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洪水“安家”

2017-10-23李松梧李怡然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7年9期
关键词:雨洪安家森林公园

李松梧+李怡然

如果说要为洪水安家,估计会有相当多的人不以为然:洪水是人类的敌人,消灭都来不及,还为其安家,岂有此理!乍一听,人们的这一想法可以理解,因为洪水淹我城市,损我财物,凭什么为洪水安家!

可是,仔细琢磨一下,便觉得以上想法有误,“误”在人们仅仅看到了表面现象,而忽视了本质的东西。洪水为何淹我城市,损我财物,不就是洪水无家可归造成的吗?如果有足够多的容身之所,洪水还会“以马路为家”而露宿街头吗?

给洪水安家,需要做的事很多,以下三个方面应该优先做好:

一是建水库。即:兴建直接蓄积雨洪的工程设施。不过,城市的水库与农村的水库有别,城市的水库根据环境的特点,可小可大,小到库容十几、几十立方米,大到上万、数万立方米。可建在地上,也可建在地下;可在楼前楼后建,可在公园内外建,可在操场车场建,可在广场内外建,等等。如:日本政府规定,在城市中新开发土地,每公顷土地应附设500立方米的雨洪调蓄池。在城市中广泛利用公共场所甚至住宅院落、地下室、地下隧洞等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调蓄雨洪,为雨洪安家。再如:荷兰为解决雨洪的家,政府开创了其独有的“武器”——水广场防涝及雨水利用系统。具体是:结合都市空间开发,开辟大量空旷广场、人行道与停车场空间,以上设施均低于地面0.5~1.0米,这些地方平日可供民众使用,大雨滂沱时就变成储水空间,这就是闻名于全球的“水广场”。以上国家的城市防洪经验值得借鉴,我们要多建水库,为洪水安好家。

二是多造林。森林的蓄水作用众所周知,1亩森林比1亩无林地可多蓄水50吨。如果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人均森林面积10平方米(国际规定的最低标准),那么,其拦蓄雨洪的数量就相当可观。就按每亩林地蓄水80立方米算,总蓄水量就达12万立方米,相当于一座小(2)型水库的总蓄水量。过去人们总认为法国巴黎之所以雨天行走时不湿鞋,完全是得益于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发达。然而,经过不少专家学者到巴黎考察发现,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是很发达,但仅此一点绝达不到雨天不湿鞋的程度。巴黎的雨天不湿鞋,除得益于地下排水系统外,还得益于大面积的森林生态系统。巴黎是一座闻名于世的绿色城市,它的近郊有三大森林公园,平均面积都在1000公顷左右,其中位于西郊的布洛涅森林公园和东南郊的萬胜森林公园,均为蓄洪能力极强的天然林。如果按每亩林地拦蓄雨洪100立方米计算,巴黎市的森林公园可拦蓄雨洪高达450万立方米。可见,巴黎市之所以不再“内急”,除地下排水系统发达外,森林公园功不可没。正因为如此,城市应多造林,让森林留住洪水。

三是尽量减少水泥硬化地面。同样是日降雨15毫米,在自然的土地上不会产生径流,而在用水泥等硬化的地面上,降水几乎会全部成为径流。这说明,土壤的蓄水作用很大,说它是天然的巨型水库毫不为过。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面硬化的范围越来越大,有些城市几乎看不到自然的土地,绝大多数地面被灰色的水泥所覆盖。一遇大雨,雨洪像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危害城市。据有关方面统计,仅北京市就因为水泥地面硬化每年流失雨洪5亿~6亿立方米,相当于一座大型水库的总蓄水量。根据北京地区的降雨特点,这5亿~6亿立方米流失的雨洪,其中有约4亿吨来自汛期,也就是说这4亿立方米雨洪是作为洪水出现在北京市区的。其实,这4亿立方米雨洪有相当一部分本该进入土壤水库的,是水泥硬化的地面迫使它不能进入土壤而形成了危害城市的洪水。因此,限制用水泥等硬质材料硬化地面,也是城市为雨洪安家的一个部分。在这方面,德国人做得比较好。他们从20世纪80年代就制定了有关法规,严格限制用水泥等硬质材料硬化地面,加上其他措施,使城市的防洪工作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应该借鉴德国的做法,依法严格控制用水泥等物质硬化地面的规模。对那些可硬化、可不硬化的地面,一律不准硬化;对那些不该硬化而已经硬化了的地面,要限期恢复自然,发展绿地。同时,要大力推行用可渗性材料硬化地面,逐步取消用水泥等材料硬化地面的做法,以充分发挥土壤水库蓄洪的作用。

朋友,为洪水安家吧!通过为洪水安家,化敌为友,化干戈为玉帛,使洪水“安居乐业”,使它不再危害城市,反而积极地为城市建设服务。endprint

猜你喜欢

雨洪安家森林公园
小猫安家
造个鸟巢好安家
椰子安家啦!
森林公园游记
龙架山森林公园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
重庆跳石河雨洪关系和临界雨量预警指标分析
成都市绕城高速公路区域雨洪模拟研究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
规范流域调度充分发挥雨洪资源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