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2017-11-11张利琴

速读·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策略

摘 要:阅读名著能启人心智,促人深省。要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师应该在名著教学上多花工夫。本文从教师修养、独特课堂、因材施教、举办活动等四个方面浅述了名著教学的方法策略,得出“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的结论。

关键词:名著教学;中学语文;策略

名著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的文字作品,阅读名著可以滋养心灵,阅读经典名著更能让人终生受益。高中语文新课标不但要求学生能阅读名著,而且要学会鉴赏名著。那么,作为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名著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无疑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智慧。

“风行水上”,本是《周易》“涣”卦的卦象,历代文论家却将“风行水上”引申发挥为“风行水上,自然成文”,阐述写作的“自然”之道。顾炎武就在《日知录》中说:“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其实,不仅写文章要强调“自然”,名著教学也应崇尚“风行水上”,只有顺势而为,才能水到渠成。

那么在经典名著教学中教师要如何做到“风行水上”呢?

一、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素养

课堂上,一个学识渊博、谈吐风趣、浑身散发着书卷香的老师肯定最受学生欢迎。而名著教学对教师个人的学识涵养要求尤高。试想,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老师不拿课本,便能成段地背出课本内容,还能生动地讲述《红楼梦》其他的情节,对小说中的诗词也了如指掌,各种典故信手拈来。这种对名著的热爱已经刻之于心、见之于行的老师怎能不让学生心生敬仰?在接受知识熏陶的过程中学生耳濡目染,自然就会见贤思齐,萌发学习知识的兴趣,激发探索知识的雄心。让颜渊感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孔子就是一个学问渊博的老师,他门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而孔门十哲最负盛名。

二、教师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名著教学课堂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十个老师也要有十个老师的课堂风采。因为每个老师的学识、修养、气质迥然不同,呈现的课堂就不应该千篇一律。有人把名著课堂模式总结为“课前预习,上课分析,课后评价”三部曲,这的确是一套有迹可循的教学模式,但也要因人而异。教师教学水平有高下之分,学生素养亦有高低之别,如果硬要用一套模板约束名著教学课堂,那么效果肯定不如人意。如在教授《水浒传》时,会唱歌的男教师可以即兴来一首刘欢的《好汉歌》,既带动了课堂氛围又提高了学生的上课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三、名著教学也应“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最先是孔子对不同学生实施的教学方法。《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认为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要让他谦退。性格不同,教学方法也要相应改变。名著种类繁多,有古今中外,有经史子集,有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不同类型的名著就像不同性格的人,教学时应该“因材施教”。

拿诗歌来说,中外诗歌就有不同之处。钱钟书在《谈中国诗》中说,中国诗短篇居多,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又说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还说,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而外国诗语调雄厚沉重。确实,中国诗歌喜欢“含而不露”,外国诗歌则“言有心声”。在教学时,一个要以分析意象意境为主,另一个则以体悟情感为主。这样的“因材施教”一定会让学生铭记一生,自然也会喜欢上更多的名著名篇。

如果说诗歌教学重品“象”悟“情”,小说则要据“人”探“旨”。小说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很多经典小说都搬上荧屏,成为经典影视作品。像八十年代拍摄的《红楼梦》《西游记》等早已成为中国几代人的记忆。在教授这些经典名著时,可以借助影像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物性格,从而把握作品的主题和价值。当然,这只是辅助手段,名著教学绝对不能以“看”代“读”、代“教”、代“学”,经典的魅力在文字本身,需要不断地涵咏才能悟得精髓。

四、课后举办与“名著”相关的形式多样的活动

诗歌散文教学后可以举办诗歌散文朗诵比赛,戏剧教学可以排演课本剧,也可以举办定期读书交流会。这些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发挥学生主體的作用,让他们在活动中不光了解名著、爱上名著,更锻炼表达能力。

五、结语

著名语文教育家顾之川说,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代代相传的载体,是打开沟通理解之门的钥匙,而经典作品是经岁月沉淀的语言文字,语文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将其发扬传承下去。但经典作品由于时代久远等原因往往不被青少年喜爱,作为语文教师,除了可以对经典作品进行现代解读外,还可以在名著教学方法上多作探求,这也是“自然”之道。

参考文献:

[1]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2]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作者简介:

张利琴,女,籍贯:江西弋阳,本科学历,工作单位:上饶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策略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我的手机在哪?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七下第五单元写作·勤于修改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关于《中学语文》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