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苏区精神与“两课”教育改革研究

2017-11-04谢连生王小元戴朝护白燕

卷宗 2017年28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

谢连生 王小元 戴朝护 白燕

摘 要:中央苏区精神对于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这“两课”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央苏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地方高校应当结合弘扬中央苏区精神,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推动“两课”教育改革。

关键词:中央苏区精神;两课;教育改革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人才培养专项(编号13YD019)。

近年来,中央对于中央苏区精神的弘扬十分重视,对中央苏区精神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并制定了《中央苏区振兴规划》,对中央苏区精神的重视和弘扬有助于当地高校的教育事业,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这“两课”的教育,

1 中央苏区精神的涵义

中央苏区指的是1929—1934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闽西和粤北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中央苏区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广大军民在开辟和发展中央苏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出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凸显着中华民族和中国无产阶级优秀品质的革命精神,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

(一)“在斗争中开拓新局面”的创造精神

正是在井冈山根据地和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和确定“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用革命实践否定了苏联经验的“城市中心论”。这种创造精神在革命斗争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党的建设方面提出思想建党和组织建党相结合;政权建设方面建立了符合苏区实际的机构和法规,并培养了“廉洁、奉公、为民”的领导干部;军队建设方面确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政治工作是军队工作的生命线等原则;经济建设方面提出以农业为中心的建设方针等。

(二)“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奉献精神

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起源于中央苏区时期,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权得以立足的根本。后来再延安时期,毛泽东将这种精神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具体提出“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要求,塑造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

(三)“照顾大局”、“立党为公”的斗争精神

中央苏区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激烈的路线斗争时期,主要表现为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线与王明、博古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斗爭。毛泽东等在努力纠正“左”倾错误的同时,提出“照顾大局”、“立党为公”的斗争精神,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损失,也为后来长征过程中纠正错误、确立正确路线奠定了基础。

(四)“果敢坚决”、“不怕牺牲”的拼搏精神

中央苏区时期,从1930年到1934年,国民党发动了五次反革命“围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在反“围剿”的斗争中,创造了“果敢坚决”、“不怕牺牲”的拼搏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红军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并在长征途中发扬光大,演化为伟大的“长征精神”。

2 中央苏区精神对地方高校“两课”教育的作用

中央苏区在历史上就十分重视以先进的精神武装人才,可以概括为战略上重视、理论上坚持先进性和规范性结合、行动上充分发动群众、业务上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领军和骨干作用等等。1[1]中央苏区精神对今天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尤其是“两课”的教育依然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央苏区精神为“两课”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中央苏区时期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却是中国近现代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段历史时期的大量人物、事例和作品,为“两课”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如当时传唱的“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山歌,为当代大学生理解当时的革命历史提供了第一手素材。又如毛泽东的重要作品《反对本本主义》、《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是这些课程重要的参考资料,对于当代大学生理解为何确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有重要启发。此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将军县”兴国、“长征第一渡”所在地于都等,这些革命遗址也为“两课”教育提供了真切的场所。

(二)中央苏区精神有利于“两课”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两课”教育的核心,中央苏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统一性,为“两课”教育提供了源头活水。“两课”教育应当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在地方高校弘扬中央苏区精神精神必然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中央苏区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为灵魂、树立坚定信念和共同理想为主题、以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树立和践行优良作风为基础,本身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统一的。2[2]

对于大学生而言,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学习践行的重点,中央苏区精神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现代公民意识:建立强大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革命目标和革命信念,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爱国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敬业意识。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的精神,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友善意识。

3 中央苏区精神在“两课”教育改革中的具体运用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对于中央苏区的教育事业十分重视,明确提出“支持江西省与有关部门共建江西理工大学”。在这种形势下,江西理工大学将弘扬中央苏区精神与“两课”教育改革充分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均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一)中央苏区精神与地方高校“两课”理论教育改革

在“两课”理论教学改革方面,“实施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教育,还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即可以克服空洞的说教”。3[3]endprint

首先,在“大思政”建设的背景下,申报立项了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和省社科规划课题、高校人文社科课题、党建课题、教改课题多项,进行中央苏区精神本身及其对“两课”教育影响的研究。其次,利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平台开展了慕课教学,组织教师制作了PPT和教案,实现对学生的全覆盖,开展了。再次,在“两课”课程中加入了中央苏区精神的内容。最后,开展了弘扬苏区精神的讲座、宣传等,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参与“金沙湾讲坛”,引起同学们的强烈反响。

(二)中央苏区精神与地方高校“两课”实践教学改革

苏区高等教育向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斗争实践、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苏维埃教育总方针中提出“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4[4]中央苏区地方高校也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重视“两课”实践教學,已实现“两课”主干课程的全覆盖。结合中央苏区精神的弘扬,在实践教学中特别强化了中央苏区精神相关的措施。

一是在瑞金、赣州市博物馆等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与学工、团委等部门一起组织学生前往基地考察、实践。二是在“两课”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入了中央苏区精神弘扬的内容,同学们撰写了相关的心得体会。三是在自性组织编写的实践教学教材中,重点突出了中央苏区精神弘扬的内容。

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将中央苏区精神与“两课”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丰富了“两课”论教学的内容,增加了教学的吸引力,使同学们真正萌发了对中央苏区的热爱。

综上所述,地处中央苏区的地方高校,应当要将培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实事求是的开拓创新精神、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关心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人才作为首要目标5[5]。通过不懈探索,江西理工大学逐渐总结出弘扬中央苏区精神与“两课”教育改革的良性互动,正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陈始发.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启示[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5:):92~93.

[2]岳小云.苏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性[J].党史文苑,2013(2下):42.

[3]赖章盛.以苏区精神为核心的赣南红色文化传承和开发——苏区振兴发展视角[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12):14.

[4]陈建华.苏区高等教育的办学特点[J]. 江西大学(社会科学版),1991(3):24.

[5]戴腾荣.苏区精神进高校[J].井冈山大学学报,2010(7):26~27.

作者简介

谢连生(1980-),男,汉族,江西于都人,博士,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王小元(1975-),男,江西理工大学教授。

戴朝护(1978-),男,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讲师。

白燕(1978-),女,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讲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
浅谈“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