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议论文论据更准确

2017-10-31程均竹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肉食者诺贝尔论据

程均竹

同学们在写议论文时,是否遇到过这些问题:确定了论点,也有了论据,写出来的作文却出现论据和论点不符;论据使用详略不当;罗列了论据材料,却缺乏对论点与论据之间的深入分析,造成论点与论据之间形成了“水”与“油”的关系。这些都是我们在议论文写作时,论据使用不当造成的。如何准确使用论据,使我们的论证更加有力,为我们的作文分数添砖加瓦?希望此文能给大家解惑。

[凝缩]

在议论文的论据论证过程中,同学们容易在叙事时拖沓冗长,将议论文中的事例等同于记叙文中的事例。这时,我们就需要围绕论点对论据进行凝缩。以下是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中心论点的论据。

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生了极大的威力,在旁边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 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地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而大大减轻了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

这则材料比较长,直接用于“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论点显然不行,我们可以通过找句子中切合论点的关键字,来压缩这段材料论据。

示例:化家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四年里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是数百次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不断地更换原料,改进方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发明了威力巨大的炸药。

凝缩之后的论据,不仅能更加有力地论证论点,也能让我们的作文语言更加精炼。

[剪裁]

作为高中生,我们积累的材料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每一个观点和写作角度都准备好论据材料,所以我们要对论据进行灵活剪裁。一个可作为论据的具体材料,往往具有多面性,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可发掘出不同的意义,所以,一个论据往往能同时说明许多道理。我们要根据论证论点的需要截取材料,突出论证论点的有关内容,摒弃无用的材料,这是剪裁的原则。如下列一则材料。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曹刿论战》)

分析材料可知,从曹刿的角度可以确定二个论点:1. 关心国家大事。2. 位卑未敢忘忧国。从鲁庄公及国家的角度可以确定这样的观点: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

示例一:关心国家大事

春秋时代的曹刿是个普通百姓,属于“非肉食者”一类。就是说,他无职无权。但他关心国家命运,在齐国军队来进犯自己的国家之际,他不放心光让那些“肉食者谋之”,于是挺身而出,主动要求“入见”鲁庄公,阐述对怎样打仗的看法。

示例二:位卑未敢忘忧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应该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主人翁的精神。我们不能像春秋时代那个曹刿的同乡,面临国家遭受侵犯,却说什么“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话。如果抱着让少数人去“忧天下”而自己“何必去参与”的思想,来对待当前的改革和开放,那就丢失了自己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资格了。

示例三、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

曹刿论战是发生在二千多年前的事,那时候,平民百姓要见国君,说句话,参与商量国家大事,似乎还是很容易的。曹刿和他同乡说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对鲁国统治者的尖刻的批评,但也没有遭到“穿小鞋”的打击报复。相反,鲁庄公还诚心诚意地请教曹刿,并按曹刿的正确意见发布军令,确实是很有民主气度的。可见,曹刿能积极参政,发表意见,恐怕不仅仅因为他有这方面的才能,还因为当时有一个允许参与的民主环境。如果曹刿贸然找上门去,却被一顿军棍轰出来,也就不会有什么求见论战之事了。

上述三个例子都用了曹刿和他同乡对话的材料做论据,但是论点不同,文中论据的表述侧重也不同,这就是对论据材料的灵活剪裁。这种方法的使用,需要找准材料与论点的切合点,通过合理想象和扩充来强化和突出这个切合点,从而有力地证明论点。当然,还需要对材料中无关的内容大胆舍弃。

[论据分析]

议论文写作,光有论據还不行,还得结合论点或分论点进行分析。一般有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

(1)因果分析法,就是在列举事例论据之后,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这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如下面这段论据的论证。

自信,但不能盲目。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这段话就是典型的因果分析论证法。

(2)假设分析法,就是在举出事例论据之后,紧接着提出与论据相反的假设,并引出相应的结果,以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证明原论点的正确性。这样做,使事例和析例正反映衬,增强说服力。如下面这段论证。

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然导致失败。燕国寿陵的少年觉得赵人走路好看,便远行到赵国的邯郸来学步。但他盲目模仿,落得最后忘记了自己的步伐只得爬回燕国的下场。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举止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型。如此偷鸡不成反蚀米,她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吞进肚里。

倘使燕国的寿陵少年能在学步之时,融进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可能他就不至于爬回燕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被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下拜倒。(考场优秀作文《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

上面文字所举的是两个反面论据,接着用“倘使……就……”“假若……就……”两个复句从正面假设分析,从而论证“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才会彰显个性,取得成功”这一中心论点。

论点和论据的有机结合,能让文章能加流畅,说理更加透彻,观点更令人信服,也能让读者更深入地领悟作者的观点。希望同学们能领会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加以练习,让文章更加浑然天成,论点论据水乳交融。endprint

猜你喜欢

肉食者诺贝尔论据
阿克苏诺贝尔
恰当使用论据
《肉食者不鄙》
2019年诺贝尔颁奖
百年诺贝尔
诺贝尔的防爆包装——纪念诺贝尔诞辰180 周年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