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幼儿音乐活动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

2017-11-10潘兆丽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音乐活动生活化幼儿

潘兆丽

摘 要:法国大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曾说过一句名言: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由此可见,音乐对于人类的发展有多么的重要。音乐教育是对幼儿教育的方法之一,它不仅能给儿童带来愉悦,而且还能潜移默化地对儿童的成长起到一个积极向上的影响作用。将音乐教育与常规教育有机结合,幼儿既能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愉快的生活、学习,又能帮助老师高效的组织活动。将音乐活动和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的结合,就是一种高效的教学,生活化教育也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

关键词:音乐活动 幼儿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221-01

1 音乐对幼儿的影响力

音乐有时能对孩子起到平抚情绪的作用,尤其体现在刚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身上。初次入园,不习惯,有了音乐的陪伴,在和小朋友的活动中,他们就会暂时忽略新的环境带来的陌生。另外,欣赏音乐还能够帮助幼儿提升听力和记忆力,良好的听觉记忆能够帮助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在游戏活动中,故事听讲中,儿歌背诵中,如果配以音乐,幼儿的积极性会很高,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再次,音乐能帮助幼儿沟通交流,促进幼儿之间的关系发展,而且打破年龄,性别等方面的限制。最后,听音乐还能帮助发展幼儿的体能:拍手、跑步或游戏都能锻炼幼儿的手脚和肌肉,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而这些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大有好处。

2 每天活动音乐化

2.1 入园

入园是幼儿进入幼儿园的起始时间,要让他们充满期待与向往。早晨入园时,要选用活泼、优美的音乐减轻幼儿早起入园的疲惫感和离开家长的焦虑感,我们一般选择播放《晨曲》 《春》这样的宽松音乐,帮助幼儿对每天的生活充满期待。

2.2 区角活动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课程设置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区角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幼儿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友好的朋友关系。幼儿可以利用器材及玩具进行自发的各类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使幼儿保持轻松的心态,在放松的环境中进行区角活动。我们大多时候选择的歌曲有《当我们同在一起》《两只小手》等。活动结束的时候可以选择节奏欢快的歌曲,如《加油!宝贝》等让幼儿收拾归位各种游戏用品。

2.3 用餐及入睡

每次就餐的时候我们都会选择播放一些舒缓的轻音乐,经过上课及活动之后,幼儿在休息的同时,听听音乐既是身心的放松,又能激发幼儿的食欲,帮助他们细嚼慢咽,有益健康,可谓一举多得。此时,我们选择的音乐有《望江南》《天鹅湖》《高山流水》《梁祝》等。用餐结束后,在组织幼儿散步时,幼儿往往会三心二意,不认真听老师的口令。此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歌曲,边散步边表演,幼儿会被老师的舞蹈动作吸引,情境合适,幼儿也会参与表演。如《江雪》《杂诗》《鸟鸣涧》《田家》《郊游》《健康歌》《狗狗减肥操》《我真的很不错》《兔子舞》都是比较适合此情此景,适合表演的歌曲。另外,每次到了午睡时间,因为每个幼儿的习惯不一,有些幼儿有午睡的习惯,有些没有。刚开始幼儿们躺在各自的小床上以后有些不知道做什么。有的和其他小朋友打闹,有的假装睡觉,睡不着等等。而这时老师则忙着维持秩序,一团糟,有点捉襟见肘的感觉。后来我尝试播放音乐,在美妙的音乐中帮助他们入睡,效果良好主要选择的曲目有《孩子入睡》《摇篮曲》《秋日私语》《小夜曲》《渔舟唱晚》《月光曲》《舒伯特摇篮曲》《月光奏鸣曲》等。

另外,在幼儿上卫生间的时候也可以适时播放音乐,幼儿经常喜欢挤在一起和小朋友在卫生间嘻嘻,游戏,秩序混乱,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播放了音乐《火车开来了》之后,男女小朋友一排接着一排,就像一列火车一样在行驶。幼儿们非常喜欢,兴趣浓厚,渐渐养成了听音乐排队上厕所的习惯。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消除了安全隐患。 最后,教师在每次组织教学活动之前,搭配一些幼儿喜欢的音乐,激发幼儿用肢体表现的欲望,大家一起動起来,自然而然地把幼儿带入活动。如《咏鹅》《赛下雪》《咏蝉》《悯农》《登鹳雀楼》《春晓》,帮助幼儿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课堂教学中。

3 正确选择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音乐

指导家长朋友们积极主动的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同时加强音乐与其他活动的整合。采用多种多样,趣味盎然的方法调动幼儿的兴趣。如小班歌曲《谁饿了》,教师可以用动作象征性地表述全部歌词内容。如“一直大猫出来了”(模仿动物走路的样子)“肚子饿的咕咕叫”(做出表现肚子难受的样子),“看见了小老鼠”(做出看见食物很惊喜的样子),“啊呜啊呜吃完了”(先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再做出吃饱后很满足的样子)。接下来教师可以邀请幼儿猜想教师的表演所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一开始是谁来了?他怎么了?后来它看见了什么?最后它又怎么了?还可以邀请幼儿一起随歌声边唱边做动作。让孩子欣赏了歌曲《谁饿了》,并要求他们说出歌中唱了什么,每当他们说出一句歌词,我便将这一句唱出来,对于没有说对和说全的,便再次播放录音让他们听一遍,最后,幼儿终于将一首歌补充完整。这时,再次播放CD,幼儿轻声跟唱两遍。在孩子们基本学会的基础上,再要求他们有表情地演唱。幼儿肯定会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音乐是一门“听”的艺术,要让孩子们多听,多感受,这样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才会增强。在我们的一日活动的多个环节,都可以用不同的音乐作背景,既可以营造气氛,又可以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何乐而不为呢?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活动生活化幼儿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在音乐活动中升华幼儿科学素养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