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登顶大瓦山 见证传说中的“诺亚方舟”

2017-11-02王雪

城市地理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诺亚方舟龙岗下山

王雪

英国著名探险家、植物学家威尔逊在其著作《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中曾这样形容大瓦山:“从峨眉山顶望去,大瓦山像一只巨大的诺亚方舟,船舷高耸在云海中……”1878年美国探险家贝伯尔登上大瓦山后,将其称之为“世界上最具魔力的天然公园”,它的神奇和险峻一直成为我们心中的最炙热的渴望。回忆起旅途中亲历的艰辛、汗水、欢笑、恐惧与期待……百感交集,却又回味无穷。

线路:重庆-金口河-五池村-瓦山坪-滚龙岗-瓦山顶

历时:3天

队伍:11人

线路背景:大瓦山位于四川省峨边县金口河区,距重庆450公里。大瓦山海拔3222米,四周被绝壁围绕,形成山顶平坦四周凌空的平顶高原,远远望去像一座空中楼阁或是航行于茫茫林海的一艘巨轮。大瓦山四周绝壁高差达1000米,山顶平台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源自山顶的两条小河从东南面的悬崖上飞泻而下,形成落差达1000米的瀑布。大瓦山由二叠纪火山喷发的玄武岩构成,在地质结构上与峨眉山、瓦屋山相同,因而被称为“蜀中三绝”。但大瓦山的地貌景观较之其他更为奇特,像这样高海拔的平顶高山在国内绝无仅有,世界上也只有委内瑞拉可以相比,大瓦山可说是地球上罕见的自然奇观。

难度指数:★★★★

体能指数:★★★★★

风景指数:★★★★★

危险指数:★★★★

凌晨风雨中夜行山路

路線:重庆-金口河

重庆的五月经常下雨,在这两个月中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了滑坡、泥石流的消息。在活动发起之后很多朋友联系我,要我慎重考虑天气原因,并建议我为了安全起见,放弃本次活动。可是,心中对山野的渴望、对穿越的期盼、对挑战自我的信念激励着我将穿越进行到底。临走的那天下午,突然下起雨来,大家都在群里面讨论是否取消本次活动,我也是犹豫不决,毕竟安全第一。让人开心的是,下班的时候雨停了,同时从乐山驴友口中得到消息那边并没有下雨,决定按原计划进行。

本来原计划晚上晚上7点半准时出发的,谁料车子刚出发没好久就歇菜了,于是等师傅换好车9点钟才开始出发。一路还算顺利,但到了荥经就开始下雨了,车子把我们送到半山腰不能前行的地方,已是凌晨1点多。一行人下车冒着雨,背着背包,披上雨衣,徒步往之前联系好的向导家里去,大约走了1个多小时(约4~5公里),终于抵达目的地,已是凌晨2点半,雨也渐渐停了。

向导一家人热情招待了我们,吃了点东西,众人集体打通铺睡在他家二楼地板上,等待明天的大瓦山之行。

早起争议不断,坚持徒步上下山

路线:金口河-五池村-瓦山坪

要上大瓦山,得先上瓦山坪。瓦山坪是大瓦山与帽壳山之间的一块高山草甸,海拔2500米。五池村到瓦山坪,海拔从1800米上升到2500米,有两条交织的路可走,径直沿小路直上仅需要2小时左右。该地水源充足,可作为此行的1号营地。

第二天6点大家纷纷起床,收拾停当后8点出发。向导手指前方说道:“看,那前方的山就是大瓦山。”我们顺着向导手指方向望去,一座巨大的长方形的山体展现在眼前。我心中突然激动不已,终于见到了这座早已在照片上和影像中看了不知多少遍的大瓦山,这座两百年前就被英国探险家赞不绝口的平顶高山,这座近几个月来让我魂牵梦绕、不登上山顶心境难安的大瓦山就在眼前,我激动地拿出相机一阵猛拍。

正要出发登山之时,却发生了一点争议。其实争议起于昨晚,小花和宁子提出了一个新方案,想搭乘矿车到瓦山坪,从瓦山坪登大瓦山,上午上山,下午下山。这个方案被我和长城断然否定。理由很简单,一是要尊重大瓦山,而且以大瓦山之险,一天上山,一天下山,比较保险;二是,从五池村步行攀登直到瓦山顶这差不多是一个现在公认的路线,坐车上瓦山坪这样的记录如何拿得出手。大家终于统一了意见,于8点20分钟,就与向导一起向大瓦山进发了。不料,从向导家出来没多久,前行的道路因为前几天下大雨被冲断了,最深的地方没过我膝盖到大腿,冰寒刺骨。大多数人趟过去后冷得直跳,好几个妹子都是大熊背过去的,还有一个爷们也是背过去的,也算是出行的小插曲吧。

大瓦山和帽壳山像是两兄弟,中间手挽着手的部分就是瓦山坪。因为开发锰矿,必须从碎石公路盘旋十九道弯才能到帽壳山腰,再转身于中间的瓦山坪。不知道为什么攀登大瓦山被描述成了又险又累的事情,实际上这是有失偏颇的。虽然越往上爬越险,但大瓦山却是我所登的山中最具观赏性的一座,这种观赏性不仅来自大瓦山本身,而且它与周围山峦、景观浑然一体。我们一行人边走边拍照,走了两个半小时,终于抵达瓦山坪。只见那瓦山坪长满了各种灌木丛,红色的转转花一片一片地煞是好看,我们争相在花丛中留影,也感叹着瓦山坪的美景。

滚龙岗险中有幽径

路线:瓦山坪-滑石坡-滚龙岗

滚龙岗是登大瓦山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段,很多人都用震撼、万丈绝壁来形容它。到大瓦山的滑坡区后,从这里要调头横切悬崖。在这一小段路上是不能久留的,因为随时有滑坡的可能。

从瓦山坪到滚龙岗,主要是从一个低矮的树林中穿行。大熊、长城几个人个儿挺高,穿越这片树林甚是难行,只能爬着过去。因为前几天下过雨,地上积蓄千年的原始森林的枯枝树叶散发出使人昏沉沉的障气,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在地,却没有力气立刻爬起来,只好伏在地上喘上几口气再爬。这片树林很茂密,我们整整用了2个小时才穿越出来。随后到了一个铁门,据说是林业部门修的以后准备收费的地方。此时回望,之前的路都是非常美丽的几何线条,从铁门处往上走进入滚龙岗,路渐渐开始变得陡峭。

滚龙岗由一条脊背上山,险要程度堪比牛背山。它的高度和宽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是登顶大瓦山的唯一通道,完全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据向导讲,当年解放军和盘踞在大瓦山的土匪在这里交战过,解放军强攻不下,最后采取的方法就是断了土匪的粮草,才消灭了大瓦山上的土匪。endprint

还没爬之前,长城一直想搞清楚滚龙岗具体险在哪里,但网上没有详细的介绍,因而对此地一直心有余悸,忍不住询问向导。向导却回答说一点都不险,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可能对于当地的山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吧。

等到踏上滚龙岗,不能说不险,有的地方很狭小,往下看就是深不可测的深谷,必须要小心谨慎的通过。但总体来说,这条滚龙并没有传说中的凶险,两边的悬崖虽说是像刀削一样的万丈深渊,但绝壁上长满了杜鹃花和树丛,纵身往下看,陡峭的山壁被一层又一层的树木遮掩。走在上面,虽晾险刺激,但一路杜鹃盛开,更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意境。

一路穿越石缝,惊险不断

路线:滚龙岗-烧巴岩-大瓦山

越过滚龙岗,我们一行人背起背包继续前行。等待我们的是大瓦山最为险要的地方——烧巴岩。其实就是两个巨大的石头紧挨着形成的狭窄石缝,狭小到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石缝下的路是湿滑的泥土和树叶,又陡又长,然后是一个近十米高的梯子。这个地方惊险之处在于,从一条靠近绝壁上的小路进入岩缝后就是一个90度的转角,转角正对着岩缝的下面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谷,有几个地方都必须要依靠绳索,一旦失手,便掉入万丈悬崖,粉身脆骨。这个地方不仅考验心理素质的,还很费体力,短短10米的路程走了一两个小时,所以建议恐高者和非专业的人士不要来登大瓦山。

如果非要问“大瓦山最大的难度”是什么的话,当然还是一个险字。像烧巴岩这样的石缝有过好几个,还要利用铁丝才上得去,一个石缝钻完,让人满头大汗,脚下发软,这才知道大瓦山的厉害。

过了烧巴岩,大瓦山顶已尽在眼前,大家稍作歇息一会又继续前进,一段陡坡过后又是一个长长的陡梯,差不多就到顶了,此时已经是下午5点了,也就是说,从早上8点出发,到此地走了10个小时。终于登上了大瓦山顶,几个月以来朝思暮想的登上大瓦山顶今天终于实现了,长城心中激动不已,站在草坪上高喊了数遍:“上顶了!”

大瓦山是世界上少有的平顶高山,山上树林郁郁葱葱,芳草萋萋,鸟语花香,真是风光无限好。一处平平的草地有一残木,据向导介绍,这曾是庙宇旧地,文革时代被毁了,很久以前,大瓦山的香火可跟峨眉山媲美。

向导忙着捡柴,为晚上的篝火做准备。快到7点,帐篷也扎好了,山上也开始降温,大家都忙碌着做起了晚饭。围着红红的篝火,一边煮饭,一边喝酒,大概半个小时,大家就吃上了大锅饭和鸡汤,真觉得幸福无比。9点过,大家便进帐篷呼呼大睡了。刚刚睡下,就听到帐篷上有哗哗的声音,大熊叫了一声:“不好,下雨了!”长城故作镇定的答了一一句:“没事,先睡觉,明天早上起来再说吧!”

一夜雷声,众人心惊胆战

路线:夜宿大瓦山

大瓦山气候变化无常,之前就有新闻报道五一节的时候有十几个游客因为突降风雪被困大瓦山,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据向导回忆道,50多年来他也是第一次在大瓦山看到有这么大的风雪,他说,当时也是在这个庙里烤火,突然打雷,接着下雨,又开始下冰雹,最后下起了大雪,大雪就把土地庙给包围了起来。第二天的时候,还在下雪,一群人就准备冒险下山,当时一个女生连随行物品都不要了,想要逃命下山。故事讲到这里,雨声一阵急促,时大时小,无情地折磨着大家。好在没有吹大风,也没听到下冰雹的声音,至于会不会下雪,只有天知道。不一会打雷了,声音很响。在长城帐篷旁边宁子,紧张到不行,因为在山顶上如果遇到雷电也是非常危险的。她坐立不安地准备打110或者跟山下的朋友联系救援,可惜在山顶上完全盲区,没有信号。长城作为本次活动的领队,虽然故作镇定,但是心里也不免忧愁重重,他心里非常明白,组织这次活动责任还是很大,万一出事后来不堪设想。雷声接连不断,长城在睡袋里面翻来复去,久久无法入眠。直到凌晨1点,感觉有点冷,他干脆起来烤火,和一夜不睡照看篝火的向导一起摆起了龙门阵。

向导说:“山上雾大,看样子雨是不会停了。”这么一说,长城这心又紧了一下。思忖了一下这山上也没吃的,白天之后无论如何都要下山。权宜之后,心里便没有那么紧张了。向导安慰道:“现在才凌晨3点,你还是去睡一下。”长城这才又回到帐篷里面,迷迷糊糊睡了一阵。早上天刚亮,长城就起来了,他急急忙忙跑出帐篷看天气状况。雨终于停了,虽有一片大霧笼罩着大瓦山顶,只要没下雨,心里就踏实许多。于是,大家匆忙收拾行装,吃过早饭便顶着大雾下山了。宁子感叹道:“昨日没下雨上山的路程都步步惊心,大雨后穿越大瓦山更是难以想象。但是又有啥办法呢,不下山不行啊。”人的潜力真的是巨大的,特别是面临困境的时候,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当然,前提是要有胆量。

艰难返程,幸有美景相伴

路线:大瓦山-滚龙岗-瓦山坪-五池村

常言道“好了伤疤忘了痛”,昨晚还在为打雷下雨搞得夜不能寐的宁子和菲影门一看不下雨了,大瓦山的雨后美景出现,什么都顾不上了,一个劲地狂拍起来。

雨后的大瓦山风景真是数一数二的,可脚下要万分小心,摔一跤就可能落入万丈深渊,进入万劫不复之地。除了向导,我们一行人都是杵着手杖一边探路一边前行,所谓“上山难,下山更难”。喜爱拍照的两人在后面慢吞吞地拍着照片,也拍下了大家下山的惊险镜头。宁子拍完照片后,快速跟上队伍。仅剩下菲影门还在后面拍照。向导一直担心落在队伍最后那个人,因为这是最容易掉队的位置。加上走在那种一根根架在悬崖上的长梯上,弯来拐去,雨后又是滑滑的,一个人在队伍最后面是极其不安全的。

这时,菜哥的脚下去了,右手又被梯子卡住了,赶紧往上走,想把右手取出来。由于梯子在一个突出的岩石下,脚始终都踩不到梯子,别人又帮不上忙,到处都是滑溜溜的,这个时候弄不好就要出事,向导又在后面等着菲影门,走在菜哥前面的宁子一直在为他做引导,整支队伍狼狈不堪。所幸大家的包先就用绳索运到下面去了,不然这段路更是举步维艰。

下了9个立在悬崖上的梯子后,过了滚龙岗,稍作休息后又过了一片树林,中午12点,我们终于下到了瓦山坪。不知道为什么,向导今天很开心,他说:“一会带你们去看瓦山绝壁和白熊沟。”结果只有长城和深渊两个人响应,其他人估计都是累坏了吧。长城、深渊便和向导轻装步行1公里,来到了大瓦山面向白熊沟的一面,只见刀削一般的绝壁耸立,只可惜上面雾气太大了,只能看清楚下面。

从瓦山坪到五池村,就是原路返回了,路上还算顺利,只是泥路滑了一点。到此,登大瓦山之旅也就完美结束了。

人生滋味,无非苦与甜,只有一一品尝,才能更好地读懂人生。于是在富足、安逸生活的同时,驴友们通过这种“自虐”的方式治疗现代安逸病,在“自虐”中不断磨炼自己的身体和意志,也更深刻理解人生的意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诺亚方舟龙岗下山
《诺亚方舟漂流记2》4·8开画
胖虎下山
皖东革命历史文化研究
过年好
双下山
下山的路
赵查:龙岗教育的追光者
俯仰
上海
“社区民生大盆菜”:基层治理微改革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