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乱象如何治理

2017-11-01文/刘

传媒 2017年17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

文/刘 辉

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乱象如何治理

文/刘 辉

科技进步带来了媒介环境的新变化。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手机超过PC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手机终端的普及给人们的媒介接触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微博、微信成为重要的社交平台,传统媒体也纷纷将业务扩展到新媒体领域。

在新的媒体环境下,由于缺乏行业统一规范,使当前新闻报道乱象频出,反映在新闻报道中则体现为虚假新闻、新闻庸俗化、新闻歧视等现象,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协调,而且还腐蚀着新闻行业的公众口碑和社会形象。

虚假:新闻行业的顽症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真实性这个新闻最根本的特性永远不变。离开了真实,新闻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然而,自新闻业诞生之日起,假新闻就始终如影随形。假新闻的存在与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利益诱惑以及受众日常的新闻偏好有关。新闻媒体不惜以自己多年累积的品牌公信力为代价,强调新闻报道的新奇性,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追求轰动效应和商业利益。这种弄虚作假、蓄意炒作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媒体的基本职业道德。

新媒体成为虚假新闻的多发地。由于信息的开放性和把关环节的缺失,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制作、传播假新闻的重要渠道。自媒体的繁荣为假新闻的生产打开了便利之门,成为谣言的温床。201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司法解释,划定了网络言论的法律边界:谣言信息被转发达500次可判刑。然而,这仅仅是惩罚性的规定,缺少预防性机制,难以从源头上杜绝虚假新闻。

传统媒体的虚假新闻也不容小觑。相较于新媒体,传统媒体在新闻核实等方面更具有专业性,而一旦出现虚假新闻,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社会影响,甚至使整个传媒行业的公信力大大受损。例如,2013年10月,《新快报》记者陈永洲收受他人钱财,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连续发表十余篇失实报道,这种媒介权力寻租行为带来的恶劣影响难以估量。

虚假新闻媒体融合特征明显。当前,虚假新闻体现出明显的媒体融合特征。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开发,传统媒体将触角延伸到新媒体领域。官方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成为不少虚假新闻传播的主要平台。如“2014年放假安排”以及“外国小伙扶摔倒中年女子疑遭讹诈”这两条假新闻,就曾被传统媒体官微广泛转载。在新媒体时代,第一时间抢发独家新闻成为传统媒体满足新闻时效性需求的重要手段,但与此同时,如何保证消息的真实性仍然需要深入探讨。因为,在新媒体平台发布虚假新闻,即使仅仅是转发,也会对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数据误读型虚假报道亟须反思。一方面,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数据往往能够增强报道的可信性,数据误读也会造成虚假报道。2013年国庆节期间,媒体报道11万人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后留下5吨垃圾,得出人均产出44斤。一位网友看到报道后,用数字来质疑媒体。原来,在看似严密的计算下,记者把除法的分子分母搞混了。对于这些涉及数据的新闻报道,记者应该正确了解数字的含义,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避免造成数据误读。

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新闻逐渐走俏。但是,大数据误读造成的虚假新闻,具有专业性强、非业内人士难以辨识的特征,因而更容易误导公众。例如,《北京青年报》在新浪微博中发布了谷歌公司实时显示全球森林的覆盖情况的地图——“全球森林监察(Global Forest Watch)”,由于国内很多地区数据缺失,导致地图出现不科学的颜色反差,误导网民认为中国植被覆盖率几乎为零。该微博造成网上唱衰中国的论调蔓延,影响恶劣。

“三俗”:新闻业的不正之风

我国传媒产业化的不断提速,在盈利的指引下,媒体难免会受到经济学中“大数法则”的支配——为了争夺受众的注意力资源,追求高份额的广告收入,媒体可能放弃自身的社会职责,一味迎合受众,呈现出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的倾向。

低俗的新闻快餐。在纷繁的新闻信息中,“颜色新闻”常能“脱颖而出”。所谓颜色新闻,是指有意渲染色情、暴力凶杀和病态心理的“黄色”“黑色”和“灰色”新闻。一些网站为了吸引用户的眼球,用“性感”来装点自己的新闻,这些网站用性、裸体、美女、奸杀、施暴、绑架、淫秽等敏感元素相互组合,呈现新闻。在面对自然或者人为灾难事件时,有些新闻媒体为了追求真实感和现场感,将镜头直接对准遇难者,详细报道灾难现场细节,却忽视了媒体应有的人文关怀。可以说,这种“颜色新闻”是一种信息污染,也是一种传媒暴力。

例如,2013年,在李某某等未成年人涉嫌强奸一案中,媒体为了满足公众的猎奇心理,不顾案件涉及未成年犯罪、女性性侵害等,公开当事未成年人和受害女性的大量信息,不顾公序良俗而极力渲染犯罪细节,吸引公众眼球。

“标题党”新闻。“标题党”是指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使报道看起来更具权威性,使用煽情的语句、夸张的手法、恐吓的基调,然而却与事实脱节的新闻标题。这类新闻适应了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的特征,往往会选择迎合当下社会情绪的、有争议性的、风头正劲的人物或事件进行炒作,还打色情的擦边球。例如,将报道房价上涨的新闻标题改编为《房事压力下的都市男女》。

这种“标题党”新闻的存在会歪曲事实,扭曲报道者原意,既欺骗了受众的感情,又污染了媒体环境,不利于新闻报道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环境,长此以往,必然会威胁到媒体公信力。

歧视:新闻报道中被忽略的痛楚

如果说造假是新闻界的一颗毒瘤,时刻刺激着新闻人的中枢神经,“三俗”之风还能让新闻人时而感到恐惧和担忧,那么,传媒歧视现象却极少有人关注。只要留意如今的新闻报道,就会发现很多报道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对不同身份、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区别对待的态度,导致新闻媒体这个守护社会公平的天平失衡。

不同阶层的“社会能见度”不同。美国社会学家索尔波特· 甘斯认为,在一个权钱直接转换的社会,新闻价值含量也与“含金量”成正比;社会的底层往往是“隐形群体”,落在新闻媒体的视野之外。

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矛盾复杂,城乡和地区差距加大,社会有出现断裂的危险。而媒介组织和新闻报道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这种“断裂”现象:大众传媒这一稀缺资源更多地向社会强势群体或上层阶层倾斜,而忽略了困难群体或底层的需求,嫌贫爱富现象明显。媒体更多地关注政府官员、企业高管、专家学者、公司白领、影视明星等那些掌握权力、拥有财富、社会声望高的社会精英阶层,而那些困难工人农民、城市贫困者却被媒体冷落,以至于有学者发出“中国老百姓越来越没有声音”的呼喊。

对社会边缘人群的偏见。边缘人群就是那些与主流社会、主流文化等相斥的一类群体,比如艾滋病患者、心理或精神疾病患者等。媒体多以猎奇的眼光对边缘人群进行报道,很少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对精神病患者的报道表现出的是偏颇、回避和淡漠,鲜有新闻报道他们如何战胜疾病,报道多与他们的暴力行为等负面题材相关,这容易传递一种信息,即这些边缘化人群与丑恶、犯罪等有着天然的联系,客观上塑造了其负面媒介形象。

对女性的不尊重。在互联网上,女性往往处于“被看”的地位,成为网络娱乐新闻报道的主要素材和对象,但报道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其身体和私生活。性感、美腿、香肩等词汇频繁使用,并配以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如半裸照等)。

杜绝新闻报道乱象的建议措施

在新媒体环境中存在的这些报道乱象,不仅使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度。为了杜绝虚假新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制度上限制。应当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

源头上疏堵。部分留学归来的高校教师受西方传播学影响大,不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不足,误导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切实加强对媒体和高校教师的培训,加强高校与媒体机构的交流,聘请一线优秀新闻工作者教授学生“有用”“有思想”“ 有社会责任担当”的课程,从源头上为新闻学子提供精神营养和思想政治保障。

管理上严禁。现在一些媒体对各种新闻乱象在制度上管理疏松,一些媒体的制度只在档案室存放,不在工作中落实。有的媒体只要点击率、发行量,对内容把关不严,执行不严,惩罚不力。杜绝各种新闻乱象,要实行问责制,要把严格的制度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

工作上把关。一是认真把好节目内容的政治关、思想关,要以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来对待工作,对有问题的节目不予放行、播出。二是把好人员关,从人员进单位到培训,再到上岗编节目、主持播音,每一个关口都要牢牢把住,多次考核不过关的人,要调离岗位。

虚假新闻是当前新闻实践领域的不健康状态,只有在制度上、源头上、人员上和管理上实现严格管理,才有可能杜绝虚假新闻,还新闻业一个积极健康的状态,推动新闻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节目中心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融媒时代如何创新精准扶贫新闻报道——以《中国妇女报》探索为例
防台新闻报道与全媒体传播的“变”与“不变”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以“小”见“大”,传递一纸温暖——浅析扬子晚报的暖新闻报道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融媒时代,新闻报道要用好辩证法
媒体竞争取胜之宝——谈新闻报道策划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