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西方快餐文化与中华饮食文化的冲撞与融合

2017-10-22华敏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冲撞融合

摘 要:本文是一篇教育随笔。本文试图以课文《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为例,从文化的视角,对比西方快餐文化和中华饮食文化之异同,小议西方快餐文化和中华饮食文化的冲撞与融合。

关键词:西方快餐文化 中华饮食文化 冲撞 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236-02

近来,本人与学生们一同学习了苏教版中职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文化的思考”中翁乃群先生的《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对于西方快餐文化与中华饮食文化的冲撞与融合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合本人的深入思考与教学心得,以及课堂上与学生撞击出的思想火花,谈一谈对这一问题的粗浅认识。

1 文化与饮食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一般东西方学者的理解是: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曾说过:“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就为我们展示了他寻找美、感知美的艰难旅程。

所谓饮食文化,是指与饮食相关的一系列文化观念以及文化现象。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以中国为例,中华饮食不但讲究“色、香、味”俱佳,而且还有“滋、养、补”的特点。近来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从全新的视角诠释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纷繁芜杂。

2 饮食文化是一个令人兴趣浓厚的话题

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对于饮食总是乐此不疲的。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一日三餐来补充身体的供给。人类对饮食的追求已从原先的果腹到现今的享受。就身边的吃货来说,每到周末就四处寻觅新鲜的品食场所,并把其当作人生的一大乐趣。饕餮大餐、举杯独酌已成为人们的饮食享受。“今天,你吃了吗?”这句话是若干年前的问候语,现如今仍然是流行的打招呼语。中国人结婚,请客吃饭;过生日,请客吃饭;乔迁新居,请客吃饭;高考中第,请客吃饭;就连去世,也要请客吃上一顿“豆腐饭”。可见,请客吃饭,已成为中国人款待亲朋好友的最高礼遇。

3 西方快餐文化与中华饮食文化的异同

3.1 西方快餐文化与中华饮食文化的相同点

尊重食客,为食客能吃饱、吃好而不懈努力。

3.2 西方快餐文化与中华饮食文化的不同点

3.2.1 西方快餐文化侧重快捷、方便、果腹,中华饮食文化则侧重口感与营养

在课文中,到麦当劳点餐、吃饭,时间迅速。吃完走人,只要解决自己肚子饿的问题就行。至于是否好吃、是否有营养,则不太关注。收银员、服务员身着统一的服装,毫无特色。

中国的饭店则不同。前段时间,到古城苏州旅游,中午到一家名为“吴门人家”的饭店就餐。这家饭店是家老字号餐馆,已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称号。美食甜而不腻,软糯可口,充分展现了吴地饮食文化的魅力。特别是一碗莼菜汤,鲜滑细嫩,令人过口难忘。一道松鼠桂鱼,酸甜可口,滋味独特。可以说,中华饮食文化更加侧重口感与营养。值得一提的是,这家饭店的服务员,无论男女,都穿戴着颇具吴地特色的蓝印花布服饰,以细巧软糯的吴侬软语真诚服务。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文化呢?

3.2.2 西方快餐文化的座位没有尊卑之分,中华饮食文化的座位则有长幼尊卑之分

在麦当劳就餐,你无论坐在哪里都可以,座位是没有长幼贵贱之分的。比如,12岁的王莉带着她68岁的奶奶到麦当劳餐厅就餐。在麦当劳,只要有空位置他们就可以坐下。王莉和她奶奶坐哪个位子都可以,都一样。而且,麦当劳餐厅似乎也没有包厢之说。

中华饮食文化则不然。王莉一家去饭店包厢吃饭,坐在一张大圆桌旁,圆桌正对门的两张椅子应当由王莉的爷爷奶奶坐,他们的两侧按照年龄应该坐着王莉的父母辈,王莉等小辈则应坐在她爷爷奶奶的对面。如果这个包厢圆桌不对着门,那么,她的爷爷奶奶就应该坐在面南背北的椅子上。也就是说,中华饮食文化的座位是有长幼尊卑之分的。

坐在包厢里用餐,似乎代表着地位、权势、金钱;坐在大堂里用餐,则代表着普通、平凡。包厢里环境雅致,甚至有轻音乐萦绕耳畔;大堂里则可能人声鼎沸,喧嚣嘈杂。有的饭店的包厢甚至还有最低消费。这就使得许多食客有这样的认知:在包厢里用餐是尊贵的。

3.2.3 西方快餐文化是先付钱,再自助拿餐;中华饮食文化则是先点餐,再由服务员送餐,最后吃完结账

在麦当劳吃饭,快速、方便最重要,所以一切安排都以速度为第一要务。而在中华饮食文化中,吃饭是一件郑重其事的事情,也是一件享受人生的事情,更是一件讲究的事情。所以,急是急不来的。服务员上一道菜,报一道菜名。食客们则慢慢品味佳肴,也品味著人生。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食客们打开了话匣子,大谈人生见闻、趣闻轶事。在一道又一道菜肴端上桌的袅袅热气中,食客们慢慢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美食。

4 西方快餐文化与中华饮食文化的冲撞与融合

历史上文化的冲撞与融合有突进式的、被动的,如波斯战争、大英帝国征服世界等;也有渐进式的、主动的,如张骞出使西域、鉴真东渡等。

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来到中国,给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带来冲击。许多年轻人纷纷对其趋之若鹜。

我们的教材选用的课文是《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麦当劳的薯条、汉堡、可乐代表着美国人对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与向往。就像美国牛仔的牛仔裤一样随意、洒脱。其每时每刻就餐的24小时理念给每一个游子带来了一种安全感。食品本身就可以带来安全感,深夜里亮着的麦当劳餐厅的灯同样也能给人带来一种安全感。而我们中国的餐厅,一般是定点打烊的。

同时,麦当劳餐厅营造了一种包容的氛围。在街上逛街,突然想要方便,但环顾四周,却无地可方便,正满头大汗之际,发现前面路边有一家麦当劳餐厅。疾步走进去,直奔厕所。方便完毕,马上离开;或者小憩片刻,麦当劳餐厅的服务员是不会因为你没有点餐而对你侧目而视的,更不会赶走你这个潜在顾客。“顾客是上帝”这一理念,相信西方快餐店贯彻得比中国餐馆更加透彻。

中国的快餐,譬如“百基拉”,也融入了洋快餐的特点:有薯条、可乐、汉堡;也是先点餐,再自助拿餐;座位同样是没有长幼贵贱之分。当然,“百基拉”里也有面条、炒饭、粥等中餐。到了“百基拉”,想吃中餐的食客可以选择中餐,想吃洋快餐的食客可以选择洋快餐。一家三口就餐,总共只要消费50元左右。由于中西合璧,价廉物美,现在这一快餐品牌在中国发展得相当不错。

在这里,“百基拉”主动融合了西方快餐文化,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综上所述,西方快餐文化代表着自由、平等、快捷,中华饮食文化则代表着口感、营养、长幼。正如《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中所说:“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动从来就不是单向的。文化冲撞中,并没有哪一个文化是完全被动的。”西方快餐文化与中华饮食文化的冲撞与融合是双向的。这种冲撞与融合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自开始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彼此相互交融、互动,共同推进世界饮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翁乃群.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J].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凤凰职教,2011年11月第1版.

[2] 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3月第1版.

[3] 茅建民.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年9月第1版.

作者简介:华敏(1973-),女,籍贯:江苏无锡,职称: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方向。endprint

猜你喜欢

冲撞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天地之间
为什么鸟群飞行时不会彼此冲撞?
大胆冲撞
“圣诞袭击”
终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