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城市规划馆无障碍设计系统的构建

2017-11-09张可

设计 2017年18期

张可

摘要:中国的城市规划馆建设始于2000年,当时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成规模成体系的城市规划馆。在西方国家中,城市规划馆的作用主要是展示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城市精神;在国内,规划馆的重点是展示城市的现在和未来,致力成为对外交流的浓缩之窗。很多国内外游客初次到访某一城市,通常会进入该城市的规划馆参观,所以无障碍设计系统的建设对初次到访的游客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在平面图中优化无障碍设计系统的节点布置,以及总结如何设计城市规划馆中的无障碍设计系统,期望能够形成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设计意见。

关键词:城市规划馆 无障碍系统 节点优化 设计意见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9-0120-02

一、研究背景

第一,综合目前我国规划馆呈现出的特征以及部分专家学者的相关描述,对规划馆可以概括为“通过城市微缩模型及各类高科技手法,展示城市过去,现在,未来的专业展馆,同时兼有传播城市形象,联系公众与政府进行城市营销,具有教育意义并可以提供市民休闲和举办各类重大公共活动的公益性服务设施”。所以,此类场馆对于国内外游客的适用性研究尤为重要。

第二,传统无障碍设计的概念是指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社会成员出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建设施工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包括无障碍通道、电梯、楼梯、房间、洗手间、席台盲文标识和声音提示及通讯、信息交流等其他相关生活的设施。但现如今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残障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的使用需求,并且正在与传统导视系统(导视系统作为场馆中信息服务系统,一方面是对空间信息说明,以引导游客们在馆中的活动,另一方面作为场馆环境形象信息的必要补充,以一定的视觉形象加强人们对场馆环境文化意象的感知。可以说,导视系统本身就是场馆建设的一种文化或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导向下的导视系统设计是对城市规划馆特色文化的凝炼和视觉表达。有利于其文化形象的打造,进而有效推动城市特色文化形象的构建)等通用设计融为一体。文章特别是从加速老龄化、全球化的现状以及残障人士融入社会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三个面来考虑城市建设中的无障碍设计该如何进行。在此背景下,文章的主要研究集中在规划馆中无障碍设计节点的布置;导视系统界面优化的方向;针对特殊人群设计的注意事项等三个方面的相关研究。

二、武汉城市规划馆(城市之家)导视系统现状分析

(一)优点分析

1.出入便利性问题:入口处设有较为平缓的斜坡,这一点充分的考虑到特殊人群进入的便利性。2.洗手间使用问题:首先,坐便器和便池皆设有粗细适宜,高度合适的扶手。其次,进入洗手间的位置和坐便器隔间的地面没有台阶和起伏,便于特殊人群的使用。3.多媒体展示适用性问题:规划馆中多数新媒体展示的高度和倾斜角度以及使用屏幕多視角显示技术,比较充分地考虑到正常游客和特殊游客的兼容使用。总体而言,在位置比较明显,需求比较突出的地方“城市之家”处理得是比较到位的(如图1)。

(二)问题分析

1.视觉导视系统位置摆放问题:一楼展厅除了入口有一处标识之外其余展示区没有清晰的导视和人流导向2.部分区域无法浏览:1F到1.5F的时候没有直梯,也没有坡道,部分特殊人群无法参观3.导视系统不够完善和明显:地面导视不清晰体积也较小,地面没有规划残障人士的通行区域,当客流量较大时特殊人群(身体有残障、孕妇、儿童等)容易走失或发生踩踏。4.安全出口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缺乏设计感:安全出口处楼梯间没有盲道、也没有相应的指示牌。缺乏设计感,灯光昏暗,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较危险。5.地域特色不强:场馆内无障碍设计的服务性、实用性基本满足,但文化性、主题性、地域特色等做得不够。6.语言问题:覆盖语种不足。(如图2)

三、武汉城市规划馆(城市之家)导视系统优化

在优化过程中,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整体的无障碍系统节点布置,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武汉规划馆的导视节点设置并不完善,在游览时会出现走错方向或重复游览的情况。楼层的安全出口没有相应的提示等,重新为其规划设计节点布置可以有效提升游客参观时的效率、从而提升国内外游客对规划馆甚至是这座城市的好感。第二哥方面是具体到它的导视系统界面的设计,通过7各方面来总结说明设计的方向。

(一)无障碍设计节点平面布置图

图中红色的为游客游览动线,蓝色的五角星为导视系统的节点。动线的规划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就已有的建筑结构来规划游览动线;二是提倡游览动线的单向性,便于游览也便于管理;三是合理地将人们所需要的洗手间休息区等规划在动线之中,否则当客流量大时洗手间等地方和游览人群会导致拥挤、人群对流等问题。蓝色五角星代表的无障碍设计系统节点设计原则是:节点的设置要平均分布形成一张大网,去任何地方都有合理的单向引导;第二,节点的设置要卡在每一个重要的参观点和区域上,形成合理的单向或循环导视;第三,要重视楼梯间,以及员工办公室勿产生误导。图中有双向箭头的地方,是客流容易发生滞留的几个点,形成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导视不清,洗手间等必须场所与浏览东线相悖(如图3)。

(二)武汉市民之家无障碍系统的优化设计思路总结

经实地调研,文献查阅,研究者认为武汉市民之家的无障碍系统优化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语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国内外游客会大量涌入我国各大城市。这样的背景下,语言因素会直接影响外国友人来华的热度。作为城市建设中举足轻重的规划馆,其无障碍设计系统更因该全面考虑语言因素。当其他国家的游客进入城市规划馆中,导视系统界面上的语种不可能满足所有国家的游客,多数只有中英文。基于此,首先想到的是使用多语种的电子屏,但考虑到全馆导视界面需要相对统一以及成本、游客接受程度、操作简易程度等实际情况,新媒体可作备选,也可以按传统的方式多覆盖主流语种。endprint

2.特殊人群的方面。来参观城市规划馆的游客中每天都会接待身体出现残障或者正常活动能力衰退的参观者,本着人道主义、人文关怀以及国家相关方面的规定。无障碍设计系统必须将其考虑在内,传统的无障碍就是为了给残障人士提供便利,是为了社会这个大家庭而存在的。导视系统中,要考虑到导视板自身的长宽高、摆放位置的高度、维度、是否需要在边上附上盲文、如何满足视觉听觉的需求等各方面因素。在其他人流动相的体系中,可在地面通过大块色区、图形设计、色彩引导等手段,达到常人与特殊人群的适度分别。

3.人流导向方面。系统中首当其冲的一个方面就是以合理的无障碍节点来控制人流的动向,引导客流以高效、便捷的路线来参观规划馆,能最直观地领略到城市文化精神。其次,有效的导视系统可以避免游客独自重复游览导致客流相悖等情况。最后,参观者的心态普遍是希望能一次将展馆的精华,有特色的东西一次看完,所以合理高效的无障碍会给国内外游客一个很直观的心理暗示,展方很专业跟着走就可以了,不会落下什么精彩的地方。综合上述对导视系统要求,简洁、高效、易懂、有设计感、精致这都是优秀的导视系统界面的品质。

4.材质、样式方面。城市规划馆作为一个完整的、大型的、市属的政府民生项目,对于城市重要性不言而喻。整体性是我们需要多做考虑的问题,何为整体?首当其冲的就是材质、材料、字体等的相对一致性。当然可以根据不同的位置有细节调整。选择何种材质以哪一种形式来表现与场馆造型也密不可分。基于武汉城市规划馆整体的风格是简洁、大方、横平竖直有力量感、不完全规则的几何造型显得沉稳却不失活力,结合上武汉的城市精神:敢为人先,综合推出材质的类型和表达形式。

5.色彩方面。讨论分析了材质、大小、分布之后,就需要来定夺整个系统色彩基调的问题了,其大体的色彩基于国内外规划館的对比以及其他类型的大型公共空间内部设计的对比,得出适用于本馆的还是那种简洁有力、但富有冲击力的色彩搭配,我这次选择的色彩组合基本锁定在偏白的浅木色木纹板加上深褐色的字为主要的基调,辅以一个非常富有创意的深草绿色为点缀。

6.可读性、易懂性方面。这个问题就涉及了传统的文字信息于现在流行的信息图形设计的结合,传统的文字信息有其便利性、实用性,但无法表达太多内容。所以要加入信息图形设计当下全球基本进入了读图时代。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要提一下,城市规划馆作为市政项目受众群体十分广泛,上至七八十的老年人群,下至四岁五岁的孩童所以考虑到人群年龄跨度大的问题,其设计风格不能过于年轻激进,也不能墨守成规。因此其图标的易懂性、可读性变得极为重要。

7.地域特色文化传承方面。众所周知武汉作为湖北省省会城市,历史名城的文化底蕴本身就很雄厚,所处地界也是著名的战国七雄一霸,期间出土的文物震古烁今,造型不同于北方文物四方端正,厚重沉稳,它的风格更加灵活、自由、蜿蜒、曲折,极富有律动之美,其造物之细腻几乎无出其右,所以武汉本身的地域特色文化应该或是有必要继承下来。无障碍设计不能太过复杂,但这种灵动、细腻、精致的感觉一定要保留融入其中。

结语

本文旨在通过“城市之家”的优缺点分析来研究中国城市规划馆中的无障碍视觉设计系统,着重从实用性、设计感、地域特色三个方面来衡量。很多的城市规划场馆基础导视和无障碍设计还是比较完备的,细小和隐性的地方或多或少都有忽略。场馆多注重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但是在场馆内的视觉导视千篇一律,即使为了适用性需要简约风格,也可以更具有设计感。最后,大多数视觉导视系统设计都缺乏地域特色,这一点是通病,需要引起重视。未来,笔者会继续从事与设计相关的行业,继续深入视觉导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期望以此为开篇研究出一系列的室内外无障碍设计系统的理论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