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连接成分的语法隐喻式体现

2017-11-03周海明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连接词副词形容词

周海明

(盐城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论连接成分的语法隐喻式体现

周海明

(盐城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文章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理论的新发展,探讨连接成分隐喻式体现的机制、类型及功能。就其机制而言,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之间的张力是连接成分隐喻式体现的必要条件,语义范畴的“物质化”则是其运作的内在动力;就其类型而言,连接成分的隐喻式体现有四种形态,即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语法形式来识解逻辑语义扩展关系;就其功能而言,连接成分的名词化不只是一种形式衔接手段,更是一种人类利用语言重塑经验现实的元理论功能。对连接成分语法隐喻化的整合研究不仅有助于系统地识解经验现象之间的隐性逻辑关系,而且有助于更好地领会系统功能语言学意义观的建构主义立场。

连接成分;语法隐喻;机制;体现

一、引言

连接成分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经验识解模式中的一个重要语义概念,在序列性经验现象的识解中起“关系链”作用。连接成分的隐喻式体现是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韩礼德[1]重新划分的13类语法隐喻中,有4类涉及连接成分的隐喻化,他认为“连接成分的语法隐喻式体现在经验重新识解中起关键作用,是科学语篇的特征之一”[2]268。

对连接成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关于词类的讨论,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的主词/谓词词类二分法的基础上区分出言语的八个组成部分:字母、音节、连接成分、名词、动词、指示成分、屈折变化和语段。他进一步将连接成分界定为“非表义音”(non-significant sound),它“既不妨碍,亦不促成一个按自然属性应有若干个音组成的表义音的产生,且不宜出现在一个独立存在的语段之首……根据本身的属性,可将若干个表义音连接成一个表义音”[3]143。尽管该定义略显笼统,不过可以看出连接成分在句子中发挥作用,却不独立充当成分、不具备实义的尴尬处境,或许正是因此连接成分被传统语法冠以“虚词”的类别,并“一直为学术界所忽视”[4]64。

与传统语法的界定不同,系统功能语言学里的连接成分属于语义范畴,是人们对经验现象之间高度抽象的逻辑语义扩展关系(logic-semantic relations of expansion)的识解,有详述、延伸和增强三种形式[2]267。系统功能语言学[2]48将人类经验现象按照复杂程度的高低在语义系统分为序列(sequence)、图形(figure)以及成分(element)三个层次,其中序列由图形构成,图形由成分构成。连接成分是成分的组成要素之一(constituent part),在将图形构成序列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通过连接成分,人们在原本是个体的、离散的、静态的经验现象之间构建起某种逻辑语义联系。在具体的语篇构建中,表现为人们进一步借助词汇语法系统中的连接词①(如表示并列关系的and、so、yet等,表示主从关系的if、because、however、although等,或复合连接词如just because、even if、so that 等)来实现小句之间的相互依附关系(interdependency relation),以并列和从属两种形式表征连接成分所要识解的某种语义关系,进而呈现一个有内在关联的、连续的、动态的符号现实世界。

本文基于语法隐喻理论的新发展,着重探讨连接成分隐喻式体现的运作机制、类型及元理论功能。

二、连接成分隐喻式体现的运作机制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三层次系统(language as tri-stratal system),由语义层(semantics)、词汇语法层(lexicogrammar)和音系层(phonology)组成,相邻的两个层次之间是体现与被体现的关系,语义层由词汇语法层体现,词汇语法层由音系层体现[2]5,这种体现方式有一致式和隐喻式两种类型。

图1 语言层次观与连接成分隐喻式体现的运作机制②

通过一致式的体现方式,我们可以“使词汇语法层所表达的表层意义和话语意义层所表达的深层意义彼此相同”[5]84。一致式有级阶层和成分层两种形式:前者指词汇语法层的小句复合体、小句和词语分别体现语义层的序列、图形和成分;后者指词汇语法层的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介词和连接词分别体现语义层的个体、性状、过程、环境和连接等成分(如图1中实线箭头所反映)。然而,由于语言不同层次之间存在着张力,来自指称和扩展两种意义潜势[1]76的压力打破原先的一致式,使得“词汇语法层所表达的表层意义和话语意义层所表达的深层意义变得不一致”[5]84,这就是隐喻式的体现方式。和一致式相对应,隐喻式也有级阶层和成分层两种形式之分。以连接成分为例,连接成分的体现形式不再遵循一致式的由连接词体现的常规模式,而是可能分别由体现个体、性状、过程、环境等成分的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介词来重新识解原先的逻辑语义关系(如图1中虚线箭头所反映)。

在名词化研究中,韩礼德[6]47认为语义功能可以通过语法隐喻转化为个体或实体,并用图2中的(1)来表示连接、环境、过程、性状等语义成分转化为个体的路径,这一过程因此也被称为语义的“物质化”趋向(the general drift towards “thingness”)。连接成分因其所识解的扩展关系具有超现象性(transphenomenality)和分形性(fractality)[2]248而表现出最弱的稳定性(即个体>性状>过程>环境>连接),所以在经验识解和现实重构中极易受到隐喻化的作用而向其他成分转化。相应地,由连接词衔接的两个具有依附关系的小句复合体在语法上会发生级阶下降的现象,体现为小句甚或名词,如图2中的(2)。我们认为,与其说是连接成分的“先天不足”使然,倒不如说连接成分在从一致式向隐喻式的“转移”中使自身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极大的拓展与延伸而获得稳定性。连接成分隐喻式体现有四种形态:连接成分转化为个体,连接成分转化为性状,连接成分转化为过程,连接成分转化为环境,分别对应韩礼德对语法隐喻重新归类[1][2]264中的第4、7、9、10类。我们将在下节结合实例分别讨论这四种体现形态。

图2 语义“物质化”趋向与连接成分隐喻化运作机制[1]76[2]264

基于上述讨论,我们认为连接成分语法隐喻化的源动力来自两个维度:一是语言自身机制运作的结果,语言的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之间存在巨大的张力,而连接成分隐喻式体现有助于释放这种张力;二是人类认知能力发展的需要,连接成分体现形式的“物质化”趋向有助于人们识解和重构经验世界中的逻辑关系。

三、连接成分隐喻式体现的四种形态

(一)名词化

连接成分的名词化隐喻在语法上以名词形式出现,在语义上体现为个体,获得名词的属性,如被修饰、被限定、被分类、被计数等。整个隐喻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物质化”倾向,在这个过程中原本抽象的逻辑语义关系变得相对具体、可感知。如例(1)—(3):

(1)a.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sothe intensity of Brownian motion increases.

b. Theresultof the temperatureincreaseis the intensity increase of Brownian motion.

(2)a.Ifyou have good food,exercises and enough sleep,you will have good health.

b. Thepreconditionsfor your good health arehavinggood food,exercises and enough sleep.

(3)a. We went by airinorderthatwe could get there in time.

b. Thepurposeofourgoingby air was getting there in time.

例(1a)和(2a)中的连接词so、if分别表达了主句过程和从句过程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条件关系,在例(1b)和(2b)的隐喻式中,两个连接成分在语法上分别被名词化为result、preconditions,在功能上均体现为相对稳定的、具体的个体,原先以一致式出现的小句复合体被重新措词为一个小句,小句词汇密度加大,信息容量也随之增加。连接成分除了由例(1a)和(2a)中的单个连接词体现,也可能由复合连接词体现,如例(3a)中表达目的关系的in order that,其在例(3b)中名词化为purpose。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在隐喻式中连接词的名词化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通常与一致式中主句过程的名词化(例句中的斜体部分所示)同步发生,且连接成分的名词化结构在隐喻式中成为新的主位,在语篇衔接与主位推进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形容词化

连接成分的形容词化隐喻在语法上以形容词、在语义上以性状(quality)的形式出现,获得形容词的属性,如修饰、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或特征。请看例(4):

(4)a. They made full investigationsbeforethey reached a conclusion.

b. They made full investigationsprevioustoreaching a conclusion.

在一致式小句复合体例(4a)中,连接词before识解的时间关系被隐喻化为例(4b)中的previous to,时间附属小句before they reached a conclusion隐喻化为previous to reaching a conclusion。在语义功能上,语法成分reach由附属小句中的“过程”转化为“范围”。

(5)a. The source of sound moves faster,andthe frequency of sound becomes greater.

b. The movement of sound source and the increase of frequency arecorresponding.

(6)a.Whentwo circles overlap,they interfere each other.

b. the interferenceresultedby the overlap of two circles

例(5a)是由and连接的两个并列小句,两个小句中的过程彼此伴随发生,时间关系被隐喻化为例(5b)中的形容词corresponding,反映了形容词表达属性(attribute)的语法功能。在语义功能上,一致式中的两个小句也同时由“过程”转化为隐喻式中的“个体”,信息结构随之发生改变。例(6a)到(6b)是小句复合体向名词的转化,反映了分词形容词的描述语(epithet)功能。

(三)动词化

连接成分的动词化隐喻在语法上以动词形式出现,在语义上体现为过程(process),使其获得动词的属性,使抽象的逻辑语义关系具备动态性,有助于构建一个动态的且有内在关联的语篇现实。朱永生[5]分析了时间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让步关系的动词化语法隐喻,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例(7)—(10)作进一步分析。

(7)a. The Queen greeted the guestsbeforeshe delivered her speech.

b. The Queenprecededher speech with a greeting to the guests.

(8)a.Becausethey worked under poor conditions and were paid low,they went on a strike.

b. Their strikestemmedfrom low pay and poor working conditions.

(9)a. I can tell you the truthonconditionthatyou promise to keep a secret.

b. Whether to tell you the truth or notdependsonyour promise to keep a secret.

(10)a. She kept on workingalthoughshe was rather tired.

b. Overtiredness did notstopher from working.

在上述例句中,例(7a)、(8a)、(9a)、(10a)对时间、因果、条件、让步等逻辑语义关系均采取了一致式的经验识解模式,倾向于将语义关系看成小句及物性结构以外的逻辑成分或环境成分。然而,在语法隐喻机制的作用下,例(7b)、(8b)、(9b)、(10b)则采取了非一致式,把原有的静止语义关系动词化,实现了逻辑关系的动态化。当然,除了以上四种逻辑语义关系,动词化还体现在包含比较关系、目的关系的其他小句复合体中,在隐喻式例(11b)和(12b)中,原本在例(11a)和(12a)中处于静态的各种语义成分通过动词化被赋予了动态化特征。

(11)a.Thesmallerthe measure scale,themoreaccurate the measure result.

b. The measure accuracydependsuponmeasure scale.

(12)a.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reheatersothatit can preheat the engine oil at the oil bottom.

b. The utility model’s relation to a preheateraimstopreheat the engine oil at the oil bottom.

(四)副词/介词化

连接成分的副词或介词化隐喻在语法上以副词或介词形式出现,在语义上体现为环境(circumstance),获得副词或介词的属性,用以说明行为或状态的特征,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程度等概念。

(13)a. The volume of heated bodies increaseandtheir density decreases.

b.Withthe increase of their volume,the density of heated bodies decreases.

(14)a.Whenthe liquid convects,the propagation of heat accelerates.

b.Intheprocessofliquid convection,the propagation of heat accelerates.

在连接成分的副词/介词化隐喻式体现中,延伸和增强两种扩展语义关系最容易受到语法隐喻的影响[7]203。在例(13a)中,and表明两个分句是延伸关系,在例(13b)中被隐喻化为环境[伴随](accompaniment),由with引导的结构形式体现,一致式中的两个过程减少为一个,第一个过程被名词化,作为with结构的参与者并形成新的主位。例(14a)中的连接词表示的是增强关系,when在语法上由隐喻式例(14b)中的in the process of体现,在语义上被隐喻化为环境[地点]。

(15)a.Afterweateaheartybreakfast,we prepared for our long journey.

b.Eatingaheartybreakfast,we prepared for our long journey.

方义桂[8]将连接词引导的附属小句向分词引导的非限定小句的转化也归为连接词的形容词化范畴。笔者认为,例(15b)分词引导的非限定小句并不能算作例(15a)时间附属小句的形容词化隐喻式体现。作为一种特殊的英语语言现象,分词不仅具有形容词的特征,还兼有动词和副词的特征,严格意义上说,例(15b)中分词引导的非限定小句是连接成分隐喻化为环境[时间],可以解读为连接成分在词汇语法层的副词化(adverbialization)隐喻,作主句过程的状语。

四、连接成分隐喻式体现的经验重塑功能

前文讨论了连接成分隐喻式体现的四种类型,即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语法形式来识解逻辑语义扩展关系。连接成分的隐喻式体现是人类认知主体表达其认识的词汇语法层面的不同体现形式[9]52,在图3中,as a result of、caused、resultant、cause等都是原因连接词so或because的隐喻式。当然,在小句或小句复合体中,任何意义成分,无论是连接还是个体、性状、过程、环境,都不能脱离其他成分而单独实现隐喻化。换言之,连接成分的隐喻化不是单独出现,而是与其他成分一起以簇状(cluster)或综合征(syndrome)的形态出现,共同参与人类经验现实的重新塑造。

图3 原因连接成分向个体的转化[10]111

(16)a. Prolonged exposure will result in rapid deterioration of the item.

b. If the item is exposed for long it will rapidly deteriorate.

例(16a)是韩礼德[10]摘自某服装熨洗须知上的一个语篇,在概念意义上,例(16a)与(16b)所要传达的信息相当。那么,二者有何区别?从语法结构看,例(16b)是一个由if连接的两个小句组成的复合体(clause nexus),例(16a)仅由一个小句组成,语法隐喻化将相同的语义压缩至低级阶的语法范畴,极大地提高了小句的信息密集度。从语篇功能看,例(16a)使用了语法隐喻,譬如prolonged exposure、result in、rapid deterioration,掩饰了例(16b)所暗含的“告诫性”人际关系成分(I hereby instruct you that...)。 例(16a)既很好地传达了例(16b)的概念意义,又有效地实现了厂家对使用其产品的“警告”,在语体上更正式,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的特征。语法隐喻化反映了人类利用语言重新塑造经验现实的过程,这种重塑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经验模式,扩大了意义潜势,而且体现了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

从人类对世界的范畴化来看,作为语言系统封闭集(closed class set)的连接词与开放集(open class set)的词类并非经典范畴化理论中的二元对立关系,而是分别处于一个渐变群(cline)或连续统(continuum)的两极,“理论构建中有必要把它们(封闭集和开放集)看作两个不同的类型并进行不同的归类”,但该渐变群“不是由不连续的成分所构成,而是可无限分级的”[11]50-51,即二者之间存在各种非典型性体现形式。在图3中,so(because)与cause分别处于这个渐变群或连续体的两极,中间的各种隐喻形式表现出明显的渐变关系,从认知层面阐释了人类利用连接成分隐喻式体现重塑经验之间逻辑关系、构建现实的元理论功能。

五、小结

20世纪90年代,韩礼德创立并发展了意义进化论,提出了基于语言和意义的经验识解模式,倡导“通过意义识解经验,基于语言研究认知”[2,12]。根据这一模式,人们在原本杂乱无章的经验现象之间寻求建立某种逻辑序列,各种经验成分通过连接成分以某种意义模式彼此联系起来,连接成分的语法隐喻式体现在对经验现实的整体识解中具有关键作用。

就其机制而言,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之间的张力是连接成分隐喻式体现的必要条件,语义范畴的“物质化”则是其运作的内在动力。连接成分语法隐喻化是语言自身机制运作的内在需要和人类认知能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语言系统分层思想以及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之间的张力是连接成分隐喻式体现的必要条件,隐喻化极大地扩展了连接成分在词汇语法系统的语义潜势,从而有助于释放先前造成的语义张力。另一方面,语义范畴的“物质化”是连接成分语法隐喻化的内在动力。连接成分体现形式的隐喻化朝着“可感知”方向发展,更加便于人们识解经验世界中纷繁复杂的逻辑关系,正如韩礼德所言,“为了取得稳定化效果,语法系统创造了一个由‘事物’组成的意义世界”[6]47。

就其类型而言,连接成分的隐喻式体现有四种形态,即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语法形式来识解逻辑语义扩展关系。实际语篇分析表明,由于连接成分相对于环境、过程、性状、个体等意义成分而言稳定性最弱,也最易于被语法隐喻化,在词汇语法层由非一致式的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介词等来体现。在从一致式向隐喻式“转移”的过程中,连接成分自身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极大的拓展与延伸,并且获得了相对较强的稳定性。

就其功能而言,连接成分的名词化不只是一种形式衔接手段,更是一种人类利用语言重塑经验现实的元理论功能。名词化在隐喻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名词化隐喻是实现英语语篇‘主位—述位’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13]12。传统研究主要将连接成分的名词化形式视为一种普通的衔接手段,通过进一步探讨,我们认为连接成分的名词化凸显了语法隐喻作为“表明语言系统与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之间的关系”[14]61的认知功能,连接成分隐喻式体现的功能在于通过和其他意义成分的隐喻化共同发生作用,在语篇信息流的展开中“构建一个理性而且连贯的现实以灌输意识形态”[15]12。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连接成分语法隐喻化的整合研究有助于全面、系统地识解经验现象之间的隐性逻辑关系,把握语言创造意义、建构现实的真谛。连接成分的语法隐喻式体现表明了语言构建现实的过程具有典型的“物质化”趋向,人类认识经验现象之间关系的过程就是赋予其以某种过程或性状属性,最终结果是名称。根据意义进化论,语言是意义产生的重要资源,词汇语法层的进化成功使得表义资源得到极大的拓展[16],人类因此可以摆脱直接情境(immediate situation)的束缚,进而通过语言塑造经验现实。也正是基于此,我们可以说,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语言观和意义观上秉持建构主义立场,语言是关于现实世界的语言,现实世界是经过语言建构后的世界,语法隐喻的研究成果为建构主义提供了语言学证据。

注释:

①彭宣维等(2010)将group译为“词组”。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词组”(group)相当于词的复合体(complex),是在特定逻辑关系基础上关于词的组合。词可以视为最小的词组,本文所说的词既包括单个的词,也包括复合的词组,即韩礼德的group,对二者不再做进一步区分。

②图1中的术语主要参考彭宣维等(2010:199-238)对韩礼德1994版《功能语法导论》的相关译法。

[1]Halliday M A K. Things and relations:Regrammatizing experience as technical knowledge[C]//Webster J. Collected Works of M. A. K. Halliday (Vol. 5):The Language of Science. London/New York:Continuum,2004:49-101.

[2]Halliday M A K,Matthiessen C. 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M]. London/New York:Continuum,1999.

[3]亚里士多德. 诗学[M]. 陈中梅,译注.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鲁瑛. 英语连接词:传统与反思[J]. 外语学刊,2010(4):64-66.

[5]朱永生. 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83-90.

[6]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nd knowledge:The “unpacking” of text[C]//Webster J. Collected Works of M. A. K. Halliday (Vol. 5):The Language of Science. London/New York:Continuum,2004:24-48.

[7]Yang Y. Grammatical Metaphor in Chinese[D]. Singapore: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2007.

[8]方义桂. 语法隐喻的形容词化类型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2):34-37.

[9]严世清. 意义进化论理论溯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1):45-53.

[10]Halliday M A K. The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The framing of the English cause[C]//Webster J. Collected Works of M. A. K. Halliday (Vol. 5):The Language of Science. London/New York:Continuum,2004:102-134.

[11]杨炳钧. 渐变群在非限定小句中的体现及其意义[J]. 外语学刊,2007(3):50-54.

[12]Halliday M A K. How do you mean?[C]//Davies M,Ravelli L. Advances in Systemic Linguistics:Recent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New York:Pinter,1992:20-35.

[13]范文芳. 名词化隐喻的语篇衔接功能[J]. 外语研究,1999(1):9-12.

[14]严世清. 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J]. 山东外语教学,2001(2):60-64.

[15]朱永生,严世清. 系统功能语言学再思考[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16]赵霞. 基于意义进化理论的语法隐喻研究[J]. 内蒙古大学学报,2012(5):95-100.

OntheRealizationsofRelator:AGrammaticalMetaphorPerspective

ZHOUHaimi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YanchengTeachersUniversity,Yancheng224002,China;SchoolofForeignLanguages,SoochowUniversity,Suzhou215006,China)

Based on recent development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theory,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mechanism,categorization and metatheoretical function of the metaphorical realizations of relator and has present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first,the tension between semantics and lexicogrammar necessitates the metaphorical realizations of relator while the general drift of semantic elements towards “thingness” constitutes the internal drive;second,the metaphorization of relator can be achieved in four ways,i. e.,logico-semantic relations of expansion can be realized by nouns,verbs,adjectives,adverbs/prepositions;third,the nominalization of relator is not a mere cohesive device,more significantly,it embodies a metatheoretical function in reshaping human experience.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etaphorical realizations of relator may contribute to a systematic construal of implicit logical relations between/among different phenomena and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of SFL’s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on meaning.

relator;grammatical metaphor;mechanism;realization

2016-07-07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4SJD691);2015年度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PPZY2015A012)

周海明(1980-),男,江苏南通人,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

H314

A

2095-2074(2017)01-0040-07

猜你喜欢

连接词副词形容词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认识形容词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宾语从句的语序
短句—副词+谓语
吸引阅卷老师的“连接词”
副词和副词词组
形容词
麻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