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半红树植物现状及园林观赏特性

2017-11-10李丽凤刘文爱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20期
关键词:广西

李丽凤+刘文爱

摘 要:半红树植物在湿地植被恢复、水土保持、防风护堤、园林绿化、药用和丰富物种多样性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该研究系统调查了广西海岸带半红树植物群落的植物的种类、生境、生长现状,为半红树植物的保护、育苗造林及海岸带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广西;半红树植物群落;观赏特性

中图分类号 S79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20-0071-03

Stud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emi-mangroves Community in Guangxi and its 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

Li Lifeng1,2 et al.

(1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Beihai 541000,China;2Qinzhou University,Qinzhou 535000,China)

Abstrat:Semi-mangroves have important values such as restoration of wetland vegetation,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windproof berm,landscaping,medicinal function,species diversity.Systematic surveys were conducted on semi-mangrove community survive in the coast of Guangxi,such as the type of plant,habitats,present situation of growth.The study provids actual reference for the protetion of semi-mangrove,seedling breeding and afforestation,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ast.

Key words:Guangxi;Semi-mangrove community;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

紅树植物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受周期性海水浸淹的木本植物,它们是陆地显花植物进入海洋边缘演化而成[1],占据于海岸生态关键区,具有特殊化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态特性,主要有真红树与半红树植物2种类型。林鹏等根据多年研究,把能生长在潮间带,有时成为优势种,但也能在陆地非盐渍土生长的两栖木本植物称为半红树植物[2]。半红树植物在湿地植被恢复、水土保持、防风护堤、园林绿化和丰富物种多样性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具有独特的生境适应性。目前,对于广西半红树植物资源及其种群调查研究比较少,研究多是关于半红树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研究、生理生态学的研究[3-8]。笔者在广西海岸带调查过程中发现半红树植物处境极为尴尬,保护意识不强,半红树林生境受到破坏,部分群落出现次生化生长现象。伴随半红树植物数量减少,红树林生长空间将受到限制,陆岸受到侵蚀,将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因此,本研究系统调查广西海岸带半红树植物群落,包括植物的种类、生境、生长现状、地理分布,探索其园林用途,对半红树植物的保护、育苗造林及海岸带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1 研究方法

在广西海岸带主要进行重点海湾、河口、旅游海岸、沿海防护林和滨海沼泽区的半红树资源调查;进行室内植物标本的鉴定。并且采取以下的调查方法与程序:(1)室内资料的搜集与地图的熟悉,制定调查表格,表格内容主要有群落名称、植物种类、地理分布、生长状况等;(2)实地调查,记录半红树植物的种类、生境、地理分布、生长情况,采集调查区域内代表性标本并拍摄照片。重点记录暂未识别出的植物,进行形态描述并制作标本,以备室内鉴定;(3)室内资料的整理:整理野外调查资料及记录。室内鉴定植物标本;(4)查找资料,分析半红树植物的园林观赏特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半红树植物的种类 半红树植物指“既能在潮间带生存,并可在海滩上成为优势种,又能在陆地环境中自然繁殖的两栖木本植物”[10]。全球有半红树植物14种,它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沿海。广西有半红树植物6科8种,豆科的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L.)Pierre、锦葵科的黄槿Hibiscus tiliaceus、锦葵科的杨叶肖槿Thespesia populnea(L.) Soland.ex Correa、马鞭草科的盾叶臭黄荆Premna obtusifolia R.Br.、梧桐科的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 Dryand.ex Ait.、夹竹桃科的海芒果Cerbera manghas、马鞭草科的苦朗树(Clerodendrum inerme),菊科的阔苞菊(Pluchea indica)

其中濒危半红树植物4科4种,分别为水黄皮、杨叶肖槿、盾叶臭黄荆、银叶树。半红树群落有银叶树群落;黄槿、水黄皮群落;海芒果群落。

2.2 黄槿、水皮黄群落 黄槿可观叶、观花,阳性植物,耐旱,耐贫瘠,宜于低盐度的河口内缘的岸边或堤上生长,海岸最好天然防护林种之一。黄槿花期全年,以夏季最盛,可为行道树,可做园林美化植物、滨海防风沙、木质坚硬可用于制作家具、建筑、造船。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 (L.) Pierre)为一种中型快速生长的乔木。水黄皮性喜高温、湿润和阳光充足或半阴环境。生性强健,萌芽力强,耐盐性、抗强风、耐旱性、耐寒性、耐阴性均佳,能抗空气污染,为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黄槿和水皮黄形成群落,主要分布在海堤上或河岸上,群落受潮汐影响较小。黄槿平均胸径5.5cm,最大胸径8.3cm,覆盖度36%;水皮黄平均胸径5.7cm,最大胸径6.2cm。黄槿、水皮黄群落中还散生着叶肖槿、纯叶臭黄荆,海漆、海芒果、老鼠簕、苦郎树、苦槛蓝等植物,灌木层主要有酒饼簕、刺葵,草本层主要有卤蕨、阔苞菊。endprint

2.3 海芒果群落 海芒果喜温暖湿润气候,海芒果适应性强,分布范围较广,生长快,萌芽更新强。本种叶大花多,姿态优美,适于庭园栽培观赏或用于海岸防潮。缺点是全株有毒,果实有剧毒。广西海岸带上的海芒果群落主要分布在从滩边海堤到完全脱离潮汐生境的陆地边缘,部分海芒果人为引种种植在建筑周边,美化建筑环境,形成片林。河口岸滩上也有分布,海芒果和黄槿、杨叶肖槿,卤蕨、老鼠勒形成群落。

2.4 银叶树群落 银叶树植株高大,树干挺直。银叶树群落主要多分布于高潮线附近的海滩内缘,以及大潮或特大潮水才能淹及的滩地,或海岸内陆。属典型的水陆两栖的半红树植物。银叶树群落分布于广西海岸带西段的海岸高潮线之上。企沙半岛南端和东兴市竹山半島两地的银叶树生长较好,胸径为20~60cm,最大的为75cm。银叶树群落中有水皮黄、海漆、假苹婆、榕树等。银叶树板根系发达,是良好的海岸卫士。银叶树萌芽更新很强,生长较快,比较适合海边生长,可作为防风护岸的优良树种。银叶树四季常青,初夏盛花,树冠圆头形,叶革质,叶背密被银白色鳞秕,呈白色,其树形、花、果都具有观赏价值。

2.5 阔苞菊 阔苞菊,灌木,生于滨海沙地或近潮水的空旷地,花果期全年。广西英罗港海堤边黄槿、水黄皮群落林下也有分布。目前没有园林引种的报道,植株高2~3m,头状花序,可作为滨海沙地的景观绿化植物。

2.6 半红树的生境现状 于海陆交接处的半红树生长环境,陆地和海洋的影响之下,栖息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常年受到台风的影响,加上人为干扰活动,广西半红树植物多数处于自然度较低的退化状态。其中主要的人为干扰如下:(1)海陆过渡带的破坏,导致植物数量减少。主要体现在海堤的建设,鱼塘、虾塘的建设,摧毁了大量半红树植物的生境。(2)纯桉林的种植也侵占了部分半红树的生境。在调研中发现人们将局部岸段种植桉树。以桉代松改造的速度之快,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广西海岸带次生的马尾松林已所剩无几[11]。桉树的种植改变了景观的多样性,抑制了半红树植物的生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系统抵抗能力降低,容易引发病虫害的暴发,半红树生长的生境随之消失。

3 讨论与建议

3.1 人为培育造林 半红树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花、叶、果都具观赏特性,适应性强,可以进行引种培育形成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在城市建设中利用。例如,黄槿叶大花多,姿态优美,为防风防沙的优良种,在滨海湿地广泛应用,滨海城市中用作行道树、庭院美化。老鼠簕目前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但它观赏性高,穗状花序紫色顶生优雅美丽,植株为灌木适于布置花坛,建议进行引种并广泛种植。此外半红树有美化海岸,固沙护土的作用,这个特性决定了其在海岸带景观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在保护原有的植物群落基础上,对半红树进行人工繁殖、育苗,为海岸湿地造林提供优质种,使滨海植被生境恢复,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对于半红树植物群落的修复,采用针对性的修复和保护,改善生境,并进行监测、管理和评价。尽快总结出一套成熟可行的育苗试验,早日推广到生产造林实践中[12]。

3.2 禁止人为破坏半红树生境 要消除不适当的人为影响,不能为了眼前的经济发展而滥砍滥伐半红树,建设适合半红树生长的海陆过渡带环境迫在眉睫。对现存半红树群落进行就地保护,禁止砍伐和其他破坏性活动。在加强海岸带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建设的虾塘、鱼塘的数量。此外,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避免在海岸过渡带大面积营造桉树纯林,防止物种多样性破坏,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物种丧失等。

参考文献

[1]Nybaken J W.海洋生物学:生态学探讨[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2]邱凤英,李志辉,廖宝文.半红树植物研究现状[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8,4(3):51-54.

[3]蔡水花,李婷,周光霞,等.红树植物黄槿的气体交换特性[J].广西植物,2016,36(4):397-404.

[4]易慧琳,许方宏,林广旋,等.半红树植物杨叶肖槿和海芒果的光合特性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5,24(11):1818-1824.

[5]李亚妮,韩淑梅,刘强,等.不同生境中半红树植物盐离子积累与光合特性的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4):429-438.

[6]李亚妮,韩淑梅,刘强,等.不同生境中半红树植物盐离子积累与光合特性的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4):429-438.

[7]邱凤英,廖宝文,肖复明.半红树植物杨叶肖槿幼苗耐盐性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1,24(1):51-55.

[8]邱凤英.几种半红树植物生物学特性、耐盐、耐水、耐淹及造林试验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

[9]刘雨芬.EXCEL在群落多样性参数计算中的运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3,25(2):80-82.

[10]林鹏,傅勤.中国红树林环境生态及经济利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1]范航青,刘文爱.广西红树林害虫生物生态特性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12]韩静,廖宝文,王承南.半红树植物杨叶肖槿和海檬果的不同基质育苗试验[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4):25-30.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广西
广西贵港
梦圆广西
壮美广西
《广西戏曲》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广西:“免补”举措 造福妇幼健康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