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聋哑小学数学教学,让爱从未离开

2017-11-06熊凌晖

新课程·小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改善方法聋哑小学数学

熊凌晖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聋哑学生的特殊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不单是一种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爱的传播与表达。在数学课堂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侧重开发特殊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的智力开发注入一些活力,引导学生站在长远角度分析问题,从而高效解答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聋哑;教学;改善方法

基础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具备独特的教育优势,对于一些肢体或者智力障碍的学生而言,更需要接受爱的教育。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不断消除学生的自卑情绪,耐心对其进行指导,树立聋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使其能够感受学习趣味性,从而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一、现阶段聋哑儿童在数学课程学习中的主要困难

在当下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聋哑学生的主要学习障碍源自心理方面,从长时间的教育实践结果来看,聋哑学生只是在方块计算或者是数字抄写方面与普通学生智力水平具备相似性,其他方面均处于薄弱的状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聋哑学生在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等方面与正常学生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加之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集合逻辑、推导、抽象性的课程,因为聋哑学生自身具备缺陷,导致此群体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知识,在思考方面也存在一定阻碍,导致聋哑学生的内心受到许多伤害,从而出现懈怠、厌学等情绪。同时,班级中聋哑学生普遍没有学习兴趣,促使课程教育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二、导致聋哑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1.依赖性

依赖心理,主要是指此年龄段内学生普遍表现出的一种学习心理,将实验数据对比正常数据可以发现,聋哑学生要比正常学生情况更为严重。例如,在讲解一些问题时,常常是套用现成的公式,解题思路基本不会出现变化,在解题思维上存在严重的单一问题,没能很好地开发数学思维。

2.被動心理

基于聋哑学生依赖心理导致的思维固定的问题,在课堂学习反映上其观念也具备固定性,这样一来就导致聋哑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学习思维处于劣势的状态,难以形成学习兴趣,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进度与质量。

3.学习情绪

据现有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当前聋哑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缺乏自信的问题,比较容易自卑,且在长时间的学习工作中,与正常的学习进行比较,在情绪表达、思维认知及情感认知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虽然付出了许多努力,学习成效却并不是很理想,时间一长,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受到影响。

4.盲目性

由于小学生心理建设与认知统一水平在具体建设上具备不完整性,导致许多知识都是以零散状态存在的,进而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做到具备针对性。而是以盲目的心态去探索,毫无目的性。若是此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将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发展。

5.外界因素

基于家庭与社会环境的现实背景,使其处在无形的压力中,心理出现诸多转变,间接影响到学习积极性。因此,需要注重家庭与社会因素,及时摆正教育角色,从而全面解决其问题。

三、关注聋哑小学数学教学,让爱从未离开

1.树立聋哑学生的学习信心

对聋哑学生而言,自身的抗压能力比较弱,经常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也就要求教师需要对其投入更多的精力与爱。因此,教师群体需要及时摆正教育理念,树立聋哑学生的学习信心,不可以使学生产生被冷落或者是被他人看不起的感觉。为了全面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问题:

其一,与聋哑学生交朋友,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优势进行综合分析。为了使聋哑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清自己,在与学生交流做朋友期间,教师需要事先了解学生的个人喜好。如:学生自小就喜欢玩拆装类的游戏,因此动手实践能力很强,一部分学生喜欢利用素材设计不同的手工艺品,那么他的设计思维是十分活跃且独特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班级中的学生会因为自己的出色表现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喜悦,从而全面树立学习信息,在保护聋哑学生自尊心的同时,不断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求。

其二,站在长远角度分析问题,解析学生的成长轨迹。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聋哑学生的学习动向,鼓励一些比较容易受到打击的学生,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其充分感受幸福与爱护,从而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题学习活动。

其三,在对待教育工作时,教师需要时刻保持一个宽容大度的心。在学生情绪低落时,在学生缺乏学习勇气时,在不知所措时,教师需要在学生内心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宽容对待学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创新变革教育理念,科学指导聋哑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摒除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创新变革守旧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知识,使其由原本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了解许多数学学习方法,并能够灵活使用所学基础去解决现实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不断提升课程教育质量。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其一,预习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逐渐适应学习进度,掌握科学预习的方法,从而有效掌握问题。通过科学有效的学习预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不会再迷茫,以问题为引线进行学习,从而全面保障课程教育质量。

其二,创新课程教育方法,保障课程教育有效性。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教育地位,学生与教师间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基于课程教育改革的现实背景,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连接教与学,注重教师与学生间的学习互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产生枯燥的感觉,同时还为开发学生数学思维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例如,在解析几何应用题时,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分析问题,从而得到不同的解题思路与解决问题,时间一长就能够熟练使用数学概念与公式。事实上,图形的解析对数学知识而言十分重要,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将教材中的图形以动态形式展示出来。如,将图形进行移动、分割、合并等操作,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掌握此类问题的解题方法。endprint

其三,注重对数学作业的指导。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总是习惯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完成后集体进行批改,省去了与学生的学习交流。而对待聋哑学生则要求学生使用形式多样的方法来增加自身与学生间的学习交流,借助有效的学习交流增强对知识的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查缺补漏。例如,在计算时,会出现“500÷25×4=500÷(25×4)=500÷100=5”“34-16+14=34-30=4”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简便运算定律后但还不太理解的基础上,就乱套用定律,一看到题目,受数字干扰,只想到凑整,而忽略了简便方法在这两题中是否可行。例如第1题学生就先算25×4等于100;第2题先算16+14等于30;从而改变了运算顺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需要注意的是,在明确乘除混合运算或在加减混合运算中,若是不具备简便运算的因素,就需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一般情况下混合运算的计算步骤为仔细观察题目;明确计算方法: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能简便的按正确的计算方法计算。对于一些比较难的问题,学生可以自行探究,确定解题思路后,与其他同学进行学习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其四,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耐心指导。对于聋哑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的自尊心,针对存在的错误需要面对面进行交流。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教师需要采取一种温和的态度,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解题过程,自主检验解题过程,在找出存在的问题后及时修正。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突出重点,集中讲解,从而在整体上提升课程教育质量。

3.定期开展心理指导,开发学生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育中,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是奠定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定期心理辅导与指导,使学生不再迷茫,拥有更多的勇气去面对困难,不再被一些外界因素影响自己,使其勇于尝试一些全新事物。教师需要从教学的角度,与学生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对其的爱。教师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主次区分,给予学生一定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可以从数学问题中找到重点,依据问题给出的多项条件准确审题,对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具有帮助。

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对PPT、Flash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数学知识更好地融入现实生活,走到我们的身边,而不再是教材中一些感受不到、僵硬的知识。利用多媒体的独特教育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缩短教材与学生间的距离。如,教师在教学“分类与整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小男孩与小精灵间的情境对话,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什么是分类”。在此基础上引入“分两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这一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讨论,鼓励学生按照选定标准进行分类计数,最后将结果整理在简单的统计表中,从而使学生体会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结果的不同。通过有效利用多媒体,融入生活中一些比较常见的实例,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具有较大帮助。

5.因材施教

数学思维从整合知识的能力、解析问题的能力、问题求证的能力等多个方面阻碍着聋哑学生,导致其未来发展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因为聋哑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比较特殊,在日常课堂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创新课程教育手法,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教材,按照课程改革文件中提出的要求设计数学知识,从而设计出适应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聋哑学生思维感知缺失的问题,教师需要积极开展思维感知的训练活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具体形象的实物,将教材中生硬机械的文字转变成具体的物质,从而切实加深学生对其的了解认知,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数学思维。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在课堂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强化聋哑学生的数学想象力。如:在讲解几何图形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感受实物,再要求学生对图形的边、角、面进行设想,此种方式有助于学生空间思维的形成。针对班级中聋哑学生语言交流方面的问题,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一般情况下,学生都是使用手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借助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作为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创造性思维作为数学思维中最关键的内容,对于教师而言,创新课程教育手段,培养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由于聋哑学生先天在听觉与口语方面存在缺陷,所以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教师需要为其设置专门的思维空间,为班级中的聋哑学生提供一个发展数学思维的空间与机会,激发学生的数学感官,发挥其学习长处,从而不断提升课程教育质量。为了使聋哑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与计算方法,教师需要在日常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来阐述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形象具体地描述几何要素,从而构成清晰明了的数学思维。只有借助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才可以使聋哑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与强化。

综上所述,在开展数学课程教育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聋哑学生的特殊情况,创新课程教育手法,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巧妙设置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程教育氛围,使聋哑学生感受到自己对其的爱,从而消除学生的自卑情绪,迎接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陈才,陈帅.聋哑生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思路[J].基础教育研究,2014(6):44-45.

[2]陈蕾.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三个关注点[J].上海教育科研,2015(8):92-93.

[3]宋慈.关注概念的导入和体验:对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效率的一点认识[J].学周刊,2017(16):141-142.

[4]石洪影.小学数学课堂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及意义阐释[J].学周刊,2017(17):39-40.

[5]孟霞.关注“具象思维”,改进数学教学:以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5(12):86-87.

[6]江一民.关注细节,完善整体:谈小学數学教学过程中细节的塑造与捕捉[J].学周刊,2014(14):109.

[7]梁丽.关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建构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5(7):49.

[8]龚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关注留守儿童[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5,68.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善方法聋哑小学数学
天使“翻译官”和她的聋哑爸妈
两个好朋友
女儿孝心无边聋哑50年的母亲开口说话
她用母爱温暖聋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