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上海市小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创造主动课堂

2017-10-31柳纯

东方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案例课堂

柳纯

摘要:《上海市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是课程标准的成果转化形式,是我们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学基本要求》也完善了教与学的知识体系,引领着教师开展单元和单课的教学。而主动课堂,在现代教学中十分必要。主动课堂,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启发诱导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我们平时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偏离《教学基本要求》现象,如教学目标、评价要求等被人为拔高,学生必要的学习经历被忽视,针对学生差异进行有效教学被忽视,不以学生为本。因此,基于《上海市小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创造主动课堂,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案例;课堂

【案例描述】

一、有效引导,促进主动课堂

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本单元的主题是Mothers Day,我根据《教学基本要求》,教材,和学情,将本单元划分为两个课时,并进行有效引导。

教学片段一:在课的pre-task阶段,我用了6分钟左右的时间帮助学生巩固復习前一课时的内容,即Things I can do for Mum,让学生根据图片自主表达自己对该节日的喜爱和应做的准备。再通过一段视频,引出今天的话题Happy Mothers Day。(意图:通过用视频的方式引出本课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渲染母亲节的气氛,引导学生有感而发,充分把课堂让给学生,激励学生主动说出对母亲的爱。)

二、精准指导,推进主动课堂

在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的精准指导,是创造主动课堂的必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班级每一位学生,关注到学生的群体性和个体的差异性,从而因材施教,落实教学全过程,形成主动课堂。

教学片段二:本课时的故事情节采用分段推进,故事内容和语境分成三段,逐步提升学生综合语用。1)Make a card for Mum.2) Give Mum a big hug and a big kiss. 3) Say“ Happy Mothers Day” to Mum(意图:根据班级学情和学生实际水平,将文本分成三段,每一段的难度逐步提升,层层递进,有扶到放地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在学完三段故事后,邀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参照不同难度的提示,积极主动地模仿演一演主人公。)

三、小组合作,优化主动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

教学片段三:在Post-task中,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进行语用输出,表达对母亲的热爱,升华主题Happy Mothers Day。 最后回顾单元话题,通过学生对话题的思考,以自己发自内心的想法谈谈母亲节能做的事,充分表达对母亲的热爱。(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互帮互助,一起成长,也能形成良好人际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四、课堂评价,烘托主动课堂

课堂学习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评价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过程。课堂学习评价调节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环境,引导着教学的整体走向,积极、科学、全面的评价,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片段四:在while-task中,在学习好carnation后,在引出最后一个文本时,让学生借助吹泡泡猜单词的游戏环节检测学生对刚才两个核心单词letter和carnation音形义的理解。最后,让学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谈谈母亲节能做的事来检测本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意图: 通过设计合理的课堂评价,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成就和问题,增强自信心,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

【案例反思】

一、主动课堂下的单元统整

本单元的主题是Mothers Day,针对二年级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依托学生对于母亲的深厚的情感,在基于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我将教学内容进行统整,根据学生“能为妈妈做的事”对庆祝母亲节的方式进行分层,即将本单元分为两课时的话题:Things I can do for Mum、 Happy Mothers Day!帮助学生认识母亲节,感受母亲节能为母亲做的事以及母爱的可贵。

二、主动课堂下的语境带动,语用体验

本课时话题是Happy Mothers Day,学生围绕这个语境进行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从而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文本以分分总的形式呈现,学生的语言知识学习始终贯穿在文本中,通过视频、儿歌、歌曲、对话等培养学生听说读的综合语用能力。Pre-task中以要为妈妈庆祝母亲节主线,让学生根据图片自主表达自己对该节日的喜爱和应做的准备,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While-task中,第一段文本,通过一个问题:Guess!What can I do for Mum?和视听的方式导入,抓住学生眼球、引起他们的兴趣的同时进行核心语言的操练、运用巧妙地融入到母亲和学生的语境互动中。第二段文本的学习,通过边听边思考问题:What else can I do?的方式导入,再次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所思考的情况下去听文本,帮助学生顺利学习接下来的词汇与句型。在图片和音频的帮助下巩固、运用核心语言。Post-task中,为小朋友制定了一项小任务,那就是大胆表达对妈妈的爱,通过与为母送礼物的对话呈现,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具有真正的语用体验,更烘托了本单元的主题。

三、主动课堂下的评价预设

要有效地落实课堂学习目标,保证单元整体目标最终达成的关键要素是实施“课堂学习的评价”。 因此,我将评价标准有意识融入教学过程,将评价先于教学活动进行设计,通过评价促进课堂教学。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年龄特征,我设计了本课时评价目标:为了达成本课时的目标,在pre-task 在语境中通过物品的分类练习以此来检测学生的旧知。在while-task中,在学习好第一个核心单词letter后,在引出下一段文本时,进行了listen and judge以此来检测学生对于上一个单词音形义的理解。在学好carnation后,在引出最后一个文本时,让学生借助吹泡泡猜单词的游戏环节检测学生对刚才两个核心单词letter和carnation音形义的理解。最后,让学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谈谈母亲节能做的事来检测本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课堂上,除了师生和生生口头评价外,我还设计了学习习惯(听、说、读)和学习兴趣的课堂即时评价表,使用多元评价主体开展多维度评价。

基于《教学基本要求》,创造主动课堂,有利于教师以学生为本,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基于《教学基本要求》,创造主动课堂,具有必要性。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上海市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

[2]叶青,刘红宁,杜建强,艾国平. “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学术月刊,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案例课堂
欢乐的课堂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寻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之路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互联网+”的现实案例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不重实效,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