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村帮扶”精准扶贫模式的实践及启示
——基于河北省寨子村个案分析

2017-11-06□徐

理论月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寨子驻村村庄

□徐 田

(西南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

“驻村帮扶”精准扶贫模式的实践及启示
——基于河北省寨子村个案分析

□徐 田

(西南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

“驻村帮扶”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模式之一。河北省饶阳县寨子村以心理基础、有效服务、造血机能、联系制度为依托,形成有机统一的“驻村帮扶”精准扶贫模式,呈现出扶志与扶智协同并举、激励与积力融合发展、驻村与助村有效推进的特点。然而,寨子村“驻村帮扶”精准扶贫模式存在着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激发不充分、脱贫攻坚举措持续性欠缺、脱贫致富长效治理机制不健全等缺陷。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需要强化文化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构建“驻村帮扶”长效运行机制;推动精准扶贫力量相互配合与持续接力;健全精准扶贫内外路径融合架构,不断促进“驻村帮扶”精准扶贫模式良好运转。

精准扶贫;驻村帮扶;扶志;扶智;长效机制

2015年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立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在此基础上,突出了扶贫开发工作中“驻村帮扶”的重要意义。《决定》强调要“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地区驻村,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求,精准选配第一书记,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加大驻村干部考核力度,不稳定脱贫不撤队伍”[1]。实质上,被称为“精准扶贫”重要“管道”的“驻村帮扶”[2],是我国长期扶贫开发工作中早已存在的重要形式。基于此,本文拟以河北省饶阳县寨子村“驻村帮扶”精准扶贫模式为个案,通过对“驻村帮扶”精准扶贫模式的总结与反思,为“精准扶贫”战略实施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1 寨子村“驻村帮扶”精准扶贫模式分析

1.1 田野调查中的寨子村及“驻村帮扶”概况

河北省委组织部从2012年开始,就持续开展以“强化班子建设、促进地区发展、惠及百姓民生、保障秩序稳定”为主题的贫困乡村“驻村帮扶”活动。先后有15 000余名驻村干部入驻贫困乡村基层一线,为贫困乡村“制定发展路线、强化组织建设、培育村庄产业、落实扶贫项目”。饶阳县寨子村是河北省委组织部“驻村帮扶”的联系点之一,为真实了解“驻村帮扶”精准扶贫模式的实践效果,我们调查小组一行3人,于2016年7月中旬深入到河北省饶阳县寨子村进行实地调查。

寨子村是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王同岳乡西南部的一个贫困村,它地处河北282省道西侧,村庄贫困户297户、贫困人口1321人,分别占村庄总户数及村庄总人口数的79.41%和87.59%。寨子村既是典型的“以农谋生村”,其村庄可耕种土地总数为3100余亩,农田种植作物的收成是寨子村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与此同时,寨子村又是突出的“贫困后进村”,其村庄基础设施破败,经济发展滞后。在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时期,寨子村就已经成为扶贫、脱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试点村。河北省委组织部派三名干部组成寨子村驻村帮扶队,于2012年3月份来到寨子村进行“驻村帮扶”。驻村帮扶队以河北省“基层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与寨子村村民一道 “同吃住”“同学习”“同劳动”“同谋划”“同进步”,同心谋划寨子村发展出路,同德推进寨子村各项事业,同力协调寨子村特色产业,同向描绘寨子村蓝图愿景。

1.2 寨子村“驻村帮扶”精准扶贫模式的建立

“驻村帮扶”是地方党委、政府促进贫困乡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有效扶贫组织形式之一。在寨子村“驻村帮扶”实践中,努力构建贫困乡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四个机制。

一是帮扶者与被帮扶者同心协力的心理基础。心理基础是通过“驻村帮扶”实现寨子村脱贫致富目标的主观性要素,为寨子村改善民生提供强大动力。驻村帮扶队全体成员在到达寨子村的第二天上午,就召开了由寨子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全体成员以及广大村民代表参加的村民大会,向寨子村全体村民宣讲省委扶贫开发政策,介绍此次“驻村帮扶”的重要意义,明确驻村帮扶队全体成员的岗位职责,希望寨子村全体村民给予支持和监督。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驻村帮扶队全体成员在寨子村走访村民、探望农户、咨询民计、谋划民生,与寨子村各户村民聊生产、谈生活、寻家常、知村情、解民意、绘蓝图,真心实意为寨子村谋求脱贫致富新路径。驻村帮扶队通过与寨子村全体村民 “同吃住”“同学习”“同劳动”“同谋划”“同进步”,努力在主观意愿上建立起驻村帮扶队与寨子村全体村民同心协力脱贫致富的心理机制。

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先行,夯实脱贫致富根基的有效服务。寨子村村庄公共服务设施落后、生产生活环境混乱、脱贫致富基础薄弱,村民将以前的出村路调侃为“泥土路”——雨天过路两腿泥,晴天过路一身土。因此,驻村帮扶队将寨子村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首要内容之一。

驻村帮扶队通过协调财政、国土、交通、电力、环保、教育、农业、体育、工信、卫生以及城建等多个部门,为寨子村建设了下列公共服务设施(见表1)。

这些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一方面让寨子村全体村民看到了扶贫的实惠,激励村民积极参与到村庄扶贫开发工作中来;另一方面,为提高农业发展力、增强村庄凝聚力、保障村民活动力创造了重要条件。因此,驻村帮扶队期望通过建设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的脱贫服务机制,努力为寨子村实现脱贫致富创造重要条件,为寨子村村庄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以项目为支撑,增强帮扶对象脱贫致富的造血机能。“造血机能”是激发寨子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强大引擎,是壮大村庄集体经济,实现村庄可持续发展,提高寨子村村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核心举措。寨子村驻村帮扶队在建设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以村庄特色发展项目为支撑,增强寨子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表1:驻村帮扶队在寨子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一览表

驻村帮扶队以温室大棚项目、合作社项目等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为重要抓手,通过协调农业部门、财政部门在寨子村建设了30余个温室果蔬大棚,种植绿色有机葡萄、茄子、芹菜以及白灵菇等;并在各个部门力量支持下,建立了食用菌冷库400余平方米,建成一座占地110亩的“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园”;引导寨子村分散经营的村民走合作化、可持续、特色化的农业发展新路子,建设具有村庄特色的农业产业合作社。这些村庄特色产业项目,增强了寨子村全体村民脱贫致富的 “造血”机能。

四是健全村民自治,提升扶贫开发治理能力的联系制度。“反贫困问题本质上是贫困村治理转型的问题”[3],这就需要寨子村驻村帮扶队以村庄现实处境为基础,以反映村民利益诉求为要义,建立完善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长效良性治理机制。寨子村驻村帮扶队为建立和完善村的治理机制,一方面加强寨子村党支部及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和治理机制建设,形成党员与农户“10+1联系制度”,即:寨子村党支部将全村党员分成若干个党小组,由1个党小组成员联系10个农户,每个党小组要定期走访被联系农户、为被联系农户排忧解难、关心农户中弱势群体,真正使被联系农户有商量事情的主心骨,使被联系农户真切感受到村级党组织的关怀。另一方面,注重引导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断释放全体村民自我管理的活力,广泛动员、吸收村民参与进谋划村庄脱贫路线、项目发展等村庄管理活动中来。

2 寨子村“驻村帮扶”精准扶贫模式的特点及不足

2.1 寨子村“驻村帮扶”精准扶贫模式的特点

第一,“驻村帮扶”中的“扶志”与“扶智”。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4]。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效推进,重心就在于对贫困乡村村民做到“扶志”与“扶智”二者之间的协同一致。寨子村驻村帮扶队从“扶志”方面引导寨子村全体村民牢固树立“攻坚脱贫、致富发展、生活美好”①根据对寨子村村民张师傅访谈记录内容整理形成。的远大脱贫志向。与此同时,寨子村驻村帮扶队从“扶智”方面实施“每户均有一个果蔬温室大棚”的脱贫致富措施,向寨子村全体村民传授绿色果蔬生产、生态食用菌培养、无公害葡萄种植等特色农业产业的先进栽培技术、种植优良品种以及有效管理方法。从而使寨子村全体村民既有实现脱贫致富的志向,又有脱贫致富的智力与能力的支撑。

第二,“驻村帮扶”中的“激励”与“积力”。寨子村驻村帮扶队既注重对寨子村全体村民发展村庄产业、早日脱贫致富热情的激发,更强化寨子村集体经济实力的积累。驻村帮扶队以精准谋划为先行,以“发展寨子村优势产业,拓宽寨子村增收渠道”②根据对寨子村中心广场“爱民榜”内容整理形成。为抓手,积极协调农业、水利、国土、财政、电力、交通、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为寨子村脱贫致富谋划产业、谋取资源、谋求项目。驻村帮扶队先后为寨子村村民协调、争取建成了葡萄专业合作社、绿色果蔬种植社、生态食用菌温棚等特色农业产业。在驻村帮扶队和寨子村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下,总投资1800余万元的绿色果蔬产业示范园建成投入使用,绿色果蔬产业示范园种植的白灵菇、茄子、葡萄、芹菜等绿色有机农产品销售饶阳县乃至河北省。寨子村驻村帮扶队精准谋划寨子村脱贫致富路径,不仅激励村民脱贫热情,而且积蓄了村庄产业力量,壮大村庄集体经济力量。

第三,“驻村帮扶”中的“驻村”与“助村”。寨子村驻村帮扶队明确提出不仅要在时间上“驻村”,更要在精力上“助村”的精准扶贫要求。如果说“驻村”是驻村帮扶队从空间位置上进行脱贫帮扶的体现,那么“助村”则是驻村帮扶队从能力上进行脱贫帮扶的彰显。寨子村驻村帮扶队不仅“身驻于村”,更“心助于村”。因此,驻村帮扶队驻村第二天就到地头田间知民意,进棚入舍寻民情,走街访巷解民难,征询每一位寨子村村民的治村建议,调动各农户生产积极性。为了给寨子村全体村民创造舒适、美好的村庄居住环境,驻村帮扶队帮助村里建立起“寨子村青壮年”村庄保洁队,协调环保部门配置保洁设施,实行“各户垃圾分类、村庄保洁收集、乡镇接受运转、无害环保处理”的乡村生产生活垃圾处置制度。寨子村56岁的武大爷兴奋地说:“如今俺们生活中的垃圾杂物都定点放在垃圾池,村里卫生队伍定时进行清扫,环境优美整洁了,心情舒畅愉悦了”③根据对寨子村村民武师傅访谈记录整理形成。。在改善村庄居住环境的基础上,驻村帮扶队加强寨子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驻村帮扶队从财政部门和交通部门争取40余万元道路修筑款,对寨子村入村干道和村庄主要街道进行修整,其中“工程量达8310余平方米,修筑混凝土路面6600余米,铺设红砖路面4500余米,道路两旁绿化植树80 000余株”④根据寨子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简介”整理而成。。道路修整凝结了驻村帮扶队与寨子村全体村民的深情厚谊,为寨子村村民进出村庄提供便利,被寨子村村民称为“助村发展同德路”。

寨子村驻村帮扶队促进了村庄面貌巨大变化,增强了全体村民现实“获得感”[5]。如今寨子村整治了村庄环境,修好了同德路,通上了放心水,安装了节能灯,栽植了绿化林,带动了各家各户主动打扫房前屋后卫生,创造了舒适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美丽、生态、宜居的新农村。

2.2 寨子村“驻村帮扶”精准扶贫模式的不足之处

“驻村帮扶”在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6]中再次被明确提及。因此,从精准扶贫的视域总结与反思“驻村帮扶”扶贫模式,可以发现寨子村“驻村帮扶”扶贫模式并没有发挥应有的良好效用,而显现出一定不足。

一是村庄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激发不充分。一个村庄发展程度高低除了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自身内生动力的充分激发。如果没有自身内生动力的强大支撑,仅仅靠外力推动,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而精准扶贫不同以往的“大水漫灌”,就是要从内外力量中找到扶贫的精准对象、目标与措施。在寨子村“驻村帮扶”机制中,驻村帮扶队作为一种“外来力量”,力图通过客观考察贫困乡村丰富的村民信息,充满热情地广泛动员农户,期望建立内力与外力协同一致的心理机制。但驻村帮扶队并没有将“扶志”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未能进行长期而持续的脱贫帮扶,而更多强调“短、平、快”的物质扶贫。因此,短期内激发的村民脱贫激情,缺失可持续的通过自身艰苦奋斗脱贫的斗志,反而产生对驻村帮扶队的高度依赖。当驻村帮扶队撤离寨子村,村民又陷入最初的文化贫困与精神贫困状态,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群体返贫”现象。

二是村庄脱贫攻坚举措持续性欠缺。精准项目、精准安排、精准施策是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当因地制宜建设有利于区域脱贫的具有可持续性和“造血”功能性的项目,并采取相应配套跟进措施,最终实现贫困乡村的精准脱贫。然而,寨子村驻村帮扶队在村庄停留仅仅11个月时间,期间完成项目选择、项目建设和项目实施等如此繁重的工作,项目是否科学合理?建设推进是否有效到位?产业融入是否对寨子村具有可持续性的“造血”机能……这些都尚未得到实践的检验。事实上,寨子村的众多脱贫项目、致富产业仅处于前期准备阶段,由于驻村帮扶队的撤离,使寨子村扶贫、脱贫开发工作甚至出现了部分项目、些许产业停滞不前的不良现象。

三是村庄脱贫致富长效治理机制不健全。如果说项目精准是实现精准脱贫的硬实力,那么,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行则是实现精准脱贫的软实力。寨子村驻村帮扶队为村庄修好了“同德路”,通上了放心水,安装了节能灯,栽植了绿化林,装配了运动器材,搭建了特色寨子商贸坊,建好了村卫生室、老年互助幸福院、希望幼儿园、村民综合服务中心等。本应是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美丽、生态、宜居新农村,然而在寨子村实地调查过程中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却截然不同。寨子村建了一些基础设施,对村民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寨子村扶贫开发工作并没有建立相应的长效治理机制,村庄大多数扶贫项目、服务设施等无人管理、维护、负责,甚至出现了损毁、破坏、荒废的现象。因此,当前寨子村并不是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匮乏,而是村庄内部治理机制未能及时得以配套建设并长效运行。寨子村的扶贫项目、服务设施、村庄产业未能凝聚村民利益“最大公约数”,致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发工作成效受到影响。

3 “驻村帮扶”精准扶贫模式的启示意义

在精准扶贫视域下对寨子村“驻村帮扶”扶贫模式进行审视,发现其既有一定的扶贫效果,但也存在扶贫成效短视化的不良倾向。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发工作中完善“驻村帮扶”扶贫模式具有及其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因此,需要从下列几个方面完善、拓展精准扶贫视域下的“驻村帮扶”扶贫模式。

3.1 强化“驻村帮扶”中文化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

“驻村帮扶”的精准识别机制包括精准识别帮扶对象、帮扶内容、帮扶策略等。贫困有经济贫困与文化贫困之分,其中“文化贫困是指某一群体、家庭或个人在知识水平、教育程度、科学技术修养、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念、主体性、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趋势上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落后状态”[7]。对于经济贫困的精准识别,我国提供了年人均纯收入2800元人民币的最新贫困线标准。而对于文化贫困的精准识别,则没有国家层面的统一标准。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文化贫困识别标准,其中李丰春副教授总结的较为全面,她认为文化贫困表现为“听天由命、消极无为的人生观,安贫守旧、求稳求全、知足常乐的生活观,重农轻商、不思变革、重义轻利的财富观,安土重迁、守望田园的乡土观,好逸恶劳、办事拖沓的人生习性,厚死薄生、奢办婚事的消费观,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生育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分配观,消极等待、恪守传统的时间观,自给自足、老死不相往来的社群观,生性多疑、盲目排外的人际观,急功近利、恶意‘杀熟’的功利观”[8]。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工作强调对经济贫困人口的识别,而忽视对文化贫困人口的识别。在经济发展程度日益提高的时代,人们愈加深刻地认识到,贫困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贫困有时比文化贫困更容易解决,比如通过大量的经济资助、项目援助等,可以让贫困人口在短期内摆脱贫困,但一旦外在经济资助、项目援助撤离,许多贫困人口又出现“集体返贫”现象。这既可能是由生存的自然环境太恶劣造成的,但更多是由人们文化贫困造成的。基于此,精准识别贫困已不能仅仅以经济为标准,而应当精准识别是物质贫困还是文化贫困的群体,或者是二者兼具的贫困群体。在文化贫困中还需要精准识别精神即“志”缺失的贫困群体,能力即“智”缺失的贫困群体,或者两者全部缺失的贫困群体,从而明确贫困乡村“驻村帮扶”的施策对象。以此为基础,根据精准识别贫困的性质,分别确定经济扶贫、文化扶贫的扶贫内容与扶贫项目,其中精准的文化扶贫就是要精准地“扶志”与“扶智”相结合,以期建构同心协力的精准脱贫心理基础。

3.2 构建村庄脱贫致富的长效运行机制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发工作需要有效构建“驻村帮扶”扶贫模式的长效运行机制,避免短期行为不良影响的产生。首先,“驻村帮扶”应当科学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力求做到项目实施精准。一般认为,精准扶贫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9]。因此,在扶贫项目安排上实现科学合理与精准有效,应当是“驻村帮扶”者通过对扶贫对象和地区贫困状况的充分了解,结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确立相对应的扶贫项目,实现扶贫项目安排与扶贫对象、扶贫内容、扶贫措施等的良好匹配。比如,对于乡村文化贫困者,应当安排精准有效的文化扶贫项目;对于乡村经济贫困者,应当安排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经济产业项目;只有将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经济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次,“驻村帮扶”应当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实现扶贫开发工作的精准施策。寨子村“驻村帮扶”机制,虽然帮扶修建了公共设施、建立了各种项目,但由于没有帮助扶贫对象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长效治理措施与机制,从而使公共服务设施、各种项目的运行在驻村帮扶队撤离之后逐渐陷入停滞状态。实践有力证明,“驻村帮扶”不仅要扶设施、扶项目、扶经济、扶文化,更要注重建立科学有效的长效治理制度,并教育培养扶贫对象进一步掌握先进的治理方法。唯有扶贫对象学会科学有效的治理,村庄形成长效的运行机制,才能使精准扶贫项目产生良好的扶贫、脱贫效果。

3.3 推动精准扶贫力量相互配合与持续接力

文化扶贫较之经济扶贫更加需要长期性扶贫力量的参与,唯有如此,才能取得扶贫脱贫的良好成效。因此,“驻村帮扶”精准扶贫模式要实现贫困乡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需要强化“驻村帮扶”多元扶贫力量的积极参与、持续接力。党政机关、企业、高校、社会组织等部门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发挥行业的专长,做到扶贫力量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精准扶贫的持续接力。首先,要凸显党委和政府精准扶贫的主导性作用。顺利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目标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党委、政府拥有强大的动员能力,掌握众多的社会资源,是精准扶贫的主导力量。要凸显党委和政府在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中 “掌稳舵”“定好向”“抓根本”的作用,统筹谋划贫困人口、贫困乡村、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工作,引导精准扶贫工作有序、良好、持续推进。其次,要强化企业单位精准扶贫的重要作用。扶贫项目有效落地是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推动力,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持久动力。作为扶贫项目的主要提供者,企业单位是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强化企业单位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投入到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中,为贫困地区提供符合其需求的特色项目,发展脱贫致富产业,增加贫困地区就业岗位,带动贫困人口产业脱贫、项目富民。再次,要发挥高校社团精准扶贫的智库性作用。精准扶贫需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需要做好文化精准扶贫的工作,这就要求作为“社会智库”的高校社团在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中为贫困地区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与思想支持。通过教育培训、技能指导、素质提升等多元手段,培育新型农民、厚植精神文化、丰富乡村文明,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与文化源泉。

3.4 健全精准扶贫的内外路径融合架构

“驻村帮扶”精准扶贫模式是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发工作的有效实现形式,是做好“六个精准”的重要实践路径。通过健全精准扶贫的内外路径融合机制,不断消解贫困乡村致贫的各种因素与障碍,增强贫困乡村的内生发展动力,实现精准脱贫、有效脱贫外力与内力的相互融合。一方面,社会扶贫外力提供强大支持,拓宽精准扶贫路径,为贫困乡村脱贫创造条件。贫困乡村由于历史原因、社会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自身观念意识、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需要多元社会外力的支持。诚如美国的政治学家爱德华C.班菲尔德所言,穷人内化了贫困文化,自身不能改变,只能通过外部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多元的社会扶贫外力是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的重要依靠力量,是推动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树立摆脱贫困观念、意识以及产生脱贫动力的催化剂。另一 方面,贫困人口自身内力的充分释放,精准脱贫主体的有效重塑,是贫困乡村脱贫致富的原生动力。通过建立健全精准扶贫的内外路径融合架构,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主体性要素和客观性条件,不断强化“能力扶贫”[10]的体制机制作用,进一步激发贫困乡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能。

[1][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15-12-08(07).

[2]彭国华,李林宝.为精准扶贫建好管道:访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办公室主任刘永富[N].人民日报,2014-06-22(05).

[3]王晓毅.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J].中国老区建设,2016(10):15.

[4]尤权.学习习近平同志《摆脱贫困》一书的体会[N].人民日报,2014-08-19(12).

[5]习近平.科学统筹突出重点对准焦距 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N].人民日报,2015-02-28(01).

[7]曲蕴,马春.文化精准扶贫的理论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图书馆杂志,2016(9):4.

[8]李丰春.农村文化扶贫的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25):157.

[9]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58.

[10]王磊,张冲.能力扶贫:精准扶贫的发展型视角[J].理论月刊,2017(4):157.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10.028

C913.7

A

1004-0544(2017)10-0153-05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邓小平故里管理局邓小平研究中心资助课题项目(DXPZX201516)。

徐田(1989-),男,河北迁安人,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 杨 幸

猜你喜欢

寨子驻村村庄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我的小村庄
整个村子都“哭”了——追记富县直罗镇新寨子村第一书记孙小京
村庄,你好
“淳朴寨子”,一个品牌的形成——我在小山村里启动了“消费扶贫”
寨子
寨子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村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