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合成及质量控制管理

2017-11-07王雷宋炳胜李艳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7期
关键词:正电子化学法活度

王雷,宋炳胜,李艳华

吉林省肿瘤医院PET-CT核医学科,吉林长春 130012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合成及质量控制管理

王雷,宋炳胜,李艳华

吉林省肿瘤医院PET-CT核医学科,吉林长春 130012

目的 探讨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合成方法及质量控制管理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不同的合成方法对正电子放射性药物进行合成,对照组采用18F标记药物亲电反应合成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观察组采用“点击化学法”合成正电子放射性药物,观察两种合成方法后药物的产率和质检合格率。结果 “点击化学”法合成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产率增加,为92.1%,质检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为93.5%。结论 选择点击化学法对正电子放射性药物进行合成,不仅可以提高产率,而且合成条件方便、可控,提高质检合格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正电子放射药物;药物合成;质量控制;药物合理应用

正电子类放射性药物是指含有半衰期短的正电子核素(11C、13N、18F、15O等)的一类放射性药物,是近年来新兴的药品之一,用于疾病诊断、脏器功能研究及疗效评价等医疗领域。该类药物由于半衰期极短,药物只得在医院里生产,甚至不能完成必要的质量检查,只能在生产完成后即刻应用给患者,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是医疗生产者的发展支柱,是医师获取正确诊断结果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质量保证至关重要[1-3]。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种,如亲电取代法、亲核取代法等[4-5],如果选用合成方法不当,则会不利于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选取简洁、快速的合成方法,有效地保证药物的质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该研究采用点击化学法对正电子放射性药物进行合成,并进行质量控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药物合成及质量控制

1.1 合成方法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制备包括正电子发射核素的生产和正电子发射核素的标记,正电子核素标记方法有同位素标记法和非同位素标记法。

两组药物合成发法分别为:(1)对照组。采用18F标记药物,通过亲电反应进行合成,20Ne气体靶的20Ne(d,α)18F核反应和18O2气体靶的18O(p,n)18F核反应生产亲电氟化剂[18F]F-,生产的[18F]F-由HF承载出来。(2)观察组。采用“点击化学”法进行合成,18F取代分子中的离去基团(Br、CF3等),生成18F取代的端位炔化合物。

1.2 器材及试剂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制备的合成器选用GE公司的TRACERlab FX F-N合成器。试剂盒为ABX提供的GE TRACERlab FX Module。试剂盒组成:氯化钠等渗溶液50 mL,乙醇30 mL,丙酮30 mL,乙腈2 mL,穴醚5 mg,碳酸钾溶液0.5 mL,三氟甘露糖20 mg。

1.3 质量控制管理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半衰期短,寿命短,药物的质量控制一定要简单、快速、准确,因此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极其重要。具体做法如下。

1.3.1 原材料的控制管理 药物合成的原材料主要包括药物靶材、所用的溶液、化学试剂、水等,因此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可以有效地避免药品质量不合格,药品合成的原材料必须保证无菌、无热源,并且原材料的纯度要达到适用于色谱法分析的纯度。

1.3.2 药物放射性核纯度管理 放射性纯度指的是样品中医用放射性核活度在药品总活度中所占的百分比,若核反应选择不当,靶材或者非靶材反冲反应,则会引起药品中存在核杂质,会降低显像,不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且可增加患者的体内辐射量,因此合理选择核反应和控制固定生产条件极为重要。

1.3.3 放射性活度管理 放射性活度是指药品中每单位

质量的放射性活度,由放射性浓度及其含量算出。放射性纯度和浓度均为随时间变化的影响,因此应严格控制药物合成及检测的时间。

1.3.4 无菌处理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不能通过自身的放射性来消毒,因此注射液必须经过高压消毒或者通过灭菌处理的微孔滤膜进行过滤,达到除去热源的目的。常规生产时应进行周期性的检验以确保生产工艺的稳定性。

1.3.5 质量保证措施 制备正电子类放射性药物时要提前检查仪器设备,确保正常,并要有仪器设备操作及效验程序等的记录;合成及检验人员要为专业的技术人员,并要经过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合成工艺参数不得随意更改;确保合成和检验用材料符合相应要求等。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药物的产率及质检合格率[6]。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n(%)]使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在不同合成方法及管理后,观察组药物的产率、质检合格率、应用效果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药物情况比较(%)

3 讨论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是指将特定的核素标记在人体所需营养物质或者药品上,通过临床用药,借以特定的成像技术,对人体器官及脏器组织进行扫面成像的放射性药品,从分子水平上观察药物在人体内的分布和活动[7-9]。通过使用不同的药物,可以检测患者组织内葡萄糖代谢活性、受体分布密度、蛋白合成速度等,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适用于临床上早期诊断疾病,评价治疗效果。由于该类药物由于半衰期极短,药物只得在医院里生产,甚至不能完成必要的质量检查,只能在成产完成后即刻应用给患者,为了保证用药安全,药物的质量控制一定要简单、快速、准确,因此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极其重要。

点击化学法是通过小单元的拼接,快速并可靠地完成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该方法主要以碳-杂原子合成为基础,具有高效、简单、快捷的优点,以应用到药物开发及医药领域。该文采用“点击化学”法对正电子放射性药物进行合成,并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如控制药物合成原材料,保证药物的放射纯度、放射活度、健全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等,取得较好的效果。“电击化学”法合成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产率增加,为92.1%,质检合格率也较高,为93.5%。

点击化学法反应应用范围广,产率高,副产物无毒无害,反应条件简单可控,反应有较强的立体选择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张帆.国产氟-18多功能模块及合成正电子放射性药物概述[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1):31-35.

[2]张艳菊.药物临床试验管理系统在电子化质量控制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11):1040-1042.

[3]陈丽莹.不同注射方法注射显像剂对放射性药物剂量准确性和辐射防护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5(6):71-73.

[4]项玉霞.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建设探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23):2354-2356.

[5]赵继春.静脉药物集中配置中心的质量控制和管理[J].蛇志,2015(4):469-470.

[6]张建伟.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A0):224-225.

[7]江雪清.潜在放射性药物—镓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14(8):705-712.

[8]田健.新型便携式正电子放射性药物防护装置的设计与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6):1-3.

[9]胡薏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中监查员管理的思考[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3(5):525-527.

R95

A

1672-5654(2017)09(c)-0132-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7.132

王雷(1983-),女,吉林长春人,硕士,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药物基础与临床应用。

李艳华(1965-),女,吉林长春人,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E-mail:450574952@qq.com。

2017-06-22)

猜你喜欢

正电子化学法活度
CaO-Al2O3-MgO-SiO2-Ce2O3 渣系活度计算模型
产气荚膜梭菌生长所需最低水分活度研究*
严重事故安全壳废液中核素活度计算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开封后水分活度的变化及安全性评价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尿液干化学和尿有形成分分析显微镜复检的比较
湿化学法合成Ba(Mg(1-x)/3ZrxTa2(1-x)/3)O3纳米粉体及半透明陶瓷的制备
PET成像中核素及组织差异对正电子分布影响的Geant4模拟
大量反物质奔向地球
无酶光电化学法快速检测酒类中的乙醇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