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教科书配套科学阅读素材的开发

2017-10-27王维臻

出版参考 2017年5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教科书科学素养

王维臻

摘要:无论从科学课程层面还是从市场需求来看,开发更好的科学阅读素材正在成为图书出版关注的重点。本文就如何开发更符合市场需求的科学阅读素材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融合教科书内容、衔接科学研究前沿、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等开发方向。

关键词:科学阅读 开发策略

阅读是一种终身适用的基本学习方法。在文学、语言等学习中,阅读被认为是—种重要的学习手段,但在科学学习中,阅读的重要性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忽视。近年来,随着科学教育研究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科学阅读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

我国最新一轮课程标准修订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总体课程目标,而对于科学学科而言,加强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两个关键因素。同时,在一些课程标准的具体活动建议中,特别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例如,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对具体概念教学活动建议中,反复提到通过阅读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科学史、了解科学发现过程、了解科学应用,将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与其他科学学习方法共同作用,以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目的。可以说,科学阅读是学习科学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该方法已经在国家课程层面得到重视。

从图书市场看,近年来,科普类图书频登畅销榜,人们对阅读,尤其是对科学阅读愈发重视。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希望能找到适合学生年龄、知识储备,与课内学习内容相匹配的科学阅读素材,供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从而达到切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因此,开发更好的阅读素材对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促进对科学概念的认识,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大意义。究竟什么样的阅读素材才是“更好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开发(如图1)。

1.与教科书内容的融合

教科书是严格根据课程标准编写,是对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文字与图片力求准确、严谨,因此教科书的呈现风格通常是严肃的。同时,由于版面等原因,科学教科书中几乎无法容纳科学阅读素材。教科书的这些特点导致了其相较于目前市面上科普读物缺乏趣味性,显得“不那么吸引人”。相比之下,科学阅读素材则可以用活泼的文字、丰富的图片、灵活的形式进行呈现,力求趣味性和阅读感。然而,尽管科普图书市场一派繁荣,但由于教育目标不明确,导致市场上的科学读物参差不齐,大多图书关注趣味性而知识性不足、认知发展功能欠缺。

基于教科书的局限性和众多科普类图书对学生的认知基础等把握不足的现实状况,开发与教科书内容相融合的科学阅读素材将能有效改善这两方面问题。当前,教科书的内容开发越来越重视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知识和学习能力基础。因此,如果在科学阅读素材的开发中,也能把握配套教科书的内容逻辑主线,以其作为组织阅读素材的线索,就能让阅读素材做到“形散而神聚”,既尊重学生的知识水平,又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既能帮他们消化课内知识,又能拓展相关的课外内容。例如,在阅读素材的组织顺序上,可以保持与同年段教科书内容分布基本一致;在具体内容的选取方面,围绕课内学习的重要概念进行进一步解释和发散;在启发性问题的设置上,关注对重要概念的多情境迁移,对重要科学方法的巩固性应用,从而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反思、内化。

2.与科学研究前沿的衔接

开发科学阅读素材,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科学,一方面,让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理解、解释现象,进而能够对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做出决策;另一方面,让更多的学生渴望对科学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甚至在未来从事科研工作。出于这两方面原因,科学阅读素材的开发要与科学研究的前沿相衔接。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面临层出不穷的新名词、新发现,很多人都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主动与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自主关联,这就导致了一些人一边享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一边还认为科学无用。如果能够在科学阅读素材中,加入科学研究前沿成果,并将难度控制在学生可以理解的范围内,分析其与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之间的关系,势必会使学生意识到知识的可贵,也让他们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更有“掌控感”,而不是“事不关己”。

例如,目前材料研究仍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热敏材料、光敏材料被研制出来。这些研究成果其实离我们并不远。我们在购物结账时打印的小票采用的是热敏材料,热敏纸与发热的打印头作用时即可显示图文,其优点在于可以节约资源,缺点则是字迹不能保留太久。小学生在科学课的材料单元接触这个知识会觉得既新鲜又易懂,了解之后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再如,正是由于科学家对各种膜材料的研究才使得电池的体积变得越来越小。同时不仅是我们认为的电池需要膜材料,生活中的很多用品也需要膜。燃气报警器的原理为电解池,膜材料在其中充当了电解质材料的角色。高二学生在经过电解池的学习之后完全可以理解这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开发这类阅读材料,需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挑选适当的材料,控制难度,运用学生的知识体系对其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在理解新技术的同时,巩固所学知识。

3.与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

科学阅读素材不应该只是个“文摘”“集锦”,不能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本书里。科学阅读材料应该是没有“边界”的。这里所说的没有“边界”,一方面是指学生对科学的了解应不仅停留在某份阅读材料上,而是可以通过这份阅读材料找到更多相关学刊、研究网站、各种数据库,从而进行更深入的学习。科学研究通常涉及多个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必须具备从多个领域搜集信息的能力,因此,科学阅读素材应该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训练。

另一方面,科学阅读素材的没有“边界”还应该体现在其介绍的内容应该不仅停留在平面上,而且可以“站起来”。使用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可以使学生动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在模拟三维动态视景的智能、互动、沉浸式界面中,更高效、自主地开展学习。在面对难以接触而又需要学习的对象时,这类技术的优势显而易见,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解决诸如生活经验不足、注意力难以集中、空间想象能力差等问题。

因此,科学阅读素材的开发中注意与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一方面应将有限的素材与更广泛的网络资源关联起来,引导感兴趣的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另一方面,应该加入更多视听资源,将学生的平面学习方式扩充为立体学习方式,促进高效学习。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在教科书无法快速更新的当下,科学阅读材料却是可以先行的。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开发与教科书匹配良好的科学阅读素材,在素材中介绍更多的科学研究前沿成果,同时合理地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從这三方面开发的科学阅读素材应该可以成为有效弥补教科书不足、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重要学习材料。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教科书科学素养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纺织科学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纺织科学研究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