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城市双庙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2017-11-01高鹏刘敏敏高鑫李冰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园林景观景观

高鹏,刘敏敏,高鑫,李冰

(山东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1)

聊城市双庙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高鹏,刘敏敏,高鑫,李冰

(山东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1)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生态园林和生态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净能力及自动调节能力,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执行自然“纳污吐新”负反馈机制的子系统,被称为“城市之肺”。其在保护和恢复绿色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方面起着其他基础设施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城市园林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是营造方便舒适、安全健康、生态宜居的居住区生态园林景观环境的关键,也是现代生态设计的新的发展趋势。聊城市双庙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以“锦绣江南”为主题,在生态学理念的指导下对居住区进行功能分区,规划出广场景观区、滨水景观区、老年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安静休息区、生态保健区6大功能区,打造中心水景景观带,设计江南水田、绿上心头、绿之舟、绿影长廊、绿野仙踪、落樱花园、绿之源泉7大主要景点,形成“一轴六区七景”的空间格局,营建一个具有聊城江北水城特色并将文化休闲、娱乐、健身等融其一身的现代生态型居住区。

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Abstract:Residential spa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ity ecological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green system,green garden with self purification ability and self regulating ability,is an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of the city,known as the“lung of the city”,it is only natural“execution subsystem in city ecosystem sewage satisfied spit new”negative feedback mechanism.In the gree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can not be replaced by other infrastructure to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the city and improve the city'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idential green spa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ity landscape,is the key to create a comfortable and convenient,safe,livable residential ecological landscape environment,ecological design is a modern new development trend.Liaocheng Shuangmiao residential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to“Fairview Jiangnan”as the theme,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landscape ecology,plan out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zoning,such as square landscape area,waterfront landscape area,the elderly activity area,children's activity area,quiet rest,ecological health care area,create the center of the water landscape belt,design paddy field,green heart,green boat,green corridor,the wizard of Oz,Sakura Park,the Fountain of green,formed the spatial pattern of“one axis,six zone,seven landscapes”and strive to build a Jiangbei water city which has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eco residential region culture and leisure,entertainment and fitness.

Key words:residential area;landscape;ecological design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建设成为人们追求的共同目标,具有自净能力及自动调节能力的园林绿地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被称为“城市之肺”,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执行自然“纳污吐新”负反馈机制的子系统,在保护和恢复绿色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方面起着其他基础设施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生态园林和生态绿地系统建设是现代城市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今后人居环境和园林建设发展的主旋律[1-4]。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生态园林和生态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供优美、整洁、方便舒适的居住区绿地生态景观环境,满足居民游憩、健身、交谊等活动的需要是最本质的功能。居住区园林景观的生态规划设计是城市园林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是营造方便舒适、安全健康、生态宜居的居住区生态园林景观环境的关键,也是现代生态设计的新的发展趋势[5-14]。文章以聊城双庙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为例,结合当地自然和人文条件,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对设计区域进行功能分区,形成“一轴六区七景”的空间格局,营造出了一个集生活、休闲、娱乐、健身等于一体的生态型居住区。

1 区域概况

1.1 区域位置

聊城双庙居住区位于聊城市区北部,柳园路以东、建设路以南、振兴路以北。北邻聊城汽车总站,机动车流量、人流量大且复杂。

1.2 现状分析

双庙居住区现状以80~90年代老式平房和多层砖楼为主,生活设施老旧简陋且大多已经无人居住,只有少数居民居住且居住环境恶劣,配套服务设施落后。

1.3 自然条件

聊城位于山东西部鲁西平原,素有齐鲁西大门之称,毗邻河南、河北,为于华北、华东、华中三大区域交界处。聊城境内水资源丰富,黄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于聊城,纵贯南北,具有江北水城特色,聊城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威尼斯。全市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较厚,沙粘适中,灌溉条件优越,适合多种植物生长。聊城春季干旱多风,回暖迅速,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季;秋季天高气爽,气温下降快。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3.1℃,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2.5℃;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6.7℃。聊城市年平均降水为578.4 mm,时空分布不均。其中,冬季降水量最少,为17.9 mm,占全年降水量的3.1%;夏季降水最多,为371.8 mm,占全年降水量的64.3%;春、秋两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32.6%,从降水量与气温变化的搭配上看,属雨热同季型。

2 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2)《住宅设计标准》(GB 50096—2011)

(3)《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0420—2007)

(4)《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

(5)《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2006版)

(6)《聊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

(7)现状资料及我国现行的相关设计法规。

3 设计构思

3.1 设计理念

聊城双庙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以“锦绣江南”为主题,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对原有的居住区景观进行重新改造设计,居住区四周配植抗污能力强的植物,将居住区与周边城市环境进行生态隔离[15],减弱城市机动车尾气等污染对居住区环境的影响,居住区内植物配置以乡土植物为主,结合抗污能力强、具有杀菌保健等特点植物,同时根据聊城市当地独特自然条件,尤其是过境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力求营建一个具有聊城江北水城特色并将文化休闲、娱乐、健身等融其一身的现代生态型居住区,使居民获得功能齐全、景观优美和生态环境健康的居住环境。

3.2 设计原则

3.2.1 “适用、经济、美观”原则

“适用、经济、美观”是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首要基本原则。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要做到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一般情况下,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首先要考虑“适用”的问题。所谓“适用”,一层含义是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时要“因地制宜”,使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另一层含义是居住区绿地的不同类型、不同空间、不同设施等都有其相适应的功能服务于不同的居民。在“适用”的前提下需要考虑“经济”问题。“经济”就是在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和建设中通过对原有环境资源的利用,合理地投入资金,以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经济”原则的实质,是尽量在投资少的情况下达到良好的规划设计效果。在“适用”、“经济”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美观”,即满足居住区绿地布局、造景艺术要求。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必须在“适用”和“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三者必须协调来,统一考虑,最终创造出理想的居住区园林景观。

3.2.2 生态性原则

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生态性原则指在利用先进合理的技术和措施,秉承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利用场地现有植物、水体和地形等要素,根据场地及其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地对居住区植物、水体和地形进行生态设计,尤其是植物的合理配置,构建乔灌草复合植物群落,应节制利用外来树种,保护和发展乡土树种,多采用杀菌保健植物,最大化地发挥居住区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实现对居住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恢复[1]。

3.2.3 安全性原则

居住区作为城市居民聚居的主要场所,安全性原则是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重要原则。居住区园林景观安全性原则首先要求游憩活动与设施的设计符合安全要求;其次居住区植物景观构建时,避免在公共活动区域,尤其是儿童活动区域内配植带刺、有毒的植物种类。在居住区机动车主路旁不应种植分支点过低、枝繁叶密的乔灌木,以免影响行车安全;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还应满足和保护居民的心里安全需要,研究发现人们对于私密性强的空间环境会产生归属感,从而产生安全感,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宅间空地,利用植物群落围合,结合休闲、游憩设施,创造令居民产生安全感的居住区园林景观。

3.2.4 整体性原则

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必须建立在整体性的基础上,坚持从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出发,强调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目标与区域或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一致性,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即居住环境是城市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应与周边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能只为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环境的营造或发展而损害、侵占、掠夺周边环境的资源,或是将自身的污染扩散、转嫁到周边环境中。

3.3 总体布局

聊城双庙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以原有的场地为基础,根据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居住区进行功能分区,根据各功能区特点及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主题——锦绣江南,营造富有江北水城特点的居住区园林景观,形成“一轴六区七景”的空间格局(如图1~2所示),“一轴”指的是位于小区中线上的中心水景景观带;“六区”指六个功能区(如图3所示),即广场景观区、滨水景观区、老年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安静休息区、生态保健区等六大功能分区;“七景”即位于居住区各功能区内的主要景点:江南水田、绿上心头、绿之舟、绿影长廊、绿野仙踪、落樱花园、绿之源泉。

3.4 功能分区及主要景点意向设计

3.4.1 广场景观区

广场景观区位于居住区北部主入口,主要由主景“江南水田”及周围乔灌草复合植物群落组成,体现出居住区“锦绣江南”主题。“江南水田”为居住区主景,是高低错落的跌水景观,层层叠叠富有层次感,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江南水田形韵(如图4所示)。“江南水田”水位较浅,并设有汀步,增加了景点的亲水性,满足居民娱乐休闲需要的同时保障居民游憩安全。广场景观区植物配植以常绿、落叶乔木为主,辅以花灌木及地被植物,形成富有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的植物空间,与“江南水田”主景一同烘托出江南水乡的气氛,突出了居住区“锦绣江南”的主题。

图1 总平面图

图2 总鸟瞰图

图3 功能分区图

图4 “江南水田”效果图

3.4.2 滨水景观区

滨水景观区是整个居住区的核心区域,位于居住区中心,呈南北走向。滨水景观区主要以水景为主,在人工湖上和周围设置了硬质活动区域,采用嵌草铺装为主,方便居民日常休憩娱乐活动,同时产生生态效益。半月湾广场位于滨水景观区南部,是滨水景观区的主要娱乐休闲广场。广场背景为月牙造型的跌水水池,广场中心设有喷泉;半月湾广场北部为“绿之舟”景点(如图5所示),景点造型为椭圆型造型人工小岛,取一叶扁舟之意,岛中种植常绿植物雪松(Cedrus deodara),雪松植株挺拔,四季常绿,犹如舟之帷帆,整个景点造型犹如水中航行一叶扁舟,向着月半湾广场前进,犹如大海之舟回归家的港湾;滨水景观区中部地带设有创意喷泉“绿上心头”(如图6所示),周围配置模纹花坛,喷泉处于整个滨水景观区中心部位,位于整个居住区的心脏地带,是人们日常休闲娱乐中心区域,在此设置观赏喷泉、花坛,合理搭配不同花期、不同花色和株型的花灌木,并配有常绿乔木作为背景,使花坛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效果,提升居住区生态效益及美化居住区景观环境。

3.4.3 儿童活动区

儿童活动区位于居住区的西南角,邻近居住区次入口,靠近滨水景观区,内设有儿童活动广场,保障儿童独特的身心特点,植物配置主要以多彩、柔性植物材料为主。保障儿童活动的安全性,避免采用月季(Rosa chinensis)、玫瑰(Rosa rugosa)等枝叶有刺或者花粉飞播较多的植物,防止植物刺伤儿童或者花粉引起儿童过敏。儿童活动区的主要景点为“绿野仙踪”广场,广场采用株高1 m以下的低矮花灌木来围合成半封闭空间的绿色迷宫,所围合的空间可以使儿童产生封闭之感,达到迷宫游戏的要求,又不影响家长对儿童的看护(如图7所示)。

3.4.4 老年活动区

老年活动区位于居住区的西北角,主要为老年人休闲健身提供场地,设置“绿影长廊”主要景点。“绿影长廊”配置凌霄、紫藤等攀援植物,利用绿色植物材料构建出长廊效果,为老年人休憩活动提供荫凉场地(如图8所示)。嵌草铺装结合绿色草坪,配植松柏类和芳香植物等释放杀菌素的保健植物,形成乔灌草复合结构植物群落,为老年居民活动提供活动场地的同时,又具有保健功能和生态效益。

图5 “绿之舟”效果图

图6 “绿上心头”意向图

图7 “绿野仙踪”效果图

图8 “绿影长廊”效果图

3.4.5 生态保健区

生态保健区位于居住区的东部,主要景点为“绿之源泉”广场,广场采用硬质嵌草铺装,配置乔灌草复合的生态保健植物群落(如图9所示)。采用不同叶色与花色的杀菌保健植物,进行颜色和株型合理搭配,从视觉上创造具有安神静心作用的生态保健景观。配置芳香植物,阵阵芬芳沁人心脾,同时芳香植物释放杀菌素等物质,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等保健作用。区域道路两旁设置座椅,方便居民停留、休憩。

3.4.6 安静休息区

安静休息区位于居住区的东南角,远离出入口,安静幽闭。主要景点为“落樱花园”,广场四周配植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辅以常绿乔木、花灌木。在樱花盛开的春季,伴随着散落的花瓣,人们在此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得到悠闲休憩机会,体验江南水乡悠闲的生活节奏(如图10所示)。

图9 “绿之源泉”效果图

图10 “落樱花园”效果图

3.5 道路交通设计

居住区道路交通设计主要分为内、外道路交通两大部分,外部道路交通设计主要沟通组织居住区与其周边城市环境交通;内部道路交通设计主要组织居住区内交通和沟通连接各景观景点。居住区北面、东面紧邻城市主干道,其中北面设置主入口,东面设置次入口,主次入口连接城市主干道,允许机动车通行(如图11所示)。

图11 交通分析图

居住区道路交通设计秉承人车分离、方便居民的原则,由于聊城市双庙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为老旧居住区改造项目,不具备建设地下车库的条件,所以居住区采用环形车行系统,方便车辆通行,同时车行道路不与居住区中部主要景点区域交叉,保证居民日常生活游憩安全。

居住区采用三级道路系统,一级路宽5~7 m,为园区车行道路,双向单车道,主要为居民私家车、居住区管理养护车辆及消防安全车辆通行道路,采用环形形式组织居住区各单元楼交通;二级路宽3~4 m,为园区人行道路,主要为居民入户道路及居民步行游憩道路,应急时,消防等应急车辆可通行。二级路主要布置于居住区各景观区域,是居住区景观游览路线的骨架;三级路宽1~2m,为居民游览小径,连接景点与一、二级道路,贯通各个景点,方便居民游览,与一、二级路共同组成完善的游览路网系统。

3.6 植物配置设计

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植物种植配置以生态学理念为指导,根据不同植物的生理形态特点,进行合理搭配,创造景色优美和生态环境健康的居住区园林景观[12]。

居住区绿化基调和骨干植物应首先考虑选择原场地生长势良好的乡土植物,充分利用原场地植物,节约植物移栽成本,保障植物成活率。居住区四周配置抗污能力强的植物如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等,生态隔离居住区与周边城市环境。植物配置考虑植物形态、颜色和季相变化等因素,营造出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居住区植物景观效果[15-19]。其中冬季景观以常绿针叶树为主,适当搭配冬季开花植物,如:雪松、桧柏(Sabina chinensis)、腊梅 (Chimonanthus praecox)、白 皮 松 (Pinus bungeana)等;春、夏季景观以观花观叶植物为主,如连翘(Forsythia suspensa)、榆叶(Amygdalus triloba)、山樱花、碧桃(Amygdalus persica)、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 Koehne)、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木槿(Hibiscus syriacus)、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二乔玉兰(Magnolia soulangeana)等;秋季景观以秋色叶树种为主,如银杏(Ginkgo biloba)、黄栌(Cotinus coggygria)、鸡爪槭(Acer palmatum)、白蜡(Fraxinus chinensis)等。

居住区植物配置应考虑各功能区的不同特点[20-21]。滨水景观区与广场景观区主要以水景为主,配植水生植物或喜湿植物,如旱柳(Salix matsudana)、垂柳(Salix babylonica)、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睡 莲 (Nymphaea tetragona)、香 蒲(Typha orientalis)、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美人蕉(Canna indica)、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等;生态保健区、安静休息区和老年活动区因其使用人员和使用功能特点,采用香花植物、松柏类植物和能分泌杀菌物质等具有杀菌保健作用的植物,如玫瑰、月季、紫丁香(Syringa oblata)、雪松、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等;儿童活动区选取色彩活泼鲜艳植物,对儿童产生吸引力,同时考虑儿童游憩安全,避免采用带刺或花粉等植物,如枸骨(Ilex cornuta)、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等有刺、有毒的植物,防止植物对儿童活动产生安全隐患[22-24]。

4 结语

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及建设在城市景观生态建设、改善城市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质量和进度。良好的居住环境是社会文明发达的标志,许多国家已将其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的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及建设水平明显提高,成果显著。园林绿地正从过去单纯以绿化、美化为主要功能的狭义概念,发展成为城市人居生态系统服务的绿色生态体系。但是,当今城市绿化的重点仍是城市公园、道路绿化等,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及建设一直是城市绿化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及建设是当务之急。

[1] 鲁敏,赵学明,李东和.居住区绿地生态规划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2] 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17(6):3-10.

[3] 马玉剑,刘文静.人性化的居住区景观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3):6291-6292.

[4] 邹珊珊.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筑,2016(24):250-250.

[5] 李高翔.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策略与实践[J].规划师,2017,33(z1):44-48.

[6] Wang W.,Fang C.,Li H..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of Jiaozuo city[J].Th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05,16(9):1724.

[7] 尹淑萍.居住区生态景观营造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6.

[8] 黄经南,王国恩,张子玉,等.城市生态景观规划的实施难点与政策探讨——基于潍坊城区河道整治规划案例[J].城市规划,2017,41(1):109-112.

[9] 龚艳红.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品质提升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10]鲁敏,杨盼盼,李东和,等.高校校园园林景观总体规划概念设计——以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28(3):197-203.

[11]李迎辉.情感符号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3):25-29.

[12]刘滨谊,梅欹,匡纬.上海城市居住区风景园林空间小气候要素与人群行为关系测析[J].中国园林,2016,32(1):5-9.

[13]李华芹.现代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探析——以春申湖高尚社区A岛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14]李科.生态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农机,2016,43(3):168-169.

[15]冯兰东,赵鹏,徐杨,等.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模式的构建——以济南市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5,30(6):550-557.

[16]鲁敏,徐晓波,李东和.风景园林生态应用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17]彭晓慧.基于生态学的居住区设计探析[J].城市建筑,2013(4):1-2.

[18]Jim Daly.游憩与运动的规划和设计[M].马勇,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19]秦超.论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J].城市建筑,2014(33):217-217.

[20]刘鸿琳,王跃.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研究——以宜昌市六泉湖公园景观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1,27(11):92-95.

[21]黄丽霞,杨振华,孙春红,等.重庆园博园滨水植物景观设计艺术手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1):153-158.

[22]李艳侠,于雷,陈雅君,等.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5):174-176.

[23]曾艺君,钟军立.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36(4):238-241.

[24]杨楚甜.居住区可持续景观生态设计技术应用研究[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6.

(学科责编:康文凤)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Shuangm iao residential area in Liaocheng

Gao Peng,Liu Minmin,Gao Xin,et al.
(School of Art,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Jinan 250101,China)

TU996

A

1673-7644(2017)04-0396-08

2017-06-11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计划项目(2011YK023)

高鹏(1992-),男,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风景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与室内环境生态修复等方面研究.E-mail:916068623@qq.com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园林景观景观
规划设计作品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