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嘘声与掌声

2017-10-23钱震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反馈教学活动心理

钱震

【课堂实录】

“《龙的传人》这首歌曲可以用怎样的演唱形式来唱?”

顿时,一3班的教室内炸开了锅,“合唱、对唱、齐唱、轮唱……”把所有学过的演唱形式统统说了个遍不说,前后讨论地、嬉笑地、讲话地……此时的教室凌乱不堪。

“看来同学们对上几节课的内容记得还挺多,可是光记住一个演唱形式的名字可不行,必须要记住每一种演唱形式的特点。”

“你们再想想,这首曲子适合用对唱吗?什么是对唱呀?”

“一问一答”。

显然歌词中没有一问一答,怎么能对唱呢?

“我们看看歌谱,只有一个旋律、一个声部,最适合用什么演唱形式?”

终于,學生开始静下心来思考了。

“齐唱、独唱”。

“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起来独唱,有自告奋勇的同学吗?”

只见坐在后排的一位男生高高举起了手。

“这位同学,就请你到台上来演唱。”

忽然,班内响起一个“呦——”的声音,几乎在同时班内响起了一片嘘声,且调子拖得很长。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他的名字就叫长江……”沉稳老练的台风、嘹亮清晰的声音,自信而有感情,躁动不安的同学们听着云昊同学的演唱终于安静了下来,昂着头盯着这位同学,有的人甚至惊讶地张着嘴……一段结束顿时班内响起热烈的鼓掌声,这掌声是发自内心的佩服,是赞美、是祝贺,与他上台前的嘘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上述课堂实录在平时课堂中经常能见到,老师授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得不到任何回应,或是其中一人说出答案,无论结果对错,其他同学纷纷效仿。假若老师刻意提出疑问,同学们马上就会否认之前的答案。这种跟风随大流的思想十分严重,教师采用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难以发挥实效。

这在心理学上讲叫做“从众心理”。所谓“从众”,指的是个体受到外界舆论或群体的影响,从心理上真实或臆想出现的各种压力,从而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现象在社会上经常出现,中小学生心智发育尚不完善,知识经验积累较少,难以做出准确判断,严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学生从众行为的负效应

1.影响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信息论认为,教学信息反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环节的缺失,正常的教学关系将无法维持。从教角度分析,教师在授课活动中,能够及时有效的对学生理解能力、接受程度及时反馈,从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计划,切实保证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信息反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保证信息反馈的真实性是教师调整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假若反馈信息失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误导,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与学生实际需要发生较大偏离,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从众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在确定的情境环境中,一部分学生必然会出现从众行为,无论这一行为是真是假,当这部分信息反馈到教师时,信息的准确性大大降低,难以真正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由于信息反馈的不准确,一系列正常的教学活动都将受到影响,错误的反馈信息,导致老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状态难以真正掌握,调整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大大降低,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难以实现真正的优化提升。

2.使部分同学养成思维依赖性。课堂活动中,群体压力较大,必然会出现部分同学顺从其他同学的情况发生。通过对从众行为的研究得知,当被测试者居于群体压力不断增强的环境中,将会产生退缩想法,随着压力的增大,退缩倾向逐渐增强。课堂教学活动面临持续的群体压力,部分同学的从众心理不断增强。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群体环境中,当个体地位、能力、威信等多方面与整体差距较大时,极易出现从众行为。由此不难看出,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习能力相对较差、自卑感强的学生更易出现从众心理。部分学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思维反应较慢、准确性较低,因此,在教师设定的问题环境中,他们经过思考尚未得到答案,从而顺从了其他人的意见,即使从众出现了错误,比自己能力强也出错了,将在心理上进行自我安慰,长此以往,从众心理不断增强,“等吃落地桃子”的思维懒惰性更为显著。他们认为,自己思维能力弱,反应速度慢,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远不如顺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这种行为屡见不鲜,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受到此种心理驱使所致。

3.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老师的问题,极少数的同学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在群体压力下,为了杜绝因出错导致而丢脸,因此跟随同学们的思维方式,难以将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老师难以得到同学的反馈,对同学的独到见解难以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同学对自己的见解对错无法做出明确判断,也无法得到老师的激励,自我价值难以真正实现,思维方式受到禁锢,限制其健康发展。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从众行为的调控

1.师生交往关系平等化,积极构建“支持性风气”的班级效果,群体压力产生的不利影响逐渐降低。通过相关数据分析研究得知:从众行为的产生极易受到群体气氛的影响。当从众者从群体中获得益处,极易出现诱导从众行为。在教学活动中,切实加强对讲他人意见容忍程度的训练,从而有效的降低从众行为的产生。

2.强化学生能力建设,提升思维水平,对自己的不同见解勇于表达,通过相关研究数据分析,从众者主要存在以下特点:缺乏主见,缺失自信,尊重权威,循规蹈矩,明辨是非能力差。受到此种性格影响,当比自己能力强、水平高的同学时,将完全信服,不敢表达自己的见解。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自信,对于他人的观点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即使提出的观点完全错误,我们也要积极鼓励这种学习态度,切实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课堂活动中,对他人的观点细致分析,对其观点中的正确与错误、有价值与无价值的东西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加强思想引导,切实树立不从众、不跟风的观点,开拓思维,促进学生个体能力的完善和提升。

3.在教学过程中给中差生以特殊的关注,通常情况下,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极易出现从众行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从而有效的降低从众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4.杜绝诱导性信息出现,彻底打消学生从众观念,主要方式如下:(1)齐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采用齐声回答的方式在,当某些同学个人见解与同学们不一致时,通常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为避免因回答错误导致的尴尬,迫使自己从众。(2)抢答。在班级教学中,总有部分学生具有极强的表现欲,先要引起教师的关注,低年级班级中尤为常见,很多学生自己站起来抢答问题,其他持有不同观点的同学,心理压力大增。因此,教师必须严厉杜绝这种行为,在回答问题时,举手示意,老师提问到名字时方可站起回答。(3)教师引导的偏差,学生尚未对问题完全理解,老师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学生从心理上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老师提示要抓准时机,切实杜绝学生从众心理愈演愈烈。

萧伯纳曾经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之后,得到的仍然是一个苹果,如果是两种思想的交换,思想内涵更加丰富。因此,我们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将学生从众心理予以摒弃,开拓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间多沟通、多交流,多种思维方式相互碰撞,切实促进学生能力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龚建新,樊志瑾.《课堂教学中学生从众行为的负效应及调控艺术》

[2]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美术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反馈教学活动心理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知识窗》第1期读者评刊表
《知识窗》第5期读者评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