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非霍奇金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并发心包积液患者的护理

2017-11-06王艺锦郭丽英崔彩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10期
关键词:心包母细胞淋巴瘤

王艺锦 郭丽英 崔彩娟 苏 迅

·临床护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北京,100142

王艺锦,E-mail:18001153023@163.com

一例非霍奇金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并发心包积液患者的护理

王艺锦 郭丽英 崔彩娟 苏 迅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 AITL)是一种罕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约占其16.8%,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2%[1]。此病进展快,预后差,极易误诊且多见于亚洲人群[2]。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很复杂,多为高热、浅表淋巴结肿大、皮疹、肝脾肿大等多种症状[2,3]。由于非霍奇金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是T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特殊的亚型,国内文献中没有关于非霍奇金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年轻女性患者护理的相关报道,且国外的相关文献仅记录的多为老年男性患者的病例[4]。2016年1月本科收治1例非霍奇金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并发心包积液的年轻女患者。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确切的护理措施,经过精心的治疗、全身营养支持及局部多方法护理,使皮肤得到很大的改善。现将此病例护理经验及体会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患者,女,35岁。2007年无明显诱因双肘部出现数个红斑、丘疹,伴明显瘙痒,就诊于外地某医院,诊断为“湿疹”,给予外用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治疗后皮损好转。2015年10月无明显诱因皮损再次加重,渗出明显,大部皮损处出现皲裂,伴明显瘙痒,未给予特殊治疗。2016年1月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2℃,畏寒,双侧肘关节疼痛,为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入院。患者目前精神差,体力差,食欲差,睡眠差,无法正常自主站立,双上肢无法正常自主弯曲,体重明显减轻,大小便正常。专科查体:头、面、胸、四肢大片红斑,明显肿胀、渗出,其上可见脱屑,可见散在蚕豆大糜烂面,面部红斑基础上皲裂,双下肢、腹部、面部可见蚕豆大结节,双侧腹股沟、腋窝淋巴结肿大,鸡蛋大小,双侧肘关节压痛(+)(图1、2)。免疫组化:异型细胞CD3(++)、CD4(-)、CD2(+)、CD79a(-)、Pax-5(-)、CD7(-)、CD20(-)、CD56(-)、CD30(散在+)、CD68(-)、CD8(散在+)、Ki67(+>70%)。组织活检病理学显示:真皮和皮下弥漫大细胞,且具有异型性。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病房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0%~60%,每日开窗通风,由责任护士进行健康宣教,减少探视次数及人数,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做到“四轻”,减少噪音,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由于患者有严重的心包积液,必要时给予端坐位,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护患者隐私,注意遮挡屏风。病室每日进行早、晚两次紫外线消毒,病室消毒工具要求专人专用。

图1 双上肢无法正常自主弯曲,头、面、胸、四肢大片红斑,明显肿胀、渗出,其上可见脱屑、散在蚕豆大糜烂面,面部红斑基础上皲裂图2 双侧下肢可见蚕豆大结节,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鸡蛋大

2.2 饮食护理 由于患者皮肤破溃严重、病情复杂,为保证机体营养需求,每日给予静脉营养治疗:人血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等静脉滴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但由于患者有严重的心包积液,24 h总液体摄入量要求<1500 mL。由于患者经济能力比较差,一般情况好转后,即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饮食,禁食腥辣、牛羊肉、海鲜、烟、酒等刺激性食物。鼓励病人少量多餐,采用流质饮食,如蛋白质粉、牛奶、汤等。保持排便、排尿通畅,严格记录24 h出入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防止出现心衰症状。

2.3 皮肤护理

2.3.1 皮肤渗出处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用地塞米松片(0.75 mg/片)5片+小檗碱片(0.1g/片)5片+硼酸粉(15 g/袋)1袋+500 mL热水配制湿敷液,所配置的湿敷液中的地塞米松、小檗碱片、硼酸的浓度分别是0.75%、0.1%、3%,待液体微温之后湿敷,2次/日,每次15~30 min,每次湿敷面积不超过全身表面积的1/3,以免因药液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使用比创面略大的4~6层无菌一次性消毒纱布,拧干以不滴水为宜,因为溶液中含有抗菌、消炎的药物成分,故可以起到减少创面渗出、清除分泌物及痂皮的作用。操作中,注意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遮挡屏风,保护病人隐私,注意保暖,为了方便头皮皮损用药及促进皮损恢复,尽量将头发剪掉;面部湿敷时,纱布应剪成面具样,露出口、眼、鼻,两耳塞好干棉球,以防药液流入耳道,产生中耳炎;胸腹部湿敷的药液可在稍加温后使用;腋窝、腹股沟、会阴部位湿敷时要展开,增加药物接触面积,保持空气流通,促进皮损愈合。然后用频谱治疗仪对皮损处进行照射,每次20 min,2次/日,根据患者的体表温感程度,保持频谱治疗仪灯头与患者约30~40 cm的距离,在治疗时,护士应加强巡视,防止患者烫伤。待频谱治疗结束后,用3~4 L/min流量的氧气针对新生肉芽组织给予吹氧治疗,减少创面渗出、促进创面干燥及肉芽生长。

2.3.2 皮肤破溃、创面处护理 待局部湿敷皮肤干燥后,用一次性消毒棉棒涂抹黄连素氧化锌霜或夫西地酸乳膏,早晚各一次,两者交替使用,起到消炎、预防感染的作用。抹药剂量以患者的一指尖药膏为宜,涂抹以患者一手掌面积皮损为标准,能透露皮色,触之有药为宜。不能用手撕裂、强行揭皮损结痂处,用无菌棉球蘸取离子水轻轻擦拭结痂处,清除之前未吸收的药液、药膏,用无菌镊子清除自然脱落的痂皮。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住单人病房,保持床单干净、整洁,必要时每日更换床单。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在护理操作中尽量防止产生对皮肤的摩擦,及时更换病号服,严格进行高温灭菌消毒。每日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不要用手搔抓皮疹处,嘱其要经常修剪指甲,皮肤瘙痒时按医嘱涂抹药膏或报告医生,防止感染。尽量穿着柔软、舒适的纯棉内衣,从而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2.4 心理护理 该患者为年轻女性,外表形象受损,病情反复发作且出现疼痛剧烈、呼吸困难、刺鼻的臭味及经济压力等问题,从而使患者的食欲、睡眠受到很大影响,出现悲观、失望、焦虑的心理。结合患者的症状,应给予言语及行为上的关心、帮助、安抚、鼓励,多与患者进行交流,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多谈有趣、乐观的人和事,患者康复的经验和体会。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以中医辨证施护的方法给予对症的皮肤科特色非药物、绿色的“中医五行音乐治疗”疗法,1次/日,每次20 min,7日为一疗程。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提供有趣、乐观的书籍和资料,转移其注意力,减轻疼痛和焦虑情绪。面对皮损严重、气味难闻的患者,不要流露出嫌弃、厌恶的表情,要学会换位思考,多体谅患者。与家属、好友进行沟通,对患者给予关爱、温暖和支持,从而使患者能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病情变化,从而有效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5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 患者皮损破溃面积很大,四肢水肿严重,皮损面积约达全身表面积的92%,增加了静脉穿刺难度,但因高热、无法进食,皮损面积和淋巴节肿大数量增多,急需静脉营养支持和治疗,提高生命质量,为避免反复一次性无菌头皮针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恐惧感,故选择给予PICC静脉穿刺。患者皮损破溃、瘙痒严重,普通贴膜无法粘贴,故使用无菌纱布代替贴膜覆盖在导管上方,再用无菌纱布缠绕,用胶带固定,外加网状弹力绷带固定。这样既避免了患者使用胶带后出现的皮肤瘙痒,又有效地防止导管滑脱[5]。每日由有PICC换药资格的护士进行规范换药,换药时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检查导管穿刺点有无红肿、热、痛等现象,以免感染导致菌血症或败血症[6],经治疗患者全身皮损明显好转(图3、4)。

图3 四肢功能恢复,可独自站立、行走,头面、胸部、四肢皮损无渗出,可见散在红色斑块图4 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逐渐消退, 大块皮损消退,双侧大腿部可见少量蚕豆大结节,结节质地变软

2.6 心包积液引流后的护理 患者行心包穿刺抽液后,嘱患者尽量取半卧位,24小时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体温及心电血压变化,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局部伤口换药1次/日,每次用0.5%浓度洗必泰消毒棉球消毒皮肤3次,待干后用小开口纱布覆盖,用3M无菌、透气贴膜进行固定[7]。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翻身或进行其他活动时,动作轻柔,防止导管脱出。

2.7 安全护理 患者体质弱,胸腔、腹腔多发性积液,该患者存在跌倒、坠床的危险隐患。护士应在患者床尾处悬挂防跌倒标识,安装床档,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教会患者“三步起床法”,要求家属24 h陪护,将床头呼叫器放置在患者可以触及的地方,护士加强巡视,保证患者安全。

3 出院指导

嘱患者规律饮食,多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忌食辛辣、海鲜、牛羊肉等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锻炼身体,多培养兴趣和爱好,保持心情愉快,保证良好的睡眠。注意个人卫生,选择纯棉质地的衣服,避免刺激皮肤。少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交叉感染。按时复诊、服药。

4 体会

由于患者病情复杂、病程长、皮损面积大、身体素质差,很容易引起继发性皮肤感染、心脏骤停、心衰等并发症。针对以上现象应有的放矢的给予创面换药和详细、全面的护理。进而大大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和疼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祁秀敏,张熔熔,丁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及临床病理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7):1678-1681.

[2] 杨萍,王晶,赵伟,等.23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回顾性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4,22(6):1591-1595.

[3] 许亚凤.20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2(6):1591-1595.

[4] 沈小燕,李可嘉,施若非,等.CD8+的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6):553-555.

[5] 汪郭亮,郭丽英,陈静.弹力网状绷带在PICC置管术后换药中的应用[J].空军医学杂志,2014,30(3):151.

[6] 高美中,郭丽英.1例重型脓疱型银屑病合并红皮病患者的护理观察体会[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1):94-95.

[7] 田芳,张静,李荣,等.Seldinger法心包穿刺置管治疗心包积液的护理38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6-7.

(收稿:2016-08-21 修回:2016-08-25)

猜你喜欢

心包母细胞淋巴瘤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完全性心包缺如一例并文献复习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5例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相关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当心! 淋巴瘤会伪装
心包穿刺的诊断及治疗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