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学龄前儿童玩具设计中的环境因素

2017-10-31陈瑶

设计 2017年9期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玩具环境

陈瑶

摘要:在学龄前阶段,玩具的存在不仅仅丰富了儿童游戏的内容,促进儿童感觉器官的发展,同时也将教育融入了玩乐之中,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学龄前儿童通过玩具将其进行思维、观察、想象的过程转化为行为,创造出一个充满魅力的奇幻世界。而在这个过程之中,环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學龄前儿童玩具为研究前提,通过分析不同的环境因素对学龄前儿童玩具的影响,得出玩具设计的侧重点,以期指导设计师为学龄前儿童设计研究更适合的玩具。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玩具 设计 环境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5-0026-02

引言

学龄前期被称为儿童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人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儿童心智发展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家庭及校园生活对其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游戏是学龄前儿童与生俱来的学习方式,在他们的日常活动中占据了一半的时间,玩具则是游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它将人类普遍的美好情感传达给儿童。而在游戏的过程中环境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尤其是现代学龄前教育中环境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十分重大。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对环境的定义是指儿童所接触的那些静的、呆板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中玩具给学龄前儿童带来不同的认知和感受,习得不同的知识与技能,而只要是能让孩子做出反应的都是属于儿童的环境,包括生活环境中的游戏环境、学习环境和休息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中的城市环境和农村环境。

一、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主要是指学龄前儿童在家庭和校园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环境氛围。众所周知,学龄前时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时期,家庭及校园生活对其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家庭作为儿童接触到的第一个“小环境”,开启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而随后他们接触到的第二个“环境”——学校,使其社会性得到进一步发展。游戏、学习、休息在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中紧密联系,相互交融,占据了学龄前儿童大量时间,而玩具在其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角色,学龄前儿童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习得了知识与技能,培养了独立性、自主性。

(一)游戏环境与学龄前儿童玩具设计

学龄前儿童有一半的时间是在游戏中度过的,游戏几乎成为了他们的主导活动和主要生活方式。随着学龄前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其生活范围逐渐扩大,由家庭生活向校园生活转化,校园生活也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了独立于家庭之外的另一个游戏环境。无论是家庭游戏环境还是校园游戏环境,其存在都对学龄前儿童游戏行为的发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家庭游戏环境中,学龄前儿童通过“微缩”的玩具世界意识到社会的存在,当学龄前儿童进入校园时,校园游戏环境不仅仅为学龄前儿童的娱乐搭建了一个平台,更促进了其与同龄人的交往,使学龄前儿童游戏由家庭的个人游戏发展为校园的群体游戏,进一步培养了其群体活动能力,同时也让学龄前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学会与伙伴分享玩具。

对学龄前儿童玩具进行设计时,玩具在游戏环境中的使用情况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在单独玩耍的游戏环境中,应该考虑什么样的玩具能够吸引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让学龄前儿童一个人也能自娱自乐,从而进一步达到开发学龄前儿童的智力,激发学龄前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并锻炼其独立性,培养其自主性的功能。(如图1)所示是一款将儿童喜欢涂鸦的特性作为创意点而设计的画画玩具,它是以“卷筒纸”的形式出现,设计师充分考虑到学龄前儿童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特点,儿童可以趴在上面画,坐在上面画,也可以将纸抽出跪在或躺在上面画画。如果不想画了还可以发挥他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新的游戏,如将其想象为一匹“小木马”,为儿童打造一个休息的空间。而在群体玩耍的游戏环境中,应该考虑玩具的合作性、交流性等,从而培养并锻炼学龄前儿童的社会活动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二)学习环境与学龄前儿童玩具设计

在学龄前儿童成长过程中,游戏、学习、劳动是普遍存在的三种社会实践活动,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学龄前阶段儿童的学习与劳动主要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游戏就是他们最好的学习。但是随着年龄的变化,学习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学习的主要场所由原来的以家庭环境为中心转变到以校园环境为中心,因此与校园相关的游乐设施就成为了学龄前儿童玩具设计的重点。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学习环境,设计玩具时要格外注重开发学龄前儿童智力、激发学龄前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并锻炼学龄前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记忆力等因素。(如图2)是一款以开发和培养学龄前儿童认知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的的磁力学习板,其将基础图形知识与玩具自身融为一体,将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进行结合,满足学龄前儿童各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此外,在不断扩展的学习环境中,学龄前儿童开始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学习产品,其设计也逐渐融入了玩具的概念,如:笔、橡皮擦等等,对其进行设计时可以考虑将趣味性因素融入其中,当然一定要注意学习产品根本属性的把握。以儿童点读笔(图3)为例,其发展初期外形较简陋,较难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随后各大厂家将深受小朋友欢迎的卡通形象融入到点读笔的外形设计中,让孩子们喜欢上点读笔,从而使用点读笔,极大地调动了学龄前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三)休息环境与学龄前儿童玩具设计

在婴幼儿时期,儿童主要的休息环境主要是指由家庭成员,营造的睡眠环境。伴随着学龄前儿童的发展,其已经具备了语言能力,能够较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意愿,如我累了,我想睡觉了。在动作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掌握了一定的动作技巧,能够熟练地操作一些玩具。限定的休息环境可能让孩子们觉得枯燥无趣,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特定的休息范围,渴求到更广阔的空间里去舒缓自己。学龄前儿童的休息环境并不再只局限于睡眠环境,而是逐渐发展到了睡眠与游戏共存的休息环境。设计师们应该考虑如何让玩具在学龄前儿童的休息环境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促进学龄前儿童感知觉、思维等各方面的发展。宛如鹅卵石一般大小的抱枕玩具(如图4),给孩子们营造一种轻松、回归自然的氛围。既可以给孩子们带来一片安静的天地,让其在里面玩耍,又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同时引导其与小伙伴们合作打造一个公共休息空间,在“鹅卵石”营造的环境氛围中休憩。endprint

二、社会环境

人类生存与活动范围内所有物质条件、精神条件等构成了大的社会环境,这是人们生活中接触到的直接环境,而按照社会经济条件可以将社會环境分为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在我国现行政策的影响下,尽管经济发展走向乐观,城乡经济之间差距缩小,但是受到城乡地域文化、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城乡家庭在育儿观念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农村儿童玩具的人均消费不足45元/年,远远低于城市儿童玩具人均消费的350元/年,城市家庭极重视孩子的各方面发展,尤其是重视对儿童生活用品、教育和玩具的投入,相较而言,在农村家庭这种投入并未受到家长的重视。

(一)城市环境与学龄前儿童玩具设计

城市能够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一个物质丰富、经济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接触到的玩具种类繁多,无论是在游戏功能上还是教育功能上都设计较全面,为儿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我国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城市儿童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缺少玩伴,加上大部分家庭居住于商品房中,独门独户,减少了日常生活中学龄前儿童与同龄人的接触,往往是一个人进行游戏。同时由于城市的整体规划,城市环境中人造物痕迹愈来愈严重,如人工草地、人工喷泉等导致学龄前儿童接触到的原生态事物正逐渐减少,而往往就是存在于原生态环境之中的因素如鸟鸣、花朵的形态、草地上的露珠等更能吸引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在设计学龄前儿童玩具时要考虑到城市环境中学龄前儿童的需求,可以将原生态因素融入学龄前儿童玩具设计之中,使玩具更加贴近生活情景,尤其是要增加学龄前儿童玩具的参与性,这里所指的参与性不仅仅是注重学龄前儿童自身思维的参与,也要注重伙伴与父母的参与,同时也要考虑学龄前儿童的需求,他们不仅是对有趣、可爱的形态或者是明亮的颜色感兴趣,他们更需要玩具给他们带来挑战与改变,以此来满足其自身永无止境的探索需求。

(二)农村环境与学龄前儿童玩具设计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我国农村儿童人口数量占全国儿童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在农村环境中无论是物质基础还是经济基础与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落差,学龄前儿童玩具就是其中之一,其主要表现在:首先,在玩具品质上,由于农村家庭收入相对较低,对儿童玩具的重视不够,大都为子女选择价格低廉的玩具,而低廉的玩具往往采用的是劣质的材料、拙劣的设计、粗糙的工艺,隐藏着诸多安全问题,对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不利:其次,由于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对于什么样的玩具适合什么年龄段的孩子不能很好地选择,且往往按个人意识购买,难以引起学龄前儿童对玩具的兴趣。尽管与城市的儿童相比,农村儿童处于不同的环境中,他们更多都接触大自然,身体的各感觉器官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动作能力的发展较强,但是由于认知的自发性,其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城市儿童相比较为落后。综合上述因素,设计师在对学龄前儿童玩具进行设计时,必须将农村学龄前儿童的行为环境进行适当的考虑,以期设计的玩具适合更广阔的消费群体。

总结

纵观上述影响学龄前儿童玩具的环境因素,对不同环境的研究与分析势必为学龄前儿童玩具设计提供重要的指导。学龄前儿童玩具的特点是集娱乐、教育及益智于一体,无论是在生活环境中还是社会环境中都是学龄前儿童的良师益友,它既能够满足儿童日常的玩乐,又能够引导儿童的身心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生活环境因素,还是社会环境因素,都不是单一的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和玩具共同给学龄前儿童营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玩具世界。因此,在学龄前儿童玩具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设计师应综合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对学龄前儿童与玩具的影响,更新学龄前儿童玩具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并结合学龄前儿童的发展特征,开发设计出适宜学龄前儿童的玩具产品。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龄前儿童玩具环境
环境清洁工
平衡玩具
学龄前儿童家具设计与应用研究
丢失的玩具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漫观环境
学龄前儿童第一恒磨牙应用窝沟封闭剂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分析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