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失败的浪漫主义圣徒

2017-10-31季进姚婧

书城 2017年10期
关键词:感情情感

季进+姚婧

谁与话情诗?诗情话与谁?

—〔南宋〕张孝祥《菩萨蛮·寓意》

一九六五年二月,夏济安遽然去世,夏志清匆匆赶去旧金山料理哥哥的后事。结束后,夏志清带回了两本夏济安的日记和大批的书信。这两本日记,主要记录了一九四六年一月到九月底,夏济安对大一女生R.E.的日夜痴想,苦苦相思。夏志清后来将日记整理,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夏济安日记》,充分展现了夏济安浪漫而多情的一面。

有趣的是,若干年后,日记中的女主R.E.(李彦)现身说法,深情回忆夏济安老师,坦言从来没有想到,夏老师竟然对她有过那么一段痴恋的感情。夏志清说,夏济安“对R.E.的那种一往情深的苦恋,可能代表了真正浪漫主义的精神。他的浪漫主义里包含了一种强烈的宗教感:不仅济安把爱情看得非常神圣,他的处世态度和哲学都带有一种宗教的悲观”(《夏济安日记·前言》)。这样一个浪漫多情,却总是以悲剧结局的夏济安形象,在夏氏兄弟留下来的六百多封书信中,不断地得到印证,也不断地得到延展。我们可以看到夏济安如何在颠沛流离中,不断汲取情感的力量,又如何用力过猛地在情感的漩涡中深陷不出、难以自拔,上演了一段又一段的情感纠葛。一段段看似大同小异又令人无比唏嘘的情感故事,拼凑出夏济安一生的“爱情传奇”。

令人惊讶的是,夏济安的感情故事中,几乎没有一次是男女双方情投意合,两情缱绻,相反,他往往一厢情愿,备受折磨,很难获得自己所期待的回应。他总是过度解读爱慕对象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也总是“乐此不疲”地对自己所谓的成功或失败进行深入的心理剖析,文人的自恋与自负,掺杂着稍些窘迫的自卑,时而孤芳自赏,时而消极哀伤,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他内心如荒野孤狼般的巨大孤独。

一九四七年夏济安在北平期间,身边有两个关系亲密的女性—李珩和董华奇,他无意向李珩求婚,所以不愿与她牵扯到爱情,更多的是一种应付态度,而对与自己年龄差距悬殊、年仅十三岁的董华奇则一反常态地情有独钟。董华奇是夏济安父亲的老板董汉槎的侄女,夏济安在北平期间与董家私交甚笃,甚至成为董家的干儿子,所以与董华奇的关系也相当亲密,亲如家人。谁也没想到,已经三十岁的夏济安却被小姑娘的活泼与年轻深深吸引,沉溺于对董华奇热烈却隐秘的爱恋与想象中,生生上演了中国版的亨伯特与洛丽塔的故事。

“她虽然从没有热烈的response,但就是这点亦够回味、够鼓励、够陶醉的了。”(致夏志清,1948年5月21日)他举手投足间不断传达或暗示自己的爱意,但是因为两人之间悬殊的年龄差距和文人敏感的自尊,又怕被流言所累,所以始终处于自我徘徊阶段。终于有一天,夏济安半开玩笑地透露了自己的真心,却被董华奇讶异而动怒的态度猝不及防地泼了一盆冷水,甚至收到来自董的一封绝交信,这让他颇受打击。他虽然割舍不下,但还是主动向董华奇致歉,希望能继续维持友好关系。只是,随着时局的动荡,两人的关系渐行渐远,这段感情无疾而终。我们在书信中,看到的全是夏济安的感情态度和心理状态,对董华奇的所思所想几乎一无了解,但显而易见,夏济安更多的只是一种单相思,这种单相思的模式也几乎贯穿了夏济安全部的情感史。

一九四八年七月,与董华奇的关系进入冰点时,刘璐出现了。刘璐本是南开西文系二年级的学生,因嫌南开不好欲转学至北大三年级,由夏济安的好友程绥楚介绍与其相识,夏济安对这个美貌的女子显然没有抵抗力,加上程绥楚的撮合、助攻,两人的关系在前期还算进展顺利,甚至到了让夏济安考虑求婚的地步。

他很高兴地报告弟弟夏志清:“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懂得什么叫courtship,也是我生平第一次正式地享受到feminine intimacy。”(致夏志清,1948年8月1日)然而,夏济安似乎并没有完全放下对董华奇的爱,董华奇的影子仍然若隐若现,他一再强调对于刘璐,自己并没有真正fall in love。不等夏济安下定决心,刘璐却在此期间选择去灵修,加之转学考试成绩不理想,刚刚升温的感情又很快冷却下来,最终随着刘璐的返津,这段感情也画上了句号。“我追求总是很难成功,因为第一我的ego太敏感,太容易hurt,因此常常化‘爱为‘憎;第二我的独身主义倾向还是很强,总舍不得丢弃独身生活的自由。何况放弃这個自由之前,还要使ego受很多次伤。”(致夏志清,1948年8月18日)夏济安对这段感情的自我反思,又在后来的情感故事中不断得到应验。

即便时时受伤,也无法阻断夏济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一九四九年初,因局势变化,夏济安从北平辗转来到香港。其时生活困顿,难以为继,一度甚至想与宋奇(淇)一起做化肥生意来赚钱。当时,夏济安主要通过给富家子弟补习英文来赚取生活费,由此认识了摄影师秦泰来的堂妹秦佩瑾—一个纯朴善良的十九岁少女,很快陷入了对她的爱恋之中。那位秦小姐,热爱文学也多愁善感,常常和夏济安在创作上相互鼓励。夏济安在她的鼓励下勤于创作,完成了《火柴》等小说的创作。

然而,面对济安的求爱,或许碍于年龄的差距,她总是说过两年再说,始终只愿和夏济安维持师生关系。等夏济安离港赴台,和秦小姐两地分隔之后,两人之间只有通过书信来联络情感了,这种相处模式似乎满足不了夏济安的期待:“我们这样维持通信的关系,我认为是不正常的。……也许上帝需要来磨炼一下我的patience。”(致夏志清,1950年11月25日)初到台湾,夏济安生活无着,深深尝到了经济拮据的滋味。对当下生活的不满,也严重影响了他许下的耐心,无形中消解着那份激情。夏济安面对自己未卜的前途,对这段感情犹豫不决,难以决断。这段感情终究还是没有逃过开不了花结不出果的结局。

当然,他们仍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一九五四年秦小姐要申请去美国留学,夏济安还请夏志清“量力而为帮助她”。在爱情的世界里,夏济安就像一个永不言败的悲剧英雄:“我有很强的renunciation的倾向,恋爱是件很困难吃力的事,我常常有点怕再去碰它,想独身就算了,但是更常常地,我似乎也不甘心就此算了,我还想在恋爱中得到人生的快乐。”(致夏志清,1952年壬辰元旦)endprint

一九五五年二月,夏济安乘泛美航空公司航班,經夏威夷、旧金山,来到印第安纳大学所在地的伯明顿。他是受美国新闻处资助,来印大交流进修。到了美国后,夏济安全身心投入上课、学习、写作之中,很长一段时间感情处于空窗期。这期间先后出现过殷小姐、Kathie Neff,但都只是短暂停留,不了了之,直到在印第安纳大学遇到一个叫露丝(Ruth)的女青年,济安再次坠入情网。

有一天,夏济安在食堂遇到露丝,乍见之下,惊为天人,开始创造各种机会与其接近。由于有了之前那些惨痛的经历,这次自始至终,夏济安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期望从混熟而友谊而爱情,在细摩细做上下功夫。之所以此次夏济安要表现出较低的野心,或许亦与前路未定有关,毕竟此次在美国时日有限,且不知何时能够重返。露丝对他抱持着美国式的亲切和友谊,常常让夏济安心生希望和幻想,甚至产生恋爱的错觉,当然,他时常又借自己的理智给自己泼冷水。但依照夏济安的性格,即便如此,还是容易一往情深。

暑假期间,他竟然没有预先告知,就悄悄地跑到露丝所在的小城埃尔克哈特(Elkhart)看望露丝,希望给她一个惊喜,一个明确的信号。露丝是门诺派(Mennonite)的忠实信徒,教会的信义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深远,济安为了能够进一步接近和了解露丝,甚至尝试主动融入其教会活动。但生性热爱自由的他,终究无法对这个限制人生自由的教派产生认同,实在是难为他了。这段感情最终又是随着济安的返台而无疾而终,就像一朵乍开即败的花朵,重归尘土,化作尘泥。

此后,夏济安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进入情感的“听天由命”时期,在给弟弟的书信中很少提及与自己情感生活有关的内容。这期间,夏济安一边在台大外文系任教,一边于一九五六年九月和刘守宜、吴鲁芹三人共同创办了著名的《文学杂志》,以“文学”为号召,大量介绍西洋文学,为台湾文学打开了一扇西窗。同时,发掘培养了白先勇、王文兴、陈若曦等一批优秀的青年作家,而这批年轻人,又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创造了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辉煌。这段时期,夏济安经济富足,时间优裕,成天拍照、饭局、读书、编稿,日子过得充实而逍遥,可偏偏没有什么感情的波澜。

一九五九年三月,夏济安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再次来美,从此留驻美国,未曾返台。他先在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进修,六月又转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陈世骧的中国研究中心做研究工作。

一九六三年五月的一封信中,夏济安终于告知夏志清,有了一个稳定的约会对象—邦妮·沃尔特斯(Bonnie Walters)。这个宾夕法尼亚姑娘,同济安一道在中国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工作,认识两年,济安却在两年后才对她突发兴趣。不过,也得益于长久的相识,这次夏济安似乎表现得要比之前更大方自然一些。在他自己看来,此次追求没有采用像以往一样的莽撞方法,而更讲究循序渐进。其实,夏济安从来都是一个无比纠结的矛盾体,一面行动上希望放慢步伐,一面心理上又渴望对方的积极回应,因此还是时常陷入沮丧,以至于常常需要靠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来寻求他所谓的“peace of mind”。(致夏志清,1963年5月17日)

邦妮出身比较贫寒,也比较脆弱敏感,曾经因为失恋而想自杀,还需要定期看心理医生,济安一直细致耐心地陪伴和照顾她,绅士般体贴入微地同情和安慰她。但爱情终究不是一个人的事,邦妮似乎自始至终都是把他当作朋友看待,当夏济安向她表明心迹后,得到的回应不出意料,仍然是直白的拒绝。或许夏济安包容与稳重的性格总还是吸引人的,这些女友既不愿与他男女朋友相称,却也不忍失去这样一个可靠的朋友,可这也常常给夏济安带来持续的困扰,放弃还是继续,总是这样纠缠着他,除非此时出现另一个使他能够转移心意的对象。

弟弟夏志清一向提倡在感情中积极主动,早日确立关系,对哥哥此次采取的策略稍显不以为然,信中的关心和劝告也遭到了夏济安一反常态的抗拒,甚至在一封信中用较为激烈的言辞表达了这种抗拒:“我在第一封信中,就说明,怕的一是你的关心,二是你的劝告。果然是你大为关心,而且大进劝告。因此我大感乏味。越跟你讨论strategy,便越觉乏味。在你是一片好心,但这就是人生的cross purpose也。我当然想做到孔子的‘不迁怒,不二遇,但是没有你的那些劝告,我的态度也许在目前还要积极一点。你的劝告越多,我就越退缩。我本来就已经有很多顾虑,你又代为给我添了很多顾虑……你再来劝告,我就要跟她一刀两断了。”(致夏志清,1963年6月12日)

济安有着和大多数文人一样强烈的自尊和自我意识,如果最亲密的人都无法对自己的选择和做法表示理解、认同和支持,这将对他的自尊和自我意识造成极大的打击:“我自己是不怕失恋的,但我很怕关心我的人因我的失恋而难过,我好像没有尽最大的努力,因此对不起关心我的人似的。”(致夏志清,1963年6月1日)

从邦妮那里攒够了失意后,一个与夏济生的生活毫无交会可能的菲律宾舞女安娜(Anna)偏偏走进了他的生活。两人结识于夏济安的酒肉朋友萧俊请客的饭局,虽然是个舞女,夏济安却被安娜的年轻貌美、谈吐不俗深深吸引着。追求邦妮失败的阴影在安娜这里逐渐被扫除,我们看到了一种游戏的心态悄然而生。“对于Anna,我从未感觉到什么强烈的感情,但爱情是一game。半真半假反而有趣……”(致夏志清,1963年9月14日)虽然对安娜的情感不如对邦妮那般深切,但这话出自对每段感情都一往情深的夏济安之口无疑是令人惊讶的。但是,回首他太多的失败经验,产生这种想法似乎又情有可原,他是如此渴望爱情却又害怕受到伤害。在见过他这么多爱情故事后,我们知道这更像是一句自我安慰的言论,因为在实践过程中,他常常又不可避免地完全付出了真心。“总算在Bonnie之后,我又找到一个红颜知己。我如用力追求,也许会同她结婚。她真是出污泥而不染的女子……”(致夏志清,1963年11月2日)endprint

然而,对邦妮更胜一筹的爱慕和跟邦妮之间的藕断丝连,让他对邦妮和安娜两者都割舍不下,于是保持着自认为的“有两个女朋友”的风光旖旎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在爱情中长时间求而不得的虚荣心,并且自以为在追求双方的过程中所受的教育可以实现互补。可是,夏济安善于自我反思的性格也使他很快意识到了这种“虚假繁荣”,长时间的double date终究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果:Bonnie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希望将来能去尼泊尔,而这个规划里显然没有他的位置,夏济安终于决定死心;安娜因自己的steady date而拒绝了夏济安的邀约,也让他萌生退缩之意。最终,这段关系随着安娜回洛杉矶陪伴丧夫的姐姐而开始急转直下,同样直白地拒绝了夏济安的心意。虽然在两方均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但夏济安是个讲究风度又爱面子的人,依旧与二人保持着良好的友谊。

邦妮在即将离开中国研究中心前向夏济安推荐了新来的罗克珊(Roxane),希望自己走后,她能取代自己在夏济安心目中的位置。随着与二人关系的由浓转淡,美丽的罗克珊很快占领了夏济安的心。“Roxane之美可比Gina Lollobrigida”,Gina是他们兄弟俩喜欢的电影明星,夏济安倾心于罗克珊的美丽、善良、和善、大方,与之相比,邦妮和安娜瞬间黯然失色。夏济安自认为,自己聪明体贴,只希望对方好,总有水到渠成的时候,到时再求婚不迟。所以,他不表达爱意,不露出半点想占有的意思,希望对方“一天一天发现我的好处”。

他很满意于他们的交往,每次约她,她总欣然答应,电话聊天可以长达半小时乃至一小时,她还会做饭请他一个人到她住处去吃饭,这些都让夏济安心生幸福和幻想。然而,夏济安的情路似乎被上了魔咒一般,注定不可能平凡而顺当。一九六五年情人节前两天的聚会上,夏济安精心准备了一本送罗克珊的书《艺术中的日本史》(A History of Japan in Art),还字斟句酌地写了一张小卡片表明心迹,完全是从朋友的立场显示了不一样的亲昵,并没有表达爱意。没想到,却遭到了罗克珊冰冷的拒绝,甚至要把书退还给他,这给了夏济安最致命的一击:“这个晴天霹雳我毫无防备,一切潇洒归于泡影。”(致夏志清,1965年2月14日)

罗克珊拒绝的主要原因是其前男友查尔斯·维特克(Charles Witke),查尔斯决定离婚,想和罗克珊重修旧好。夏济安知道他跟罗克珊的感情,可还是一厢情愿地维持与罗克珊的友情或感情。失败之后,又自我安慰,强调自己并没有陷入爱情,“我相信我没有真正爱过R”,所以不特伤心,还觉得有点尴尬,“想不到这么大年纪还在风月场中颠倒,一笑!”(致夏志清,1965年2月14日)这是他给夏志清的最后一封长信的最后一句话,也是这段感情的最后的句号,无限感慨更无限遗憾。就在写完这封信的几天后,夏济安突发脑溢血,倒在了他的工作室。这个骄傲又执着、敏感又悲观的浪漫主义圣徒终于没逃过现实的打击,轰然倒下了。顺便提一下,这位罗克珊,后来果真嫁给了查尔斯·维特克,成为著名记者罗克珊·维克特,一九七三年曾访问中国。

纵观夏济安的情感史,我们不得不感叹性格对命运的魔力作用。夏济安把恋爱和婚姻奉为神圣,对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深信不疑:“我是个monogamist(坚持一夫一妻制的人),只想求一个幸福的婚姻生活,成立一个家,这是人的责任。我并不是不考虑结婚,事实上,我把一切男女关系都归结到婚姻关系。”(致夏志清,1947年12月17日)每遭遇一段爱情,他都过早地陷入对婚姻的展望。然而,矛盾的他在渴望婚姻的同时,又格外留恋自己单身的自由,所以时常陷入纠结之中,或许也正是这种“精神洁癖”与自相矛盾注定了他坎坷的遭遇,使他至死都孑然一身。

夏济安的情感经历看似纷繁复杂,我们却无法将其简单地等同于滥情之流,因为他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每一段感情,他都出之于单纯,对待爱慕之人的态度亦是同样真诚。正是出于对兼具激情与责任的爱情的执着向往,他才没有因为不断的失败和失望而停下追求的步伐。然而,他的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严重影响了他的情感历程。他是自恋的,他对于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有着极高的自信,他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自恋。这种自恋的情结大概多数文人都或多或少地具备,学识的丰赡使得他们具备了敏锐的眼光和思维,带给他们别样的自信,但也不可否认地存在盲点,即有时容易陷入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套。也正是这种自恋使他对一般男性追求女性的手段表示不屑甚至鄙夷:“男人以追求者的姿态出现,其不可爱有如女人太着急找丈夫显得不可爱一样。”(致夏志清,1963年11月22日)因此追求女生时,他是极为自律的,期望以平等的朋友的姿态为始。

与此同时,济安十分在意自己的名声与地位,几乎在每段感情里,他都有着对失败和流言的顾虑。在追求的过程中,他似乎总是“端”着的,过分执着于展示自己绅士而潇洒的一面,克制着内心火热的激情,更是常常因害怕失败而优柔寡断,因畏惧流言而备受折磨。带着这种种隐忧去追求,夏济安的内心估计从来就没有轻松过。

同时,夏济安又是自卑的,对待感情采取的“未算成功,先算失败”的策略正是他悲观精神的主要表现。进展顺利时他容易盲目乐观,但更多的时候,稍有不如意便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失败的可能。夏济安早年就读于苏州桃坞中学,长期接受西式教育,深受基督教思想的浸润,基督教的精神深入他的生活,融入他的性格,进而影响了其学术实践乃至人生观。在书信中,我们可以时常看见他“听天由命”的言论:“在你的人生观中,人生似乎还有positive happiness可以追求;我是把人看作待宰的羔羊的(Pope的Essay on Man中也用过同样的譬喻)。我这种人生观,即使错误,但是根深蒂固,也改不掉了。”(致夏志清,1958年6月24日)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人在情感选择上具有了极大的自主性。鲁迅、郁达夫、徐志摩那一代新文化领军人物,起初还都是家中包办婚姻,后来都追求婚姻自由,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动地的婚变。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他们当年背负着世俗的訾议,内心想必也是焦灼不宁的。

可是,夏济安面对情感的犹疑、矛盾所表露出来的焦灼,要远远超过一般的现代文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他的性格与心理问题。夏济安的一生都被自恋和自卑裹挟着,深深沉溺在对情感的遐想和自我的分析中,以至于常常“想”多于“行”,有点像莎士比亚笔下矛盾而延宕的哈姆莱特,又像歌德笔下浪漫又悲观的维特,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却在行动上踌躇不前,宁愿私自不断揣测对方的心意,却很少有勇气展现更热烈的行动。这是个名副其实的“思想巨人”,写信的时候,他似乎时时刻刻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和自我分析中无法自拔,然而这是一种并不彻底的自我分析,他比谁都清楚自己的弱点,却始终拒绝改变。他对自身的反观非但不能给予他行动上真正意义的引导,反而成为了一种无形的桎梏,使他不断在感情上重蹈覆辙。面对弟弟的时时劝谏,他也逐渐由最初的感激变为略显不耐烦的排斥,追求的不断失败使他更愿意蜷缩在自我分析的世界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自我分析和反省还是狭隘的,而依然牵引着他的行动的还是那点残存的不甘与不灭的幻想:“我还想在恋爱中得到人生的快乐。”

回顾夏济安的情感史,耳畔时时响起陈淑桦的《梦醒时分》:“要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在每一个梦醒时分;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必问,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这句歌词,似乎就是为夏济安这样的人而唱的,明明不是一个轨道上的人,夏济安偏偏义无反顾地全情投入,总是没有梦醒的时候,最后落得个遍体鳞伤。有时候,命运总是爱和这样执着的人开玩笑,像夏济安这样虔诚地渴望歸巢的人偏偏终其一生身心流离,就这样“永远奔驰在轮回的悲剧,一路扬着朝圣的长旗”(余光中《欢呼哈雷》),令我们扼腕叹息,却也同样肃然起敬。endprint

猜你喜欢

感情情感
最好的感情
情感
感情工作
台上
不分对错
感情强烈的叹号
感情告白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让孩子把情感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