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对门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2017-10-26邹瑞芳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门诊饮食我院

邹瑞芳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黄石 435000)

健康教育对门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邹瑞芳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黄石 435000)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对门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与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5.12~2016.12期间确诊的500例G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饮食指导、健康教育与体重调整。比较两组患者在血糖指标、自我管理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的差异。结果 ①试验组FPG、2…hPPG、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试验组患者在自我管理评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试验组并发症率2.8%显著低于对照组15.2%(P<0.05)。结论 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从而减轻GDM并发症。

妊娠期糖尿病;健康教育;自我管理;血糖控制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妇女糖代谢紊乱或糖耐量减退所致的糖尿病。GDM在我国发生率约在3.7%[1]。2016年我院门诊不完全统计GDM发生率在5%~8.6%[2]。尽管GDM糖代谢紊乱多在产后能恢复正常,但GDM患者因血糖的不稳定性易导致胎儿出现巨大儿、窘迫,产妇易并发妊娠高血压、胎盘前置、胎盘早剥等危害。此外,GDM产妇后期患上Ⅱ型糖尿病的几率为正常人的7倍[3]。门诊对GDM患者常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基本控制,并不采用药物治疗。我院于2015.12~2016.12期间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干预GDM患者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12~2016.12期间门诊收治确诊的5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250例。试验组:孕周在20~27周,平均孕周(24.6±1.5)周;年龄在21~43岁,平均年龄在(29.7±2.3)岁。按文化程度分类,其中初中及以下25例,高中55例,高中以上170例。对照组:孕周在21~28周,平均孕周(24.3±1.4)周;在年龄在21~44岁,平均年龄在(28.3±2.5)岁。按文化程度分类,其中初中及以下29例,高中56例,高中以上165例。两组患者在孕周、年龄、文化程度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结合患者主观意愿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方式进行检测与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个性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有:饮食指导:对每一例患者进行每日摄入热量的计算。摄入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以6:2:2的比例进行食物选择。多食用番茄、冬瓜、黄瓜、胡萝卜等蔬菜,孕期在25周以内控制牛奶摄入量200~400 ml/d,孕期大于25周牛奶摄入量应在400~600 ml/d。适当增加每日用餐次数到4~6次。此外,还需注意不吸烟不喝酒,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健康教育:加强宣教,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与手册,定期举办专家专题讲座的方式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丰富患者对GDM疾病的了解,掌握适当的自我管理方法与知识。体质调整:通过饮食的调整,结合以散步、太极等有氧运动的适当锻炼,控制患者孕期体重增长量在每月1.5 kg以内。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健康教育2个月后,比较两组健康教育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差异;参照《自我管理行为量表》[4],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血糖自我监控、饮食自我控制、体重控制)评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强。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FPG、2 hPPG、HbA1c情况

健康教育干预后,试验组FPG、2 hPPG、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在自我管理评分上的差异

健康教育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在血糖监控、饮食调节及体重控制的自我管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临产前并发症情况

试验组出现巨大儿、早产儿、死亡畸形、妊娠高血压及感染的并发症率2.8%显著低于对照组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FPG、2 hPPG、HbA1c对比(x±s)

表2 两组自我管理评分的对比(x±s)

表3 两组并发症情况的对比(n,%)

3 讨 论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中约87%的患者属于妊娠期间出现糖代谢紊乱,称为妊娠期糖尿病。不足15%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前已确诊为糖尿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5]。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复杂,主要与胎儿从母体获取的营养增多、妊娠期孕激素的大量分泌以及胰岛素的抵抗作用有关。GDM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且阴道易发感染,妊娠并发羊水过多,胎儿巨大儿等症状。如早期忽视血糖控制,可能会合并妊娠高血压、感染等并发症,导致出现巨大儿、早产儿甚至胎儿死亡或畸形。因此,提高GDM的预防意识,加强诊断与治疗,对降低GDM引起的并发症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公认的干预GDM的治疗方式非用药型健康教育。其中饮食控制作为GDM预防治疗的首选方案,70%以上的GDM患者经过2~4周的饮食调整可改善血糖水平[5]。此外,通过饮食和运动相结合控制患者的体重也能调节孕期血糖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各项措施干预患者行为后,试验组患者在FPG、2 hPPG、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经饮食调整、健康教育与体重控制后患者的血糖各项指标有了显著的改善。通过健康教育的宣教活动向患者灌输正确的疾病与预防认识及措施,提高患者对自我行为管理与GDM的关联性的重视。健康教育2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在自我行为管理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可见健康知识的宣教对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有积极的意义。在患者生产后,对比两组并发症可见,试验组未出现胎儿死亡或畸形的情况,并发症率2.8%明显小于对照组15.2%(P<0.05)。通过开展健康教育的宣教活动,不仅提高了患者对GDM疾病的认识,使患者在孕期内能合理的自我控制饮食、运动及体重,降低了妊娠期诸多并发症的几率,同时能促进医患间的沟通交流,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从而促进医患关系更为和谐融洽的发展。特别是在基层门诊就诊中,因门诊就诊患者过多,医师个人力量有限,易忽视综合全面的健康教育对孕妇的重要影响,导致患者对病情的忽视及缺乏自我控制管理,造成GDM的发展恶化。因此,在门诊中建立起医护人员对患者健康教育的平台,让医患间就疾病知识能有充分的沟通、讨论,让患者在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后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及行动,从而使患者从根本上预防与改善GDM。

[1] 孙晓敏,汪虹,许方蕾,宋立源.个性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02):179-182.

[2] 于平平,肖湘成,王琳云,王 磊.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与其血糖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8(04):425-431.

[3] 刘莉莉,孙子林,金 晖,鞠昌萍,韩 晶,陆青松.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07(01):59-61,69.

[4] 黄晓萍,杨 涛,蔡 娅,袁庆新,刘晓云,唐 伟.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自护能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06):566-568.

[5] 周薇霞,李祖胜,姜永乐,刘晓红,端木焰,高益群,周延辉.社区2型糖尿病强化健康教育模式对控制血糖及并发症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2):4785-4787.

R473.71

B

ISSN.2095-8803.2017.10.24.02

本文编辑:刘帅帅

猜你喜欢

门诊饮食我院
门诊支付之变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何为清淡饮食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健康饮食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