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7-11-03胡蓉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思考题定理重难点

胡蓉

如今大家越来越体会到:我们应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阅读,发展他们自主的阅读能力,养成其自主的阅读的习惯。

一、激发阅读兴趣和动机,使学生“愿读”

“愿读”是阅读的第一个层次,指学生具有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数学语言的抽象性、材料呈现的严谨性等特殊性决定了数学阅读要伴入“情感”。只有当学生为情所动,把数学阅读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潜力,使被动变为主动。

1. 创设问题情境,诱发阅读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针对数学内容,创设有现实意义,对学生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设置悬念或提供矛盾的解决等,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和经验,造成认知的冲突,以形成学生欲证不得,欲罢不能的“悱愤”态势,激起学生追求问题解决的心向和思维的积极性。

2. 利用课外读物,激发阅读欲望。精彩的数学故事、数学趣题和数学发展史料都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欲望。教师可在课前或课后安排学生阅读相关材料,作为课堂的补充。

二、指导阅读方法和技巧,使学生“会读”

“会读”指学生能看懂数学书。我反思阅读数学过程发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提高阅读能力,对显性的知识提出问题,找到隐性的解决方法;有利于突破重难点,优化课堂数学结构,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1. 针对不同阅读内容,提出导读提纲。数学课程内容抽象、推理严谨、表达规范严格,还有不少隐含知识点,给学生阅读带来了困难。教师应该根据不同阅读内容,设计富有逻辑性、启发性的导读提纲和思考题,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启发学生理解关键词句、重点难点。例如:引言内容相对简单,可让学生在问题的带领下自学,阅读过程中了解新知识是怎样引入的?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什么?怎样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互译?与某个数学概念的区别等。而对于定理的教学首先要求学生打到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再探讨定理该怎样证明,然后对照课本,比较证明方法与课本有什么不同。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写结合、手脑并用,能促进思维展开、学生积极思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1)勤动眼:数学阅读不能像读小说一样的快速浏览,要仔细看、看仔细,特别注意关键的字、词、句。(2)勤动口:对数学概念、定理、定义等知识要反复咀嚼,通过默读提高理解的准确性。(3)勤动脑:学生要根据老师的导读提纲和思考题,联系自己已有知识边读边思考,尤其对重难点反复斟酌、仔细体会。(4)勤动手:要求学生边读边用笔勾画,以强化记忆。

3. 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和一番长进。”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在于能激发学生自己对数学的理解,才能真正学好数学。

三、引导学生“乐读”

“乐读”是数学阅读的最高境界。这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相信自己的阅读能力,关注他们的阅读状态、阅读过程,实施奖励措施,通过评价、激励、促进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阅读同样是一种享受。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考题定理重难点
A Study on English listening status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张角定理及其应用
六个连续的数
减法变成加法算
一个简单不等式的重要应用
别让“风”迷住了眼睛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一个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