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街区改造中的城市设计理念探究*
——以宁波市莲街桥为例

2017-11-09辛儒鸿孔江伟

中国名城 2017年11期
关键词:风貌文脉历史

辛儒鸿 曾 坚 孔江伟

历史街区改造中的城市设计理念探究*
——以宁波市莲街桥为例

辛儒鸿 曾 坚 孔江伟

随着“城市双修”工作的不断探索和推进,“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发展方式发生巨大转变。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城市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街区,其尺度规模、更新速度及开发强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历史街区改造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然而,历史街区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时代特征正在遭受双重考验:诸多历史街区改造过程中,由于缺乏整体观和地域观,大拆大改,出现“千城一面”的倾向,致使城市丢失“本色”;也有部分历史街区固守旧制,简单传承而忽视发展,缺乏时代性,进而丧失传统文化遗存的活力。通过研究国外经典城市设计案例,归纳出适合我国同类型历史街区改造的设计理念及实践方法,以期为新时期背景下相似城市更新过程中历史街区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历史街区;城市设计;案例研究;反思

1 历史街区改造的背景及内涵

在世界范围内,分布着大量的历史街区,它们或留存着较为集中的文物古迹,或体现着某一地区在某一历史时期内的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这些历史街区积淀了深厚的城市历史遗存,反映了清晰的社会发展脉络,是社会发展变迁的宝贵财富。早在20世纪初的《雅典宪章》就明确提出,要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进行妥善保护。随着我国快速城镇化的推进,历史街区的多样性、辨别性、自主性和独立性遭到严重破坏,如何能让历史街区更加适应现代城市更新发展,又能传承其历史人文景观及传统建筑风貌,已是当前背景下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历史街区改造的根本动力和缘由不是建筑破损,功能缺失,而是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城市整体发展的综合需求使然。一般而言,现代意义上的历史街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同样具备商业、工业、居住、行政等城市功能,在当时经济水平及城市发展相对落后的背景下,历史街区如同今天的城市核心地带,是城市有机体中生命力最旺盛的区域,与此同时,历史街区在长期历史积淀下形成了丰富的人文资源。然而,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与人口膨胀、住房紧张、资源浪费、环境破坏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历史街区原有的物质水平、基础设施、用地结构及功能布局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居住区逐步向外扩张、工业逐渐剥离城市中心,历史街区的结构和功能逐渐衰退。

图1 有机疏散理论推导图

因此,历史街区改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拆旧建新,而是按照所在城市的总体发展定位,进行用地结构优化和功能调整,进而提升历史街区活力,增强用地价值。同时,历史街区改造是技术性、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统筹应用,不能一味的保护复制也不能简单的推翻重建,而是用发展的眼光进行传承,从系统规划的角度出发,发掘每一条街道的文化情由和每一栋建筑的历史情结,并植入其符合时代特征的或商业、或居住、或行政、或工业的特定魅力,进而详细到单体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和外部景观设计。

2 历史街区改造的相关理论

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国内外专家在历史街区改造方面形成了部分理念,归纳、总结如下:

2.1 有机疏散理论

为缓解城市过度集中而产生的各种弊病,芬兰学者埃列尔·萨里宁(Eliel Saarinen)在其著作《The City- Its Growth ,Its Decay , Its Future》中系统阐述了有机疏散理论(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他主张将过于密集的城市区分为较为分散的集镇,并通过绿带将各个集镇联系起来;将轻工业和重工业搬离城市中心,并将工业外迁形成的空地转变成绿地或必要的居住用地;同时,集中布置日常活动区,提倡步行交通,减少交通量,通过优化城市机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1]。该理论在大巴黎规划和大伦敦规划得到很好地实践和运用(图1)。

2.2 有机更新理论

在总结“广亩城市”、“田园城市”及“有机疏散”等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吴良镛院士结合我国历史街区更新实践,提出了“有机更新”理论。有机更新强调尺度和规模的适宜,突出每一地域的相对完整性,同时用发展的眼光谋划城市当前和未来的动态发展关系。要将城市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如同生物体代谢,每个组成城市的细胞(街区组团)和组织(街道)要不断更新,各个细部间要形成一种秩序规律与和谐关系,进而形成一种连续的、自然的、渐进的城市发展机体。此外,城市有机更新要避免以经济效益为唯一目标,而要追寻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多元目标导向;同时,要改变传统的物质形态更新方法,注重技术手段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在保持人文历史的同时,融入现代艺术手法,从而提升城市形态空间、生态空间、地域空间、文化空间等空间的整体活力与秩序,使旧城质量得到有机改善。

2.3 城市活力论

美国著名规划师,简·雅各布斯,(Jacobs, Jane)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提倡城市多样性是城市的本质属性,丰富的多样性内容是用途混合性的有力前提,这种混合性的丰富度是支撑城市公共交往、交叉使用和公共安全的必要保障[2]。因此,城市更新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城市如何综合不同用途,生发足够的多样性,以支撑城市的文明。

营造具有活力的城市形态,在于形成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互动,需具备4个条件:一、街区及其内部功能区域要有多个主要功能;二、街区内的大多数街段要有尽可能多的临街面,容易拐弯;三、一个区域的建筑物应当能包罗万象,能容纳不同年代、不同特色、不同功能的建筑形式,且不同建筑混合比例要足够均匀;四、不管人流到此的目的为何,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的人口密度都必须达到一定高度。这种城市的多样性本身又会带来和刺激更多的多样性产生。与此同时,城市更新要注重对传统空间的有效利用和有弹性的、小尺度的改造,保持相对高的居住密度以产生街道内容复杂性,以满足街区人们的多样性需求,让他们在多样性空间场所相互交织的过程中激发城市的生命和活力。

3 案例研究:宁波市莲街桥的改造重生

3.1 项目简介

莲街桥项目位于宁波市天封塔西南侧,北至大沙泥街,南至灵桥路,西临开明街、解放南路,东靠小沙泥街住宅小区,是宁波市重要的历史遗存文化风貌协调区(图 2)。

图2 规划区

作为宁波市历史街区改造战略的重点项目,莲街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66500㎡,总建筑面积约91500㎡。项目保留了多处文保单位及历史建筑,其中包括新孙传哲(中国第一代邮票大师)故居、袁氏故居(窖藏珍稀古籍的甬上望族)、毛家大院(始建于明朝)、莲桥李宅(诞生三代宁波帮巨子)等。

由于常年疏于维护,项目区内的历史建筑整体风貌破损严重,昔日荣光已不复存在。宁波市政府决定进行彻底的更新,以重振莲街桥在新历史背景下的繁华景象。

3.2 改造途径

3.2.1 恢复更新,疏通结构

寻找开发建设和历史保护的契合点,以保护为前提,传承特色文脉,更新建筑风貌;以开发为手段,疏通结构功能,注入商业活力。为市民打造有特色、有历史、有根基、有源头的高品质历史街区。具体策略如下:

(1)集中历史保护区

将项目区内分散于各处的历史名人故居和文保单位进行系统梳理,梳理后的建筑类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化类建筑,另一类是商业类建筑,根据不同性质、不同质量以及不同风貌的古建类型,对其进行分级修缮和保护,赋予全新功能;通过交通规划将点状空间进行线状串联,从而形成面状街区,集中凸显历史保护区特征,将历史街区影响力最大化。

(2)更新城市开发区

通过拆除破损建筑、梳理闲置空地、实现功能置换等途径,挖掘用地开发空间,实现二次开发利用。通过梳理,主要对项目区内的以下两种功能类型进行更新开发。居住类建筑:通过增加部分居住面积,还迁规划区内的原有居民,并提升其居住品质,对部分住宅进行商业销售,提升土地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项目开发财政收支平衡的目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建筑:在原有学校基地的基础上,适度扩张学校面积范围,丰富幼儿园和小学的配套功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基本需求。在居住区相对集中的东北端规划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以满足居民日常基本生活需求(图3)。

在此基础上,通过重新梳理道路,一方面提高街区与对外空间的联系,另一方面,疏通街巷内部交通,优化空间结构,进而提升街区活力(图4)。

图3 功能分区图

图4 交通规划图

3.2.2 分类保护,重现历史

根据保护价值及保护重要性对项目改造区内的现状建筑进行等级分类,按照级别高低分为文化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及普通民居;根据建筑所在位置进行分类,分为保护区内建筑和开发区内建筑。根据不同特点进行分类保护,最终达到重现街区历史的目的。通过归纳,莲街桥留存有唐宋时期的“一塔两寺”(天封塔、观宗讲寺、延庆寺)宗教文化遗存,同时拥有大量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的街巷;据考证,宋代皇帝赵昀曾就学于日湖;著名学者胡三省寓居袁家30年,注释《资治通鉴》并窖藏于袁家。源远流长的历史记忆在莲街桥得以记载,昔日的辉煌奠定了莲街桥如今的契机。

结合实体空间和历史文化两个维度的现状情况,提出莲街桥具体的改造措施:

(1)传承优化:对结构形式完好但建筑风格凌乱的建筑,采用立面改造方式,增加青瓦屋面或挑檐,去除面砖局部增加带有传统建筑符号的木构架,营造丰富统一的传统风貌氛围。

修缮改造:对结构严重破损的建筑,采取修缮改造的模式。去除已丧失打造基础的残缺实体,局部修缮较为重要的街区节点。针对房屋密度高,空间压抑的区域,进行空间疏通,同时增加开敞的公共空间,如休闲广场、观景平台、观景长廊、陈列廊等,使历史与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激活街区活力。

恢复重建:对文物保护价值高、在街区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古塔寺庙进行恢复重建,使其成为历史街区标志性的建筑物,成为整个历史街区的控制点。

图5 建筑保护对比图

拆除补建:对原有条件恶劣和风格不协调的构筑物进行拆除,对具有保护价值的小体量建筑进行构件编号、异地重建(图5)。

3.2.3 景观提升,打造特色

历史街区的改造,不能一味的修复和重建当下遗留的建筑本身,而是从周边环境出发,提升景观品质,恢复历史记忆,打造特色街区。

追根溯源,莲街桥命名的来历源于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采莲桥”,当时的采莲桥就位于现在的解放路和莲街桥连接处,《鄞县通志》中记载:此处有古塔倒影、荷叶田田的婆娑美景,从众多街巷中都能观赏到采莲桥和塔影。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刻意疏导景观轴线和空间结构,强化天际线,突出塔和桥在整个街区中的景观地位,营造了“塔影巷、莲香巷”的诗意和韵味,恢复了昔日采莲桥恬静而安逸的生活景象(图6)。节能的作用;公共空间得到有效利用,为街区集聚了非常高的人气;基础设施得以重新布局和修缮,摒弃传统城市的沥青混凝土铺装方式,利用原有石材进行铺装,突出历史韵味。此外,莲街桥最大的成效在于在它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开发潜力,提升了周边区域的经济活力和商业价值。

3.3 改造成效

通过改造,莲街桥历史街区保留的历史建筑已经得到较好的恢复,其建筑风貌已经得到较好的传承;新建建筑不仅延续了历史建筑的构造元素,而且运用了绿色建筑的被动式功能,提高了使用者舒适度的同时起到了

4.历史街区改造策略及反思

4.1 城市文脉的新旧延展

城市有机更新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城市文脉的有机性更新,文脉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根本。新旧文脉的延续和发展使得城市肌理、形态格局和城市功能等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既有机联系、关联交融,又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变化更新,都会互相产生较大的影响[3]。城市文脉的重要意义在于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新旧关系的发展和延续,城市文脉是对城市文化最概括、最生动的体现[4]。因此,城市文脉的新旧发展和延续,必然是历史街区改造过程中塑造特色的必要途径,也是当今历史街区改造过程中尚未找到满意答案的问题。

一座城市,一个街区,由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以及演替过程的不同,决定了其城市文脉的不尽相同。因此,历史街区改造过程中应当注重对这种别具一格的城市个性进行深度挖掘,正是这种社会人文和体型结构决定了城市特色和个性。与此同时,历史街区一定是发展的、延续的、新旧交替的,而它的发展一定是基于这种历史文脉根基之上的,没有历史文脉的延续就没有历史街区的发展[5]。

当然,历史街区的发展繁荣也离不开新区的开发和介入,新区与历史街区的共生共荣,为历史街区的活力提升和经济复苏提供了根本保障和有力支撑。这种关系类似藤蔓植物,发达的根系提供充足的养分,而富有生命力的萌芽不断生长,为根系提供动力和活力。因此,历史街区的改造过程要在传承中加以弘扬,才能使改造后的街区特色得以强化。

4.2 城市风貌的新旧协同

城市风貌是历史街区最直接的实体展示空间,也是历史街区魅力个性的最重要媒介。因此,如何做到街区风貌的新旧协同发展,成为历史街区改造过程中讨论的必要话题。

当前,诸多历史街区改造的意识依然停留在拆旧才建新、建新必拆旧的非此即彼的状态中,这是规划战略上的本末倒置[6]。要么大拆大建,历史遗存所剩无几,历史名城有名无实;要么点状保存,摊大饼式的新旧混杂,历史建筑淹没在现代建筑当中,既没有历史街区的风貌特征,又影响现代建筑的整体感官,城市风貌被支离破碎,丧失特色。

因此,历史街区改造要达到城市风貌新旧协同发展的目标,首先要在城市规划的战略高度,对历史街区与新区的关系作出合理的科学布局,新区历史街区合理分离,又要保证文脉特征的内在联系。对较为分散的历史空间和历史建筑进行统筹规划,尽可能的将其形成相对整体和独立的空间体系,为历史街区争取更加完整的生存空间和较为完善的历史风貌;同时,对较为古老、破坏较为严重的街区风貌进行梳理和清除,融入现代建筑景观元素及功能,使其具备舒适、便捷的现代生活空间和基本条件。此外,对历史街区外围及周边的建筑形体要进行适当控制,不能过于现代和异形,为历史街区营造适宜生存的空间环境[7]。

4.3 城市艺术的协调统一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遵循城市的整体性与和谐性。这种整体性与和谐性不仅体现在其形态、功能、空间、效率上,而且需要城市美学的注入和整体艺术的渲染[8]。因此,历史街区改造要同时兼顾科学和艺术的技术策略,而艺术对历史街区的形象和声誉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城市发展变迁史证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技术的进步可以不断改变一座城市的功能形态,而艺术却能历久弥新,记录和展示城市永恒的魅力和价值,艺术性成为评判城市文化和质量的重要表征[9]。因此,历史街区的整体性一般通过街区艺术的和谐得以体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新与旧、现代与历史的和谐。

要理性看待前卫、新奇的建筑形式及复杂的功能布局,杜绝拿来主义和外来主义,更多的注重经济性、文化性、地域性、实用性与时代性的协调统一[10]。

倡导新旧建筑的对话,空间功能的互通,风貌特征的协调,注重情境、意境和场境间的融汇贯通,用艺术的通用语言表达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街区特色,从而达到整个街区乃至城市的协调统一。

[1]Saarinen,Eliel.The City: Its Growth, Its Decay,Its Future[M].Pp. xvi,380.New York:Reinho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43.

[2]Jane Jacobs.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 New York:Random House,1961.

[3]陈龙飞.创世纪——人与文化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7.

[4]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的人文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3(5):4-7.

[5]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环境美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2.

[6]徐明前.城市的文脉——上海中心城旧住区发展方式新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12.

[7]苗红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管理体制选择——基于现有模式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3).

[8]耿宏兵.中国城市更新的现状、特征及趋向[J].城市规划,2000,24(4).

[9]温家宝.正确处理城市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的关系[N].中国文物报,2001-08-05.

[10]杨昌新.城市风貌研究的历史视野[J].城市问题,2014(5).

With the "Urban repair and ecol ogical restoration "work continue to ex plore and promote the "urban disease" has been effectively managed, the living environmen t has been sign ificantly improved, urban development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In this context, 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urban space historical blocks, the scale scale, update speed and development intensity have reached an unprecedented height, therefore, the historical district transformation of the current world-wide urban development important issue. However, the unique historical valu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storical district are being tested twice: man y historical block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due to the lack of overall view and regional view, big demolition, a "thousand city side" tendency, resulting in the city lost " "; There are some historical blocks to stick to the old system, simple inheritance and neglect of development, the lack of the times, and thus the loss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relics vitality. Based on the study of foreign classic city design cas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sign concept and pr actice method suitable for the tr ansformation of the same type of historic district in China,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storical streets in the process of similar urban renewal in the new era.

Historical district ; urban design ; case study ;reflection

C912

A

1674-4144(2017)-11-51(6)

辛儒鸿,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曾 坚,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孔江伟,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特大城市旧城区的生态化改造策略研究”(编号:15JZD025)

责任编辑:张吉明

猜你喜欢

风貌文脉历史
保护“文脉” 吸引“人脉”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包裹的一切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