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 嫂

2017-11-13皇甫琪

都市 2017年9期
关键词:产妇宝宝儿子

皇甫琪

月 嫂

皇甫琪

第一次见到月嫂时是在一家妇幼保健院。尽管她说话时面带微笑,但我对她没有太多的好感。这是由于之前儿媳对我们讲过的那些事,让我们对她产生了看法。儿媳产后在医院打点滴时睡着了,作为月嫂,她竟然也睡着了。如果仅仅就一次,还情有可原,但这样的事情接连发生了二次,都是儿媳醒了之后把她叫醒。性格绵善的儿媳给她的公司打了投诉电话。

再次见到月嫂,是在儿子租的房子里。这套不足60平方米租金为1900元/月的出租房属于学区房。因此它的价格自然比较高。听说京城有一间面积为3平方米的学区房,它的售价竟然高达130多万!

那天是2017年的4月7日。我那个时候也没有打算要写她,所以没有对她做进一步的了解。直到4月21号,我才决定写她。这是因为我们一家人彻底改变了之前对她的看法,她的勤快,她的随和,她的善良以及我想让人们了解这个特殊行业的想法最终让她走进了我的笔端。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只要她有一点时间,我就见缝插针去接触她,和她交谈。而这些时间大都是她为孩子洗尿布的时候。

月嫂晚上和产妇睡在一张床上,孩子哭了,她得哄,孩子饿了她的喂,孩子拉了,尿了,她得收拾,孩子吃了奶,她得给“拍嗝”。拍嗝是个术语,就是把孩子抱起来,用手掌一下一下在孩子的背上来来回回拍,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拍得孩子打了嗝为止。月嫂还要给孩子洗澡,洗完澡后再给孩子做按摩。她说一天24小时,孩子的尿布得换十七八次!反正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只要孩子醒着,她就甭想闭眼。不管白天黑夜,她得时时刻刻围着孩子转。除此之外,还有产妇的一日6餐,其中有正餐,有加餐,吃什么,营养怎么搭配,产妇的奶水够不够,这都是她要操心的事情。

月嫂是太原近郊的农民。娘家兄妹五人,四女一男,中间是她哥哥,她排行老四。月嫂今年49岁,属鸡,今年是她的本命年。她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儿子大,今年29,女儿25,和她一个属相。儿子和媳妇现在在上海,她说儿子有出息,月嫂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着亮亮的光。儿子的对象是他高中的同学,当年,从村里追到学校,从学校又追到上海,最后就追到了一块儿。小夫妻俩都在上海打工,到现在还没有要孩子。因为有了孩子,双方的大人都不在跟前,照顾起来有困难。女儿和女婿在小店住,两个人也在打工,他们自己买了房子。月嫂说,她的两个孩子都可以独立,用不着他们补贴。儿子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当初计划买房子时,儿子跟她说,妈,不用你们操心,我们自己解决。她知道,儿子这样说是为了让她放心,可她知道,在上海买套房子可不是闹着玩的,尽管不在市中心,房子才80平方米,但那也是一笔数目不小的钱呀?可她不放心又能怎么样?丈夫开个农用车给人家跑运输,一年有半年的时间闲着,挣不了多少钱,家里种着五亩地,仅仅够他们生活。好在媳妇家是太原市里的,父母都有退休工资,就一个姑娘,没什么负担。买房时亲家对他们说,知道你们也没钱,我给他们买吧。买房时老丈人究竟给女儿女婿添了多少钱,她也不知道,估计少不了。起码也要几十万,也许有上百万。儿子当然还贷了款。贷了多少,她也不知道。问儿子,儿子不肯告诉她,只是说,妈你就别操这个心了,你和我爸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贷的那点款我们慢慢就还了。她从2011年开始出来打工,最初准备给人家当保姆,每月工资一千六。到了公司,人家说你当月嫂吧,月嫂工资高,两千多。她就当了月嫂。但月嫂不是想当就能当了的,首先得参加培训,培训合格后,拿上上岗证,才能上岗。为了当月嫂,她前后培训过两次。

对月嫂进行系统培训的内容包括:孕妇及产妇护理、新生儿护理及保健按摩、孕妇及婴儿膳食营养与搭配、产褥期保健知识及相关护理知识、形体保健、婴儿沐浴及婴儿沐浴后护理、常见婴幼儿疾病预防与护理专业知识。

一般对月嫂入职门槛条件:30—50岁之间、女性、学历不限、带过小孩、从事过保姆工作者优先。

我见过一张招聘广告,上面写着:月嫂、育儿嫂、催乳师、保姆,招聘10人,学历不限,经验不限、可接毕业生,包吃包住,年底双薪,工资5000元—8000元/月。

经过培训,月嫂上岗时就持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经考试鉴定合格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山西省家政服务协会颁发的“家政服务培训证书”家政服务员健康检查“登记证”。

2010年,月嫂的婆婆不在了。当时,两个孩子在外边上学,男人跑车,公公早年就去世了,家里基本上就她一个人,无牵无挂,利利索索,什么时候想离开都行。她就琢磨着出来打工,挣几个钱,补贴家用。她做了7年月嫂,平均每年七八单,一共去过五六十家。她说,什么样的人家都有,穷的,富的,大方的,小气的,富的家里有十几辆高档车,挑月嫂要“年轻的、漂亮的、能干的”。现在的工作难找,许多技校生、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一部分也参与了“月嫂”这个行业。有的人家请月嫂要年龄大点的,除了有经验之外,主要是考虑怕年轻人在一起感情上出问题。请月嫂的人家也是千奇百怪,什么样的人也有。有一家女主人自己吃饭还嫌肚子大,平时买的菜都是人家要处理的便宜菜,常常吃的人拉肚子,省下买菜钱,却花了买药钱,还不如买点好菜合算呢。看到女人买那些不好的菜,她就多了个心眼,没有把这些直接告诉产妇的婆婆,而是告诉了产妇的公公或者男人,让他们去买新鲜菜。她这样做是担心产妇吃了不好的菜不光没营养,万一吃出点毛病来,人家就会怪怨她。她知道,男人们出去买菜,十有八九是买新鲜的,价格高点也不在乎。还有的人家怕月嫂吃,吃多了就不高兴,但也有的人家愿意让月嫂多吃点,吃好点,他们认为吃不好吃的少干活没力气。月嫂的话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有个后生出去相亲,中午在女方家里吃饭。一般来讲,只有在男女双方都看对时候,女方才会留男方在自己家里吃饭。那天中午,后生在女方家里吃饭时吃了几口就不吃了,让他再吃,他说吃饱了。没想到,就因为他吃得太少,女方在他出了门时叫住了媒人,说她不愿意这门婚事。原因很简单,女方认为,像他这样一顿饭吃得还不如猫多的男人哪儿有力气干活养家。最后,这桩婚事告吹。其实,那后生也可能是起“心思”,不好意思吃,怕吃多了让人笑话。这种事也不是没有,人们会说,XX家女婿上门,一顿吃了多少多少……

还有的雇主对月嫂缺乏应有的尊重。认为你是我花钱雇来的,就应该好好干。他们打心里看不起这个职业。不过,随着时间关系,这种观点在慢慢改变。人们开始认可这个行业。

月嫂去过大同、朔州、忻州,不过,大部分时间在太原或者太原附近。她们一个星期可以休息一天,但大部分月嫂都是把每个星期的休息日集中在一起休息,每个月实际工作的时间为26天(保姆每月工作日是28天)。如果她们的工作是通过中介介绍的,中介就要从中抽取20%的费用,我们家月嫂原来说好的工资是6500元,如果抽20%的话,那就是1300元。留给月嫂本人的就成了5200元。月嫂说,她现在很少通过中介,大都是经雇主们互相介绍的。这个前提是你做的足够好,人家认可你。这也就应了那句“金杯银杯不如人们的口碑”的名言。

做月嫂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有事一叫即起,无事跌倒便睡。否则,你的睡眠时间得不到保障,身体歇不过来。

月嫂必须做到:眼疾手快,干净利索。多做少说,心胸宽广。

月嫂的年龄不能超过55岁。前些年招聘月嫂不要没结过婚的,年龄小的(30岁以下)。现在章程变了,大姑娘做月嫂的也有。一是对这个行业的需求多了,参与竞争的人也多了,二是有的雇主喜欢年轻女人。

其实,请月嫂的并不都是有钱人。也有的年轻人住的小房子,也没有多少钱,但他们舍得花大几千乃至上万元请月嫂。其主要原因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大人们招呼自己,照顾自己,主要考虑担心老人们的传统观念影响孩子们的成长和生活习惯。我们老家过去女人们坐月子,每天喝的是能照见人影子的米汤,里边最多下几块用白面或者豆面擀的如纸一样薄的“笼驮壳壳”。女人一个月子下来,面黄肌瘦,连走路也打摆子。据说这样做是怕女人在月子里吃多了积下“食”,落下一辈子的毛病。但我想这个除了当地的习俗之外,也不排除贫穷的因素。

现在的月嫂都经过培训,懂得给产妇营养搭配,每天吃什么饭吃什么菜都有菜谱,一天一个样。因此尽管有的人家经济并不怎么富裕,但为了大人和孩子,还是不想节省这份开支。还有的人把产妇和孩子送到“月子中心”,一个月后再接回来。当然,那个价格更贵点,得一万开外,价格高出30—50%。其实,六七千也是花,一万多也是花,贫富也不在乎那几千块钱,一辈子能请几回呢。

这天上午10点,我来到了儿子住的地方。那时候,月嫂正端着塑料盒,一盆一盆从卫生间往外端水,准备给孩子洗尿布。我问她,昨天晚上你起了几次?她说3次。这两天宝宝睡的很好。又说,你孙子可能吃哩!我又问,3次都是在12点以后?她说是。

月嫂从卫生间端的是热水。洗尿布用冷水洗不干净,而且,一天老用冷水,人也受不了。

这时,儿媳从她住的家里出来,手中拿着孩子床头上安的玩具,那个塑料盘子周边挂吊着4条绳索,低端拴着玩具,用螺丝固定在小床的边上,打开开关,那盘子就缓缓地转动起来,并且还伴有动听的音乐。

这时,家里弥漫着浓浓的味道,主要是炖鸡时加的调料味。如黄芪,枸杞,红枣等。产妇在月子里不能吃酱油,食盐也要少吃,主要是考虑宝宝的肾正在发育阶段,吃了这些怕影响肾功。炒菜时只倒少量一点油,加少量一点盐,不能倒酱油、醋,也不能放花椒、大料等调味。特别是茴香苗、香菜、韭菜等,月子里要绝对禁止。因为它们对产妇的奶水有影响。

一会儿,月嫂端着半碗鸡汤从儿媳的卧室出来,边走边说,不吭不哈悄悄就做下坏事了(指拉了)。月嫂放下碗,从卫生间接热水,给孩子洗尿布。此刻,已经是11点50了。

我们家请的这个月嫂身高一米六二,不胖不瘦,眉清目秀,举止得体。枣红色秋衣,黑色打底裤,头发随意地绾了个结,用塑料卡子卡着。说话时脸上总是带着笑,但那笑是自然的,不是经过训练的职业微笑。她说,产妇生产之后,按照时间顺序,最主要的三件事就是:一排(第一周排恶漏)、二调(第二周调理)、三、四补(第三、第四周补充营养)。

月嫂接的第一单是在2010年。她说她记得很清,那个雇主是个煤老板,有钱,房大,很挑剔。看她做好饭,自己用筷子尝了尝说了两个字:没味。说这个能爱吃,这还能有营养?她当时没有慌张,只是笑笑,未做任何解释。因为她知道这种解释无异于“对牛弹琴”。但她有一条,就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她说我们有我们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保护产妇的健康,产后的恢复。这就是前面提到的一排、二调、三四补。她必须按照培训时所讲的那些规矩来做。

她说,我去煤老板家之前,人家就雇了个保姆。收拾200平方米大的家。煤老板的年纪并不大,比我大二、三岁,那时候也就四十七八,但很有钱。说他有多少辆运煤车,有多少工人。他们家其实就一个儿子,加上媳妇和刚刚生的孩子,再加上他们两口子,也就五口人,雇了个保姆其实成了专门给我做饭的保姆。原来那个保姆的任务就是收拾家里的卫生。我去了之后,我的任务是给产妇做饭,他家保姆的任务是给我做饭,挺好。

每天,她都是6点半起床,开始做第一顿饭。蒸鸡蛋,做醪糟。炒一个菜,熥馍馍或者花卷。

7点吃饭。洗过碗后洗尿布。9点半熬鸡汤,给产妇吃加餐。10点又洗尿布,11点开始做午餐,汤面。炒一个菜。接下来给宝宝换尿布,洗屁屁,做护理。休息一小时,12点半吃饭、洗碗,1点半开始洗尿布,护理,再休息一小时,2点半睡觉,一般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然后做加餐,水果汤,护理宝宝,5点做正餐,熬稀饭,摊鸡蛋饼,炒菜,6点吃饭,护理大人,宝宝,7点吃晚饭,收拾完8点。休息一会,9点做加餐,9点半做醪糟,洗刷完休息。10点半喂宝宝,换尿布,11点半洗屁屁,喂奶,拍嗝,睡觉。宝宝2到3个小时醒一次,醒了后喂奶,一天吃奶的次数在5—12次。她一天睡3个半到4个小时。每天和衣睡觉,从来不脱。

因为休息的原因,月嫂的脸上始终显现出一种疲惫。

这天上午9点40分,我到了桃南儿子家,一进门,月嫂对我说,宝宝从早上7点睡到现在还没有醒。

月嫂接第一单时并不担心产妇夫妇,而是担心他们的父母。主要是担心不知道该如何跟他们沟通。年轻人容易接受新事物,比如孩子洗澡。过去老人们没有这个习惯,不认可这个,怕孩子因为洗澡而着了凉。那天,我妻子看见宝宝头上干干净净,没有过去孩子们头上有点那层黑皮,就觉得奇怪。月嫂也没告诉她,其实并非孩子原来没有,是洗澡洗掉了。月嫂问我妻子,阿姨,要是你们洗不洗?妻子说不让洗,起码也得等到过了满月。

10点吃加餐,今天是猪蹄,里边放了黄豆,为的是下奶。月嫂说,没有黄豆,花生米也行。

10点05分,月嫂来到西边那个卧室,打开电视柜上面那个盒子,取出针线,说衣服破了,缝一缝。听到对面家里宝宝哭,就放下针线,边往外走边说,醒了,醒了就不能缝了,下午再缝吧。几分钟后又出来了,说没醒,就哼了几声,又拿出针线,说这针太小,小了不好纫,随手从身上取出了眼镜。我说你的眼也花了?她说,熬夜熬得眼花了,不戴眼镜不行了。那天她还对我说,我们村卖地一亩地13万多,共500亩,可到了我们手里一亩成了二万五。老农民告状,一个没权,一个没钱,能告赢?月嫂说的是2008年的事情。60岁以上、80岁以上的老人上面给的待遇,到了我们村什么也没有了。你现在才告人家,干部都换了两届了,早不干了,现在去了哪儿,谁也不知道。这事乡里也不追究,是县里不让追究。

一会儿,我去了东边那个家,见月嫂一条胳膊腕抱着孩子,蹲在地下,另一只手撩起盆子里的水给孩子洗屁屁,就洗就说,早就饿的不行了,3个小时了!

13点30分,月嫂左手抱着宝宝,右手由上而下用手给宝宝拍嗝。边拍边说,拍的舒服得睡着了。

月嫂高中毕业后就嫁了人,爱人家离她们村5里地,两人互不相识,是经人介绍的。

第一单那家有几十辆“运煤王”,家里有跑车好几辆,高级轿车好几辆,媳妇生下孩子后3天,儿子就走了,去新疆参加赛车。她几次看到那个年轻产妇悄悄地哭,觉得媳妇在这有钱人家过的并不舒心。月嫂说,我看那个后生就是个花花公子,听他的司机说,他们去歌厅一夜就花了好几万。这家的房子有200多平方米,家里所有的家具包括装潢用的材料都是一色的红木,恐怕得花几百万。

因为上午睡的时间长,孩子13点55分了才睡。看孩子睡了,月嫂开始洗尿布。她把小洗衣机搬到卫生间,这样省得来回端水。

14点50,月嫂在东屋休息。我在西屋看电视。

15点05分,孩子醒了。15点15,孩子又睡了,月嫂也跟着休息了。

我坐在地下的沙发上,西屋的门开着,首先看到的是悬挂在墙上的石英钟。这是我常坐的地方。坐在这儿为的是随时都可以看到墙上的石英钟,便于掌握时间,误不了正事。尤其是接送孩子,几点几分上学,几点几分放学。对于我们来讲,这是头等大事。

16点25分,月嫂起来了。她说宝宝15点零几分就醒了,问我现在几点了?我说16点30分。她说,吃完又拉了,现在给孩子洗屁屁,做加餐。

月嫂今天下午就睡了半个多小时。

9点55分到了儿子家中。孩子睡着,月嫂在洗衣服,做加餐,我问孩子几点睡的,她说8点30分。

月嫂想在中午给宝宝洗澡,儿媳说中午我妈回来,恐怕她不让给孩子洗。月嫂说,室内温度达到26摄氏度才洗,凉不了。其实宝宝已经洗过一次了。是在医院出生后24小时,因为医院有脐带贴,家里没有,所以得等脐带退了。一般孩子是12天退,我们家宝宝第12天也退了,就是还留着根线线,一直等了一个星期。现在已经是第18天,是第二次给孩子洗澡。

月嫂拿起茶几上昨天剩下的一小瓣苹果,边走边吃,进了东边的家。

儿媳想吃苹果,让我给她洗一洗(产妇不能见凉水)切成小块。我切好之后,搁在碗里,插了根牙签,端了过去,对她说,用牙签吃吧。儿媳刚接过碗,月嫂就说,拿热水泡一泡,不能吃凉的。说罢,端起碗去了阳台。片刻,又把用热水冲过的苹果端了过来。

在给宝宝洗澡之前,月嫂把东边那个家的窗户全部打开,让里边的空气流通流通。然后关上窗户,在卫生间接了热水,倒在那个大塑料盆里。洗完澡,紧接着给孩子按摩,前后仅用了5分钟的时间。几声,15点35分,月嫂拿着奶瓶出来,我问她没睡多一会儿吧。她说顶多半个小时。听见水管咕噜咕噜地响了几声,就见月嫂拿着洗好的奶瓶去了东屋,出来时手里拿的尿布,说又得给宝宝洗尿布了。月嫂从卫生间出来,手里提一块尿布,上面有一团黄色,我问,又拉了?她说,拉了一点儿。我又听到水管哗哗地响。

3点45分,月嫂又在卫生间用小洗衣机洗尿布。

4月27日,9点40分

那天,月嫂对我说,请月嫂的人家没有太穷的,有钱人家多。她洗过尿布后,就开始炖猪蹄。

月嫂说,她的姑娘也怀孕了。我说,姑娘生的时候你得去。她说这还用说。

月嫂的儿子上的是上海的同济大学,学的是物流专业,2012年毕的业,媳妇毕业于山西的太谷农大。月嫂的儿子现在是一家物流公司的总监。我问,你儿子每月的收入能有多少?月嫂说,我从来不问人家,也不花人家的钱。今年儿子说要小孩,今年就要,30岁的人了,该要了。人家要咱就得管,我就得去。在上海雇个月嫂得一万几!

我们家现在种的五亩地,属于口粮田。还能不种地?老人不种地干啥呀?

我当月嫂是因为儿子上大学要用钱,家里没钱才出来打工的。你说一斤玉茭7毛钱,一亩地打上六七百斤,连自己的嘴也顾不了,还能供人家念书哩?儿子闺女两个人上学,姑娘连住宿带吃饭一年一万二,这算便宜的,儿子一个人就得3万,家里养的个农用车,这几年跑运输也不行,一年顶多能干半年,一过国庆就没活儿了。

我们家就一个院子,有6间老房子。从今年开始,我们得给自己存些养老钱。娶媳妇,没多花,花了十几万,没有买车,亲家贴了不少,上海的房子八九十平方米,二百多万,在郊区,宝山。我们亲家在太原市,经济条件还行。

连续两夜,宝宝三四点就醒了,就吃,你得陪他,有时候烦得不想干,想好好休息几天。月嫂说这话时,手里拿着勺子舀热好的猪蹄汤。刚刚舀完,说,宝宝又拉了,得洗屁屁。

17点30分,该做晚饭了。我准备熬稀饭,月嫂出来对说,把昨天剩下的大米掺进去熬了稀饭吧,要不就倒了,可惜了的。

儿媳想吃香蕉,问月嫂。月嫂说,用开水泡一泡吧。月嫂抱着孩子,对宝宝说:姐姐去公园玩,咱们在家里玩。孙女下了学,有同学叫去附近的汾河公园。

4月28日这天,9点38分到了儿子家,敲门,月嫂手里提了件衣服给我开门。顺便接过我手中的东西。我问,产妇现在敢不敢吃韭菜。她回答:韭菜、芫荽压奶,都不能吃。说罢,取下我手中绞的肉馅,说,我先给她调点馅。因为有的调料产妇不能吃,我们每次得分开两次调,包括炒菜,用的调料也不一样。

月嫂说,产妇中最头疼的是头胎。她们什么也不懂,不会抱娃娃,不会喂奶,有的产妇甚至发愁地哭。也有的因为孩子啄奶把乳头啄破。对她们来讲,什么也得从头开始。

到去年冬天,我们家才打完了饥荒。从今年开始,我们计划给自己攒点养老金。我说前几年你挣了几十万?她说没有。前几年工资低,我自己家还有事,儿子家里有事我也没去招呼。去年去了儿子那里两个月,今年又去了两个月,媳妇如果要孩子,我肯定得去招呼,咱给别人招呼,不能不给自己招呼吧?

做月嫂最困难的是晚上,孩子醒几次你就得起几次,时间久了,把自己的生物钟也搞乱了。做月嫂最重要的是与人沟通。月嫂在包饺子时,看搁在桌子上的案板有点滑,就从铁丝上拽了块毛巾,垫在了下面。

月嫂临走的前一天问我,你的文章写不写名字呀?

我说你说呢?

她想了想说,不要写了,就写月嫂吧,行不行?

我说行。

补记:这篇文章动笔之前,月嫂问我,写完了能不能让我看看?我说当然得让你看。初稿完成后,我打车去了她新雇主的楼下,把稿子给了她。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她在微信里问我有没有时间?我说有。去了那儿,还是在楼下见到她。我问,稿子行不行?她微笑着说,可是写好了。聊了几句,就在我准备离开时,她突然说,有个事上次忘了告诉你,我们这些人,每换了一个新的地方,四五天后才解一次大手。看我不解,又说,是因为工作压力大,操心操得厉害呀!

责任编辑 梁学敏

猜你喜欢

产妇宝宝儿子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打儿子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可爱宝宝超级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