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与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实践

2017-11-08宋佰芬崔玉东佟春玉宋博翠于立权马金柱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9期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团队建设导师

宋佰芬+崔玉东 佟春玉+宋博翠+于立权+马金柱

摘 要: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实验室管理模式也提出新的挑战。该文阐述了传统研究生培养机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细胞生物学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的培养模式和导师团队建设背景下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9-0108-2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为517200人,比2015年上涨4.4%。迅速扩大的研究生队伍对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单一的导师负责制的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目前的研究生培养。从而提出了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

随着实验室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室管理模式也提出新的挑战,由单一导师直接管理实验室已经不太可能,因为导师不仅要讲授本科生课程、研究生课程,还要指导研究生课题及进行课题管理(包括课题申请、考核及结题等工作),甚至是有的导师还担任部门领导。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因此,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也提上日程。

1 研究生培养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研究生培养机制主要以“导师负责制”为主。所谓的“导师负责制”是指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只有导师自己负责自己所招的学生,包括学生的思想指导,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开题报告的撰写,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等所有的过程。因此,导师的学术水平,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术水平和思想观念。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每个研究生导师都会招收多名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这些研究生大多以本学科、本专业为主,相关专业或相似专业为辅。但也不乏有跨学科、跨专业报考的学生,这就要求导师因材施教、因生施教。这对研究生导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单一导师负责制已不能满足需求,其问题逐渐出现[1]。(1)单个导师一般只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无法跨学科指导,造成研究生学术视野受限,思想狭隘,不开阔。(2)因每个导师都会带多名研究生,导师在授课、实验的同时还需指导研究生,时间和精力显然不足。研究生在生活和实验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势必影响研究生的实验进程和培养质量。因此,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2 导师团队建设

2.1 导师团队建设的内涵 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组成的正式群体,他们相互协作、取长补短。研究生导师团队则是以实现共同的科研目标和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队伍为目的而成立的团队。他们在这个团队中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各有分工且相互协作。一般情况下,导师团队不是几个教师的简单组合,而是由不同年龄、性别、职称、职务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和青年教师组成[2]。年龄上一般以老教师、中年教师和青年教师组合为基本结构。职称上应强调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相结合,职务和性别上没有严格的要求。

团队成员一般以本学科本专业的教师为主、以相近和相关专业的教师为辅[3],并根据实际需要短期或长期聘请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甚至是跨学校的知名专家来参与团队建设。这样的团队组成用于研究生指导,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科研思路,还能使科研成果更严密,更精确。对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和高品质的科研成果都有促进作用。

2.2 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探索 为了更好地做好研究生指导工作,我校细胞生物学学科就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细胞生物学学科属于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二级学科,该学科方向共有教师12人,根据该学科教师研究内容的相关性,职称层次和学历层次的不同分为3个团队:细胞免疫应答机理及调控、病原与宿主细胞互作和细胞增殖分化与衰老死亡调控机理的研究。导师团队的组成一般为3~5人,由学识渊博的、科研水平较高的教授或副教授牵头,几名教师合作的方式共同研究研究生的培养事宜。并以分工合作,集思广益的方式进行研究生的指导,努力提高研究生的指导效果,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所报考的导师只是名义上的导师,实际由幾位团队导师共同管理。

3 实验室管理模式

3.1 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是单一导师负责制下的以独立实验室为基准的模式,由于实验人员较多,较为复杂,单一导师很难顾及全面,往往在实验室管理上出现欠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1 实验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管理不到位 单一导师负责制下,仪器的使用和管理多数只限于本实验室人员,各个实验室之间缺乏交流和共享,往往造成重复购买,即使是同一楼层,相邻或相近实验室之间也会出现同一仪器重复购买现象,资源配置得不到优化[4]。而且由于导师工作繁忙,很难顾及到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因此会造成实验室仪器设备故障频发或损坏严重,使用寿命严重缩短,造成仪器提前退役,造成巨大的浪费。对于一些使用方法较为复杂的大型仪器设备如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由于没有专人负责培训管理,使得每一个使用者需要自己去仔细研读说明书,这样不仅需要摸索较长时间才能正常使用该仪器。而且由于不能充分理解说明书所述内容,使用时造成仪器损坏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尤其是大型的设备,即使不经常使用也需要定期维护,由于没有专人管理,维护肯定是不到位的,久而久之造成仪器运转异常。这样高额的仪器设备最终被弃用,造成巨大的浪费[5]。

3.1.2 实验室试剂耗材浪费严重 随着高校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不断扩招,高校科研型实验室内本科生、研究生、科研人员及访问学者等在实验室工作的人较多,各层次各水平的均有[5]。这就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但目前实验室恰恰缺乏这种严格的管理制度,造成实验室试剂耗材浪费严重。对于普通的常规的实验试剂来说,由于使用的人较多,循环较快,浪费现象还不明显。但对于使用频率不高、价格又比较昂贵的特殊试剂耗材,在短时间内可能只有少数人在用,用量较少,余下的部分长期处于搁置状态,由于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学生之间又缺乏沟通,等下一届学生需要的时候又重新购入,造成严重的浪费。endprint

3.1.3 实验操作缺乏规范性 现在的本科生理论学习能力较强,动手能力较弱,考上研究生后不能马上进入实验状态,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可以单独操作,这既包括实验操作规范又包括仪器使用规范。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实验室管理,靠学生自己摸索缺乏规范性,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而单一导师负责制下,由于导师精力有限,很难组织学生进行规范化操作培训。

3.2 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索

3.2.1 实验室管理实行导师团队管理模式 既然在研究生培养上实行导师团队制度,实验室管理上也应该采取团队制度,几个教师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实验室试剂耗材的购买和使用,有的负责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有的负责规范实验操作的培训及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包括实验室的卫生等。每个教师各司其职,实验室管理井然有序。

3.2.2 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模式中 在实验室管理中最好加入学生负责人,因为学生每天都在实验室做实验,对实验室的一切事物都了如指掌,管理实验室更方便、更到位。一般情况下,我们选用二年级的学生作为学生负责人。首先,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在实验室有一段时间,对实验室比较了解。其次,他们的研究任务还不是特别紧张,比较适合做实验室的负责人。这些负责人中有的负责实验室卫生,有的负责财务往来,有的负责采购,有的负责仪器。在学生负责的基础上又由导师团队的老师统一管理。当然,在实验室管理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明确责任,赏罚分明。做得好的给予奖励,做得不到位的就应该承擔一定的责任。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责任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 结语

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是由研究生导师和几名教师组成的一个共同利益团体,该团体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的优势和技能协同工作,不仅促进了研究生的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研究生及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细胞生物学实验室通过近两年的导师团队建设,导师团队梯度基本形成,研究方向也趋向多元化,科研平台逐渐完善,科研氛围日渐浓厚,实验室管理制度逐步完善。目前已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科研环境。希望以后的科研团队建设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冯辉宗,王蓉,肖云鹏.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模式与管理研究[J].管理观察,2015,32(11):117-119.

[2]宋建.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初探[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21(4):85-88.

[3]崔传金,陈至坤,张瑞成.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建设方法与实践研究[J].大学教育,2015,8:1-3.

[4]柳洪洁,刘美,徐瑞雪,等.改革实验室管理模式 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J].实验室科学,2014,17(1):146-148.

[5]姚涓,姜大刚.高校研究型实验室管理方式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4,17(1):149-151.

(责编:施婷婷)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验室管理团队建设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适应“三三制”培养模式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关于实验室管理的研究
企业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和团队建设
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