,肠炎灵I号灌肠后可明显降低CRP、ESR及PLT,尤其在降低血小板方面由于对照组康复新液,显示肠炎灵灌肠在改善肠粘膜微循环,降低炎症相关因子方面作用明显。研究中未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良好,初步验证了肠炎灵I号安全性。

肠炎灵灌肠方I号以马莲草合剂为主,选用经典中药组成方药,采用水煎提取。基础研究显示[5-7],马莲草合剂能够有效治疗的大鼠模型溃疡性结肠炎,减轻细胞因子损伤,促进氧自由基清除,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调节机体免疫是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血竭、三七活血止血,延胡索、五灵脂活血化瘀止痛,五倍子止泻收敛、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现代药理研究白及多糖具有促进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修复、抑制机体炎症、抗炎、抗菌作用。五倍子具有抗菌、抗病毒,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因此,抗炎,抗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溃疡愈合可能是肠炎灵灌肠方I号作用机制。

[1] 韦宜宾,刘锟荣,陈国忠. 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3):222-224.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 广州)[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0):818-831.

[3] 华志云, 赵智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肠损微观证素及中医辨证分型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 29(1):51-52.

[4] 肖劲夫. 柳氮磺胺吡啶配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J].陕西医学杂志 , 2014,43(5):614-615.

[5] 孙 吉, 王宏伟,孔 婧,等.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PLT、ESR、CRP的临床意义及红藤肠安汤的干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199(15):52-54.

[6] 曹明为, 伍丹丹, 季梦遥,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溃疡性结肠炎内镜活动度关系的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15(3): 390-392.

[7] 张 瑜,董 蕾.马连草中药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J].陕西中医,2015,36(12):1682-1685.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SF2-27)

结肠炎,溃疡性/中医药疗法 @肠炎灵 保留灌肠剂

R516.1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11.011

(收稿:2017-07-11)

猜你喜欢

活动期肠炎溃疡性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养阴化瘀方联合强化西药方案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研究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