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厄贝沙坦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糖及脂类代谢的影响分析

2017-10-24猛,史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脂类贝沙坦脂蛋白

耿 猛,史 进*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药物与临床·

厄贝沙坦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糖及脂类代谢的影响分析

耿 猛,史 进*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目的观察与探究厄贝沙坦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糖及脂类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收治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加厄贝沙坦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之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与对照组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之后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联素、瘦素与对照组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糖及脂类代谢。

厄贝沙坦;老年代谢综合征;糖代谢;脂类代谢;影响

代谢综合征属于老年患者比较常见的疾病,而且,代谢综合征与糖类及脂类的代谢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1-2]。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厄贝沙坦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糖及脂类代谢的影响给予一定的研究与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收治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70~89岁,平均(78.26±1.37)岁;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71~87岁,平均(78.28±1.40)岁。观察组和对照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性并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对照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进行疾病知识健康教育,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日常饮食,并适宜应用降压药,共进行6周的治疗。对观察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厄贝沙坦治疗,每天服用1次,每次服用150 mg,共进行6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糖类代谢指标。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脂类代谢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糖类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体重指数相比较,组间不具有明显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更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更高,组间具有明显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相比较,组间不具有明显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糖类代谢指标(±s)

表1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糖类代谢指标(±s)

时间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血糖(mmol/L) 胰岛素抵抗指数 胰岛素敏感指数 体重指数(kg/m2)治疗之前 对照组(n=40) 8.8±1.5 13.1±3.6 1.4±0.3 0.9±0.1 25.8±4.9观察组(n=40) 8.7±1.6 13.2±3.4 1.5±0.2 0.8±0.4 25.7±4.8 t 0.2883 0.1277 1.7541 1.5339 0.0922 P>0.05 >0.05 >0.05 >0.05 >0.05治疗之后 对照组(n=40) 7.3±1.3 9.3±2.2 1.2±0.2 1.1±0.3 24.1±3.3观察组(n=40) 6.2±1.0 8.3±2.0 0.9±0.1 1.4±0.1 24.2±3.0 t 4.2417 2.1271 8.4852 6.0000 0.1418 P<0.05 <0.05 <0.05 <0.05 >0.05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脂类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联素、瘦素相比较,组间不具有明显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联素、瘦素更高,组间具有明显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脂类代谢指标(±s)

表2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脂类代谢指标(±s)

时间 组别 胆固醇(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脂联素(ug/L) 瘦素(ug/L)治疗之前 对照组(n=40) 2.4±0.5 0.8±0.3 1.5±0.5 28.6±3.5 20.4±2.9观察组(n=40) 2.5±0.3 0.9±0.2 1.6±0.1 28.5±3.3 20.6±2.7 t 1.0846 1.7541 1.2403 0.1314 0.3192 P>0.05 >0.05 >0.05 >0.05 >0.05治疗之后 对照组(n=40) 1.9±0.4 1.5±0.4 1.3±0.3 37.5±4.8 25.2±3.8观察组(n=40) 1.6±0.2 1.8±0.1 0.9±0.2 52.5±5.0 32.3±3.0 t 4.2426 4.6017 7.0164 13.6873 9.2749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代谢综合征属于老年患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代谢疾病[3],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多处于比较复杂的一种代谢紊乱情况,患者体内的糖类代谢和脂类代谢存在异常,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带来严重不良影响[4]。

厄贝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的转肽Ⅱ受体的拮抗剂药物,可对患者体内的水钠储留产生抑制作用,使患者的血管张力降低,可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对于患者的血管的收缩效果,降压作用良好,而且,可对患者体内的糖类代谢及脂类代谢进行干预[5-6]。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之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的差异比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之后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联素、瘦素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的差异比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比较好,有助于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糖及脂类代谢的改善。

[1] 肖 毅.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体重指数及脉压与糖尿病患病情况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1):2977-2978.

[2] 郏 蓉,苗懿德,陈陵霞,等.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5):520-523.

[3] 孙常青,毛俊嬛,郭丽蓉,等.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Ⅱa型分泌型磷脂酶A2水平与动脉硬化的关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3):249-252.

[4] 张孔雁,曹俊杰,程 燕,等.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中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2):222-225.

[5] 刘 敏,邹 晓,李建华,等.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平均血小板体积和收缩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8):815-818.

[6] 董凌燕,张 洁,邰 胜,等.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铁蛋白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J].江苏医药,2015,41(3):278-280.

R969.4

B

ISSN.2095-8242.2017.045.8856.02

史 进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脂类贝沙坦脂蛋白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低密度脂蛋白
拉萨净土藏鸡蛋和普通鸡蛋的脂类物质含量比较分析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两城镇陶器的脂类残留物分析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
多胺和植物激素对巴氏杜氏藻生长及脂类含量的影响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成军:从HCV入手,探索脂类代谢分子生物学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