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周边流浪动物救助中心犬牙科疾病调查报告

2017-11-08戴鹏秀马琳珊高永平宫晓文张翊华张欣珂

中国兽医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牙菌斑牙科葡萄球菌

戴鹏秀 , 马琳珊 , 高永平 , 宫晓文 , 张翊华 , 张欣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 杨凌 712100)

西安周边流浪动物救助中心犬牙科疾病调查报告

戴鹏秀 , 马琳珊 , 高永平 , 宫晓文 , 张翊华 , 张欣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 杨凌 712100)

犬的牙科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但由于未得到临床兽医和动物主人的足够重视,往往引起牙齿脱落等严重后果,甚至引发其他系统性疾病。为了初步明确犬牙科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针对西安市某流浪动物救助中心内的130只犬进行了完整的牙科检查,并在其中随机选取动物进行口腔细菌分离鉴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中心内犬只以牙结石发病率最高,其次为牙龈炎、牙周炎、牙齿过度磨损及齿折;口腔细菌分离鉴定得到细菌37株,包括革兰阳性需氧菌3个菌属的10株菌,革兰阴性需氧菌9个菌属的21种菌,3个菌属的6种厌氧菌。分离到的细菌中条件性致病菌占大多数。

流浪犬 ; 牙科疾病 ; 临床调查 ; 口腔病原菌分离

小动物牙科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发病隐蔽等特点,因此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随着病程的发展,常引起口炎、疼痛、进食困难、口腔异味、流涎等症状,严重的还可导致胃肠道、心血管、肾脏等其他系统性疾病[1-2]。犬作为杂食性动物,其采食习惯、动物主人饲养习惯等因素会加大牙科疾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3]。在对犬的研究中发现,牙菌斑与牙周疾病,尤其是牙龈疾病呈正相关关系,牙菌斑和牙结石对牙周组织造成的刺激会导致严重的炎症[1,4]。并且随着犬年龄的增长,牙齿折断或磨损加重,由细菌引起的牙科疾病发病率还会升高[5]。

对于本地区犬牙科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仍处于空白阶段,临床医生缺乏一手资料学习相关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鉴于此,本调查针对西安市某流浪动物救助中心内的130只犬进行了详细的牙科检查,统计并分析了各类牙科疾病的发病率及发病特征,同时对部分犬采集了牙菌斑样本,进行后续的分离培养以及API生化鉴定、PCR鉴定,以期为本地区犬牙科疾病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并对流浪动物救助机构的动物饲养管理提供建议和指导。

1 试验动物

本研究样本来自于西安市某流浪动物救助中心所救助的犬,所有犬只均来自西安市及周边地区的流浪犬或弃养犬,其中71%的犬为成年犬,29%的犬为老年犬。

2 方法

2.1 牙科检查 牙科检查项目包括:牙龈炎指标(GI)、牙周组织指标(PDI)、牙结石指标(CI)、齿折指标(FrI)、牙齿磨损情况(TW)、齿缺等。

2.2 牙菌斑病原菌分离鉴定 在犬绝育手术麻醉期间使用灭菌的牙科刮匙对其牙菌斑进行取样,并将样本接种于不同的培养基,于37 ℃培养箱中进行初代培养,对平板上长出的菌落种类及相对数量进行观察,记录菌落的颜色、大小、凸起和表面性状等特性。根据菌落生长的形态、大小、边缘形状、溶血特性等形态和培养特性上的不同,区分不同菌落,并挑取单个菌落进行纯培养,培养条件同初代培养。取单个菌落于LB液体培养基,37 ℃,180 r/min摇床进行过夜培养。

使用接种环挑取适量的分离菌纯培养物进行革兰染色,油镜观察。根据观察结果选取不同的API试剂对细菌进行鉴定,使用API Staph对革兰阳性球菌进行鉴定,使用API Coryne对革兰阳性杆菌进行鉴定,使用API 20E对革兰阴性杆菌进行鉴定,使用API NH对嗜血菌、奈瑟菌进行鉴定,使用API 20A对厌氧菌进行鉴定。

以菌液作为PCR的模板,选用16S rRNA通用引物[8](27F:5′-AGAGTTTGATCATGGCTCAG-3′,1492R:5′-TAGGGTTACCTTGTTACGACTT-3′;1F:5′-GATTAGATACCCTGGTAGTCCAC-3′,1R:5′-CCCGGGAACGTATTCACCG-3′)进行PCR扩增。使用DNA纯化回收试剂盒对PCR产物进行DNA片段回收及测序,测序结果于NCBI上进行比对。

3 结果

3.1 牙科检查结果 本次对救助中心的130只犬进行了牙科检查(检查统计结果见图1)。结果发现81.5%的犬患有不同程度的牙结石,70.8% 的犬患有牙龈炎;而牙周炎的发病率为55.4%。同时发现牙齿出现磨损的情况较多,为57.0%,且磨损大多为1~2级,下颌切齿磨损较为严重。另外,在检查中发现有11只犬患有口炎,8只犬患有多生齿,19只犬具有咬合不正的问题。

图1 牙科疾病检查统计

3.2 牙菌斑病原分离鉴定结果 本调查研究针对130只救助犬只的24个样本进行分离,通过生化及分子学鉴定得到37个菌株(见图2),试验结果如下:

图2 牙菌斑病原分离鉴定结果

(1)革兰阳性需氧菌共发现3个菌属的10种革兰阳性需氧菌,包括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伪中间型葡萄球菌、马胃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琥珀葡萄球菌)、肠球菌属(粪肠球菌)、放线菌属(黏性放线菌、溶齿放线菌)。

(2)革兰阴性需氧菌共发现9个菌属的21种革兰阴性需氧菌,包括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奈瑟菌属(脑膜炎奈瑟球菌、淋病奈瑟球菌、黏液奈瑟球菌)、不动杆菌属(溶血不动杆菌、约氏不动杆菌、鲁氏不动杆菌、琼氏不动杆菌)、苍白杆菌属(中间苍白杆菌)、假单胞菌属(恶臭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属(肠道沙门菌)、嗜冷菌属(肺嗜冷杆菌、粪嗜冷杆菌)、志贺菌属(索氏志贺菌属、弗氏志贺菌属)、巴斯德菌属(犬巴斯德菌、侵肺巴斯德菌、多杀性巴斯德菌、溶血巴斯德菌)。

(3)厌氧菌共发现3个菌属的6种厌氧菌,包括拟杆菌属(普通拟杆菌、多形拟杆菌、解脲拟杆菌、埃氏拟杆菌)、链球菌属(厌氧消化链球菌)、短杆菌属(乳酸短杆菌)。

4 讨论

4.1 牙科疾病分析 犬在进食后,牙齿表面会附着一定量的粘性食物残渣,在微生物与唾液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牙菌斑,牙菌斑进一步钙化形成结石样物质覆盖在牙齿表面而形成牙结石[9]。牙结石对牙周深层组织的蔓延引起的牙龈黏膜的炎症称为牙龈炎,当牙龈炎继续发展而得不到治疗时就会发展为牙周炎,并出现不可逆的症状及病变,牙周骨组织丢失、牙龈的肿胀或萎缩牙周袋形成是牙周炎最重要的病理性改变[1]。这些牙科疾病可以引发严重的口腔异味、齿龈出血、龋齿、齿折与齿根脓肿等症状,犬表现为轻度食欲减退,进食困难甚至发展为停止进食,随后动物可能出现消瘦和营养不良[9]。本次对西安市某流浪动物救助中心救助的犬进行牙科检查发现,大部分的犬患有牙结石,牙龈炎,牙周炎等问题,个别犬只因为这些问题已出现食欲减退等问题。该救助中心在本次调查研究之前一直给动物饲喂用鸡骨架汤泡软的狗粮,偏软性的食物容易导致食物粘附在牙齿表面和牙周袋内,引发各类口腔问题。此外,由于该中心饲养的犬只数量过多,以及其他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动物进行应有的口腔护理,中心管理人员也没有对该类疾病有充分的认识。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中心内动物牙周疾病的高发病率。目前,此动物救助中心已经针对这一情况通过饮食结构改变以及改善管理来减少犬牙科疾病的发生,并且后期会根据犬只的牙齿疾病情况而制定具体的治疗措施。

动物牙齿磨损的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诸如动物的食性、行为、年龄及环境等都是其重要诱发因素,其严重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引起犬发生齿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外力作用或钙摄人不足。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有超过50%的犬牙齿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这可能与犬只的年龄结构有关;齿折的发生率相对较低,这可能是因为流浪动物救助中心对于所救助的犬实行分舍饲养,轮流活动,这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少了犬只之间的打斗,从而降低了齿折及其他外伤的发生概率。而救助中心对于犬的饲喂,做到了营养充足甚至过量,因此由钙摄入不足而引起齿折的发生率非常小,所以这些犬的齿折问题大都是由于啃咬舍门造成或者是在进入救助中心之前就已发生齿折。

4.2 牙菌斑病原菌与牙科疾病 犬的口腔内聚积着大量各种各样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组成结构非常复杂,其中包含大量不同种类及不同毒性的细菌,这为牙菌斑(粘附于牙体表面、牙齿间隙等硬的口腔结构表面软而未矿化的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10]。牙菌斑的形成大致可分为获得性薄膜的形成、细菌的粘附和集聚以及牙菌斑的成熟这3个阶段,其是牙周病的重要致病因素[11]。本次调查对取自被救助的流浪犬的24个牙菌斑样本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对37个菌株进行了生化及分子学鉴定。其中包括革兰阳性需氧菌的3个菌属10种菌、革兰阴性菌的9个菌属21种菌以及3个菌属的6种厌氧菌,这些菌属及菌株与之前人、犬、猫的口腔病原菌的研究较为接近。

大多数常见的口腔感染包括牙周病、牙髓炎及牙根尖周炎与口腔中积聚的牙菌斑及牙结石密切相关,这些病理过程往往是由于细菌引起[10]。动物试验表明,链球菌属和放线菌属均可诱导牙周的骨吸收,并且放线菌常作为球菌粘附的支架,参与并加速牙菌斑形成,厌氧消化链球菌是口腔中的条件致病菌,可从牙周炎、牙髓炎等牙科疾病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来[12]。假单胞菌在环境中大量存在,也属于条件性致病菌,但在口腔环境正常的犬中,其检出率较低[13]。在本次的调查中均鉴定出了上述致病菌,这些致病菌的存在会进一步导致犬牙科疾病的发展,应给予及时的治疗。犬口腔中的不动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呼吸道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伤口及皮肤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等[14],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同样被检出。同时某些致病性葡萄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伪中间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致病性巴斯德菌(如:溶血巴斯德菌、侵肺巴斯德菌)也被检出[14]。上述细菌可能是引起犬其他疾病的重要因素,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15]。同时,这些细菌也可通过被犬咬伤,与犬亲密接触等途径引发严重的感染而威胁到人的健康和安全。综上所述,救助中心所救助的犬口腔中的微生态平衡大多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在治疗犬牙科疾病时,不能仅仅通过饮食结构改变以及改善管理来减少犬牙科疾病的发生,应该结合特定的治疗方法,恢复正常菌群的比例和作用,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5 结论

本次调查发现此流浪动物救助中心所救助的犬口腔中的微生态平衡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绝大多数犬患有牙结石、牙龈炎及牙周病等牙科疾病,牙齿磨损情况较多,但齿折的发生相对较少。因此此流浪动物救助中心应根据犬只的牙科疾病情况改善饲养方式,并进一步制定具体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也希望此调查结果能够为家养犬牙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1] Holmstrom S E, Fitch F F, Eisner E R. Veterinary Dental Techniques for the Small Animal Practitioner [M]. 3rd Edit,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2004: 9-32.

[2] Ross P W, Holbrook W P. Clinical and Oral Microbiology, Oxford[J].Blackwell, 1984, 82-88.

[3] Ilgažs A, Birgele 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dition of the mouth cavity and food in different breed of dogs [J]. Veterinarija ir zootechnika, 2003, 21(43): 13-16.

[4] Harvey C E. Periodontal disease in dogs: etiopathogenesis, prevalence, and significance [J]. Veterina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Small Animal Practice, 1998, 28(5): 1 111-1 128.

[5] 金艺鹏, 林德贵. 犬常见口腔疾病的临床诊治 [C]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 呼和浩特,2009.

[6] Smith B G, Knight J K. An index for measuring the wear of teeth [J]. British dental journal, 1984, 156(12): 435.

[7] Harvey E E, Emily P P. Oral examination and diagnostic techniques Small Animal Dentistry[J]. Mosby, St. Louis, 1993:19-41.

[8] 张蓉, 李扬. 16SrRNA基因在口腔菌检测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2000, 27(6):354-356.

[9] Marretta S M. Chronic Rhinitis and Dental Disease [J]. Veterina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Small Animal Practice, 1992, 22(5):1 101.

[10] Nanci A. Ten Cate‘s Oral Histology, Development, Structure, and Function, 6th ed [J]. Mosby, St. Louis, 2003.

[11] 刘天佳. 口腔疾病的微生物学基础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12] 朱建福. 粘性放线菌在口腔疾病中的地位与作用 [J].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1986(6).

[13] Saphir D A, Carter G R. Gingival flora of the dog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bites [J].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1976, 3(3): 344-349.

[14] 闻玉梅. 现代医学微生物学 [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383-389.

[15] 杨懋彬, 周学东. 牙菌斑与全身疾病的关系 [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5, 32(1): 55-57.

S858.292

B

0529-6005(2017)09-0082-03

2017-04-25

戴鹏秀(1991-),男,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动物临床疾病与组织工程,E-mail:dpx910405@163.com

张欣珂,E-mail:zhxk1983@sina.com

猜你喜欢

牙菌斑牙科葡萄球菌
牙科手术
三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牙科膜片力学性能对比研究
口腔健康宣教对洁牙患者牙科焦虑心理的影响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牙科界茅台来了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皮肤上皮细胞中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
如何预防牙菌斑?
蓝光漂白使葡萄球菌黄素降解
如果停止刷牙会发生什么
天天说刷牙,但是刷的真是“牙”本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