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自卑感和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

2017-11-04柴晶鑫高婷婷梅松丽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自卑感医学生问卷

张 昭,王 波,柴晶鑫,高婷婷,梅松丽*

(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2.长春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31)

●院校管理

医学生自卑感和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

张 昭1,王 波2,柴晶鑫1,高婷婷1,梅松丽1*

(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2.长春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31)

目的:探讨医学生自卑感和就业压力的水平及二者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自卑心理问卷、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对长春市某医学专科学校10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不同程度自卑感的医学生其就业压力存在显著差异。(2)自卑感对就业压力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医学生的就业压力与自卑感水平存在显著关联,自卑感会对就业压力产生显著影响。

医学生;自卑感;就业压力

目前医学生所承受的就业压力较大,由于国内医院数量有限,医学需求岗位也随之受限,对于每年为数众多的医学专业毕业生来说,就业都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医学专科学校与其他一般大学还有所不同,他们在就业时面临的压力较之普通大学的医学专业学生的竞争力更小,优势更加不明显,其就业形式也就更为严峻。加之,医学生在求职时都要面临各大医院的严格考试,即便他们在学校中不断自身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在就业时还在应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因此就更加深了其就业的难度,从而转化成了更加严重的就业心理压力。

形成医学生的就业压力存在众多因素,包括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父母所从事职业、家庭经济情况等,除了此类人口学变量因素外,推断医学生所体验的自卑感也会对其就业压力产生影响。在大学中往往只注重于对学生的知识灌输,而对于其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不够,在面临各种挫折时,大学生的自信心很容易不断受挫,使其在接下来的生活、学习或就业中产生畏缩甚至灰心丧气等情绪,较易产生自卑感[1]。已经有研究证实,自卑感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如沮丧、敌对等[2],对个体活动产生各种不良影响,因此,探究自卑感对个体的更为广泛的消极作用具有很大的意义及理论依据。其中,基于医学专科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考虑,就业压力作为其不可避免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之一,由自卑感产生的不良影响可能会对其范围更广泛且影响更深远。

根据Lazarus[3]提出的认知—现象学—相互作用(CPT)理论模型,压力被解释为由内在的体验和外部的刺激引起的、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一定影响的心里感受[4],即为内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所致。基于该理论,本研究提出假设就业压力的产生及大小不仅仅是学校和家庭环境等外部因素导致,还与大学生内部原因如其自卑心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共同作用引起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因此,在分析医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因素时,将自卑心理作为一个要因纳入研究展开论证。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长春市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030份,回收有效问卷934份,有效回收率为90.68%。其中男生126人(13.5%),女生808人(86.5%)。

2.研究工具。 (1)大学生自卑心理问卷。对自卑感的调查选用韩丕国基于Janis&Feld的“缺陷感量表”所编制的《大学生自卑心理问卷》。该问卷由29个题目构成,包括自我担忧、自我厌恶、自我悲愤、自我怀疑、自我无奈5个维度。问卷采用5点记分法,选择“从未有过这种感受”记1分,选择“总是会有这种感受”记5分,分数越高表明个体自卑感越严重[5]。在本次研究中问卷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94,探索性分析的累积方差解释率为47.28%,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2)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就业压力的测量采用由陈宇红编制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该问卷包含59个题目,共6个维度,分别为职业素质评价、就业竞争环境、自我认识与定位、就业心理预期、缺少求职帮助、专业供求矛盾。问卷采取5点记分法,从“无压力”到“压力很大”,得分越高表明感受压力越大[6]。在本次研究中问卷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949,探索性分析的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0.93%,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

3.统计学处理。研究使用Epidata 3.0进行录入,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并进行线性回归讨论医学专科生自卑感对就业压力的关系影响。

二、研究结果

1.医学生的就业压力在自卑感上的差异分析。 将自卑感分为低、中、高三级,比较医学生就业压力在不同自卑感程度上的差异。结果显示,医学生的就业压力各维度及就业压力总分在不同程度自卑感上存在显著差异,自卑感低的医学生就业压力也相对显著较小,自卑感高的医学生就业压力也会随之显著增大(P<0.001)(见表1)。

表1 就业压力在不同自卑感上的差异分析

注:*P<0.05,**P<0.01,***P<0.001(下同)

2.自卑感各维度对就业压力的回归分析。分别以性别、父母职业、家庭经济状况为控制变量,以自卑感各分量表为自变量,就业压力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β=0.089,P<0.01)、父母职业(β=0.146,P<0.001)、家庭经济状况(β=0.061,P<0.05)等人口学变量对就业压力有显著预测作用,自卑感的各分维度自我担忧(β=0.281,P<0.001)、自我无奈(β=0.218,P<0.001)、自我怀疑(β=0.056,P<0.05)对就业压力有显著预测作用(见表2)。

表2 自卑感与就业压力的回归分析

三、讨 论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显示近期经受过挫折的医学专科生的就业压力和自卑感往往较大[7],且二者有显著联系,即医学生的自卑感大小会显著影响其就业压力状况。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实际工作中,应先对医学生的自卑感强度进行评估,尤其注重对于自卑感较为强烈的学生进行适当地干预和排解,并制定出普遍适用于一般学生和该类特殊学生的心理干预方案,有针对性地分批进行心理辅导并提供心理援助。同时,对于自卑感较强的学生家庭予以重视,从就业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和其家庭一起对该类学生的心理支持手段适当调整,以充分适应不同家庭环境的学生心理,从外界环境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增强医学生的自信心,缓解其就业压力。

回归分析结果证实,性别、父母职业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均显示出对就业压力的显著预测作用,父母为知识分子或领导干部等职业地位较高的大学生或家庭经济状况越差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也会相应较大。同时,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的来源之一就是自卑心理[8],尤其是自我担忧、自我无奈、自我怀疑等方面对于就业压力的预测作用最为显著,表明对未来更多充满担忧与无奈的学生在考虑到就职问题时往往更易积累压力,他们一方面自信心缺乏、担心自己的能力问题,另一方面认为凭借一己之力无法掌控自己的未来,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和竞争力,对就业前景也过于悲观,就业压力也更大。因此,对于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进行正确的疏导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在注重教授其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加强技能的培养。可以开展相应讲座对于当今的就业形势作出适当分析,同时,指导学生对于自己的能力水平做出准确评价,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在CPT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结果支持,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来源于自卑心理的内在作用和外界学校及家庭环境的共同影响,怀有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父母职业社会地位较低、家庭经济环境差的大学生其承受的就业压力也会更大。可以认为,大学生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时,常常会因遭受挫折而产生更大的消极情绪,削弱其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进而承受更大的就业压力。因此,除了在外界环境的帮助下,加强大学生内在的心理调适能力,适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治疗性干预,促使其在挫折的应对上选择更加积极的方式,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1]黄曼娜.中学生自卑感的特点及其克服[J].北京: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5(4):40-44.

[2]Smith RH,Parrott WG,Ozer D,et al.Subjective injustice and inferiority as predictors of hostile and depressive feelings in envy[J].Pers Soc Psychol Bull,1994,20(6):705-711.

[3]Lazarus R S,Folkman S.Stress,appraisal,and coping[M].Springer Pub.Co.,1984:1-460.

[4]田 澜,王鑫强,周 贝.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述评[J].湖北: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01-104.

[5]韩丕国.大学生的自卑心理[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6.

[6]陈宇红,江光荣.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的编制[J].广州: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31-35.

[7]高鹏骥,于亚宁,汪 磊,等.临床专业科研型研究生学业、思想状况分析[J].浙江: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110-111.

[8]李会勤.就业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天津:社会心理科学,2009(4):34-38.

*通讯作者

G444

A

1002-1701(2017)06-0045-02

2016-05

张 昭,女,硕士,研究方向:高等医学教育。

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第477号,〔2016〕第441号)。

10.3969/j.issn.1002-1701.2017.06.023

猜你喜欢

自卑感医学生问卷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初二学生的自卑感与交往焦虑关系的相关研究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让人深思的声音
自卑不可怕 自信最美
问卷网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问卷大调查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