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创业为依托的儒家文化对外译介研究

2017-10-31王学风宋远静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文化特色

王学风+++宋远静

【摘要】在文化发展的场合中,文化所具备的变迁和异化使得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存在偏颇。而在对外译介的研究当中,这种文化异化和文化不对等情况就更加严重。本文以创新创业为视角,在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儒家文化进行研究时发现:在两种文化的交流要求中,在进行对诸如儒家文化等具有历史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内容进行翻译时,存在巨大的语言差异,使得翻译无法进行。因此本文结合《论语》的英译研究对文化对外译介进行论述,试图归纳文化内容翻译的新路径。

【关键词】文化特色 ; 语言差异 ; 对外译介 ; 翻译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284-01

前言:

众所周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至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儒家文化中包含的对人与社会、人与政治的研究,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并作用于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统治结构,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现象。随着发展,儒家文化在今天的社会当中仍然具有着一定的价值,它所倡导的“仁”、“恕”思想正成为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准则,而“和”的追求也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不谋而合。作为优秀文化,儒家文化也需要在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

一、儒家文化所面临的对外译介困境

(一)基本思想缺乏对应的文化环境

儒家思想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作为社会发展和周代礼乐教化的产物,儒家思想天生的带有了地域特征,并在固有的地域特征环境中逐渐发展,影响着人与社会的行为准则。在农耕文明与礼乐文明共同作用下,儒家思想当中充满了对于“礼教”和稳定社会形态的向往,同时具备了人与人之间“仁”的价值诉求。而在“仁”的表述当中,儒家思想还提出了忠、义、孝、悌的概念,在《论语》当中,孔子论述“士”的概念时,提出“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的基本要求。与之相对的,在西方文化环境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海洋文明的特性,使得其在文化本质当中,并没有诸如“仁”“士”“礼教”的论述,这使得在现代对外译介过程当中,无法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词汇进行翻译。

(二)语言障碍造成翻译困难

除了文化环境的不对等以外,语言形式所造成的困境和不对等也为儒家文化对外译介造成了严重的困难。以《论语》当中孔子与其弟子子夏的论述为例,子夏在询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的意义的时候,孔子回答“绘事后素”。关于这一回答,即使是在汉语言文化环境当中,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解释。例如晋代郑玄引述考工记,解释为绘画过程中使用多种颜色勾勒白线的过程,而宋代朱熹则认为画画需要具备一个白色底子。这使得“绘事后素”的解释更加扑朔迷离。在对外译介当中,探求其基本的汉语意义就非常困难,而进行准确表达就更加难以完成。

二、“双创”形势下儒家文化对外译介的选择

在新形势下,创新和创业为主的“双创”思想为传统文化的对外译介提供了帮助,除了在技术层面帮助对外译介的翻译工作提供了词汇数据库的支持,同时,也为翻译工作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方法论。

(一)对外译介翻译主体的创新

对于现代对外译介工作来说,翻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如何选择将直接影响到翻译工作的成败。著名翻译家马悦然曾经对翻译工作提出建议,他认为,一部好的翻译著作,需要在母语环境当中完成翻译。即A语言在翻译为B语言时,翻译者應当是一位B语言母语环境中精通A语言的人,它更懂得如何用自己的母语去精确传达A语言当中的意义和价值。在《论语》的翻译当中,Arthur Waley的翻译成为传播最广的《论语》译本之一,得益于译作者盎格鲁人与犹太人的双重民族身份早就的语言环境以及他本人对汉文化的深刻了解。与传统传教士翻译不同,Arthur Waley的《论语》翻译凸显了理解的重要性,通过源于语境的注释,使得《论语》当中作为译介难点的术语得到了梳理和解释,进而实现了困难的攻克。与此同时,Arthur Waley还不同于中国文化环境当中辜鸿铭、林语堂的翻译方法,他对“仁”的解释追本溯源,运用拉丁语中gens的演变进行了“in the direction of goodness”的仁之方也解读,从而奠定了“仁”的“the display of human qualities at their highest”最高人格品质的基本论调,使得英语语言环境中的读者更能够体会到《论语》当中“仁”的概念。

(二)对外译介翻译数据库的建立

在对前人的翻译成就进行总结的过程中本文发现,曾经在学界争论不休的内容、词汇翻译问题,在过往的翻译语境当中,几乎都能够找到解决,并且已经形成具有特色的翻译方法,使得语言本身约定俗称的特点在翻译当中得以体现,从而解决了文化环境下语言不对等的问题。例如辜鸿铭在对儒家思想的“德”、“君子”的翻译当中,采用了其在翻译“仁”时同样的词汇“virtue”,使得儒家思想的解释与西方文化环境中宗教理论相互结合,并由了新的翻译框架,保证了西方阅读者的无障碍接受。作为一种新鲜的尝试,在经过一个世纪的变迁之后,这种翻译的词汇可以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汇总,并作为翻译数据库为对外译介的翻译工作者提供文化词汇的翻译示例,帮助其寻找到具有一定历史渊源和考证过程的翻译方法,从而将翻译内容进行统一。

(三)对外译介目的语依归

目的语依归是现代对外译介翻译中的重要准则,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也可以作为方法论的指导,应用到传统文化的内容翻译当中来。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结合受众的行为以及语言习惯进行翻译方法的选择,在语篇构成、句式句法的结构以及表现力风格方面,都应该尽可能地接近受众习惯以及心理模式,最终实现目的语受众方向的依归。在翻译过程中,为了实现目的语依归,一般尽量避免逐字逐句的翻译,在翻译过程当中需要在保证原意的基础上进行编译,例如运用增补、改写、措辞、类比等方式,最终实现内容信息的传达。在上文中,笔者提到“绘事后素”的翻译困难情况,但是在目的语依归的方法论当中,翻译者需要对这一段内容的出处进行分析,从中了解到孔子在叙述问题的语言环境,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在解答《诗经》时对于“礼”的价值阐述,在进行翻译时,翻译内容便可以集中在“礼”的论述中,避免对孔子的类比进行刻板直译。

结论:

对外译介作为文化翻译传播的重要途径,其目的在于通过文化桥梁的搭建最终实现文化的交流。因此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掌握以及思想的传达,作为翻译价值第一义应当高于对于词语概念、原文表达的重要性。翻译工作应该在保证意义忠实的基础上,运用方法,实现内涵的传达。

参考文献

[1]汤一介.儒学的特质和基本精神[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 (1).

[2]汤一介.儒学的现代意义[J].江汉论坛,2007,(1).

作者简介:王学风( 1981-),女,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宋远静(1989-),女,硕士,研究方向:文化与翻译。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特色
浅析云南陆良县雍家古村的文化特色与文化保护
千年飞山 苗侗祖地
梅山文化动画化的可实施性
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探究
广东客家山歌的文化特色探析
日本旅馆传统文化特色研究
蜀锦的文化特色与价值研究
浅析中国景观设计的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