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体育、亲子关系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性研究——以广东省中学生为例*

2017-11-08刘芳梅

体育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总分体育锻炼因子

刘芳梅



家庭体育、亲子关系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性研究——以广东省中学生为例*

刘芳梅

(韶关学院体育学院,广东韶关 51200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潮州、湛江等城市部分中学在校学生的网络成瘾、亲子关系与家庭体育锻炼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讨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制定有效的网瘾干预策略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广东省中学生总体网瘾检出率为16.11%,其中男生网瘾率为16.86%,女生网瘾率为15.32%;家庭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对网络成瘾、亲子关系各负向因子的影响具有显著性,而锻炼强度对其影响不显著;网瘾学生与非网瘾学生在亲子关系各负向因子的差异达显著水平,非网瘾学生的亲子关系质量普遍优于网瘾学生,说明网瘾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亲子关系问题;但从总体上分析,家庭体育锻炼总分与亲子关系各负向因子总分、网络成瘾总分均达高度显著负相关,说明家庭体育锻炼对亲子关系有着良好的改善与促进作用,能有效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亲子关系;家庭体育;相关性;中学生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在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关系。随着网络使用的普及化,网络成瘾已成为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学者周荣与周倩将网络成瘾定义为:由重复性对于网络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之欲望;同时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忍耐、克制、戒断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有一种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1]。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居于首位。家庭体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体育意识的培养与锻炼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家庭体育不仅有利于家人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还能增进家庭情感、改善亲子关系、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减轻甚至消除孩子对网络的沉迷。但当前我国家庭体育的开展现状不容乐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不重视体育锻炼,严重影响了家庭体育的健康发展。已有研究表明,不良亲子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青少年问题行为,而网络成瘾是当前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一个方面,那么网络成瘾、亲子关系、家庭体育三者之间是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呢?如果有,是否可以家庭体育为切入点,通过体育锻炼增进家庭情感、改善亲子关系,以达到缓解青少年网瘾症状的目的,假设的成立将为家庭体育有效干预网瘾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州、潮州、湛江等城市部分中学的在校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CASHL等数据库检索2002-2016年的相关文献共105篇,重点参考了其中的36篇。

1.2.2 问卷调查法

1.2.2.1 抽样方法

选取的调查城市为粤中的广州、粤东的潮州、粤西的湛江及粤北的韶关,在每一个城市选取2所中学(1所普通初中及1所重点高中),考虑到毕业班学生升学的压力,最终选定初一、初二及高一、高二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每个年级选取2个班级,共计32个班级。

1.2.2.2 测评量表

(1)网络成瘾量表

采用台湾学者陈淑惠教授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对被试者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从网络成瘾耐受性、强迫性上网行为、网络成瘾戒断反应、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5个因子来界定网络成瘾。全量表共计26题,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而网络成瘾核心症状与网络成瘾相关问题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0及0.88,各因素测度指标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78与0.82之间,因此可推断 CIAS 是一个结构合理、稳定可靠的量表。反应方式为“极不符合”1分、“不符合”2分、“符合”3分、“非常符合”4分,总分在64分以上为网络成瘾[2]。

(2)亲子关系测试量表

该量表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教授修订的,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总量表包括拒绝、支配、保护、服从、矛盾5种态度,主要从消极拒绝、积极拒绝、严格、期待、干涉、不安、溺爱、矛盾、不一致10个负向因子对被试的亲子关系进行测试,每个因子的反应方式为“没有”、“较轻”、“中等”、“较重”、“严重”,分别赋予分值为1分、2分、3分、4分、5分,得分越高说明亲子关系越差,总分超过30,单项因子分≥3,具有临床意义[3](表1)。

表1 亲子关系测试量表各因子的概念内涵

态度因子概念内涵 拒绝消极拒绝 积极拒绝父母对子女所说的话不理、忽视、不关心、不信任、感情不好等态度。父母对孩子有体罚、虐待、威吓、苛求、放弃养育责任等态度。 支配严格 期待父母对子女虽有爱,但常以严厉、顽固、强迫的态度或禁止、命令的方式来监督子女。父母自己的夙愿、希望投身在子女身上,忽视子女的天赋能力,希望子女完全遵从父母的要求去做,即望子成龙。 保护 干涉 不安大致与期待型相同,为了能使孩子变得更好而细心的去照顾,尽量给予帮助和嘱咐。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业、健康、朋友、前途等具有完全不必要的担心和不安,因而对孩子过分负责,给予过多的帮助。 服从 溺爱 盲从无条件接受子女的要求、主张与意见,对孩子过分喜爱,想尽一切办法来迎合子女的要求,即使子女做了坏事,也为其申辩。让孩子持有一切权力,父母不管付出多大牺牲,也要接受孩子的要求。 矛盾 矛盾 不一致对子女的同一行为,有时斥责、禁止,有时却宽恕、勉励,管教态度缺乏一贯性。指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例如父亲严厉,而母亲娇纵;父亲批评子女时,母亲却来阻止等。

1.2.2.3 施测过程

采用的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第二部分是《亲子关系测试量表》(PCRT),第三部分是中学生家庭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在每一个城市选取2所学校,于2015年10月至12月共发放调查问卷1760份,回收有效问卷1664份,有效回收率为94.55 %,调查样本的性别、年级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调查样本的性别、年级分布情况

年级人数男生女生 初一初二高一高二总数4124204154171664210215209214848202205206203816

1.2.3 数理统计法

将调查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后,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广东省中学生网瘾现状

表3 网络成瘾总体情况及性别、年级的分布情况

研究变量人数网瘾人数检出率(%) 总体166426816.11 性别 男生 女生年级 初一 初二 高一 高二8488164124204154171431257464735716.8615.3217.9615.24 17.59 13.67

本研究采用台湾学者陈淑惠教授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于2015年10月至12月对广东省1760名中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664份,其中网瘾总分达64分以上的学生人数为268,总体网瘾检出率为16.11%,其中男生网瘾率为16.86%,女生网瘾率为15.32%。从各年级网瘾检出率来看,初一年级最高,为17.96%,高二年级最低,为13.67%(表3)。

2.2 广东省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家庭体育的相关性分析

2.2.1家庭体育锻炼时间与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测度指标由网络成瘾耐受性、强迫性上网行为、网络成瘾戒断反应、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5个因子构成,每个因子包括的题项分别为4题、5题、5题、7题、5题,每题的反应方式为“极不符合”1分、“不符合”2分、“符合”3分、“非常符合”4分,分值越高说明网瘾程度越深。以每次体育锻炼时间为自变量,网络成瘾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子单变量的变异数分析,以检测不同体育锻炼时间在网络成瘾各因子得分上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时间对强迫性上网行为、网络成瘾戒断反应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对网络成瘾耐受性、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网络成瘾总分的影响均达高度显著水平(p<0.01)。随着锻炼时间的增加,网络成瘾各因子得分的平均值在递减,表明体育锻炼时间对网络成瘾造成显著影响(见4)。

表4 家庭体育锻炼时间与网络成瘾各因子、总分的变异数分析(N=1664)

因子锻炼时间(每次)平均数标准差F值 网络成瘾耐受性A.30分钟以内B.31~60分钟C.61~90分钟D.91分钟以上 15.5214.1311.2410.085.634.234.595.053.969** 强迫性上网行为A.30分钟以内B.31~60分钟C.61~90分钟D.91分钟以上15.3614.1913.2111.325.655.744.985.152.824* 网络成瘾戒断反应A.30分钟以内B.31~60分钟C.61~90分钟D.91分钟以上15.1414.3511.029.555.256.095.985.762.995* 人际与健康问题A.30分钟以内B.31~60分钟C.61~90分钟D.91分钟以上21.2520.5219.9818.656.686.696.986.164.058** 时间管理问题A.30分钟以内B.31~60分钟C.61~90分钟D.91分钟以上15.3515.2313.0912.936.245.986.546.363.977** 网络成瘾总分A.30分钟以内B.31~60分钟C.61~90分钟D.91分钟以上80.3675.9558.2848.5510.9610.879.699.874.052**

注:*p<0.05,**p<0.01,下同

2.2.2 家庭体育锻炼频率与网络成瘾

以每周体育锻炼频率为自变量,网络成瘾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子单变量的变异数分析,以检测不同体育锻炼频率在网络成瘾各因子得分上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体育锻炼频率对网络成瘾耐受性、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对强迫性上网行为、网络成瘾戒断反应、网络成瘾总分的影响达高度显著水平(p<0.01)。随着锻炼频率的增加,网络成瘾各因子得分的平均值在递减,表明体育锻炼频率对网络成瘾造成显著影响(表5)。

表5 家庭体育锻炼频率与网络成瘾各因子、总分的变异数分析(N=1664)

因子锻炼频率(每周)平均数标准差F值 网络成瘾耐受性A.0次B.1~2次C.3~4次D.5次以上13.6513.2612.9811.355.216.085.764.982.878* 强迫性上网行为A.0次B.1~2次C.3~4次D.5次以上15.1914.0313.9813.666.685.595.964.983.926** 网络成瘾戒断反应A.0次B.1~2次C.3~4次D.5次以上13.5913.3812.9611.895.865.254.984.123.988** 人际与健康问题A.0次B.1~2次C.3~4次D.5次以上20.2418.6917.5616.885.254.895.214.982.619* 时间管理问题A.0次B.1~2次C.3~4次D.5次以上14.3513.3612.9811.995.555.695.365.31 2.656* 网络成瘾总分A.0次B.1~2次C.3~4次D.5次以上86.9876.8766.4255.659.698.287.956.84 4.526**

2.2.3 家庭体育锻炼强度与网络成瘾

以每次体育锻炼强度为自变量,网络成瘾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子单变量的变异数分析,以检测不同的体育锻炼强度在网络成瘾各因子得分上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体育锻炼强度对网络成瘾各因子、总分的影响均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锻炼强度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表6)。

表6 家庭体育锻炼强度与网络成瘾各因子、总分的变异数分析(N=1664)

因子锻炼强度(每次)平均数标准差F值 网络成瘾耐受性A.小强度B.中等强度C.大强度12.2111.2511.895.095.154.980.895 强迫性上网行为A.小强度B.中等强度C.大强度12.4612.3211.984.043.993.870.785 网络成瘾戒断反应A.小强度B.中等强度C.大强度14.0413.8513.926.045.695.920.986 人际与健康问题A.小强度B.中等强度C.大强度20.1919.9819.875.035.114.980.768 时间管理问题A.小强度B.中等强度C.大强度14.0213.8613.995.184.995.330.951 网络成瘾总分A.小强度B.中等强度C.大强度78.8777.6979.049.879.569.360.963

2.2.4 家庭体育锻炼时间、频率、强度与网络成瘾的相关分析

每次锻炼时间的选项为30分钟以内、31~60分钟、61~90分钟、91分钟以上,依次赋予分值为1分、2分、3分、4分;每周锻炼频率的选项为0次、1~2次、3~4次、5次以上,依次赋予分值为1分、2分、3分、4分;每次锻炼强度的选项为小强度、中等强度、大强度,依次赋予分值为1分、2分、3分;锻炼总分为锻炼时间、频率与强度的得分之和,网络成瘾总分为5个因子的得分之和。通过采用积差相关法计算网络成瘾各因子、总分与体育锻炼时间、频率、强度、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网络成瘾与体育锻炼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时间与强迫性上网行为、网络成瘾戒断反应因子之间的关系达显著水平(p<0.05),与网络成瘾耐受性、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网络成瘾总分之间的关系均达高度显著水平(p<0.01);体育锻炼频率与与网络成瘾耐受性、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因子之间的关系达显著水平(p<0.05),与强迫性上网行为、网络成瘾戒断反应、网络成瘾总分之间的关系达高度显著水平(p<0.01);而体育锻炼强度与网络成瘾各因子之间的关系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体育锻炼总分与网络成瘾总分之间的关系达高度显著负相关(p<0.01)(表7)。

表7 家庭体育锻炼时间、频率、强度与网络成瘾因子、总分的相关矩阵(N=1664)

因子锻炼时间锻炼频率锻炼强度锻炼总分 网络成瘾耐受性-0.118**-0.068*0.019-0.093** 强迫性上网行为-0.069*-0.102**0.021-0.111** 网络成瘾戒断反应-0.075*-0.113**0.018-0.098** 人际与健康问题-0.109**-0.069*0.035-0.089** 时间管理问题-0.099**-0.065*0.031-0.104** 网络成瘾总分-0.099**-0.087**0.042-0.102**

2.3 广东省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亲子关系的相关性分析

2.3.1 网络成瘾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表8 网瘾学生与非网瘾学生亲子关系负向因子的差异(N=1664)

因子分组平均数标准差t值 消极拒绝消极拒绝网瘾学生非网瘾学生6.165.771.251.014.815 ** 积极拒绝积极拒绝网瘾学生非网瘾学生6.315.991.210.964.076 ** 严格严格网瘾学生非网瘾学生6.095.891.391.282.186 * 期待期待网瘾学生非网瘾学生6.175.931.651.572.194 * 干涉干涉网瘾学生非网瘾学生6.245.920.981.014.848 ** 不安不安网瘾学生非网瘾学生6.025.791.010.893.485 ** 溺爱溺爱网瘾学生非网瘾学生6.335.970.991.035.389 ** 盲从盲从网瘾学生非网瘾学生6.155.891.111.093.523 ** 矛盾矛盾网瘾学生非网瘾学生6.11 5.931.231.412.147 * 不一致不一致网瘾学生非网瘾学生6.145.971.251.342.019 * 总计总分网瘾学生非网瘾学生31.4529.446.296.134.806 **

通过对网络成瘾量表总分的计算,以64分为界点,将被调查者分为网瘾学生与非网瘾学生两组,然后再从消极拒绝、积极拒绝、严格、期待、干涉、不安、溺爱、盲从、矛盾、不一致10个亲子关系负向因子比较两组学生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网瘾学生与非网瘾学生在严格、期待、矛盾、不一致4个亲子关系负向因子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在消极拒绝、积极拒绝、干涉、不安、溺爱、盲从6个亲子关系负向因子及总分的差异达高度显著水平(p<0.01)。网瘾学生在亲子关系负向因子得分的平均数明显高于非网瘾学生,表明非网瘾学生的亲子关系质量普遍优于网瘾学生(见表8)。

2.3.2 网络成瘾与亲子关系的相关性

本研究采用积差相关法计算网络成瘾各因子、总分与亲子关系各负向因子、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网络成瘾与亲子关系之间的密切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成瘾耐受性与消极拒绝、积极拒绝、干涉、不安4个因子之间的关系达显著正相关(p<0.05),与严格、期待、溺爱、盲从、矛盾、不一致、总分之间的关系达高度显著正相关(p<0.01);强迫性上网行为与干涉、不安、矛盾、不一致4个因子之间的关系达显著正相关(p<0.05),与消极拒绝、积极拒绝、严格、期待、溺爱、盲从、总分之间的关系达高度显著正相关(p<0.01);网络成瘾戒断反应、人际与健康问题、网瘾总分与亲子关系各负向因子及总分之间的关系达高度显著正相关(p<0.01);时间管理问题与消极拒绝、积极拒绝、严格、期待、干涉5个因子之间的关系达显著正相关(p<0.05),与不安、溺爱、盲从、矛盾、不一致及总分之间的关系达高度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网络成瘾程度越深,则不良亲子关系愈严重,不良亲子关系可以预测网络成瘾(见表9)。

表9 网络成瘾与亲子关系负向因子的相关矩阵(N=1664)

因子网络成瘾耐受性强迫性上网行为网络成瘾戒断反应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网络成瘾总分 消极拒绝0.076 *0.106 **0.108 **0.109 **0.072 *0.108 ** 积极拒绝0.079 *0.111 **0.104 **0.104 **0.071 *0.106 ** 严格0.104 **0.113 **0.103 **0.117 **0.075 *0.112 ** 期待0.106 **0.104 **0.101 **0.107 **0.065 *0.107 ** 干涉0.069 *0.079 *0.105 **0.103 **0.074 *0.105 ** 不安0.078 *0.077 *0.102 **0.101 **0.102 **0.101 ** 溺爱0.124 **0.111 **0.101 **0.106 **0.107 **0.104 ** 盲从0.119 **0.118 **0.102 **0.111 **0.108 **0.111 ** 矛盾0.115 **0.069 *0.104 **0.109 **0.091 **0.108 ** 不一致0.106 **0.067 *0.115 **0.112 **0.098 **0.109 ** 总分0.098 **0.095 **0.103 **0.106 **0.092 **0.106 **

2.4 广东省中学生家庭体育锻炼与亲子关系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时间与消极拒绝、积极拒绝、干涉、不安4个因子之间的关系达显著负相关(p<0.05),与严格、期待、溺爱、盲从、矛盾、不一致、总分之间的关系达高度显著负相关(p<0.01);体育锻炼频率与严格、期待、溺爱、盲从4个因子之间的关系达显著负相关(p<0.05),与消极拒绝、积极拒绝、干涉、不安、矛盾、不一致、总分之间的关系达高度显著正相关(p<0.01);体育锻炼强度与亲子关系各负向因子、总分之间的关系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体育锻炼总分与亲子关系各负向因子总分之间的关系达高度显著负相关(p<0.01)(表10)。

表10 家庭体育锻炼与亲子关系负向因子的相关矩阵(N=1664)

因子锻炼时间锻炼频率锻炼强度锻炼总分 消极拒绝-0.068 *-0.101 **0.031-0.101 ** 积极拒绝-0.076 *-0.111 **0.035-0.112 ** 严格-0.112 **-0.113 *0.022-0.111 ** 期待-0.112 **-0.106 *0.039-0.109 ** 干涉-0.078 *-0.112 **0.042-0.114 ** 不安-0.075 *-0.109 **0.041-0.109 ** 溺爱-0.102 **-0.071 *0.034-0.097 ** 盲从-0.109 **-0.074 *0.026-0.095 ** 矛盾-0.105 **-0.104 **0.031-0.102 ** 不一致-0.104 **-0.103 **0.029-0.113 ** 总分-0.098 **-0.097 **0.023-0.111 **

3 讨论

3.1 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

亲子关系原是遗传学用语,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家庭环境是个体发展的微系统,父母通过言语教育、行为榜样等对青少年的行为起到塑造、影响作用[4]。青少年时期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追求自我价值、形成自我调控能力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最危险、最脆弱的时期,因为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很难体验到价值感和成就感,相反更容易产生挫折感、失败感等负向情绪。如果这一时期他们的负向情绪被父母所忽略,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调节与释放,而网络的匿名性、便捷性、刺激性等正好适应了他们这种特殊的心理需要,转向虚拟世界寻求解脱、逃避与安慰的青少年极易导致网络成瘾。因此,不良的亲子关系容易导致孩子网络成瘾,而网络成瘾又促使亲子关系的恶化,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长期的恶性循环[5]。已有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有效预测青少年较少的违纪、攻击、犯罪等行为和较低水平的抑郁、焦虑、孤独感等心理症状以及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业成绩与幸福感水平等[6-7]。本研究结果也表明,网瘾学生与非网瘾学生在亲子关系各负向因子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网瘾学生在亲子关系负向因子得分的平均数明显高于非网瘾学生,表明非网瘾学生的亲子关系质量普遍优于网瘾学生。尽管良好的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但在现阶段,学校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导、以升学率为目标的发展前提下,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往往被学业压力所掩盖, 家庭教育”唯智化”倾向导致亲子关系处于无限循环的矛盾与冲突中,而不良的亲子关系又可能导致青少年陷入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求逃避或心理安慰。因此,父母营造一个舒适安全、沟通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预防或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极为重要。

3.2 家庭体育对青少年亲子关系、网络成瘾的影响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主要有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与社会因素,其中家庭因素起着主要作用。对于家庭来说,家长应该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与物质需求的满足相比,亲情的体验和精神的鼓励对孩子的成长更为重要。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瘾咨询中心主任陶然教授通过对2000例网瘾患者的分析发现,网瘾青少年大部分存在不良的亲子关系;华中师范大学陶宏开教授也认为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责任绝对在家庭与父母,他表示,在以后拯救网瘾少年的策略中,他将把重点从”劝戒孩子网瘾”转移到家庭亲子关系的重建以及父母素质教育的加强等方面[8]。家庭体育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安排的或自愿以家庭名义参与的,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获得运动知识技能、满足兴趣爱好、丰富家庭生活、达到休闲娱乐、实现强身健体和促进家庭稳定为主要目的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9]。不良的亲子关系极易导致青少年出现孤独、焦虑、抑郁、人际交往困难等心理及行为问题,而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也能缓解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症状,还能带来幸福感、成就感等积极的情感体验。杨腾芳等人从体育运动内容的丰富多彩、运动愉快感的体验、团体凝聚力的形成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体育有助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缓解和消除,并提倡积极发展家庭体育、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10]。家庭是社会构成的基本细胞,在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与积极作用。家庭体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家庭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缓解家庭矛盾与冲突、促进亲子关系的正向发展等[11]。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为家庭体育增进亲子关系,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家庭体育锻炼总分与亲子关系各负向因子总分、网络成瘾总分均达高度显著负相关,表明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对亲子关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抑制青少年网络成瘾。因此,建议父母积极引导孩子参与家庭体育锻炼,以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达到缓解甚至消除网络成瘾的目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广东省中学生总体网瘾检出率为16.11%,其中男生网瘾率为16.86%,女生网瘾率为15.32%。

4.1.2 家庭体育锻炼时间、频率对网络成瘾有显著性影响,而锻炼强度对网络成瘾各因子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

4.1.3 网瘾学生与非网瘾学生在亲子关系各负向因子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非网瘾学生的亲子关系质量普遍优于网瘾学生。

4.1.4 家庭体育锻炼总分与亲子关系各负向因子总分、网络成瘾总分均达高度显著负相关,表明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对亲子关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抑制青少年网络成瘾。

4.2 建议

4.2.1 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属于网瘾高发群体,网瘾将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学业发展,希望引起国家、社会、学校及家庭的高度重视。

4.2.2 基于网络成瘾与亲子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预防与干预青少年网瘾非常必要。

4.2.3 家庭成员共同参与体育锻炼,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减少青少年对网络过度依赖的重要渠道。

4.2.4 青少年网络成瘾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协作与努力,构建一个以家庭为中心、以学校与社会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的干预体系。

[1]周荣,周倩.网络上瘾现象、网络使用行为与传播快感经验之相关性初探.中华传播学会年会学刊[J],1997(3):4-8.

[2]陈淑惠,翁俪祯等.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J].中华心理学刊,2003(4):279-294.

[3]孟育群.少年亲子关系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4]田菲菲,田录梅. 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影响问题行为的三种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4(6):968–976.

[5]余仙平.基于家庭治疗的中学生网络成瘾矫治的实证研究[J].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6:9-12.

[6]Johnson, W. L., Giordano, P. C., Manning, W. D., & Longmore, M. A. (2011). Parent–child relations and offending during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0(7), 786–799.

[7]史玉根.陶宏开教授拯救网瘾少年[J].海内与海外,2005(2):48-50.

[8]张永保,田雨普.”家庭体育”新释义[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6):9-12.

[9]杨腾芳,赵强.体育运动对靑少年网癒的预防与戒除[J].科协论坛,2007(7):114-115.

[10]陈名巧. 家庭体育对少儿成长的影响研究[D].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0:1-2.

The Correlation of Family Sport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Internet Addiction——A caset study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Guangdong

LIU Fangmei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Guangdong, China)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资助项目“广东省青少年网瘾现状与体育干预体系研究”(GD14CTY01)阶段性成果。

刘芳梅(1975-),湖南邵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青少年体育。

猜你喜欢

总分体育锻炼因子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巧解难题二则
扮靓爱车拒绝潜伏危险因子
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