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雕刻学徒工的逆袭之路

2017-11-07

北广人物 2017年28期
关键词:于杰大米饭玉雕

雕刻学徒工的逆袭之路

他拥有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辽宁省特级玉石雕刻大师等很多荣誉。今年只有34岁的于杰有着令无数年轻人羡慕的成就。可有谁能知道,十几年前,他还是一个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白面馒头和大米饭的农村穷小子。

于杰7岁时,全家从黑龙江搬迁到辽宁阜新市阜蒙县苍土乡西苍土村。全家5口人靠种10亩旱地为生。“18岁之前没穿过一件新衣服,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白面馒头和大米饭。”于杰喜欢画画,小学六年级时曾在全乡14所小学美术联展时获得过第一名。中国玉雕大师杨辉当时正在招徒弟,还管吃管住,于是,于杰成了一名学徒工。刚开始学徒时,师傅只让他们这些徒工干“切边”“做大型”等粗活儿。车间冬天冷夏天热,粉尘大,又苦又脏又累,好多年轻人都坚持不下去,可于杰却干得兴致勃勃,虽然每天吃着串了烟味的米饭,但能吃饱,还可以学手艺。双休日,其他徒工回家了,他不走;晚上下班了,其他徒工去上网打游戏,他不去,他利用一切时间钻研玛瑙雕刻技术。他发现师傅每天上班都先冲一杯茶,于是,每天在师傅快到时,他就把茶给师傅泡好,连续4年天天如此。师傅开始喜欢上这个勤快好学的小青年,传授给他一些雕刻技艺。

每天,他认真研究师傅的作品,学着临摹。每天7点起床,凌晨入睡。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下来,于杰能独立完成比较简单的作品了。随着学习的不断进步,于杰的作品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一次次作品评选中,他的作品也开始榜上有名。作品《凤凰传奇》获2012年辽宁省“红山杯”金奖;《千古名相》《春之歌》获2015年、2016年中国百花“玉缘杯”金奖;《一顺百顺》获2013年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最佳工艺品奖。于杰成功了,但他没有忘记农民工兄弟,这些年,他招收的徒弟和工人有50多位,只有一人不是农民工。

邢大军据《工人日报》整理

猜你喜欢

于杰大米饭玉雕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大米饭
Module 10 The weather Unit 1 It might snow教学设计
大米饭
吃西餐
一碗大米饭
于杰摄影作品选登
璀璨玉雕 美在装饰
老公的“穷亲戚”
玉雕创意设计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