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分之一的中国高度他建造
——记中建钢构有限公司金牌项目经理陆建新

2017-11-07文宁

中国工人 2017年10期
关键词:钢构塔吊中建

本刊特约记者 | 文宁

三分之一的中国高度他建造
——记中建钢构有限公司金牌项目经理陆建新

本刊特约记者 | 文宁

一座城市的高度,是力量和美的结合。

三分之一的中国城市高度背后,篆刻着一个共同的名字——陆建新。

作为中建钢构公司“金牌项目经理”,35年来,他扎根建筑一线,和团队一起用智慧与汗水、热情与执着,刷新着城市的天际线。

他是新时期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他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用敬业的“钢筋”、奉献的“水泥”,浇筑着自己人生的高度,矗起一座座高楼的脊梁。

严密

高度始于严密。

以蔚蓝天空为背景,钢结构主体即将收尾完成,中国第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高耸入云。

就像无数个寻常的施工日,戴着眼镜,中等偏瘦身材,一副书生模样,陆建新抓起一顶安全帽扣在头上,腰间系上安全带,匆匆走向平安金融中心工地。

施工现场位于118层楼顶,从下面乘电梯加爬楼梯要40分钟。楼顶工地空间狭小,20多名身穿黄色焊服的工人正在紧张工作。作业面距地面近600米高,站在上面,风贴着耳边呼啸。

作为这座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最高指挥官,陆建新身手敏捷地爬了上去,一只手拿着一根焊条头仔细探查桁架的焊缝处,神情专注,不放过每一处细节。

“焊缝质量是钢结构施工的关键之一,必须确保每一条焊缝检测合格。”陆建新说,这座大楼的现场安装焊缝坡口长度连起来长达36万公里,如有一处出问题都不是小事。

从技术员到工长,从总工到项目经理,陆建新对工程的每一处细节都严密甚至严苛到极致。他的心里始终有一把高精度的“尺子”。他耐心细致地推敲着一个个细节,正是靠着这份儿严谨,他和同事们一起,一次次刷新着城市的高度。

1982年,陆建新毕业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工程测量专业,同年从湖北荆门南下深圳加入中建三局一公司(即中建钢构前身)。35年来,陆建新和同事们一起先后建起了44座重要建筑,其中20座属于国内知名的城市性地标:

中国第一幢超高层大厦——深圳国贸大厦;

中国第一幢超高层钢结构大厦——深圳发展中心;

中国第一幢摩天大楼、当时的亚洲第一高楼——深圳地王大厦;

当时的北京第一高楼——北京银泰中心;

当时的世界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当时的华南第一高楼——广州珠江新城西塔;

当时的华南第一高楼——深圳京基100;

……

挑战

高度意味着挑战。

2004年至2007年,陆建新担任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钢结构项目总工程师。该建筑高度492米,合同工期短,被业内专家评价为“极限工期”。钢结构安装总重量大、单件重、造型独特、变截面多,建造极具挑战性。

大楼项目业主是外资公司。工程一开始,外籍业主项目方对我国施工水平能否达标持怀疑态度。作为项目总工,陆建新与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共同化解了转换桁架第一次跨越、巨型斜柱第一次就位、减震装置第一次闭合等十大难题。

最后,该工程钢结构项目提前完工。标准焊缝长度为1700公里,一次检测合格率达99.8%,远远高于规定标准;主体结构最大垂直度偏差22毫米,大大低于规范允许的50毫米。

工程最终高标准、高质量竣工。这令外籍经理很吃惊,他对陆建新竖起大拇指。

正是靠着坚持琢磨,靠着精益求精的“死磕”,中国的钢结构施工水平才能节节攀升,中国的城市高度才能安然无恙地节节拔高。

目前,全球100层以上的高楼,中国占了60%,其中使用钢结构的国内超高层大楼,中建钢构承建了90%以上。业内人都知道,超高层建筑结构高、跨度大,施工难度超乎想象。

1994年,陆建新担任深圳地王大厦钢结构项目的测量负责人,这座大楼高384米,当时是亚洲第一高楼。

施工测量是超高层钢结构建筑安全稳定的基础环节。那时,这个结构高度的施工测量国内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经过反复钻研,陆建新最终摸索出一个办法:采用传统的经纬仪观测与激光投点量距两种测量方法建立双观察复核系统。

结果,采用这一新的测量技术,控制钢柱总垂偏内倾25毫米,外倾17毫米,仅为当时美国钢结构AISC标准允许偏差的1/3,这个精度创造了中国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测量的世界奇迹。

突破

高度意味着突破自我。

长期奋战在施工一线,陆建新身经百战,攻克的大大小小施工难题可谓成百上千。但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上,他自称遇到了“最严峻”的自我突破。

一般情况下,施工塔吊都是装在大楼中心的核心筒内,这样容易固定,不足之处是只能装2台,施工效率受限。平安项目业主希望缩短工期,塔吊数目增加到4台,因此,只能装在核心筒外墙。这一突破常规的做法,在国内外建筑业还没有先例。

4台塔吊每台自重达450吨,工作时经常要吊起100吨左右的构件。这些庞然大物如何固定?是摆在陆建新团队面前的大难题。

历时两个月技术攻关,陆建新带领团队经过反复模拟验算、论证及图纸深化,终于研发设计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撑系统。

塔吊很快安装起来,可不久问题又来了,陆建新发现,塔吊部分支撑节点薄弱,且支撑架有时发出“咔嚓”、“咔嚓”的异响。

陆建新爬上塔吊支撑架,仔细观察,拍了很多照片。随后,他找来技术人员,对着照片商讨对策,最后对支撑节点进行了局部加强。

然而,加强之后,“咔嚓”声依旧。“一旦发生事故,就是世界灾难!”陆建新越想越害怕,心一下子悬了起来。

连续数日,陆建新白天爬到塔吊上观察,晚上躺在床上思考,甚至半夜起来给其他技术人员打电话,探讨原因。平安项目部副总工程师王川回忆说:“那些日子明显感觉他头发白了很多。”

终于,陆建新带领团队准确找到了问题:支撑架节点处销轴每根细了一点点,导致接触不是特别严密,另外,局部连接板也稍微薄了一点。

可是,过了不久,稍微松了口气的陆建新又碰到新问题。随着楼体不断长高,塔吊要跟着爬升。前几次按照既定方案爬升,每次用了8天多时间,各个施工方、业主发现这会严重影响进度,甚至会造成1000多名工人在每次塔吊爬升时,都有几天时间“窝工”。于是,拿出又快又安全的塔吊爬升方案刻不容缓。

陆建新又在塔吊上开始了“蹲点”,琢磨了一个月,拿出了一套吊挂拆卸的新办法。结果,第4次爬升只用了4天半。整个算下来,比原方法缩短工期96天,节约地面堆场600平方米,整体技术创效7680余万元,同时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在这个工地,陆建新带领团队还创下了“国内第一立焊”“国内第一仰焊”“国内第一厚焊”等施工技术纪录。截至目前,经过专家评审,这个工地上已有两项创新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成长

高度源于一节一节的成长。

高度不仅是钢筋、混凝土,更是知识、技术的结晶才能铸就。陆建新进入中建钢构时的学历是中专,现在他的职称是教授级高工。

陆建新养成了一个习惯,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读书,给自己充电。他订阅了《施工技术》和《钢结构》,视这两本权威的行业杂志为良师益友,从中追踪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他不仅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在这两本杂志共发表论文28篇,其中第一作者7篇。

入行不久,陆建新除了测量,还干过塔吊装卸工,开过卷扬机。随着公司壮大,各种新的施工机械不断引进。每引进一台新机械、新设备,陆建新都要深入工地潜心研究,掌握新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技能。如今,工地上绝大多数设备,他都能熟练使用。

“现在是信息时代,不加强学习就要被淘汰。”中建钢构绿色事业部许航介绍,陆建新对建筑钢结构行业广泛应用的CAD等软件十分熟练,“不少年轻人都追不上他”。

陆建新勤于思考,善于钻研,获得的各种技术成果和奖项数不胜数:在中建钢构获得的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中,他参与了其中4项,个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9项;他主持和参与的科技成果经专家鉴定,6项获得国际领先,3项获得国际先进;参编国家级工法1项,省部级工法3项;个人获得国家级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取得QC成果国家级22项,省部级5项。

陆建新在追求技术“高度”的同时,也在不断追求管理上的“高度”。2008年,陆建新被任命为京基100项目经理。两年多后,大楼落成,他交上一份优秀答卷,个人管理水平又上新台阶,并成为中建钢构三位金牌项目经理之一。

从一个又一个“加油站”,他汲取着营养,成长,渐强,滋养着,支撑着下一个更炫目的中国高度。

猜你喜欢

钢构塔吊中建
中建八局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地上的“高空舞者”
新年感怀
落花
塔吊检查
与众不同的青春才最美
祁春山
三角板“牵手”直尺
爬塔吊要回欠薪 结果被拘留罚款
一种大型钢构柱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