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单元整体关照下实现略读课的桥梁作用

2017-11-03冯晓旭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整体桥梁文本

冯晓旭

一、略读教学应实现桥梁作用

《语文课标(2011版)》要求在第二学段开始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略读的能力,引导学生把精读课上所学习的知识在略读课的教学中加以运用,力求形成阅读策略,以便在广阔的阅读实践中灵活运用。而“略读课”在“精读课”与学生自由阅读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必要的路径。

二、单篇为政,难实现桥梁作用

(一)直面现状

1. 一些教师或是因为不甘心放弃文质兼美的略读课文的教学,或是因为不放心学生自主学习,仍将略读等同于精读课,和精读课使用同样的时间,花费同等的力气,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自读自悟。

2. 一些老师认为用更多的时间教学精读课文才更有“价值”,或者是把“略读”和“略读课”混为一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没有组织、引导,任学生随意读。

(二)追问原因

1. “略读”和“略读课”分不清。“略读”和“略读课”是有区别的,简单地说,“略读”是一种读书方法,其特点是“观其大意”;“略读课”是一种教学活动,它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读懂文本大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提升略读能力。简而言之,略读是在略读中读懂大意的过程,略读课是在略读中懂得略读的过程。

2. “精读讲”和“略读练”难实现。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怎样实现各自的价值,王玺玉做了个很好的比喻:它们好比数学中的例题与练习题一样,例题用来教懂,练习题用来练会。道理似乎很简单,但用在语文教学上又没有那么简单,精读课文也好,略读课文也罢,本质上它们都是文章,不会有哪位作者专为精读教学写文章,自然也不会有哪位作者专为略读教学写文章了。

三、整体关照下,实现桥梁作用

(一)整体推进在单元导语中明确教什么

1. 教读懂大意的策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三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描写的是人间感人的故事,每个故事中都有几个让人感到温暖和敬佩的人。在落实读懂文章,感受真情的目标时,可以专注于一种整体把握文章的阅读策略。

2. 教深入细读的策略。四篇课文都是在写事的过程中凸显善良的人,作者通过对环境、心理活动、语言、外貌、神态等描写,抒发美好的情感。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表达,进而思考表达形式在抒發情感上的作用。让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学和略读课文的练中提升深入细读文本的策略将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二)顺应学路在学习需求中开发教材

1. 分析目标找到“缺失”。在单元整体目标(体会多种描写方式的作用)的指引下,对本单元四篇文章的分析,“环境描写”是本单元的新学知识点,相应的文本教材就只有《穷人》一课最为突出,如果引导学生借这个文本进行环境描写的认知,那么实践和运用就缺少必要的媒介,就需要必要的补充。

2. 把握要点补充“必要”。补充“必要”的第一个路径,可以落实教材二次利用,就“环境描写”而言,不是以往教材中的课文没有,而是因年段学习目标的要求老师没有引导学生关注。补充“必要”的第二个路径,可以把学生熟悉的课外读本作为实践文本。教学中老师可以着重于学生喜欢的课外读本,引导学生关注课内的学习点。endprint

猜你喜欢

整体桥梁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重庆桥梁发展史揭开新篇章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用提问搭建有效初中数学教学的桥梁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