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斯玉米:缔造舌尖上的玉米王国

2017-11-02

种子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博斯糯玉米袁隆平

刘 琴

博斯玉米:缔造舌尖上的玉米王国

刘 琴

编者按:众所周知,中国种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洋品种在蔬菜种子市场份额占据比例大;东北大部分普通玉米种子的生产被先锋、KWS瓜分;在黄淮海,民族种业苦苦支撑、度日艰难……在种业界惊呼“严冬”来临之际,博斯玉米异军突起,不仅守住了国内阵地,还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将自主知识产权种子推向了国际市场。与此同时,公司掌门人刘占文博士的甜糯玉米育种水平,已引起国内、国际种业界的高度关注。袁隆平院士在品尝了博斯公司培育出的甜糯玉米后大为赞赏,为其题词“缔造舌尖上的玉米王国,博斯健康美食播撒人间”。那么,博斯玉米的制胜法宝是什么?未来又有怎样的发展战略规划?9月10日,在河北省顺平县,在第七届博斯甜、糯玉米新品种国际研讨会期间,记者进行了探究。博斯人精心布局的种业蓝海正波光粼粼……

▲刘占文(左一)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中)介绍博斯玉米特性

色彩斑斓的彩糯玉米、洁白如玉的白糯玉米、五颜六色的甜糯玉米,还有既有西瓜甜度又有苹果清香的甜玉米……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玉米竟然都可以生吃。9月10日,在河北省顺平县,由博斯玉米科技开发公司举办的第七届博斯甜、糯玉米新品种国际研讨会上,集中展示的鲜食和加工型糯玉米、甜糯玉米、甜玉米等28个新品种,令来自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教授、种业企业经理、食品行业经理、育种工作者,以及新闻媒体记者等数百位参会者眼界大开,交口称赞。

本次研讨会展示的品种均为博斯玉米科技公司按系统工程精心培育的标准化、系列化品种,多数为首次对外发布,其中既有适合速冻的品种,也有适合真空包装和脱粒的类型。

博斯玉米科技开发公司系植物育种学博士刘占文所创,这位曾就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国际水稻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育种专家,多年前就放弃了国外优越待遇,从海外归来后创业,专心于甜糯玉米育种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刘占文(右)与袁隆平院士(左)

攻克难题 创新科技

在以往,育种家大多追求产量、追求大穗,糯玉米多是普通玉米转育而成,其株型粗放、枝叶繁茂,质地粗糙、口感欠佳。石家庄农科院刘玉强研究员认为,国内糯玉米大都价位不高,主要是因为以锥形穗居多,不适合切段,不符合国际标准,故而商品性差,而由博斯公司培育的甜糯玉米则完全不同,其品种是在引进国外商业杂交种的基础上结合公司的育种目标,驯化和改良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培育而成。博斯的甜糯玉米新品种不仅有早熟、抗倒、抗病、果穗修长、籽粒质感如玉等特点,口感上也清香甜黏、皮薄无渣,而且营养价值也高,产品中所含的赖氨酸是市面上普通玉米的10倍。据了解,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能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免疫力,并有提高中枢神经组织功能的作用。

研讨会上,到场的来宾还品尝了未上市的玉米品种,其中的金银粟品种,筒形穗,行直码密,籽粒排列整齐、大小一致,鲜穗无花丝附着,落粒性好,口感饱满、圆润、嫩滑、甜黏、芳香。刘占文透露,博斯公司正在研发黑色甜玉米,其中富含的花青素可以净化血液。

“博斯玉米好看又好吃”,主攻甜糯玉米育种的新疆农业大学白光红副教授对博斯公司的甜糯玉米赞美不绝。他介绍,一般的甜糯玉米株型披散,抗倒、抗病能力差,而博斯玉米田看到的甜糯玉米则株型清秀、节间很开。

据了解,甜、糯玉米都是双隐性基因控制,糯性是100%的支链淀粉,甜则要求较少的淀粉(淀粉大多以水溶性多糖(WSP)形式存在,WPS没有甜味,还原糖与WSP呈反相关),二者不可兼得。20世纪80年代,美国依阿华大学的一位生物学教授曾发表了一篇甜糯结合方面的论文,指出美国育种界一直没有突破这个难题。把还原糖和WSP的含量调节成既有较高甜度而又没有玉米淀粉味的感觉,刘占文突破了这一遗传难题。

由普通玉米转育过来的甜糯玉米改善了株型结构,提高了抗倒、抗病能力,但皮厚、花丝多、口感差,刘占文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白光红赞叹说,这源于博斯培育出的玉米品种科技含量高。

白光红说,在甜糯玉米口感评价时,有个术语叫“回生 ”,也就是说趁热吃,口感绵柔,一旦果穗冷凉,粒肉马上变硬,口感变差。“回生”现象是由果皮、质地和薄厚及胶质的多少决定的,但具体作用机理不清楚,因为它是由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共同决定的,现在刘占文攻克了这一遗传难题。

打铁自硬 风格独特

多年来,刘占文及其团队培育出了一大批大田玉米品种及50多个系列化的甜、糯玉米苗头组合,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了特有的产品风格。其中,博斯甜818有“万金油”的美称,种植范围可从吉林省覆盖到海南省。该品种基因结构复杂,能适应多种气候。

山东金来种业董事长崔汉良介绍了2017年博斯甜糯玉米在莱州市的种植表现,称赞博斯甜糯玉米表现出的超强抗倒伏能力及封顶性好的特点的同时表示,如今粮食过剩已为常态,而特种玉米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特殊风味,必将受到大众的青睐,因为没有人拒绝美食,没有人拒绝健康。“通过博斯甜糯玉米的良好表现,我们看到了特种玉米的广阔前途和希望,坚信特种玉米必将发展为一个大产业 ”。

▲博斯彩3号

是的,博斯玉米品种凭借过硬的质量深受市场认可,不仅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畅销,市场触角还探出了国门。在韩国,博斯玉米成为了响当当的品牌,2017年韩国农业部一次性登记了博斯公司的12个品种。据韩国五香食品社长朴宰均介绍:“在韩国,博斯玉米是身份和价值的象征和体现。韩国人以吃上博斯玉米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博斯玉米通过韩国加工进行转口贸易,如今已出售到美国、巴西、澳大利亚、英国、智利等世界上众多国家。”据介绍,博斯玉米出口到韩国的种子300元/kg,远高于国内市场价位。2017年博斯玉米生产种子5万kg左右,已被包销,严重供不应求。此外,博斯公司还能为客户提供“菜单式服务”,培育未上市品种。客户可以自行选择产品的颜色(白、黄、紫、红)和甜度(微甜、中度甜、超甜),通过对两个梯度的组合,可以打造独特的、差异化的商业模式。这种特色化、个性化的服务在市场上占有了主动权,也降低了单一品种的市场风险。

▲刘占文(右一)向参观者介绍公司玉米特点

前人指路 标新立异

刘占文认为农业与其他行业一样,没有标准化就无法实现产业化。他介绍,2016年中国大田种子总价值约为1 160亿元,尽管随着分子技术的介入,未来还有升值空间,但大田种子受时空限制,基本处于饱和状态。甜糯玉米则用途广泛,若是做成大产业,甜糯玉米市值(种子+美食)在未来必然超越大田种子。不过,若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把甜糯玉米这一产业做大。

于是,从一开始,博斯公司的甜糯玉米育种系统工程就是以标准化和产业化设计实行的系列工程,经过20年的科研,已经实现了甜糯玉米的标准化、系列化。如今博斯公司为打造鲜食玉米标准化产业链 ,提出了构建三级平台、三级盈利模式的设想,同时进行种子、加工、餐饮连锁多层面销售。从合同厂家到饭店食堂,从自营加工厂到国内、国外电商,公司计划将博斯玉米品种放上每一位老百姓的餐桌。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博斯人在努力,刘占文在前行。为此,刘占文专程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拜访了阔别30年的袁隆平院士,不只为共同回忆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水稻所的研究学习生活,更为一个产业的蓬勃发展迸发前沿思想及对未来发展构想的有力碰撞。“袁隆平院士对我讲了他的年轻团队如何敲掉了水稻亲本富集重金属铬的基因,此后再不为大米含铬而担忧,杂交稻从营养健康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引发了我对自己从事了20年的甜糯玉米育种的新思考,虽然20年的甜糯玉米系统工程育种,已经实现了甜糯玉米的标准化、系列化,外观一致漂亮、美味可口,也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在提高甜糯玉米的营养元素(维生素A、维生素E、α-3亚麻酸、人体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色氨酸含量等)上再下下工夫,使其更加符合人类健康的需要?其实空间是很大的”,刘占文有了新的思考。

此次会见,袁隆平院士谈到了新的不育系培育方法,即一个品系的稻穗上有一半的稻谷颜色浅,是不育系的种子,而另一半颜色深的是可以正常产生后代的种子,但其下一代仍然一分为二,如此循环。两种种子可以轻易用色选机分开。刘占文由此想到,甜糯玉米骨干系材料是否需要在杂优制种方面开展类似的工作,为制种提高纯度和效率?袁隆平院士还讲到新一代杂交稻是在多么不利的气候环境下,连续3年夺得1 000 kg/667 m2的产量;原来杂交水稻夺得高产,谷草比为0.55,是世界公认的半矮秆水稻,但是,现在要进一步提高杂交稻产量,通过提高谷草比已经非常困难,所以袁隆平团队新的技术路线是,从原来的半矮秆提升到半高秆,通过增加生物量的途径,进一步提高杂交稻产量。那么,甜糯玉米育种是否应该在更优的株型结构、从生物量的有效分配上开展研究,以达到节能高效农业?供给侧改革,一方面是保持相当产量,更重要的是发展高效农业,着重科技创新,为三农创新发展提供科技保障。刘占文找到了新的方向。

这次拜访袁隆平院士,刘占文带去了自己潜心研究的甜糯玉米新品种,袁隆平院士品尝后表示“我认为每个人都会爱这种玉米”,并为博斯玉米题词“缔造舌尖上的玉米王国,博斯健康美食播撒人间”,表示非常乐意帮博斯寻找合作伙伴,把甜糯玉米这个美食产业迅速做大。刘占文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从过去仅仅是口粮、解决温饱的粮食玉米,发展到现在有观赏性、能代表高品位的特色美食,近年来在我国鲜食玉米的发展中博斯公司功不可没。他们坚持出精品、出大品种,使博斯甜糯玉米成为筒型穗、外表美观、质地细腻、口感极佳的精品代表。多品种的研发让企业更快发展,多品种的种植让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在真正做到农民和企业“双富”、打造舌尖上玉米王国的路上,博斯公司砥砺前行,不断精耕。

猜你喜欢

博斯糯玉米袁隆平
甜蜜糯玉米的发现及应用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糯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人间困境怎么破? 博斯《人间乐园》
北方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研究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打开博斯的魔盒
荒诞而真实
浅论糯玉米苗期田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