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勞方與資方分清楚經營權與所有權的觀念

2017-10-26

台商 2017年9期
关键词:股東經營專業

很多企業主覺得自己投資,自己擔任經營管理者,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就企業管理的邏輯來說,這並不是最好的安排。

經營管理者需要專業能力

其實這是一個觀念管理問題。比如說,大廚開餐廳,本身的專業毋庸置疑,但是在管理上就要分清自己角色,也就是說自己人擔任經營者,應該記住自己的角色是專業經理人,應該要內行、且上進,不可以用老闆的身分來壓制部屬,情緒化領導。

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心境不一樣

老闆就是出資者、所有權人,所以老闆不一定等於經營管理者,有錢出錢指的是老闆、股東。有力出力指的是經理人、員工、夥計,雖然老闆是同一個人扮演兩種角色,但是平時就是經理人身分,也可以說是勞方的心情,領薪水階級,只有在申報營所稅,或結算財務時,才自認為是投資者、所有權人。

勞方與資方應該區分清楚

老闆擔任經理人時,在大企業稱為「董事兼任經理人」,其實指的就是「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的身份區分」,所以經理人也可以像員工一樣的領獎金,不像小企業,老是分不清楚老闆跟員工的關係。很多老闆兼任經理人時,都是沒有年節禮物及績效獎金,理由是「因為自己是老闆,何必領呢?」其實大錯特錯!如果兄弟合夥,哥哥當經理,弟弟沒在公司任職,請問勞動節發給員工的禮物,哥哥能不能領?

股權雖大並不一定是上級長官

如果副總經理是大股東,而總經理是小股東,那麼總經理管轄副總經理會不會很尷尬?副總會否利用「所占股權」來反制總經理的指揮?而當初為何大股東肯讓小股東占大位呢?是否能力問題讓賢?但在利害關係時,是否用股權反制上級長官?也就是在董事會上的決策表決上取勝?大企業跟小型企業的生態完全不同,但是道理是一樣的,老闆「平時」要知道應該尊重「專業領導」,而在「股東大會」上,則尊重「出資多數者」。

勿以「企業小而不為」當藉口

經營企業應該有企管觀念,知道這些理論常識,平時就應注意,企業雖小,並不代表就不能做到「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分開」,這是個人格局和認知的問題。endprint

猜你喜欢

股東經營專業
專業人員同樣需要支援
博彩業反洗錢培訓 提升專業
一周重要股东增减持明细
一周重要股东增减持明细
一周重要股东增减持明细
一周重要股东增减持明细(7月23日~7月27日)
《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佈就業軌跡發生哪些變化?
名氣可用用在哪裡?
品牌事業經營注入善與誠信的正能量
充分準備+強烈企圖心 事業經營計畫書撰寫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