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放置时间对静脉血标本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2017-11-02欧文华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血细胞血常规红细胞

欧文华

不同放置时间对静脉血标本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欧文华

目的 探讨常温条件下(17~22 ℃)不同放置时间对静脉血标本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8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均采取静脉血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查,且所有采集的静脉血标本均在送检后及时、1 h、2 h、4 h、8 h等不同时点进行检测,对比不同时点的检测结果。结果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在送检后2 h、4 h、8 h的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送检后及时检测的结果(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差异越明显;但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中性粒细胞(NEU)、单核细胞(MO)、淋巴细胞(LY)、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比容(HCT)在不同时点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条件下(17~22 ℃),血常规检测中仅MPV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他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均不会受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

不同放置时间;静脉血;血常规

血常规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检测项目,其检测结果往往会直接影响临床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因此,确保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静脉血是临床上进行血常规检测较常收集的血液,该部位的血液在进行血细胞检测时具有稳定性高、可重复性操作等特点[2];且相对于末梢血而言,静脉血在行血细胞检测时所受的影响因素较少,可更好地预防院内感染现象的发生,且生物安全性更高[3]。所以,临床上在行血常规检查时多采集静脉血,但血液离体后,血细胞成分会出现分解或破坏现象,而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也可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4]。本研究就常温条件下(17~22 ℃)放置时间对静脉血标本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其中男43例,女39例,年龄28~72岁,平均(43.4±2.4)岁。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选用由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Ac.T 5diff AL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试剂选用南昌百特生物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溶血剂、清洁液、稀释液。检测前,需按照相关说明书对仪器进行校准、保养。

1.2.2 检测方法 取健康体检者静脉血 2 ml,将其置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管内行抗凝处理,以上下颠倒方式对采集的血液进行充分混匀,混匀后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及相关试剂进行血常规检测。实验期间应保证室温在17~22 ℃,然后分别在血液放置1 h、2 h、4 h、8 h后再次进行测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本组体检者在不同时点内静脉血标本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检测时间分别为送检后及时检测、送检后1 h、2 h、4 h及8 h等。检测项目包括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中性粒细胞(NEU)、单核细胞(MO)、淋巴细胞(LY)、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PLT)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比容(HCT)。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PV在送检后2 h、4 h、8 h的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送检后及时检测的结果(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差异越明显;但WBC、RBC、Hb、RDW、MCH、NEU、MO、LY、MCV、PLT、MCHC、HCT在不同时点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不同时点静脉血标本检测结果比较

3 讨论

血常规检验是最基本的血液检测方法,为临床诊断多种疾病的常用方式[5]。然而,血液标本检测的准确情况极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偏差,如检测方法、血液采集情况、温度、时间、抗凝剂等均可能对血常规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6]。近年来,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设备的改进与完善,其对传统手工计数而言,操作更加方便和智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人为因素而引起的误差[7],从而有效提高血常规检测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但是,由于大批量体检或大医院门诊的样本量比较多,采血时间较为分散,因此极易造成样本处理延迟[8]。通常,血液采集至标本检测时间需要2 h左右;那么,相关的检测结果是否能够真实反映患者身体情况、是否会对血细胞分析结果造成影响就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

本研究中采用Ac.T 5diff AL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主要是通过电阻抗原理进行检测,其可在短时间内计数细胞,同时可通过化学、电子、光学等先进科技对样本血液中的PLT、WBC、RBC等进行分析。基于该测定原理,在进行血常规测定前必须要保证标本中血细胞的完整性[9]。然而,从采集血液标本到检测标本往往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样就会造成检测时间后延,不能在采集标本后及时进行测定。但若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则易导致血细胞分解或破坏,从而造成检测结果偏差[10]。目前,临床上对于标本存放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情况尚未明确定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MPV在送检后2 h、4 h、8 h的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送检后及时检测的结果;但WBC、RBC、Hb、RDW、MCH、NEU、MO、LY、MCV、PLT、MCHC、HCT在不同时点的检测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其可能与新鲜血液加入抗凝管后,全血外环境和温度在24 h内未发生较大的变化,虽然细胞形态有一定的变化,但通常不会对WBC、PLT和RBC等的检测果造成影响[11]。虽然,WBC会随着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会在渗透压的作用下发生体积改变。但本研究中所采用的 Ac.T 5diff AL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所选用的是细胞化学光吸收和体积分析方法进行计数,该技术主要是以测量染色细胞吸光度的方式对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进行区别,在一程度上为WBC参数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12]。而 MPV在不同时点的测定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差异性越明显。其可能与血小板黏附、聚集及内部结果有关。血液在离体后,受渗透压、血小板结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往往会出现血小板肿胀,引起构型改变,进而造成MPV增大。

综上所述,在常规条件下(17~22 ℃),血常规检测中仅血小板平均体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他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均不会受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

[1]刘昌丹,陈红宇,李承彬.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64-67.

[2]韩艳菲,苏红梅,李亚粉.自封式塑料袋打包采血管在住院患者静脉血标本采集过程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7,24(8):15-17.

[3]常玲,杨芬兰,吕瑞雪,等.质量控制小组在降低住院病人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中的应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7,39(2):37-41.

[4]杨茂花,叶丹.空腹静脉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J].医药前沿,2017,7(6):108-109.

[5]薛媛.婴儿真空采血器行头皮静脉与常规股静脉采血标本合格率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3):3630-3631.

[6]陈光意,付书贞,杨占军,等.血液病患者静脉全血标本常温下放置时间对网织红细胞参数测定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5):519-520.

[7]李莲,梅彩玲,刘兴燕.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采集血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1):15-16.

[8]瞿国英.预处理对静脉血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胶体金层析法检测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555-1556.

[9]杨倩琳,黄媛,宋世平,等.末梢血与静脉血对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白血病患者WBC、HB、PLT结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17(11):2032-2033.

[10]路洪祥,程颖,佟昌跃,等.分析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于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2):90-92.

[11]康军仁,马恩陵,陈伟.实时定量PCR检测外科发热患者静脉血中细菌DNA含量及其与体征、血细胞计数的相关性[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5,23(5):292-295.

[12]姚园园,刘碧静,陈少芝.静脉留置针在4~15岁儿童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血液标本采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6,6(12):383-384.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10.046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朝阳 122000

猜你喜欢

血细胞血常规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血常规解读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