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对睑板腺功能的影响

2017-10-2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板腺摘除术泪膜

郭 清

(朝聚眼科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对睑板腺功能的影响

郭 清

(朝聚眼科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对睑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白内障患者,其中60例为MGD患者,60为非MGD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变、分泌物性状改变、角膜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及泪腺分泌实验等。结果 MGD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部分患者症状减轻,好转率为70%;MGD患者术前术后分泌物性状构成比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MGD患者术前术后角膜染色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MGD患者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MGD患者治疗前后泪腺分泌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白内障手术可能诱发或加重睑板腺功能障碍。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睑板腺功能;泪膜破裂时间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眼科手术,虽然大多数患者术后取得了较好的视力效果,但仍有患者反馈近视视力差、眼睛干涩等症状。睑板腺位于上下眼睑,由腺泡细胞、中央导管、周围导管和终末导管组成,开口于睑缘,睑板腺含有大量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受体,受到神经递质的支配[1]。睑板腺分泌的脂质称为睑脂,导管内分泌压、眼轮匝肌和Rioln氏肌收缩使睑脂释放到睑缘,其主要功能是形成泪膜的脂质层。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ain gland dysfunction,MGD)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于MGD研究的深入,MGD的定义的阐述表现为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广义上MGD定义包含了睑板腺所有异常,包括肿瘤及先天性疾病等,狭义的MGD定义倾向于睑板腺分泌物在泪膜及眼表疾病的异常,国际上较为认可的定义将MGD定义为慢性睑板腺异常,通常表现为以睑板腺终末导管阻塞或分泌物质和量的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异常、炎症、眼部刺激症状等,最终导致眼表疾病[2]。本研究旨在眼睛白内障手术是否会对睑板腺功能产生影响,并探讨手术对眼表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本院住院进行白内障乳化超声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相关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等,血液样本由本院检验科检测。调查患者职业、教育程度、既往病史、眼科病史、药物使用史、生活习惯等。本组样本120人,均为单眼手术,其中男57例,女63例,年龄55~81岁,平均66.4±12.7岁,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MGD患者60例(观察组),非MGD患者6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MGD诊断标准和分级[3]

MGD的诊断和分级参照2011年国际研讨大会关于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总结。MGD诊断基础为有无临床症状、有无伴随眼表及泪膜异常,有症状+下述2~4项任何一项可诊断为MGD,无症状+下述2~4项任何一项可诊断为无症状MGD。(1)有症状;(2)睑缘形态变化;(3)睑脂性状改变,排出困难;(4)睑板腺缺失;(5)泪膜变化;(6)眼表及角膜病变。根据症状和体征将MGD临床分级分为4级。

1.2.1 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

该问卷由国际干眼工作小组制定,包含12个问题,分值为0~100分:0~12分为无症状;13~32分为轻中度症状;33~100分为重度症状。

1.2.2 睑脂性状评分

0分:正常睑脂透明清亮;1分:睑脂污浊;2分睑脂污浊伴有碎屑;3分:睑脂稠厚呈牙膏状。

1.2.3 睑脂基础难易度评分

评价中央5个腺体分泌物排出难易度。0分:所有腺体均排出分泌物;1分:3~4条腺体有分泌物排出;2分:1~2条腺体有分泌物排出;3分:所有腺体均无分泌物排出。

1.2.4 睑板腺腺体缺失评分

0分:睑板腺缺失小于1/3;1分:睑板腺缺失1/3~2/3;2分:睑板腺缺失大于2/3。

1.2.5 角膜染色

将角膜均等的分为四个象限,分数为0~12分。0分:荧光着色阴性;1分:散在点状荧光素着色;2分:略密集荧光素着色;3分:密集点状或斑片状着色。

1.3 眼科检查

裂隙灯检查:检查睑缘形态、结膜有无充血水肿、睑板腺开口阻塞情况、泪膜破裂时间、角膜染色、泪液分泌实验。使用眼科用玻璃棒行睑板腺按摩挤压,观察挤出分泌物的难易程度和分泌物的性状等。MGD裂隙灯下改变表现为:睑缘形态改变、睑板腺开口堵塞;睑缘部湿疹样外观、过度角化;后睑缘增厚、圆顿、新血管形成;角膜染色阳性;泪膜破裂时间缩短;泪液分泌实验<15 min。

1.4 手术方法

患者均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手术,患者入室后均做一3.0 mm透明角膜切口,术中植入人工晶体,术毕切口均水密自闭,术后滴百力特及可乐必妥眼药水。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MGD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变情况

MGD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部分患者症状减轻,其中好转42例,无效18例,好转率70%。

2.2 MGD患者治疗前后分泌物性状比较

MGD患者术前术后分泌物性状构成比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MGD患者分泌物性状治疗前后比较

2.3 MGD患者角膜染色治疗前后比较

MGD患者术前术后角膜染色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MGD患者角膜染色治疗前后比较

2.4 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及泪腺分泌试验比较

M G D患者治疗前泪膜破裂时间为4~1 2 s(7.97±0.226),治疗后为6~15 s(9.10±0.181),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手术治疗有益于改善泪膜破裂时间。MGD患者治疗前泪腺分泌结果为8.72±0.355 mm/min,治疗后为9.47±0.788 mm/min,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治疗对泪腺分泌无显著改善作用。

3 讨 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采用透明角膜切口,切口愈合快,炎性反应轻,早期即可获得稳定屈光,但既往有报道称术后会引起患者眼部不适、泪膜破裂时间缩短、角膜荧光素加重等,目前主要认为是干眼的加重和发展。本研究中,MGD患者手术治疗后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好转率为70%,泪膜破裂时间延长(P<0.01),但分泌物性状、角膜染色泪腺分泌无显著改善(P>0.05)。这可能与本研究选择的标本量少,不能普遍代表发病率有关,本研究没有以人群为基础,只能提升相关证据,不能证明相关原因。

综上所述,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MGD患者除泪膜破裂时间延长外无其他显著改变。但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小、无未手术对照组等问题,不能充分证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与MGD之间的直接原因与关系。

[1] 向 阳,赵晓辉.白内障术前睑板腺按摩和结膜囊稀释碘伏冲洗后的细菌学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1):2082-2084.

[2] 沈明海,房传凯.白内障术后临床体征与干眼症之间的关系[J].2014,14(3):538-541.

[3] 李佳佳,陈彬川,帖红艳,等.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高危因素临床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4,34(6):448-450.

R779

B

ISSN.2095-8242.2017.045.8787.02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板腺摘除术泪膜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睑板腺按摩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干预价值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改良睑板腺按摩流程在眼科术前准备中的应用
睑板腺按摩护理联合自拟中药熏蒸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
蒙药熏眼、口服加睑板腺按摩治疗干眼症的观察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扁桃体及腺样体摘除术对6~12岁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