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居易之问

2017-11-11郭庆晨

杂文月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白堤钱塘县官

●郭庆晨

白居易之问

●郭庆晨

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自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从此,白居易在西湖创下了千秋伟业。

白居易到杭州,经过一番调查,了解到西湖对杭州旱涝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于是,他下决心要兴修水利,在治理西湖上做点儿文章。当其时,正值大旱成灾,农田干涸,水田无水可灌,水稻面临绝产。可处于受灾区域的钱塘县县官却不肯放西湖水灌溉农田,说是放了水会影响湖中鱼和菱的生长。听县官如此说话,白居易当时就火了。他责问县官:鱼和百姓的生命相比哪个重要?菱和稻米相比哪个重要?在白居易的厉声喝问下,县官一时语塞。

白居易所以有如此之问,并非平白无故的。

这是因为,白居易对到杭州做一个什么样的官已经做出了选择。本来,在朝中做官的白居易因耿介正直、触犯了权贵而遭贬,先是到江州做司马,后到忠州当刺史,之后又回到京城做了中书舍人。重做京官的白居易本性不改,又积极上书议政建言,但终不被采纳,使他陷入落寞和苦闷之中。于是,他便请求外放。当获准又一次外放他乡之初,年届半百的他已有些心灰意冷,产生了“退身江海应无有,忧国朝廷自有贤。且向钱塘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之念。然而,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特有情怀和意境,终究还是在他身上占据了上风,使他抱定了抓住这一难得的施展才华的机会,不遗余力地实现自己的济世救民之志。

这是因为,白居易对治理西湖已经有了初步打算。在古时候,与一个地方的发展和老百姓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水利,地处江南的杭州更是如此。白居易在深入调查研究之后,了解到“大抵此州,春多雨,夏秋多旱”,西湖上原有的堤坝因年久失修,加上堤身较低,已起不到天旱时蓄水灌溉、汛期时蓄水防洪的作用,从而下定了把兴修水利作为自己任内大事的决心。

当然,白居易没有等待钱塘县县官的回答,而是自问自答——用行动做出回答。其答案,就是对西湖的一系列的有效治理——

他亲自主持修建了一条拦湖大堤——“白堤”。此堤建成后,不仅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还促进了杭州交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

湖堤修成后,为了说明筑堤的作用、灌溉方法,告诫后任刺史在使用这条堤时应注意的事项,他还特意写了一篇《钱塘湖石纪》,并刻石立于湖边。如今,白居易的这篇《钱塘湖石记》刻于杭州西湖北角圣塘闸照壁。

白居易还十分注重西湖的环境保护,以确保西湖水面不受侵占。他发布明文规定:谁破坏了西湖的环境,就要受到惩罚,如果是穷人就罚他在西湖边上种树,是富人就罚他到西湖上去除葑草。由于白居易的努力,西湖及周围“湖葑尽拓,树木成荫”,更加秀丽。

一千余年来,杭州人民一直把西湖和白居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谈到西湖之美,便忘不了白居易治理西湖的功绩。

说来还真有意思。在西湖博物馆的展厅里,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据考证,如今西湖上的“白堤”并非当时自居易修的那条堤,但人们为了纪念自居易,还是愿意把现在西湖上的那条堤称为“白堤”。这种历史形成的误解,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情感,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看来,一个人能够尽心竭力地为老百姓做好事,人民就会铭记他的“好”。为此,宁肯把本不是他的“好”也记在他的名下。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传说也会成为历史的原因。

这番由游览西湖引发的一段文字,姑且以“白居易之问”名之,作为对“白堤”虽非白居易所修却被老百姓称为“白堤”的纪念吧。

猜你喜欢

白堤钱塘县官
“拼、抢、快、优”,展现钱塘“高能级”担当
缩写《聪明的县官》
县官对“员外”忌惮为哪般?
县官断案
湖上一对鸳鸯
观钱塘
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写诗
在白堤
观 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