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章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交融

2017-10-30侯建华陈蒙于玲

设计 2017年3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艺术设计

侯建华 陈蒙 于玲

摘要:从审美价值、功用价值的角度来分析、探讨印章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共融性。旨在呼吁更多人来关注中国印章艺术,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文章指出,印章艺术与艺术设计都遵循了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二者都具有很强的审美性、装饰性与功用性;印章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渗透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寓意;印章艺术创作者与艺术设计者都要具备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印章艺术 艺术设计 工匠精神 虚实相生 装饰美感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2-0094-02

引言

印章艺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印章艺术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双重性,凝聚着中国民族的审美经验,体现了中国民族的素质和精神风貌,显示了中国艺术的特有魅力。而艺术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精神文化的学科。从功用性、审美性角度看,二者如出一辙,都遵循了形式美法则、具有装饰美感,强调为人民服务的功用价值;追求浓厚的文化意蕴;二者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才能完美实现。

一、形式美法则完美共现

中国古代印章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都追求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感。中国古代印章的外轮廓形、印面形状变化多样,有方形、圆形、杏形、心形、矩形、泉瀑形、葫芦形、连珠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多种形式(如图1)。印面形状由字形决定,遇方则方,遇圆则圆;笔画相同均等的,则分部均稳;笔画多少悬殊的,则疏密参错有序。印面文字排列与印面外形适合、变化,根据字数多少、字体笔画特征变化。印章章法遵循均衡规律,松紧自然、错落有致,对比协调统一,疏朗大方特点。印文对比中求统一,富有大小、长短、曲直、正侧等线、形、块的对比,通过字与字之间的空间取得相辅相成的协调统一效果。

印章艺术追求变化中求统一、节奏与韵律共存的形式,体现于艺术设计各个领域。该手法与标志设计的表现手法完全相同,标志设计追求形的变化与统一,不论采用什么形式,标志设计的外轮形应该统一在完整的形状中。如中国大唐集团的标志设计由篆体“大唐”二字统一在钟型、方印章图案的外轮廓形中,宛如泰山般稳定,体现大唐集团的稳健和务实,赋予基业稳固、前景美好之意(如图2)。标志字体结构上,遵循了印章艺术的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的特点,将篆体字“大”、“唐”演变、叠加,结构紧凑,比例协调,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寓意公平、公正、团结、和谐。该标志注重正负行空间的统一,笔画结构的粗细变化与统一;标识上部“大”字出头,与统一、规范的外轮廓形相适合,形成变化统一的特点,预示公司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发展空间。包装设计也是如此,不论包装的图文版式编排,还是容器包装的整体外观的造型设计,都讲究形式美感的和谐与统一,包装设计风格要与宣传品牌特点相一致,内部的容器包装与要与保护产品的外部包装的字体排版搭配、用色等设计风格完全相同。室内设计领域也要注重风格样式的协调统一:室内设计中的开放式餐厅设计,其设计风格要与同处在一个空间的其他区域(如厨房、客厅)的设计风格相统一,用色、选材、布景上都要向呼应。

二、装饰性共融

中国印章在我国古代的主要作用是实用与审美。秦汉“瓦当印”除了保护建筑物檐头的附件不受损害外,还要装饰美化古代建筑环境。而瓦当印在现代建筑中应用的主要目的便是装饰、美化环境。现如今,印章艺术大多是作为装饰、美化功能出现的,更多的装饰于包装、景观设计、标志设计、产品设计中。如西安的大唐芙蓉园印章雕塑、石家庄的景观雕塑、福州大学的校训雕刻等,分别采用石刻、园艺布景等形式,将印章艺术融入自然,让人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使人品味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意境之美。

印章艺术已经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题材,美化着生态环境、传递中国文化信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设计的魅力在于传统与现代的自然融合,它将“东、南、西、北”31个“中国印章”应用于整个建筑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架空梁柱外伸檐口,印章的作用是装饰梁柱上31个通风口。石家庄园林局、公园管理处在城市绿化中把印章艺术与生态环境自然融合,成为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图3右),起到点缀景观,烘托喜庆气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之目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印章元素已经出现在了信息化的产品——优盘设计中,在此,印章元素同样起到的是装饰作用,同时也是印章文化传承的典型例子,美中不足的是:印章字体篆刻部分采用白色,似乎与印章整体有些脱节(图3中),这是设计师应该避免的。

三、功能性的一致

中国古代印章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有着相同的“功用性”目的,都是为人类日常生活服务的。印章起源于实用,在实用中求美,求美是为了更好地实用。早在春秋时期,印章便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古代印章分为封泥、佩带、殉葬印、烙马印、瓦当印、烙漆、印子金、钤印等多种类形,不同的印章形式,有着不同的功能价值。如封泥是用于公务、财务、仓库的封检,是一种凭证;而系于腰带、或挂于衣襟钩的佩带,是吉祥或辟邪之物,在表示官阶身份的同时,也作为检、封文书、简册的封物;而“瓦当印”应用在古建中,起到保护木质檐头的作用;古代“烙马印”用来区分马匹的优劣等。中国古代印章不仅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还是中国古代交际、广告宣传的重要手段。当代生活中,同样不乏印章和现实生活密切结合的優秀艺术设计作品,印章用在邮票、标志等媒介设计中,具有视觉传播,传递企业文化信息的作用。许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公司、企业、团体都采用印章作为品牌标志,印章起到的作用就是信息传达功能,寓意或表达企业、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蕴。

艺术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类的需求,满足人类的生理需求、功能需求与心理需求、审美需求。如服装设计满足着人的防寒、防晒,满足人类对美的时尚追求,满足其心理需求;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则满足着人类的居住需求、心理需求,让人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空间环境。包装设计则是为了满足人的信息传达功能,同时起到保护产品、方便运输的功能,如茶叶、酒的外包装形象设计给予包装保护和存储功能以外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消费者是否认可与购买产品。产品设计是为了方面人类生活。儿童健康升降学习桌椅的设计(图4)也是如此。根据孩子成长特点,为了满足儿童的学习、使用功能、健康生理发展需求,学习桌设计成“斜作业面”形式,满足了孩子身高发育变化的需求,桌面高度、椅子高度全部都设计成可以调节形式,孩子的手臂能自然平放在桌面上,避免了孩子弯腰、驼背坏习惯的形成,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坐姿的习惯,同时保护了孩子的视力,预防近视眼等现象的发生。endprint

四、寓意、象征性相融

寓意、象征性共存于“印章艺术”与“艺术设计”两大领域。中国印章艺术具有很强的文化寓意内涵。如秦代的“吉语印”象征着人追求生活的吉祥如意,祈求神的庇佑,以吉祥语言为印纹,佩戴于身,来祈求平安;中国传统训诫警句“一心慎事”(图5左)、“忠仁思士”

(图5中)、“思言敬事”(图5右)作为印章内容,成为励志的座右铭,来让人励志自警。许多现代艺术设计作品同样寓意丰富,如中国科学技术馆的标志与科技馆的新馆建筑,都是以“鲁班锁”为基础进行设计的,新馆建筑为一体量较大的单体正方形,利用若干个积木般的块体相互咬合,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个巨大的“鲁班锁”,又像一个“魔方”,蕴含着“解锁”、“探秘”的寓意。与科技馆的经营理念、宗旨相吻合。如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标志色彩选用了中国代色—印章红,代表中国、喜庆、文化传承的特点。寓意集团公司的事业红红火火,灿烂辉煌。

很多时候,艺术设计产品的寓意性与中国印章艺术完全相同。如虚实相生的“和谐”文化意蕴共存于印章艺术与艺术设计领域。汉代的印章艺术,其“朱白文印”体现了典型的虚实相生意蕴,朱白文印由朱文和白文构成,通常朱文笔画较少,白文笔画较多,其朱白分布灵活多变,形成虚实相生的黑白效果;印章艺术把方寸内多余的石料挖掉,露出篆字部分,形成深浅不一的浮雕镂空效果,再次体现了虚实相生的内涵。而在艺术设计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服装设计中,虚实相生理念也是司空见惯。中国苏州园林设计讲究空间的虚实关系处理,许多建筑在墙上开凿漏窗,使园林具有通透之感,使空间相互渗透、融合,以给人强烈的视觉流动感觉。包装设计采用印章艺术的虚实效果,将包装设计成镂空效果,在美化装饰产品的同时,让消费者通过镂空的虚空间让人直观地了解商品详情,给人以直观、可信之感,进一步感受商品特有的艺术魅力;印章艺术的浮雕、镂空的虚实特点常与服装面料设计结合,通过虚实相生的表现传递—种传统与现代结合之美。

五、“工匠精神”共存

李克强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观念。“工匠精神”,字面理解为工匠对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产品要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从业者具备专注的敬业精神,要严谨,一丝不苟;要耐心、专注,具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在专业领域不断进步、完善发展;“工匠精神”是一种坚韧不屈、百折不挠、百做不厌的精神。印章艺术最初的从业者大多为工匠,“工匠精神”在他们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直到现在,雕刻出优秀、灵动的印章艺術作品也离不开这种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特别是印章的雕刻制作,需要具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禁的工作态度,才能达到最佳的雕刻艺术视觉效果。

艺术设计也是如此,它本身属于为民服务的行业,属于庞大的系统,包括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但哪一领域的设计师都必须具备工匠精神,要琢磨顾客心理,了解其功能需求,耐心与客户交谈,用心思考、钻研设计方案,以满足民众的需求。艺术设计属于开放的系统,它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生态美学等多个领域,设计者要具备海纳百川的“工匠”品质、钻研精神,热爱自然万物,了解不同领域学科的发展,不断探索、学习、寻找,以达到设计自如之境,以设计出优秀的、为民服务的作品。艺术设计者需要具备工匠精神才能制作出精益求精的产品,室内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作品的完成需要设计师具备艺术设计的审美水平之外,还要具备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才能设计出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需要具备测量、计算、推敲,使设计作品符合人体工程学,以更好地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标志设计对印章艺术、传统图案的借鉴使用不只是简单的复制、修改,而是要将之结合信息化处理手段,对其进行严谨的规范化制图设计,并做出四维空间的动画效果,方便应用,同时使标志迎合数字化发展需求。

总之,不论是从形式美感、审美意蕴等精神层面看,还是从功能需求等生理角度考虑,篆刻艺术与艺术设计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印章篆刻艺术的表现形式、风格特点,不但可以拓展设计思路,还可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从而使中国艺术、民族文化走向世界。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艺术设计
《自然生活》
书封与现代艺术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