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及转化措施

2017-10-20李春雷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集体学困生数学

李春雷

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会碰到一定数量的数学学习上的学困生。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本文试分析小学阶段“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探求转化“学困生”的几点教育教学措施,为提高整体素质服务。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1.兴趣不浓,积极性低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使学困生在学习数学的许多方面发生障碍,再加上学习数学本身是枯燥的,或由于自身的智力问题,因而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

2.学法不当.缺乏信心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困生在这方面就是缺乏好的学习方法,有的学困生很努力,但就是不得法,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会触类旁通。再者,上课听课效率不高,重难点抓不住,别人一听就懂的事情,学困生就是弄不明白,久而久之,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

3.贪玩好动,自控力差

一般来说,学困生比较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如数学作业没有完成就和别人一起去玩了,当天的没学明白,以后又学了新的知识,于是,没明白的越积越多,終于停滞不前。数学不像语文,数学是前后有緊密联系的,是系统学习的,不进则退,因此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对学困生引导和督促。

4.家庭教育,重视不足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在于遗传或智力,而在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不同。是的,学生学习不良,不仅有智能迟滞,还有生理、心理等内在因素,更有造成身心变化的外界因素(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如有可能是家庭的原因,父母迷于赌博、父母离异、家境困难、重视不够、漠不关心等。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学,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其实哪里听得进去,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作业拖拉。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学困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学困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

二、辩证地看待数学学困生

1.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学困生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而学困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有一位伟人说过:人来到世界,他总有一样生存的本领,我们要看到他的“闪光点”。

2.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

我们教师应当看到:学困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学困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学困生,更何况所谓“优生”与“学困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

三、转化学困生的一些措施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困生对抽象的东西比较难于理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声形兼备的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内心喜悦和享受,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

2.融洽师生情感,提升学困生信任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困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要爱学生,尤其要爱学困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

3.真诚以礼相待,消除学困生自卑感

合理的、理想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交往表现在师生心灵上、情感上的融洽,这种心灵的交往可促使师生产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的互动效益。如果老师赞许的目光频频投向优秀的学生,对学困生冷眼相待,稍有过失,就加以训斥,学困生得不到理解、尊重、自身价值得不到表现,使他们在心理上自觉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心理还是很不成熟的,比较容易走极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以破罐子破摔的行为作为报复。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你越是逼迫他学习,他越是反感,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因此,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须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谈话,以礼相待,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在合适的时机和他们谈谈心,和他们交朋友,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4.借助集体力量,潜移默化获感染

马卡连柯认为:教师在集体中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要求个人,在教育集体的同时教育个人,并对个人产生影响。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发现一个具有一定学习目的和团结一致的学习集体,能有效地约束学困生的行为,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使学困生的转变产生奇迹般的效果。

总之,在对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必须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兴趣爱好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有爱心,有耐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把学困生转化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集体学困生数学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警犬集体过生日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集体逃学
错在哪里
泛滥的集体签名