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仁以立德 立德树人

2017-11-08黄日暖

广东教育·综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廉江仁德张旭

黄日暖

仁,仁者爱人,立己达人。

德,厚德载物,立德树人。

为适应教育发展大势,自2009年建校以来,廉江一中通过学习孔子、弘扬国学、浸润育德,逐渐找到了一条仁以立德、立德树人的“仁德教育”特色发展之路,推动学校不断前行,不仅中考、高考成绩显著,还被评为湛江市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湛江市绿色学校、湛江市德育示范学校、湛江市文明单位、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广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全国特色学校、全国校园写作示范学校、全国创新名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仁德之始

走进廉江一中,仿佛徜徉于国学殿堂:宽广美丽的“论语广场”正中矗立着孔子雕像,中央两侧的石柱,刻着体现“仁、义、礼、智、信”核心思想和“温、良、恭、俭、让”处世品格的论语名句……从“论语广场”的创设,到“仁”“孝”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课程的融入,廉江一中仁德教育特色的创建之路,无不凝聚着廉江一中校长张旭的智慧与心血。

1. 一个校长的德性之思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灵魂所在,生命不息。”在张旭看来,德育就是让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在无限接近天空时,又勿忘脚下的大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传统文化智慧就像一条长长的根脉,扎根在我们生长的土壤里。由此,张旭认为,德育是扎实人生的根本,德育是树人成事的保障。

2008年7月,按照廉江市委组织部指示,张旭负责筹建廉江一中。学校建成后,摆在张旭面前的难题是,如何确定办学宗旨、奠定办学基调、构建办学特色?张旭选择往回看,开辟了一条教育“寻根”之路——向优秀的传统文化寻根。基于此,经过与教师讨论,张旭敲定了办学思路: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以国学经典为载体,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

2. 一所学校的树人之举

理清办学思路,接下来就是搭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的平台。基于此,张旭提出了建设论语广场的设想。在廉江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论语广场于2010年1月建成。张旭说:“建设论语广场,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國学经典,营造浓厚的德育教育氛围,让学生明白‘颂经、尊孔、学做人,知书、识礼、成大业的道理。”依托论语广场这一载体,廉江一中从校园生态、文化建构、课程建设等方面入手,为学校通过传统文化导向立德树人搭建了一个标志性的平台。

立德树人,要树人,教师必须先立德。为此,廉江一中每年都开展一次以“崇教厚德、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立师德,树师表,正师风,铸师魂,用精神和事业点亮教师成长的心灯。同时,张旭重视教师的培训和专业成长:对青年教师,张旭提出三年循环教学制,通过循环教学助其成长为优秀教师;对中年教师,张旭指导制定了《廉江一中名师培养方案》,每学年推选10位名师培养对象,助其早日成为名师。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成长,让教师在教书育人之路上有心有法,有为有位。

既有文化育人之平台,更有立德树人之良师,廉江一中逐渐形成了仁德立人的学校育人特色雏形。

仁德之式

“以德立校,以智强校,先成人,后成才”的办学理念,“培养有中华灵魂和世界眼光的当代人才”的办学宗旨,“争一流、创特色、办名校、育英才”的办学目标,“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校训,“孝亲、尊师、赞美、鼓励”的校风,“勤学、善思、互助、奋进”的学风……现都已篆刻在廉江一中的各式建筑之上,处处彰显着学校的精神文化底蕴,凸显出仁德教育样式之美。

1. 成式

这里所谓“成式”,是指已经形成的特色教育样式。从传统文化入手,办学以来,廉江一中逐渐形成了文化育人、活动怡人的育人之路,彰显了知行合一的教育路径。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文化育人。以论语广场为平台,以传统文化为抓手,廉江一中持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每日书声琅琅的晨读、晚读,每周一节的《弟子规》或《读<论语>,学做人》校本特色课程,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例行儒学传统教育,每年9月28日的敬师节活动……如今,廉江一中已基本形成了“读·看·听·说·行”融于一体的传统文化教育路径:一“读”,利用晨读午读、文化周等读《论语》《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精华;二“看”,由班主任组织,每月安排一节班会课,利用教学平台播放《感恩》《母亲》《天下父母》《母慈子孝》《让生命充满爱》等视频,引导启发学生珍惜生命、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学会奉献;三“听”,利用“校园之声”广播让校园处处散发传统文化书香,举办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让学生聆听专家解读经典;四 “说”,打造“说”的平台,如每周一升旗仪式结束后,由学生代表作《弟子规》学习心得体会专题演讲等,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反思和吸收;五“行”,在每年的孔子诞辰日组织新生集体礼拜孔子,通过书画、手抄报等形式开展“传统文化名言名句选读”“读《论语》、写心得”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

以特色活动为载体,活动怡人。廉江一中把学生社团作为素质教育新课堂、学校特色活平台,对各社团制订了科学的学年活动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开展活动。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是全校统一开展社团活动的时间,各社团定期开展书法、美术、文学和科技等知识讲座和比赛,举办全校性田径运动会和科技文化艺术节。“在我们学校,每人每天阳光锻炼一小时,每人参加一个社团,每人学习一门艺术技能。”张旭自豪地说。课外时间的廉江一中,琴声曼妙,歌声飞扬,艺术楼里传来朝气蓬勃的大合唱、古筝曲,运动场上已拉开了足球比赛的序幕,论语广场空地上闪过各种高难度动作的轮滑舞者……论语朗诵队、美术社、书法协会、合唱团、古筝队、女子足球队、科技协会、摄影协会等34个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全校超过50%的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并结出了喜人的硕果:学校合唱团参加第四届香港国际青少年合唱节比赛夺得小组合唱金奖、混声合唱银奖,参加广东省第5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获得一等奖,参加第13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比赛荣获重唱小组唱银奖、青少年组铜奖;学校足球俱乐部 9名女足球员被选拔到湛江市女子足球代表队,参加第14届广东省运动会(学校体育组)足球比赛,获得冠军;科技协会在全国航模比赛、青少年创造力大赛等活动中斩金夺银,多人多次获国家级奖励——学校科技小组参加第3届“晶草杯”钟南山创新奖公益活动、第11届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和第67届德国纽伦堡发明展中国地区选拔赛,获得三金一银的好成绩,学生叶德瑜的 “便携式高效发电装置——重力势能太阳能风能互补蓄电演示仪” 发明作品勇夺第68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银奖及第9届国际发明创意大赛金奖。endprint

2. 创式

这里所谓“创式”,是指正在以及将要探索的特色教育样式。立足于论语广场平台,通过传统文化育人与特色活动育人这两大成式,廉江一中以仁爱之德载育人之道,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与极高的社会声誉。在此基础上,廉江一中立足现代化视域下教育理念的范式变革,于2016年下半年起明确提出仁德教育理念,创建仁德教育特色学校,让学校的教育特色在聚焦中更加鲜明。

为什么要在这时提出现代化视域下的仁德教育理念?“主要基于两方面的思考,一方面是适应于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是学校的特色发展也到了一个需要主题性聚焦、体系化梳理的阶段。”张旭接着说,“将‘仁‘德思想与现代化视域结合起来思考,有利于学校在仁德教育理念引导下整合学校特色发展样式与路径,构建起更多样、更系统的学校特色发展生态。”正是基于这样的实际与思考,廉江一中不仅明确了仁德教育发展理念,而且通过申报《仁德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教育理念的范式变革》省级重点课题立项深入推进,以立德树人为方向,以现代化视域为基点,以“慈、和、爱”为核心,积极探索以深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强化教育科学研究为先导、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的仁德教育实施策略,构建“崇德尚礼”的仁德课程体系,全面开展“仁师、仁生、仁教、仁学”的仁德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创建系统化的仁德教育特色样式。

仁德之旨

仁德,既是传统文化之精华,又寓现代教育之精髓。现代教育倡导以人为本,以爱育人,强调真、善、美。这些,都可以从仁之德性找到精神源头。廉江一中的仁以立德、立德树人的仁德教育理念与实践,以现代化视域传承传统文化智慧,推进教育特色优质发展,可谓找到了一条传统与现代相融相生的教育发展路径。

仁德教育,立足于文化“寻根”,但这种“寻根”,不是一味遵循不合时宜的文化传统教条,而是要寻回被遗忘了的或被边缘化了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结合现代教育价值导向,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教育内涵。所以,廉江一中虽然倡导一拜孔子学礼仪、二拜孔子学做人、三拜孔子学读书的“三拜”活动文化,但这种“三拜”活动文化不是为了复古,不是崇尚迷信,而是以一种现代敬拜礼来营造尊师重教、立德树人的育人氛围,展现学校以孝为先的孝道、以生为本的生道、以师为主的师道三位一体的“三道”思想理念,并由此促进学生在日常行為中自觉形成多微笑、多问好、多行礼的“三多”习惯,自觉实现内务无杂乱、餐桌无剩饭、地面无垃圾的“三无”目标。学校还通过成立“清华园”助学基金,以“借”而不是“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资助,学生可在将来有能力和意愿的情况下“归还”,实现仁德品行的自觉传递。如今的廉江一中,处处展现了举止文明、知书达理、热心服务的师生风貌。

在廉江一中,通过对以孔子为典型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学习,促成学生日常优良品行的生成、培养与传递,极好地彰显了仁德教育的目标导向与旨趣——仁以立德,立德树人。

(本文图片由廉江市第一中学提供)

1endprint

猜你喜欢

廉江仁德张旭
廉江涯歌原始资源收集与分类研究
廉江客方言的VVC 结构
为仁由己
廉江作家南国书香节签赠作品
廉江文联获评“2018年度全省文联先进集体”
The Three-Pion Decays of the a1(1260)∗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打针
孟子说仁德
饿了么张旭豪:不成功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