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知识信息传播及学术信息网上开放状况分析

2017-11-03蔺晓琳鞠侠

绿色科技 2017年19期

蔺晓琳++鞠侠

摘要:指出了大学作为知识技术的研究、生产和传播机构,每天都有大量知识信息产生,而大学回报社会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将这些知识信息迅速向社会公开和传播。传统的公开方式已暴露出版权、保存和提供方式迟缓以及现行评价体系缺陷等的问题,为此,提出了要加强高校知识信息传播和学术信息网上开放建设,以提高我国大学在世界学术的地位和影响,促进学术研究在质和量两方面的进步。

关键词:高校知识信息传播,学术信息,网上开放,学术机构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2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9023403

1 引言

知识传播是建立在知识充分共享和交流基础上的知识创新过程, 是面向全社会的一种平等的知识传播活动。当人们要查找有用知识的时候,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又会感到无从下手[1]。以计算机、通讯、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了一个以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和数字图书馆相互联系的崭新信息环境,它带来了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及获取信息手段的多样化,也带来了用户信息需求的新特点。开放化的用户需求,要求信息服务社会化在知识经济环境里,用户的信息需求必然贯穿于用户职业活动的始终和各个环节,而且随着用户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信息交流日益广泛,最终使用户从面向部门的信息需求向面向社会的信息需求模式转变。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开放化的信息服务需求,用户需求的开放化从客观上提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共享,以此构成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发展态势[2]。知识信息生产、保存和传播过程中的上述问题衍生出来的各类问题,需要研究高校知识信息传播及学术信息网上开放的状况,以对我国在此领域的建设,特别是图书馆建设提供参考。

2 学术信息和学术成果传统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局限

大学作为知识、技术的研究、生产和传播机构,每天都有大量知识信息产生。而大学回报社会的主要方式之一,也就是将这些知识信息迅速向社会公开和传播。其传播方式,传统上必须通过出版社和杂志社。通过出版社和杂志社公开知识信息,已经形成相对固定模式。即第一生产者(研究人员)在知识信息成型后提供给作为第二生产者的出版社,出版社在确认这些知识信息的价值后,以原则上有偿的方式取得其出版权限,并组织人员对其予以加工,最后经过印刷形成最终产品,即出版物。但是,随着因特网作为一般信息传播手段日趋普及,信息知识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在,这种传统的公开方式已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并且已经阻碍知识信息迅速公开以服务和促进社会发展这一最终目的的实现。

(1)版权问题。版权与产品即出版物的价格以及生产者的地位直接相关,在这个关系链中,出版社作为第二生产者实质上处于优势地位,亦即出版社握有选择信息知识即决定出版与否的权利,而第一生产者及研究人员则只甘居从属地位。这意味着所有知识信息只能在经出版社转化为商品后才具有价值。换言之,在传统传播方式之下,知识信息本身和其转化为商品之后的价值并不一定对等。在当今社会环境下,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导致最终产品价格越来越高,消费者即读者获取这些产品的障碍越来越大。考虑到消费者中相当数量又是研究人员,价格高昂实际上不仅阻碍了知识信息的传播,也阻碍了知识信息的再生产。

(2)保存和提供方式迟缓的问题。知识信息形成产品后,由于价格过高,为满足低收入读者或仅需要某产品之一部分的读者的需要,因而有各种性质的图书馆大量出现。亦即图书馆购入和储备知识信息产品,并以原则免费形式对外出借。但这种方式的问题是,读者只有可能得到图书馆购入的知识产品,图书馆不欲购入的,读者则无法获取,或困难极大。考虑到近现代社会不承认各种性质的不平等,或者说获取知识信息权利的平等是近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图书馆这一知识信息提供方式存在的上述问题决不可等闲视之。在因特网普及之前,这一问题并不突出,而现在,如何利用已经普及的因特网弥补这一缺陷,同时解决上述“其一”的问题,已引起普遍关注,且在先进国家已有较为成功的尝试,大大促进了知识信息本来目的的实现。

(3)相当部分知识信息生产者即研究人员对其产品的公开并不太关心。由于现行评价体系缺陷,知识信息第一生产者所关注的主要是自身生产(即研究)过程,绝大部分研究人员与出版社或杂志社打交道既不擅长,在实际中也存在许多障碍。至于最终产品如何保存和传播,则更是不在研究人员关注之列,或更是鞭长莫及。

3 高校知识信息传播及学术信息网上开放状况

进入2000年代后,在美国一些大学的相关尝试和部分国际组织的倡导之下,国内外各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始以数据库形式建设学术信息网上保存及公开中心,通称“学术机构数据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简称IR”。这些“IR”,据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调查,日本在2008年已有80多個;而现在,仅大学建成和投入使用的数据库就已有332个。可以说,日本几乎所有的国公立大学和部分私立名校都已拥有面向社会公开、传播知识信息的“IR” [3]。国内高校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强调机构自建学术数据库应该具备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功能,包括瞬间抓取有用数据的功能、数据集成功能、可扩展的分布式存储功能、云端访问功能、基于 Web 3.0的交流互动功能[4],在此方面国内高校也取得了重大进展,高校层次越高,各类数据库越全,也越便捷。先进的“IR”有如下特点。

3.1 学术信息开放为大学在国内乃至世界上存在价值的标志

如东京大学IR于2006年4月投入使用,其目的为将东大研究成果推向世界,提高开放性(visibility)和传播速度,同时加强学术研究与社会的联系,并促进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东京大学IR官网,http://repository.dl.itc.u-tokyo.ac.jp/about.html)。京都大学IR也称以网上开放该大学的研究和教育成果为宗旨。endprint

3.2 开放对象不设限

大学通过IR向所有人开放学术信息和学术成果,并为提高开放型、彻底贯彻“开放”原则,不对利用者身份设限,也不以任何方式收取费用。

3.3 授权

学术信息和成果欲在IR公开,需事先取得作者或杂志社、出版社之授权。考虑到版权问题,IR要公开学术信息和成果,必须事先得到作者及相关杂志社、出版社的授权,以对其表示最大尊重,并回避版权问题。但对未能取得授权的成果,IR也提供刊发及出版信息,以方便检索。

3.4 开放范围广泛

IR所开放的学术信息,比如东京大学除学术杂志论文、大学纪要、以出版图书之部分章外,还包括尚未刊行及出版的成果,如通过审查但尚未发表之论文、学位论文、学会发表资料以及财团经费支持之调查研究报告、技术报告等。

3.5 各大学统一检索方式

早期的部分IR曾采用DJVU文档镜像技术,但随着该技术市场萎缩,各大学IR已采用PDF镜像技术,并建立统一的检索页面。

3.6 IR与图书馆的整合

各大学IR不是单建网站,而是在该大学图书馆网站另设“repository”网页。如此可充分利用原有图书馆之间的横向联络关系。

3.7 政府设法鼓励但原则不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政府方面,如日本国会图书馆积极开放馆藏资料,其亚洲历史资料中心、近代数据图书馆等已在日本国内乃至世界学术界享有盛誉。这为各大学开放学术信息和成果树立了样板,故文部省等国家机构,除对部分大学拥有的重要资源提供针对性资金支持、并纳入学术研究轨道外,仅通过国立信息学研究所招集学术会议等方式强化各大学在建设IR过程中的联系,而无需再行政策鼓励。

总之,高校建设IR的目的首先在于开放该大学长期积累的学术研究信息和成果,加强大学和社会的联系以彰显大学的存在价值,同时尽量广泛地促进学术交流。由于几乎所有大学都已经或正在考虑建设IR,其所涉IT技术、页面等标准自然需要统一。各大学尽量利用原有图书馆的网络系统,在图书馆网站建立IR网页,如此,则IR的建设、维护、管理被纳入图书馆预算框架,从而压低了各项投入。此外,則是由信息部门牵头加强各大学有关建设IR的交流,统一IT的技术标准和检索方式,如遇有重要问题需要解决,则由适当主体申请科研经费予以解决。现在可以看到各大学统一的检索页面,其背景如此。

4 加强高校知识信息传播及学术信息网上开放的有效措施

(1)IR的逐步开放和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术信息和学术产品保存和传播方面的缺陷。如读者可在此方面提取到学术信息,乃至获取学术产品,而无需支付高昂费用;网上自由下载也加快了传播速度,这本身就是提高学术产品开放性的重要方面;同时,学术产品须经过图书馆购入→选择、过滤过程→提供给读者的问题,也可得到一定解决。此外,IR还具有传统传播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即那些由于时间、资金、渠道等方面的限制而难以为传统传播方式纳入的学术成果,如上述未发表之论文、学位论文、学会发表资料、出于特定目的之调查研究报告、技术报告以及学术动态信息等,可都可通过IR随时向学术界和一般社会传播。

(2)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还没有被读者充分利用,随着移动网络、智能手机等的普及,读者更乐于接受快餐式、微型化、碎片化、个性化的学习形式。图书馆可利用移动互联微环境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如利用微信制作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微视频,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为读者提供培训、宣传和推广服务,可有效提升图书馆自身的影响力和价值[5]。

(3)与其他网上资源一样,IR还仅是学术信息、学术成果的传统加工、传播方式的补充,最起码在现阶段还难以取代后者。总而言之,所有网上资源最终必须以纸质印刷品为最终依据。因此,可认为由出版社、杂志社、图书馆等形成的传统转播方式仍需改进。在此基础上,我国大学似应在学术信息和成果的开放、传播方面采取措施,比如建设国内大学的IR,以提高我国大学在世界学术圈内的地位和影响,促进学术研究在质和量两方面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 澜.新媒体时代图书馆知识传播效果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26(2):89~92.

[2]童 霞.构建高校馆网络信息服务体系[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3,33(3):46~47.

[3]肖沪卫.日本数据库发展动向及其借鉴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5):632~637.

[4]廖 球,严扬帆,莫崇菊.大数据时代机构自建学术数据库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4(4):34~36.

[5]谢智敏,汪 琴,郭倩玲.高校读者学术信息搜索行为的特征与差异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7,47(2):100~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