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2017-11-02解国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导针股骨出血量

解国辉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骨病科,山西 运城 044000)

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解国辉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骨病科,山西 运城 044000)

目的观察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按照所幸熟识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PFNA内固定术)和对照组(股骨近端钢板内固定术),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组间差异具有统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内固定治疗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PFNA;老年股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髋部骨折,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患者需长时间卧床,易引发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1],而闭合复位内固定近几年来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观察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了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按照所行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6~83岁,平均(62.9±11.8)岁;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6~82岁,平均(62.6±10.5)岁。两组患者中无合并有严重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均无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患者入院时给予查体、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和凝血检查等,给予患侧胫骨结节或皮肤牵引,抬高患肢,给予止痛、活血、消肿等对症治疗,并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术前30 min给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次。

对照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或腰麻,麻醉成功后,患者仰卧于牵引床上,垫高臀部,常规消毒铺巾后,于患侧大粗隆下2~3 cm处向下取股骨外侧直切口,在股外侧肌下间隙分离,逐层切开,将大粗隆下约8 cm的股骨面充分暴露出来,骨折复位后,选用长度适宜的套筒钢板,螺钉固定于股骨干外侧,C型臂X线机透视确保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后,逐层缝合切口,留置引流管引流。

观察组: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于可穿过X线的牵引床上,健侧肢体固定于支架上,外展,患侧肢体与躯干保持内收适当角度,在C型臂X线机辅助下纵向牵引复位,消毒铺巾后,于股骨大转子上方取5 cm的纵向切口,显露出大粗隆顶点和梨状窝,以大转子定点为中心于内侧0.5 cm处钻入导针,待导针进入髓腔后端,持续牵引扩张髓腔,将直径合适的PFNA打入髓腔,拔出导针,调节主钉深度和前倾角,置入螺纹导针。沿螺纹导针方向置入螺旋刀片,C型臂X线机透视,确保螺旋刀片固定良好后,锁定,远端套筒定位,植入静力远端锁钉,C臂透视确定PFNA固定可靠后安装尾帽,冲洗伤口,进行止血,留置引流装置,逐层缝合伤口,闭合切口。

两组患者在术后均给予抗生素2~3 d,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给予气压泵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以预防血栓,术后行被动屈膝、下肢肌肉主动舒缩、屈髋运动锻炼等。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通过查阅病历整理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采用Harris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2,3]。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组间差异具有统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骨折愈合时间(周)观察组 65.6±9.5 160.8±38.5 17.5±2.9 10.1±1.7对照组 77.6±8.5 218.3±43.6 22.4±3.5 12.8±2.2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93.3%、8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 论

股骨颈关节囊外至小转子下5cm以内的区域称为股骨粗隆,包括大粗隆、小粗隆粗隆间和粗隆下部分,大小粗隆间是骨折的易发部位,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症,是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人群。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关节外骨折,保守治疗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有研究就指出约34%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发生髋内翻、关节僵硬等后遗症,鉴于保守治疗无法控制并发症这一缺点,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手术治疗,包括外固定、内固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髓外固定中的DHS操作简单、创伤小、可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同时具有静力性和动力性加压作用及张力带作用,临床效果显著,但其不具抗旋转的作用,容易发生螺钉松动、骨折端再移位的状况,且在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时易固定失败,另外在手术过程中需反复调整导针的位置,易造成骨量丢失,骨折复位不良也是其缺陷之一[4]。

PFNA操作方便、创伤小、固定可靠、手术时间短,并配有准确的定位装置,手术操作精准;术中使用的螺旋刀片可压紧骨折周围松质骨,增大把持力,减少了切割可能,且其具有良好的抗切出稳定性和抗内翻畸形能力,较于传统的螺钉其抗剪切能力更强,能有效防止旋转和内陷的发生[5,6]。本文中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优良率为9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可知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 陈喜锋.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0):71-72.

[2] 鲁亚君,胡振春.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5):94-95.

[3] 李雪峰,贺小敏.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140-141.

[4] 许国富.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3):71-72.

[5] 杨海林,张 杰,董金波,等.DHS与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6):553-554.

[6] 王永安,顾龙殿,禹宝庆,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6):514-516.

R687.3

B

ISSN.2095-8242.2017.46.8960.02

本文编辑:王雨辰

猜你喜欢

导针股骨出血量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股骨髓内钉导针导向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髓内钉治疗:新设计的具有远端导针定位器的导向开口器的应用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内固定治疗的导针定位方案研究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