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四川清音的音乐形态特点及创作

2017-10-30李洪才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创作音乐

摘 要

在多种曲种中,四川清音有传播面广、歌唱性强等特点,并深受群众欢迎,是国家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艺品种,对中国明清以来俗曲的音乐基因,有重要性的保存意义。文章将基于对四川清音的熟知及热爱,展开对其音乐形态特点的研究,并真正的做到传统的借鉴及创新,努力把握其本质特征,积极的传承创新,创作出更加优秀的四川清音。

【关键词】音乐;四川清音;形态特点;创作

在四川地区,清音是其著名的说唱曲种。产生于清代的光绪年间,上世纪三十年代更名为四川清音,之前名为唱月琴、唱琵琶。在清音的曲调中,保留了时代的痕迹。在当前经济技术飞速发展,以及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当清音再次登上舞台,我们不免会思考:如此优秀的传统艺术,将带给我们怎样宝贵的遗产,又该如何继续前行。本文将依据音色、音高、时值等作为切入的角度,对四川清音音乐形态展开讨论,站在传统及现代化交织的社会中,为不断推陈出新,极力创作做出努力。

1 四川清音音乐形态特点

1.1 音乐形态基因库

我国明清时期的俗曲,便是四川清音的来源。俗曲广泛性流传于民间,是市井曲调,存在于大街小巷,茶楼旅店,更符合民间大众审美趣味,吸取了南戏、元杂剧等体裁中较多音乐元素。特别是在“湖广填四川”、“康雍朝代”的移民高潮中,因近代人口的流动,而逐渐性的流入四川。有四川风格音乐形态的清音,不断发展壮大而来,且有较多中国传统音乐曲目,在四川保存。清音的曲牌超过了100支,全部曲目为600余首。其中的一些曲牌,可通过研究性挖掘成再生的曲调,较多曲牌仍然是活态。清音的重要价值,和其他重要性音乐体裁一样,保留了中国传统音乐形态,以及自明清以来的基因特征,并可展现出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

1.2 节奏基因

曲牌体、板腔体,是我国戏曲音乐及传统曲艺所包含的两种基本结构形式。他们二者承载着不同戏剧音乐发展方式,同时有联系和区别。曲牌体和板腔体,是四川清音所包括的两种类型。特别关注了音乐的“板眼特点”的,是板腔体的唱腔,想要将戏剧故事内容,更加充分化的展现出来,可通过不同的板式结构作品展现。清音的节奏是不断复杂化的,站在简单规整节奏特点基础,从民歌小调发展而来,复杂的节奏因需配合复杂的音乐内容。[鲜花调](《茉莉花》)曲牌,是《布谷鸟儿咕咕叫》的基础,整体节奏较为活泼,将人们高涨的劳动热情表现出来。“哈哈腔”是其中的润腔,此种唱法应用连续顿音,弹性很强,一字数转,音程跨度大,以短促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为主,可将风格特色凸显出来,配合的是清亮的音色。而一长一短,是每两个脆亮的音点组合,可进一步展现出灵活的唱腔特色。除此之外,附点音符将音乐中的动力性有所加重,并且常出现在小节第一拍。伴奏配合唱腔,托衬着唱腔,保持连续化的十六分音符。欢快的风格,在伴奏及唱腔的双重作用之下,充分的表现出来。

1.3 音高基因

音高,是人类语言中独特参数,是音乐的重要特征,其是对准周期特征,或者是声音周期的听觉感知,这是从物理的角度而言的。传统音乐中的音高特征,可反观不同文化人类听觉习惯,也可将其物理特征反映出来。在我们对音高探究中,大量的活态音乐可提供信息的原料。而我们当前针对于大量的传统音乐旋律,所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怎样促使其可发展成为重要性的未来音乐发展元素。所以我们可更多关注于方言影响下的音高走向,用于旋律音高研究中。清音旋律音高的变化,会受到语言的音韵的影响作用,其是以曲填詞的方法,同样遵循词句结构的基本规律。因对润腔的重视,便展开对旋律音高的研究。其是将韵味风格增添于旋律框架中的重要手法,是我国传统声乐修饰旋律方式。因在演唱中,仿佛“哈哈”笑声的效果,便出现了“哈哈腔”,是一种装饰性的润腔方法,其具备独特的韵味,属于“连续顿音性质。是在气息的冲击下,通过舌根的弹动,产生出一种独特的音色,通过较高较前的声音共鸣位置配合。而“懒、脆、暗、亮”等,是其可细化成为的不同风格。演唱者所展现出的独特声腔,是通过“顿、闭、合、挫”等技术。“哈哈腔”是四川清音本源性标志,是其骨架似的技术技巧。

1.4 音色基因

音色仿佛音乐中的色彩,是变幻无穷的,同时是音乐形态的核心特征之一。我国人们对音色的审美,因较长时间范围受到“西乐洗涤”,和传统发生了很大的偏离。传统音色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但是一些音色基因,仍然可以在其中寻找到的,如独特的弹舌音,便是隐藏于独特技法中的。弹舌音体现在音乐体裁之中,是独特的人类语言中的发声特点。通过在传统声乐体裁中,较高较前的声音位置配合,让舌尖连续弹跳并形成滚动,通过舌尖与上颚造成的间隙,让气息冲出,便可将圆润且明亮的“得儿”发出,可产生一定的力度变化,同时可保持一定音量。而“九连环”,是优秀的清音艺术家可以做到的。

2 四川清音的创作

四川清音,擅长于以叙事为主,同时也借物抒情。《中华医药》这个作品,是一首成年人演唱的作品,其对作曲家的要求更高,是不叙事的作品,而作曲家必须面对的考验,便是是否可在音乐上打动人心。在词意的表达上,这个作品不仅入微入细,且大气磅礴。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是一碗飘香的中药”,这便是开头第一句,无疑是一句比喻句,通过极小和极大意象的结合,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意境,形成了大距离的联系,使人闻之心潮涌动。为了促使作品可扣人心弦,便采用大跨度的旋律及大跳进的音型配合词意,留给观众深刻的印象。创作者在对音乐的谱写中,“治病、治心、治国”相互递进,紧抓住清音行腔的细节变化,从三层立意上着手。在其中,创作者借鉴了西洋作曲技法中的离调等手法,同时采用了“角调式”和“宫调式”,是民族调式之中的,对作品加以规整,促使其更具章法。除此之外,还借鉴了贯口,其是相声表演艺术中独特的技巧,促使作品更是锦上添花,因这一突破性的创新,更加受人欢迎。

总而言之,在创作四川清音的时候,需适当的创新发展,同时把握曲艺的本质特征。为了让曲艺有出路,需在传承上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缨.世俗古韵的基因库:四川清音音乐形态特点[J].四川戏剧,2016(08):112-114.

[2]李雪玲,杨媛.四川清音的演唱技巧对四川民歌发声训练之借鉴研究[J].戏剧之家,2015(06):82-85.

[3]陈爽.程永玲四川清音表演的艺术成就及学术意义[J].艺术评论,2017(08):83-86.

作者简介

李洪才(1981-),男,硕士学位。现为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

作者单位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 四川省内江市 642150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作音乐
咱也过回『创作』瘾
奇妙的“自然音乐”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墙之隔》创作谈
音乐从哪里来?
音乐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