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

2017-11-10曾平平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曾平平

摘 要:本文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重点给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途径与策略,目的在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集体观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048-02

1 引言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高校的正确引导,对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受时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集体观念逐渐淡化,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教育工作中,对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2006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1)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指导思想。(2)以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努力方向。(3)弘扬爱国主义的时代精神。(4)建立以“八荣八耻”为指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即针对大学生所展开的,通过谈话等手段,对大学生思想以及行为方向进行引导的一项工作,是各高校工作中的重点,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要途径[2]。经济与社会的进步,使得各大企业及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高越高,除专业技能外,思想道德素质逐渐成为了社会评估大学生自身价值以及发展潜力的主要指标,在上述环境下,各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如何增强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问题,再一次被提上了高校的日程。

3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3.1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集体观念

划生育的开展,减少了新生儿数量,当前大学生常以独生子女的形象出现,父母的溺爱,增强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集体观念逐渐淡化,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显著存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12月7日至8日,以習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指出,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在个人、集体与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出现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让渡国家及集体的利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集体观念的增强具有重要价值。

3.2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和国家在不断成长过程中,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所形成的价值体系,是正确的、具有引导意义的价值体系。习近平指出,应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这对于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意义显著。

3.3 有利于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的大学生,能够时时刻刻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学习与生活中,时时刻刻从他人以及集体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在上述思想的引导下,大学生逃课、斗殴以及偷窃等不良行为可得到有效的纠正,对高校管理效果的改善,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都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途径

4.1 思想政治课程

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最直接的途径。就目前的情况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毛泽东思想概论》等课程,在大学均有所开展,同时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由于高校对上述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因此,课程对大学生思想以及行为的引导作用,并未显著发挥。高校应加强对上述课程的重视,将期末考试等总结性评价与课堂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大学生思想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4.2 社会实践活动

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例如,可组织大学生开展“关爱孤寡老人”活动,深入到空巢老人家中,帮助老人洗衣、做饭、打扫房间,积极与老人沟通,倾听老人的心声,减轻其孤独感,与此同时,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及使命感,确保大学生能够深入认识到增强自身实力对社会的重要意义,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另外,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与到“服务员”、“售票员”等职业中,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服务行业的服务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4.3 优化校园环境

(1)在校园中设置宣传栏,宣传栏中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报”、“思想道德模范标兵”、“时事政治大事件”等栏目,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

(2)开展“校园垃圾清扫日”活动,学生可以自愿参与活动,自发的清理校园垃圾,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团队合作所带来的正能量,体验到奉献所带来的愉悦感,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4.4 网络手段引导

网络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信息及数据大量充斥在大学生周围。大学生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信息正确与否,欠缺分辨能力,一旦被不良信息所影响,很容易形成“拜金”、“虚荣”等不正确的价值取向。辅导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承担起帮助大学生分辨信息的重任,建立“微信公众号”以及“校园网站”,针对社会热点事件,在平台上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评论文章中,增强大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思想政治工作中,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同时应加强引导,避免大学生误入歧途,为大学生的成长以及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奎刚,曹源.网络环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J].中国轻工教育,2013,01:43-45.

[2] 梁琳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22:230-231.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